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2906|回复: 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txt 文件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5 11:1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

***************
*第一部分美国的教育新贵
***************

  所谓弱势阶层,是由经济环境和文化行为两方面造成的。“经济平权”的目标,是为弱势阶层创造机会平等。但文化行为的改造,则要靠劳工阶层自己。过去欧洲的贵族,靠的是家徽、爵位、世袭的特权和遗产来维持自己的地位;如今美国的精英,则靠考分、大学的学位、领导世界开拓经济和科技前沿的个人素质来出人头地。美国的中高产阶级,正在创造一种培养这种素质的文化。他们的孩子,在教育竞争中,不仅有金钱上的优势,更大的优势恐怕是他们的父母本身就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
序(1)
---------------


  这是一场十几个孩子参加的钢琴演奏会,就在他们共同的老师家的客厅里举行。几十位家长和学生把小小的客厅挤得满满的。我不足六岁的女儿第一个出场。此时她学习钢琴不足三个月,已经弹了快十个曲子。这次要不看乐谱一口气弹三个。我心里七上八下。还好。她一个音符也没错,只是节奏失去了控制,越弹越快;显然是太紧张,着急想早点结束。虽然美中不足,但我心里还是庆幸:毕竟她是最小的一个孩子。音符不错就不容易了。

  但是,十几分钟后,我的想法就变了。一个年龄相当的韩国裔男童,弹的曲子不仅复杂得多,而且一开始就全身心融入音乐中。音乐给他带来的喜悦充分地洋溢在脸上。接下来,一个矮半头的中国裔男童上场。那么小的个子简直让你担心他会从琴凳上翻下来。但他的水准显然更高,抑扬顿挫,甚至已经自然地有了钢琴家们那种肢体语言。可见他是多么陶醉。
 
  实在是比不过人家呀!我心里暗叹。中场休息时二话不说找到两个孩子的家长。一打听才知道,这两个孩子一个比我女儿大几个月,另一个比她小一个多月。他们都学了一年左右。

  2004年我刚刚在波士顿找到工作,家里经济情况还很紧张。第一次买车,只能花3000多美元买辆1999年的旧车,已经跑了快10万英里。原因之一,是孩子到了学琴的时候,要有一大笔开销。货比三家,最后决定买一架3000美元出头的新钢琴(这几乎是我们惟一能负担得起的新钢琴)。钢琴店在波士顿享有盛誉,有自己的钢琴学校;接待我们的销售员就是半个音乐家,不仅卖琴,也帮助介绍钢琴老师。我们明确要求他介绍一个最好的老师。结果找到了现在这位。半小时的课50美元,比一般老师贵一倍。我们刚一听价钱嘴差点儿张开,但咬咬牙还是决定上了。

  参加这个演奏会,第一次见到其他家长,相谈甚欢。大家知道彼此的共同点:不惜工本地为孩子找最好的老师学琴。小的孩子如我女儿这样,在四五岁之间,还没有上一年级。大的孩子则准备上大学了。钢琴老师相当自豪地介绍,她的学生许多上了哈佛、MIT、布朗。其中有立志当医生的,有准备学科学的,真正要投身音乐专业的很少,包括两个她称为有“上帝赋予的天分”的孩子,也没有当钢琴家的计划。反而一个平平之辈,马上要进音乐学院。

  我粗粗算一下,这里的孩子,到了八九岁,就得每周上45分钟甚至一个小时的课。一年下来,一个孩子5000多美元。有的家长两个孩子都往这里送。这些家长,许多收入不错,但看不出哪个是大款。一个新加坡来的家长私下还向我们抱怨:“实在太贵了,付不起呀。可是我的孩子换了这么多老师,不找她还是不行。”可以想见,一些家长恐怕也像我们一样,把家底儿全翻出来,投到这个钢琴课上。?表面上看,明知道孩子不搞专业也这样下血本学钢琴,似乎很不理性。但仔细分析,就能解读出这些家长在孩子身上希望着什么。一上课就知道,弹钢琴几乎是对孩子的智力和心灵最大的挑战。小小年纪,刚刚开始读书,就得认读五线谱,同时手要跟着谱子弹出音乐来,又要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一套不仅需要调动各方面的智能和感性,而且需要高度的纪律和刻苦精神。孩子要是能对付这些,你就不觉得她还有什么别的东西不能对付。所以老师十分得意地说:“我的学生长大后干什么的都有,都非常出色。因为学了这些以后,学什么都快。”

