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10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找果行老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 09:0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果行老师您好!!不知道你家豆豆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在您的悉心调教下,相信他现在一定是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是他的福气啊!!通过论坛认识了您!仰慕和敬意无需言说!!真正敬慕的是关于您的女儿,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慧,家庭条件又是这么优越,她的前途真是不可限量啊!!!作为一个妈妈,还有比养育一个优秀的女儿更加幸福的事情吗,您上辈子一定积了很多福才有了这今世的果吧!!!真真羡慕不已!!
  我是一个8岁女孩的妈妈,夫妻一直分居两地,养育孩子的重担责无旁贷的落到了我的肩上。要上班还要独立养育教育孩子,让我越来越觉的力不从心,而先生也不能帮上我的什么忙,一切凭借自己的力量支撑,这么多年来真的很累。然真正的累不是这个,是心累!!对孩子付出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却越来越发觉,自己的孩子资质平平,别人的孩子讲1遍两遍的东西我的孩子要讲10遍才能懂得,并且孩子对学习也不是很感兴趣,比较爱动,还有比这个更加残酷的事情吗,或许我对孩子的期望太高,可是残酷的事实让我身心疲倦!!!终于在论坛里找到了一线曙光。看到你带豆豆在家里自学的帖子,使我重新振作起来。我的孩子正是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屁股坐不稳,我相信如您所说,大量的让她读经一定能使她的情况得以改善,这也是目前唯一的最好的方法了吧!可是自认才识学浅,不能担当这个任务,所以想到了娄底的贺老师,想送到他那里去读,我的先生正好也在娄底工作,多少也能够有个照应,可是访不到他啊!!请果行老师给我一个他的电话或者是住址,我想把孩子送到他那里去,或者他已经不收孩子,我也可以找到贺老师本人把我教育孩子的问题向他当面请教,我的心情如此迫切,恨不得立刻就插了翅膀飞到老师那里,希望他给我一个穷途末路的妈妈带来光明!!!请求果行老师帮助!!不胜感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6-2 13:18:54 | 只看该作者

我查到的

联系电话:0738-2180720     0592-5982000

这是我查到的。我曾想过等孩子大一些也送过去呢。祝你尽快联系到果行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6-2 13:20:01 | 只看该作者

祝福妈妈

真的能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我曾经也很盼望身边有合适的经典学校过,更何况贺老师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6-2 15:35:24 | 只看该作者
今是, 给你发了悄悄话,请看一下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6-2 21:4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小淇妈妈a 的帖子

小淇妈妈好,有朋友发短信说论坛有人找我,原来这么回事。

首先您别着急,咱这不算穷途末路,教育孩子嘛,沟沟坎坎总是有的,我也是这样跌跌撞撞走来,现在也还得多多学习呢。

您女儿好动,这些都只是表象,其实表象相同但引发的原因一般并不相同,况且好动和病态般多动是有区别的。我女儿七、八岁时也好动,在学校根本不认真听课,讲小话,做小动作,看课外书,甚至逃课,无所不来。几乎所有同桌的家长都要求老师换座位,我三天两头被老师叫到学校,甚至有家长直接跟我说要我女儿别找他们家孩子玩,说他们家孩子自从跟我女儿玩后,成绩退步厉害。那时我和她爸上班都很忙,休学也是被她折腾后的决定。按我目前的了解,孩子多动,原因都不相同,我知道女儿多动是课堂内容太容易,一点点内容老师翻来覆去地讲她很烦,七八岁孩子,精力旺盛,多动在所难免。如果继续留在学校,断不会有现在这么学习的快乐。

您说“孩子资质平平,别人的孩子讲1遍两遍的东西我的孩子要讲10遍才能懂得。”不知您讲的是哪方面内容,语文还是数学?孩子个体不同,可能孩子某方面还未发育成熟,就显得比别的孩子反应慢,但某方面又是正常的甚至是超常的,最典型的如“舟舟”。天不生弃才,我想您要很长时间观察她的优势,从优势处开发。这要有相当的耐心和恒心,古往今来都有很多可歌可泣的父母对儿女的不弃不舍,含辛茹苦,这些都是我们的榜样,值得我们去学习。我记得电视上看过有位脑瘫患者的单亲母亲20年坚持孩子学音乐,用音乐治疗脑瘫,家庭环境简陋,母亲看起来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得多。但这位母亲是伟大的,是美丽的。她是我们前进的榜样。

如果您选择让女儿读经,可能孩子的人生由此改观。不说别的,如果遇到好老师,读经没有压力,不用对付那些目前她并不明白的东西,您不用跟她讲10遍,不懂的讲100遍也没有用,某方面的智力要等待它自己成熟。读经不用明白,正好孩子也不想明白,这样没有压力,孩子慢慢自信心培养起来。自信心只要不打压,它总会在。如果她背诵能力并不差,她会自己较劲要上进与同学比。我见过这种孩子,在学校没人待见,但在读经学堂却卯着劲用功。

不用担心她以后不会思考,只要不打压,任何人都会思考,大脑成熟到某种程度,要它停下来不思考都难。大脑没成熟到一定程度,强加的东西孩子也思考不出。我们只要尊重孩子的生理心理就好了,真正的权威是孩子。

贺老师电话就是今是给您的那个,他的手机号我发在您短信里,您查收一下。贺老师处还有一些我们称做的卫星学堂,就是家长自己带着孩子租住在贺老师附近读经,每个月贺老师给家长和老师上一次大课,交流教学方法,有可能的话,您可以用诚意说服贺老师给您女儿推荐一个卫星班,您先生又在那边工作,这样也可关照孩子。还有,那边的家长和老师大多信奉佛教,为人很善良,您女儿如果能在那里学习,真的会很快乐。

