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73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举办对得起孩子的教育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6 09:39: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贴]举办对得起孩子的教育
文章提交者:atlas41 加帖在 会员阅读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举办对得起孩子的教育

杨东平(北京)


在被眼泪浸透的日子里,重新拿起笔,我最想表达的是对四川灾区教师崇高的敬意。学校是这次地震灾害中创巨痛深、牺牲惨重的部门。最令人落泪的,是大地震前夜北川中学操场上学生最后的体育活动,是废墟中成群消逝的花朵般的孩子。与此同时,在天崩地裂之际,灾区教师用舍身忘我、拼死保护学生的英勇行为,奏响了教育最动人的乐章,赢得了全社会的高度尊重。

同样优秀的是学生。他们临危不惧、舍身救同学的壮举,在废墟中读书待救的沉稳勇敢,真可谓感天动地。他们同样用鲜血和生命洗刷了对“80后”、“90后”的流行偏见,证明了他们是大有希望的一代。

痛定思痛,面对逝者,我们仍有很多不能释怀之处。一首网上流行的诗歌,借天堂路上一对母女的对话,道出的正是这种遗憾:“妈妈,别担忧,天堂的路有些挤,有很多同学和朋友……孩子,你走吧,前面的路再也没有忧愁,没有读不完的课本,没有爸爸的拳头……”这是相当真实的生命的留言,每次读来,不抵辛酸和沉重;作为教育工作者,还有深切的自责和歉疚———在他们短暂的生命和教育生活中,获得了应当属于他们的童年的欢乐吗?只有在天堂之路,他们才能解除恐惧和忧愁!这不啻是地震之外的另一重悲剧,至今仍悬在千百万少年儿童的头上。

几天来我一直在想,为了避免悲剧重演,我们究竟能为依然活着、花朵般绽放的孩子们做些什么?从死亡和废墟中凝聚出的是:举办对得起孩子的教育!

首先,我们应当把校舍建得更加坚固。被地震摧毁的校舍,是前些年教育发展隐患的暴露。只要想想全国农村“普九”欠债高达500亿元,相当多的校舍是由施工队垫款、向教师和社会借款勉强建成的,其质量如何便不难想象。至今,全国中小学还有相当数量的D级危房。对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必须花更大的努力,更快、更有效地解决,以告慰那些消逝的花朵。

生命无价,青春无价,童年无价。用生命反思教育,用生命唤醒对生命的尊重,最重要的是改革我们的学校教育,把快乐还给儿童。我们学校教育的现实,远没有真正转移到“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儿童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快乐为本的轨道上来。

这一问题必须解决,而且能够解决。今年山东省严格贯彻教育法、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举措,就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亮点。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尤其是如温总理所说的“心力”,是对少年儿童真挚的关心和热爱。今天,我们对此当有更多的良心发现。

附注:

杨东平,1949年9月生。1969年毕业于上海市上海中学,后赴黑龙江德都县太平公社插队。1972年至1975年在北京工业学院自动控制系学习,毕业后留校。现为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民间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副会长、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总策划,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总策划。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理论、教育现代化理论、现代教育史、教育公平理论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数种理论着作和书籍,发表论文30余篇,在我国教育理论界和知识界有一定影响。着有《通才教育论》、《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倾斜的金字塔》、《最后的城墙》、《无梦时代》、《中国:21世纪生存空间》、《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等,主编有《教育:我们有话要说》、《大学精神》、《大学之道》、《社会圆桌》、《中国教育蓝皮书》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09:46:31 | 只看该作者
看得见的是硬件,硬件会伤害生命。
看不见的是软件,软件不仅伤害心灵,而且也照样会伤及你的生命。
当然,那是悄悄地进行,让你不知不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09:50:42 | 只看该作者
哪种教育是对得起孩子的呢?
我们不禁要问。

现在的学校?现在的教育?
垄断而又狭隘的应试教育?

[ 本帖最后由 huge57 于 2008-7-6 18: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7-6 16:39:57 | 只看该作者
在学校里,每天经受着折磨。看着软刀子一刀刀割着学生们的青春年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8-12 13:20:55 | 只看该作者
制度杀人,厉害呀.可是谁能改变呢?我们读书人,谁身上没有孔已己,范进的影子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9:49 , Processed in 0.10852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