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unning747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班族懒妈妈和3岁的儿子读经

[复制链接]
591#
 楼主| 发表于 2009-9-3 18:2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84 tracylin2002hk 的帖子

请问您的孩子读经前认字吗?感觉不认字的孩子读的话,总要几遍是在边认边读上,然后才能是通读,然后才能背,一天一遍,七遍就会背我感觉是不太现实的,或者您的孩子只是听读然后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2#
发表于 2009-9-4 00:32:5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一晚上,才看了一大半
看来我得抓紧宝宝的读经了,要不长大了反抗得更历害
多谢楼主的经验分享,很受用,很实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3#
发表于 2009-9-4 08:45:59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儿子有点粘人,总是要我抱,天热得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4#
发表于 2009-9-4 09:3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91 junning7475 的帖子

孩子读经前认字..但是他不要指讀,...只是听读然后背..但是我發現雖没指讀他也認了很多字(不知他如何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5#
发表于 2009-9-4 09:44:58 | 只看该作者
一氣呵成滾動播出經典導讀法
經典教育的理念掌握之後,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就是如何具體操作,也就是怎麼教的問題。為解除經典教學方法上的困擾,特採用王教授多年切身摸索的"一氣呵成滾動播出經典導讀法",簡稱"一氣呵成法"。該法特別適合低齡幼兒,特別符合兒童天性,使兒童輕輕鬆松進入狀態,快快樂樂學習。
適用對象:本方法特別適合孩子(成人也可以)14歲以上入學的兒童,宜採用王財貴教授的"三百讀經法"
讀誦方式:較短的不分卷的單部經典,如《弟子規》,就直接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地讀下去,從開頭的"弟子規"一直念到最後一句"可訓致",注意中間一定不可間斷;篇幅較長的可分成若干篇的經典,像《論語》,應該把每一篇作為相對獨立的任務,採用通篇念的方式一氣呵成地讀下去。逐篇拿下,然後四分之一部(5篇)、半部(10篇)、通本(20篇)分別穿線連背。學《老子》,可以分上下兩篇分別讀,也可整本讀。
遍數要求:指字念的總遍數最低要求是100遍;脫本背的總遍數最低要求也要100遍。每天的遍數要求是:必保每天由老師導讀3遍以上,10遍以下。天天滾動,雷打不動。別老盯著他啥時候背下來,只要念多了,日久了,孩子自然而然就背下了。老師和家長需要配合的事情就是導讀、陪讀或監督,每讀一遍給他記錄1筆,每5遍寫一""字。
實施步驟:先由老師領讀、孩子跟讀20遍;大家齊讀約30遍;分別讓每個孩子輪流領讀;最後滿100遍後考他,測試通過者讓孩子脫本背100遍;沒通過者再繼續念,直到會背為止,然後再脫本背100遍。(注意:在孩子沒有念過100遍以上,一定不要考他,即使他會背了也別測試,一定要滿100遍!)