  但是,简单的“智力开发”不能完全解释家长们的动机。大一些的孩子,学钢琴花钱不说,一天至少练二三个小时。一个准备当医生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为一场演奏会一天练六七个小时。美国的高中竞争越来越凶,家长让孩子在这个看似无用的事情上投入这么大,必有其他所求。以我观察,钢琴课实际上是塑造美国未来精英的文化品位的过程。家长希望孩子不仅有世俗的成功,而且有一个感性丰富的灵魂,既能创造生活,也能享受生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是一个小社会。未来美国的精英,也许就是这么形成的。?走出这个小圈子,你还会看到许多其他的美国孩子。一次在服装店,看两个当妈的在那里忘情地挑衣物,不足两岁的孩子被丢在一旁的购物车上没人管。孩子自然哭起来。当妈的听到哭声怒不可遏,厉声喝道:“闭嘴!”孩子继续哭。当妈的冲到孩子跟前,瞪着眼睛对孩子严厉地小声说了几句,屁股上打了一巴掌,孩子吓得再不敢出声,当妈的继续回去挑自己的衣服,谈笑如常。再到一些游乐场看,许多家长把孩子往那里一丢,给他们几个钱去尽情玩电子游戏,自己和朋友在那里聊大天。

  其实,钢琴课的那些家长,受的教育良好,有自己的事业,时间非常紧张。但是孩子上课、练琴,她们都必须全程陪伴,就和自己学差不多。后一种家长,则文化程度不高,闲功夫有的是,却不愿意给孩子一点时间。这两种家长生活在一个社会,创造着两种文明。

  以上的观察,实际上就是我在这本书中讲的核心内容。我已经出版了两本对美国的观察:《直话直说的政治》和《右翼帝国的生成》。前者是走马观花式的随感,后者是对2004年总统大选的纵深分析。写完这两本书后,我一直希望能把观感和分析结合,写一本既对变幻不定的现实有亲身体会、又能脱离时事新闻、梳理出美国社会长时段的变化的“耐看”的书。本书就是这种努力的一个结果。

[ 本帖最后由 蓝弟弟 于 2008-7-16 18:19 编辑 ]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96.55 KB, 下载次数: 323, 下载积分: 金币 -1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26 金币 +26 收起 理由
sun_tuotuo + 2 + 2 谢谢你了
j320 + 1 + 1 学习一下。
wanyi77 + 5 + 5 看介绍很不错啊,谢谢了!
wangtutu + 2 + 2 谢谢你了
xiaoyun69 + 2 + 2 谢谢你了
moondream3003 + 2 + 2 谢谢你了
蓝弟弟 + 12 + 12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7-15 13:13:05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意思,期待继续传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7-16 11:45:34 | 只看该作者
,期待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6 13:14:46 | 只看该作者
一直以来都受益于论坛,现发现这本书不错,搜索了一下,好像还没有人发过,大家看看吧
下边是.txt文件的压缩包,大家下来看看吧。:)

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96.55 KB, 下载次数: 70, 下载积分: 金币 -1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蓝弟弟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7-16 14:46:50 | 只看该作者
很期待,再发,再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7-16 17:45:29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我把全文发到了4娄阿,一楼发不上去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6 21:02: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斑竹帮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6:48:06 | 只看该作者
友情提示:4楼的连接斑竹已经帮忙发到了一楼,大家不要重复下载,浪费银子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7-21 09:59:09 | 只看该作者
值得一看,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7-23 16:27: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提供,收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8:13 , Processed in 0.148413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