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7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婴儿期德慧智教育是黄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23 23:0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第六章   婴儿期德慧智教育是黄金
    熊春锦
      一      婴儿期教育的成败将奠定孩子的终生

      二     世界各国婴幼教育成果的借鉴
      三      婴儿德慧智教育的关键在父母
      四      慈爱耐心是婴儿教育成功的条件
      五      祝愿家长成为婴儿灵魂的工程师


             女士们、先生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主要针对人生六大阶段中的黄金时期,也就是胎婴养虚的婴儿时期,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展开介绍,希望能对大家全面了解和掌握德慧智教育理念有所帮助,对为人父母者和将为人父母者有所助益,对民族的兴旺强盛有所贡献。


            “儿”,兒字,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字形中,都十分突出头部囟门未闭合的部分,指婴儿。“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合称为婴儿。《说文》:“孺子也,从人。象小儿头囟未合。”古代具有慧观能力的人认为,囟门是天人合一的重要通道与门户,天德养精神的能量可以大量通过这一门户进入体内,营养人体的精神系统。


                    0—1岁的婴儿,由于囟门尚未闭合,能够从自然界自动地摄入德一的能量进入体内滋养精神系统;一旦闭合,这种摄入量就会明显降低。因此,0—1岁阶段是最佳的精神营养获取时期,如果能够主动配合这种摄入德能的最佳生理机制,对孩子的精神发育,对慧与智双向同步开发极为有利。

    一、婴儿期教育的成败将奠定孩子的终生

           在婴儿的经典诵读过程中,0—1岁完全是被动接受阶段,家长一定要注意选取上善能量最丰富的经典让婴儿聆听,以及在视觉稳定后同步观看文字。婴儿的发育一般是“三翻六坐”,也就是说三个月时能够自己翻身,六个月时能够独立坐稳。视觉一般都在六个月以后进入稳定期,常规发育的孩子,一般七个月有比较稳定的视觉了。孩子视觉初开时对汉字的记忆极佳,虽然孩子还不会用语言表达文字,但是对文字的辨识能力极强,记忆深刻,能够完全将文字信息存入大脑意识系统中特别是汉字的这种作用更远胜于拼音文字,在反复聆听诵读与家长具体指导观看的过程中,这种记忆文字的能力超过其它年龄期数倍之多。诵读的经典,一定要选取《老子·德道经》和《易经》。这两部经典最为理想,能量丰富而且纯正,最容易被婴儿的精神系统所吸收,是最佳哺育精神的食粮。


           婴儿由于智识尚在发育形成的初期,完全不存在后天的智障,那么意识对藏识的封闭也就不存在,因此就是开“慧识”的最佳时间,这个时候的施教,能够轻松地开启大脑质层和核心层的功能。所以,大脑深层一般容易在经典诵读中被全面地激活,而产生各种智能表现,甚至产生一些常道难以解释的现象,也就是大人难以理解的一些现象。一旦正确地把握住,用德一为统帅,“中气以为和”地引领慧与智的同步开发,科学合理地引导和全面实践,就能给孩子开创出崭新的健康的道德心灵、超常的慧与智,以及顺利美满的人生。


           人类的慧识,最容易在婴儿时期完整全面地获得开发,并通过坚持经典诵读而使其慧识的能力稳定不会再出现萎缩,不会因为智识的逐步形成而被后天意识完全屏蔽,发生消失的现象。人类生命中的大脑和心——当然,这个心是指的非器质性的心。都是由一对对的阴阳所共同组成,智与慧也是一对阴阳,大脑中的抑制与兴奋也是一对阴阳。常规教育从未注意到智与慧这一对阴阳的平衡发展需要“中气以为和”。


           单纯注意开发智力,放任后天智识屏蔽先天慧识,使这一对阴阳中智强而慧弱;或者完全被智识所覆盖取代,形成独阳不长而构成愚智;这基本上是近千年以来极为普遍的现象。


           但是,中国道德传统文化中却早已经阐明了这些原理。婴儿的慧性是先天本来就具备的,只是需要及时给慧识提供丰富的营养,使其获能而稳定,不至于被随之而起的智识所挤压、占据和屏蔽,就能使慧与智同步发展而伴随孩子的一生。