理論依據:腦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大腦分左腦和右腦,且各有專攻。左腦擅長部分吸收、右腦擅長整體吸收;左腦擅長分析、右腦擅長綜合;左腦擅長理解、右腦擅長記憶;左腦擅長理性思考、右腦擅長感性直覺;左腦擅長有意識學習、右腦擅長無意識學習。可見成人主要動用左腦學習,兒童更多是使用右腦學習。他對外界資訊的那種整體吸收能力、那種不經理解就能背下的強大記憶能力,那種維妙維肖的模仿能力,那種不厭其煩的反復能力,那種無壓力輕鬆狀態下的無意識學習能力,那種深度的整體式的海綿式的吸收能力;那種深度的直覺能力,可以說越小越發達、越小越明顯、越小越強大,這種學習能力恰恰是與學習經典所需要的、相吻合的,所以毫不誇張地講,所有的孩子身上都有這些潛在的能力,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什麼叫"天才"?天賦的才能簡稱就叫"天才"!應該承認,這些能力在我們大人身上已經削弱了、已經退化了、甚至已經消失了。但是如果我們無知,大人就會無視、忽視或輕視兒童這種強大的學習能力:明明兒童適合用右腦學習,反而硬要兒童用左腦學習,從而關閉強大的右腦,這符合科學嗎?明明兒童適合整體學東西,我們非得部分部分學,一點一滴教,這符合兒童天性嗎?明明兒童是適合記憶的年齡,卻讓他去理解,這不是強人所難嗎?所以,我們強烈呼籲:不要用教大人的方式去教孩子!不要用教數學的方法來教語文!不要過多動用孩子弱勢的左腦,從而關閉他那優勢的右腦!否則,你就在障礙、殘害、扼殺我們的幼苗了。
一氣呵成法就是讓孩子去整體學、去模仿學、去反復學、去無意識學,是用教孩子的方法教孩子,是用教語文的方法教語文,是用右腦學。如果這樣學,孩子會學得很累嗎?不會的!如果這樣教,老師會教得很苦嗎?不會的!教孩子的方法就是這麼簡單!
總之,把經典拿過來,從頭念到尾,從第1遍念到第100遍,從第101遍背到第200遍,就完事大吉了。千萬記住:誦讀經典,每次都要一氣呵成!
《一氣呵成法》的好處
是教孩子的方法 是教語文的方法 是用右腦的方法
1、速度驚人:讀書、識字、背誦速度神速,普通方法無與倫比。比普通方法快幾十倍。
2、用力均勻:避免以前學習背書,頭重腳輕、虎頭蛇尾。前面的很熟後面的不會。
3、易養定力:時間成片,防止小段讀書中間停頓,孩子一會要喝水,一會要去廁所,漸漸靜定能達2小時以上,定能生慧。孩子的專注力非常強。
4、隨機性強:學習過程不怕插班、不怕耽誤課(病休等),只是少讀幾遍,不影響繼續讀書。
5、老師輕鬆:老師教學輕鬆無壓力,不用天天寫教案寫計畫,只要一個月做一次計畫,只要會寫方塊字(正)、記讀書的遍數就可以,先領讀,再帶讀,以後讓孩子領讀,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老師的角色就像旅遊中的嚮導,遊客是主體,這裏學生是主體。
6、這種教學思想暗含了老子自然的哲學,無為而無不為(現在的教是為了將來不教);也暗含了釋家的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的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6#
发表于 2009-9-4 09:53:39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個重點是,12小時論語當背景音樂(我老公無法24小時,睡時關論語.. 如可以24小時,我想效果更好).我早上或晚上會自己唸1-2..没要求他跟..但他一天至少讀一次(1) ..另外,在孝經及英文部分,在飯廳及廁所貼上放大的文章.
另外我買了録音筆,可以隨時放給他聴..(洗澡..刷牙等時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7#
发表于 2009-9-4 10: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84 tracylin2002hk 的帖子

