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猫鼠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咨询求助] 孩子读经,有口无心,有用么?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7-3 23:3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jmhyn 的帖子

引用回归自然网友的部分回帖:

刚开始宽宽不愿意坐下读书,我就采取,先读上三遍,我与宽宽捉迷藏或者说给他讲故事,来吸引他,慢慢这样,他就能够读完七遍后,再讲故事了,我在给选择故事书时,都是经过我精选的《史记》、《西游记》、《三毛》、《奥秘百科知识》还有外国一些优美图画的故事书籍等等,我认为在给孩子选择书籍一定要慎重,让他从小就能够接触到精选的文章,看到好的图画,而不是粗制滥造的书,或者内容很浅的故事书,记得《史记》中的《孙武练兵》,我们讲了很多遍,我们还把整个绘画精装本的《西游记》讲了不知有多少遍,在给孩子讲《西游记》时,我也才完整的知道了《西游记》中大概情节,这本书讲的有些章节,宽宽可以全部背诵下来... ...



-----------------------------------------------------------------------------------------------------------------
我想,很少有孩子会一开始就“喜欢”读经的,基本上要靠家长的带动,靠耐心和坚持
这份耐心和坚持,来自内心深处不可遏制的一股力量,十分珍贵

爱有多真,就有多深;爱之弥深,方可持之以恒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好运多多 + 1 + 1 说的太对了,我现在就是在修行中妈妈呀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7-5 16:59:1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7-7 12:22:07 | 只看该作者
有点神吧,上云端那段让我想起了过去气功流行的时候有些"练功者"的感悟.最后证明那只是练功过度了幻觉.所以真得出现这种情况我到觉得应该减少次数,不要让孩子太疲劳.读经可以启迪人生,感受到老祖先的智慧,但却不是万能的,更不是神话,经里有优秀的东西比如尊重父母,处事修性的哲学,也有当时历史情况下合理,但现在可能不太适合的东西比如一些封建伦理的东西,我觉得还是应该选择性给孩子读.不能让他从小就没有事非观点.最后重申一个自己观点:我认为读经是好的,但我会有选择去读,且尊重孩子的兴趣.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angelabird + 2 + 2 说得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7-7 13:18: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zss 于 2008-7-7 12:22 发表
有点神吧,上云端那段让我想起了过去气功流行的时候有些"练功者"的感悟.最后证明那只是练功过度了幻觉.所以真得出现这种情况我到觉得应该减少次数,不要让孩子太疲劳.读经可以启迪人生,感受到老祖先的智慧,但却不 ...


如果我们读书能读到孔子提出的“诵诗读书,与古人居;读书诵诗,与古人谋”的境界,对这个问题就不感到困惑了,圣人们实践过的方法,今人不懂也不愿意去实践,就讲如何,如何,唉!!!

建议您看看汉字的科学性与儒学学习方法
http://www.daode.biz/html/lecture/wenhua/20060605/238.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好运多多 + 1 + 1 我赞同,我相信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7-7 13:40:06 | 只看该作者
<<老子.德道经>>

第十章 知天下(47)

    不出於戶,以知天下①;不規於牖,以知天道②。

    其出也彌遠,其知也彌少③。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弗爲而成④。

    ①句義:常道知天下以意識而有爲,經眼耳鼻舌身而知。聖人知天下以思識而无爲,心感體悟、慧觀心觀而知。所以聖人力求通達至道,則可實現無所不知的境界,而不必徒費腳力,奔走遠方。

    ②規:《說文》:“規,有法度也。”古與“窺”亦通。通行本作“窺”,音盔。  知:《說文》:“詞也,从口从矢。”用口陳述,由心意辨識會意。“以知”通行本作“見”。

    ③也:乙本和通行本無此字。甲本前句明顯有,後句全句缺。  彌:《說文》:彌,馳弓也。有遍、滿、廣、久、遠、更加、越發等義。宋玉《對楚王問》:是以其曲彌高,其和彌寡。甲本作“?”,據《隸辨》同“彌”。  句義:聖人之道提倡慧性无爲思識爲用而不局限於廣見博聞,重在修真明德,以求徹悟宇宙根本道理。若是遠求於身外,見識廣博,則所知局限於膚淺。

    ④聖:參見第十二章註①。  見:《說文》:視也。古同“現”,示也。《易·乾》:見龍在田。  名:參第七章立戒註①。  聖人不行睹而能名物,不示現卻能被人知。此即感應萬物,亦被萬物所感應。  弗:參見第三章(41)註②。弗爲,亦即无爲,參見下章註。

    〖註音〗

    牖:yǒu音有;

    彌:mí 音迷;

    弗:fú 音服;

    窺:kuī 音盔。

    【繁簡對照】

    於(于),戶(户),規(规),彌(弥),遠(远),聖(圣),見(见),爲(为);窺(窥),說(说),詞(词),從(从),陳(陈),識(识),會(会),據(据),隸(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7-10 11:5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回归自然 的帖子

,其实我也喜欢看你的文章,一直在学习中.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努力在培养儿子为人处事方面的能力,.后来发现<弟子规>有许多不错东西值得学习,所以经常在论坛看朋友如何学习培养孩子学经文的.你说的孔子的经文我真不知道,书读少了,但我知道有一个名言意思大概是:读书就是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但两个句说意思都是读者和作者地位是平等,我也知道孟老圣人说过一句话(因为小时候老师经常用这句批评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处: 出自《孟子.尽心下》 释义: 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其实说这些东西没有其它意思,只是看一段时间大家写的东西,想提一点自己的想法,让大家看看从不角度去看待同样问题意见,多一些参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7-14 05:55:01 | 只看该作者
习惯需要慢慢养成,只要孩子不觉得反感,就需要你不断坚持,再加以引导,一定会有成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7-14 12:59:05 | 只看该作者
我很早买了书,没有用过。
前段时间,很想让儿子说话的情况能有所改变,我就想给他认字。上周我给儿子念三字经,发现他喜欢让我念给他听,我就坚持了大概不到一周,我也试图引诱他让我给他指读。虽然他总是一边玩,或者一边喝奶,很少能安静地跟我一起看着念。昨天晚上,我念的时候,很慢,说到断,他突然接出断机杼,我特别开心,虽然他不是能一句接一句,也只是很少一部分,甚至只是接某一个字。我觉得我坚持才一周不到,他能有这样的配合,我已经很满意了。
我一定会努力坚持读经。我相信,他完全顺便说话时,一定会给我很大的惊喜。
PS:儿子已经28个月了。说话不大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7-14 13:30:46 | 只看该作者
诵读经典歌诵读经典歌:

诵经典,
须心诚。

始而生,
而后熟。

熟时悟,
悟即明。

明则行,
行则通。

通则达,
达生慧。

智与慧,
本一体。

双运之,
功两倍。

哺德苗,

续清音。

育圣才,
兴道德。

承国学,

吾当任。

弘文化,
我当责。

强国家,
惟德道。

德一统 ,
天下同。

转载与http://bbs.daode.biz/redirect.php?tid=13361&goto=lastpost#lastpos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7-15 13:19:5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现在开始也要教孩子多读读经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0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6:37 , Processed in 0.124775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