          “孺子”,“孺”,是指婴儿的需要,婴儿不仅需要肉身的营养,同时需要精神的营养,德一的能量就是最佳的精神营养,仁义礼智信的能量就是人类精神系统不可缺乏也不能参差不齐的能量。


           运用德育居中,把握住慧育与智育,使儿童的慧与智均衡同步发展,才是最科学的教育理论,才能最充分地体现老子“三生万物,中气以为和”的唯德辩证法。“上善治水”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落实在婴儿教育中,是同步开慧益智的法宝。

           如何使儿童既具备道德素质,又具备科学创造力必需的慧识,同时又能开发出超常的智识,这才是现代教育应当实现和达到的目的。只有在真正以德育为本、为根的先决条件下,才能达到和实现慧识与智识同步正确开发的目的。


           德育,是保护、开发孩子们慧识的保护神;德育,是引领超常智识正确开发的领路人。

          婴儿智识的同步开发,是德慧智教育经典诵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婴儿刚出生以后,脑部的智识系统就像一张白纸,智识的可塑性极强,接受能力极为活跃,最初的智识记忆,常常影响着婴儿的一生。婴儿的智识培养,只要有外界具备足够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的智识刺激,智识所管辖的眼、耳、鼻、舌、身等各种器官的功能就会逐步发达起来,刺激得越多,发展得也越快。但是,要切记科学而正确的刺激,而不是功利式的强灌:一,要保证这种刺激的上善合符德一性;二,要具有正向启发性。把握上善治水的原则,才能既不伤慧,又能开智。

           而且,我们一定要牢记,人类智识这种快速发展的时间并不会持续一生。它只存在于出生后短短的几年内,其中又以0--3岁之间为智识形成的黄金时期。


           运用德慧智教育的理念,结合《黄帝内经》对人体精神系统的分析和西医科学对大脑的分析,人生六大阶段中,胎婴养虚时期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定向”阶段。因为起步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先天进入后天的初始阶段是否科学教育,决定着一生的走向和心身健康,这个人生奠基成器的初始阶段,正是“之臺,作於羸土;百之高,始於足下”(《老子·德道经》)的极为重要的时期,家长们应当高度重视。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都负有极为重要的责任。孩子们一般在三四岁以后开始进入幼儿园,进入幼儿时期的人生阶段,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直接负担责任才开始减轻。


           但是,我们国家的普遍现象,却是并未高度重视婴儿时期的开慧益智教育。对婴儿(0-3岁),一般的家庭都只是单纯关注孩子的命体营养,严重缺乏精神营养的同步哺育,错过和失去培养孩子人生德慧智同步发展的大好时期。


          不遵循生命医学生理的教育,是盲目式的教育,甚至是有害的教育。依据现代科学对大脑生理学的研究,人类已经发现其它动物大都在接近发育成熟时才出生,而唯独人类是在后天意识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时就及时地脱离母体。让孩子在没有任何后天意识屏障限制的状态之中,充分运用先天慧识来首先认识“有相”的世界,而将孩子后天意识的发育留给父母在后天的认知教育中完成。

          人,之所以能称得上“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类具有这一迥异于其它动物的生理本能,这是自然大道赋予人类慧与智同步开发应用的天赐的机缘。这一奇特的生理现象,却往往被人类所忽视,疏忽于慧与智同步教育的天职和责任,甚至导致慧识损伤,智识不全的畸形发育现象。人类对自己的了解,的确太少、太过于自信了。

          瑞士一位动物学家曾说:“人类婴儿出生时,由于脑部的发育尚未成熟,因此眼睛无法立即睁开观看外物,不会爬行,也不会走路,与其他动物一生下来便会站立、会走,甚至会跑,眼睛也看得见,可说迥然有异。假如人类的婴儿要像猩猩刚出生时一样的行动自如,那么就需要怀孕二十一个月以上。”我们看一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人类的婴儿在出生时,自然大道给人类的发育完善,留下了三个极其保贵的空间和时间——这就是先天慧识的生理完善和后天智识的生理完善,以及慧识对智识驾御自控模式的建立。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慧识,主要是接受母体的信息,而不是直接地、天人合一地健全慧识系统。但是一旦出生以后,婴儿的囟门未闭合,这是一个天人合一的门户,古称“天门”,传统道医学中并有“天门常开大慧自在”说法。

