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在生活成长中应该有几个30%的概念.
一.不管大人孩子,要有30%的休闲心情,
这种休闲,
不一定去名山胜境,
不一定是高尔夫,
也不一定和奢侈挂钩.
只是能够静下心来,
泡一壶茶,
听一首歌,
看一本书.
平淡而简单的自我.
二.要给孩子30%的自由玩耍时间.
看到太多的家长,
对待孩子的一切活动,
首先想到的:
对学习有帮助吗,
能够考级考段拿证书吗?
有孩子喜欢仰望天空无限暇想,
"望什厶呆,有时间不能多看会书啊"
一阵喝叱,
抹杀了多少美好幻想和童话.
而且一个孩子从小没玩好,
长大会缺少玩耍的志趣.
那厶他看待生活及社会会有狭隘性.
一定要让孩子有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再说老玩童都是从小玩出来的.
三.智力要保留30%在18岁以后再开发.
也称二次分配.
时常有家长称:
我的孩子聪明,
如果不充分利用岂不耽误孩子.
排计划,订方案.忙实施.
一切都在家长掌控下进行.
只有刻苦学习,
没有享乐生活.
前期过于挖掘,
极易产生厌学和怠工,
其结果是导致后劲不足,
而一旦脱离了家长的制约,
则完全没有了积极自觉的行为.
看看现在的大学生就知道了.
而人生,以后少说还有五六十年需要学习和发掘.
四.要允许孩子有30%的犯错误概率.
我认为,
孩子在三岁前是不存在犯错误一说的,
他的每一个莽动,
每一个涂鸦.
都是在探求和尝试,
在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
但很多家长,
看到孩子的这些行为,
总是用成人的习惯思维去批评修正,
这会让孩子反感和不满.
很多孩子因此而缩手缩脚,
个性强的孩子学会了叛逆和撒谎.
有个家长,
只因孩子吃冰淇淋滴了一些在身上,
粗暴地叽叽呱呱唠叨半天,
这点P事,至于吗.
伟人的功过还分三七开呢,
何况我们只是普通人.
为啥要去追求尽善尽美呢.
为啥不能用人文人性去看待成长中必要的过程呢.
关于这个比例,还可以引伸到多个方面,
如果你真能领悟贯彻.
也许你的生活会增添许多美好,
你的孩子会拥有更多的快乐与自由.
[ 本帖最后由 hmxhlx 于 2008-6-7 17:0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