小小小1008 2009-9-4 10:14 金钱 +2 请问你用得是什么教材啊?
我是用王財貴教授的華山教材(台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小小小1008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8#
发表于 2009-9-4 10:27:01 | 只看该作者
我在香港,朋友的小孩6,用暑假每天讀一小時,也是用一氣呵成法,每天一篇.(但會復習,用滾動的).2個月背完了半部論語(1-10).我想這方法是十分可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9#
发表于 2009-9-4 14:20:43 | 只看该作者
王教授---
背書速度因人而異,也因經驗而異,一百字兩百遍不算慢,就是三百遍也不算慢.總之,能讀能背起來,不管幾遍,都不算慢.不讀不背,快有何用?——九十年來,多少天才,不是都被浪費了!他們快在何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0#
发表于 2009-9-4 15:04:41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主題: 关于“滑指”的疑惑

我们孩子(女孩)四岁四个月,读经班就读2个月。
老师教其“滑指”(指着字读),可我们孩子不愿指读。
班里的孩子分成两类:一类是会指不诵,一类是能诵不指。我们孩子是属于后类。
请问哪种好呢?
我很想让孩子“滑指”,有什么好办法吗?




指字的目的,一在專心,二在認字。
但對幼兒來說,這兩方面都不急。

人類大抵先發用耳朵,
然後眼睛,
然後舌頭,
然後手指,
所以,會指不誦的情形比較少,如果不唸出聲,其實他在嘴裏是唸著的,亦即他的舌頭神經是活躍著的,所以會指不誦的人,將來他也能背誦出來,而且背出來的發音跟他聽的一模一樣。

只誦不指的,他大概喜歡用聽覺和視覺學習,這時他的耳朵和眼睛是很敏銳的,隨便聽一聽看一看,就有終身受用不盡的效能了,這是幼兒的本性,千萬不要以成人笨拙的學習模式來要求孩子。

如果要他指字,要以鼓勵的方式,隨時要求一下,指幾分鐘就好。只要聽熟了,將來時間到了,稍長大了,要指字認字是很容易的。

又,提早養成注意力,提早認字,不是最重要的事。
最重要的事是:經典聽熟看熟,會背誦。
其他,都是外圍的,末節的,會自然而來的,隨便教教就好的,不用急的。更不可以用一種「模子」要求人人都走同樣的歷程。

「人」,「活的人」,對認字,對閱讀,對一切的語文文義,有沒有自己領悟的能力?這是一個原則性的問題,是教育要先了解的問題,是根本問題,是須要研究研究的問題。
因為如果是機器,如電腦,他沒有自己領悟的能力,故絕不可以隨便教,而須要詳細教,要講解得很清楚地教。
但如果是人,而且是「活的人」,就可以隨便教,你隨便教,他就隨便會。不須要講求什麼技術性的方法。

读经的进度有何标准

不管如何,您的孩子已經開始讀經了,就是大有福氣的家長,大有福氣的孩子,可喜可賀了。而且看來進度不慢,請勿在此擔心。只管讀下去,不必比較。反正隨人不同,愈多愈佳。

如果真要問個標準,則亦有些時下讀經兒童的大體表現,可以作參考。(但這只是參考,切莫執著。)

如您問的是孩子對讀經的吸收記憶能力之進度快慢,則不能以讀了幾年來算,也不能以讀了幾個月來算。因為如果不說每天讀多少時間,只說讀了幾個月或幾年,是沒有意思的,是不能比較的。
故須算及「幾時」或「幾分」。大概整週或整個月平均下來,一個小時熟背一百字為「標準」。比這快為快,比這慢為慢。

如您問的是總進度,那就幾乎不可比較了。民國初年,錢穆在小時候,以七天背完整部孟子(三萬四千六百八十五字),楊振寧則在初中時以兩個暑假一面聽講,一面背完孟子。最近新疆有家長在兩個月內教孩子背完論語(一萬一千七百零五字)。也有讀經班全班在兩個月中背完孟子的。有人兩天之內或兩三小時之內背完大學(一千七百四十八字),也有人費了半年才背完大學,當然,也有人十年或一百年也背不完一篇大學。

這除了看孩子聰明程度之外,主要的是看家長給孩子多少時間讀經了。

最要緊的觀念是:孩子的聰明是有一定數的,是不可以責備的。聰明,固不足喜,不聰明,亦不足憂。因為聰明,不是父母老師的功勞,只應感謝老天,好好教導。不聰明,不是他故意不聰明,乃是造化之不盡,而讀經正可以彌補其先天之不足。老天還是敞開著路讓人走的,這是家長及老師要盡責的。

不過,盡責的意思不是家長及老師蒙著頭努力不懈的一直教一直教就好。乃是先要有「智慧」,即先要知道「教什麼」,其次要知道「怎麼教」。如這兩項都不知道,隨著時風走,則家長和老師的努力是可惜了,孩子的用功是白費了。更可憐的是,孩子被犧牲了,家長和老師都還不曉得,還自以為是,沾沾自喜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2:02 , Processed in 0.08446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