          婴儿的囟门,在后天环境中需要将近十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这个闭合过程,这也就为婴儿自主性进行“天人合一”保留着极为珍贵的时间和空间。婴儿自主型的天人合一状态,需要人类认识其中机理,主动抓住这段时机,使婴儿的自主性、独立性的慧识能够系统性地建立起来。其深层的道理在此暂不展开论述,但是上善型的经典诵读却可以完成这种慧识系统,完成这种使命的,这是无疑的。人们都喜欢看结果,根据这样的现象,我们这样去做,就一定能够看到良好的结果。

          但是如果“任其自然”地让孩子们的囱门自行闭合,由于生存外环境的制约和传输流量大小的限制,这个“天人合一”状态的“天”并不高,天高不算高,我们孩子都生活在房间里,能量并不纯正和充足,仅以从这个小房间里想获得天的能量,那的确要受到制约。孩子们在这种状态下,无为认识世界的范围比较局限和狭小。当然这个认识世界是指的有相和无相的双重世界,要在慧识的形成过程中加以认识。因此,这类婴儿将来慧识主宰的心志并不易于实现心量开阔,胸襟宽广,慈被万物的良好心理状态。

          所以,为人父母者应当高度注意和重视婴儿这一“先天生理后天成”的机缘,主动给婴儿创造能够合一于高场景、高能量、质纯量足、富含精神营养的外环境和方法;主动营造最适合于婴儿达到真实不虚的“天人合一”,大量吸收道德能量的外环境。例如,听诵《老子·德道经》和《周易》,那么婴儿的慧识必然发育充分,系统稳定,在智识发育的同步中不会被轻易屏蔽掉,将来必定会具备较为充足的科学创造能力,从而成为对家庭、对民族、对社会极为有用的人才。

          自然大道留给人类培养优秀后代的设计极为完美,只是需要人类自身去发现和把握。能够发现人类自身与自然大道的和谐性,才是真正的科学。婴儿身体各部份,尤其是脑部的发育尚未成熟,后天的智识系统以及它所指挥的眼、耳、鼻、舌、身将在婴儿期完成,而且这种发育将在出生之后短短的几年内发育完成。这种发育极为迅速,稍纵即逝,时光不再。

          因此,我们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一段发育的关键期间,配合其先天慧识没有被屏蔽,后天智识的发育迅速展开,同步于先天慧识的逐步稳定和后天智识的开启,及时地给孩子德、慧、智三方面的立体教育,对孺子既提供上善的精神营养,用道德的能量扶生慧识,同时正确及时地展开智识教育,运用健全稳定的慧识驾驭智识的开发,运用德慧智整体教育的方法全面进行培养,则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孩子成为德慧智素质全面的优秀人才。


          据医学科学研究,人类约有一百五十亿个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全部完成于胎儿期,平均起来,每天要生产五、六千万个,胎儿诞生后就不会再增加。但是,人出生以后大脑的重量却会增加,出生时重约四百克的大脑,发育到满一岁时已经重达八百克,而一岁以后的成长就慢了下来。这些出生后脑部增加的重量,是来自脑部网状组织的结构或覆盖物的结构。脑细胞和脑细胞之间的联络、网络——突触,突触越深厚、越细致,那么他的智能就越发展。


          从出生到三岁时期的3年中,孩子大脑的联络已经完成60%,完成了一大半,每一岁增加近20%但是三岁以后,却开始变慢而减缓速度,每一岁成长约10%,到6岁就要完成至80%。从6岁至8岁这一阶段,发育速度又再减慢,每年成长5%8岁时脑部的发育达到了90%。所以0—3岁的时候,是孩子们大脑智识最关键的发育期,这一时期婴儿的智识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当家长们能在此时期给予婴儿天才所必备的精神营养和正确的教育,孩子就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天才。
  •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6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6 19:44 , Processed in 0.24354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