希望看到您的好消息,祝福您全家!祝福孩子遇到好老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yavati + 10 + 10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18:53:35 | 只看该作者
一度心灰意冷,看到果行老师的点拨,心理宽慰了许多。祝福果行老师!!我一定会尽快去他那里看看!!孩子的教育是不能太心急的,哎!老天助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8-6-3 19:14: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今是 于 2008-6-2 13:18 发表
联系电话:0738-2180720     0592-5982000

这是我查到的。我曾想过等孩子大一些也送过去呢。祝你尽快联系到果行老师。

谢谢您的好心,这个电话我曾经打过,不过现在打不通了,不关怎么样还是谢谢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8-6-7 10:44:22 | 只看该作者
小淇妈妈:

短信回复不太能说清楚,我最近又太忙,回复来迟,抱歉!推荐您看这本书:
《好妈妈,慢慢来》
作者:申宜真

这里有些节选,您先看看,我觉得作者与我的想法出奇相似:

培养孩子成材不能操之过急

    当一个一向听话的孩子突然很粗暴地殴打自己弟弟的时候;当孩子到了晚上不
好好睡觉,经常哼哼叽叽,情况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当孩子毫无缘由地撕扯自己玩
具的时候,你会对孩子怎么想呢?我们的母亲,大概十个人中会有九个这样想:
“是不是我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呢?”然后,就开始担心起来。说实在的,对孩子的
上述行为不敏感、不担心的父母又有几个呢?

    对这些为孩子担心的母亲们,我常常向她们强调、并提醒她们:“每一个孩子
发育的程度都各不相同,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因此,没有对所有孩子都适用
的、统一的标准。绝对不能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孩子是正常,还是有问题。”

    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和别的孩子相比,抚养起来的确要更困难一些。也就是说
确实存在一些真正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同时我也确信:即使那些一生下来就存在
某些问题的儿童,如果他们父母的性格、家庭气氛、经济条件等成长环境比较好的
话,在他们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就决不会发展成为一种疾病!反过来说,有些孩
子即使在出生的时候十分正常,可是如果他们成长的环境比较恶劣的话,也可能会
出现问题。这一点在理解孩子的行为方式和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

    在我的病人中,有一些患有一种名叫“注意力缺乏、多动症障碍”(ADHD)疾
病的儿童。他们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明显的障碍。虽然他们患的疾病相同,但是他
们以后的成长结果却存在着天壤之别。有一些孩子的母亲心胸特别宽厚,擅长抚育
孩子,所以这些孩子直到上学之前为止都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问题,成长的很好。
即使他们非常调皮捣蛋,孩子的母亲也能够很好地处理并加以引导。所以,当他们
进入学校后,他们良好的表现常常会让老师们感到吃惊。相反,有一些孩子的母亲
则不是这样,她们性情急躁、常常生气发火、处理事情的时候有些神经质。这些母
亲的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注意力缺乏、多动症障碍”(ADHD)就已经发展到了
相当严重的地步。

    现在,我们就拿说话比较晚的孩子举个例子吧。如果是在从前,这不太可能发
展成为一种疾病。可是,因为现在孩子们很早就上了幼儿园,如果他在说话上显得
迟钝的话,就会遭到其他孩子的嘲笑。这样一来他的这种症状很容易就会发展成为
一种疾病。这样的实例近来已有大幅增加的趋势。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家庭气氛比
较好,母亲也懂得如何很好地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我就不会匆忙地给患有这种
疾病的孩子进行专门治疗。反之(比如,尽管孩子说话比较晚,可是父母却并不因
此而增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诱导他们多说话,从而给他们以合理的刺激,而是
只知道不断地训斥孩子),我就会积极地劝说他们进行治疗。

    因此,在判定一个孩子是否在正常地成长、有没有发生什么问题的时候,不能
仅仅就孩子本身加以判断,还要同时考虑孩子周围的环境。在这里,我还想再次提
醒我们的母亲们:每个孩子发育的速度快慢是不同的,对这个事实必须有所认识!
一些母亲经常会有这样的苦恼和担心:“邻居家的孩子早就能说话了,我们家的孩
子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行呢?”,“邻居家的孩子已经会写字了,我们家的孩子为什
么对写字一点兴趣也没有,只知道成天地玩玩具呢?”这些担心其实都是没有必要
的。

    那么,母亲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问题呢?我常向前来找我咨询的母
亲们引用这样一句话,即“smiling on happy face"(笑在脸上)。如果孩子能经
常有一张笑脸、一副幸福的表情,那就意味着,你的孩子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说,对于孩子在某个方面发展与否、程度如何,没必要过于敏感。真正应
该注意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对孩子成长的过分担心也可能会毁了孩子。

    或许有的母亲会问:如果这样做的话,万一我的孩子落后于别的孩子,或者错
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该怎么办?我不妨先说出我的结论:这种担心完全是因为这些
母亲还不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

    母亲们一般都会认为孩子成长的轨迹是一条斜线,只要努力就会不断地进步、
持续地成长。但是,实际情况并非这样,孩子的成长轨迹一般来说是呈阶梯状的。
中间有停顿、也有受到刺激后的突变。也就是说,即使是努力了,在一段时间之内
孩子也会表现的停步不前,然后在某一时刻会有一个突然的发展。

    另外,我还要再补充一点,和母亲们通常认为的不同,人类的大脑直到少年时
期仍然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在大脑发展到它的极致之前,在其发展过程中是有无
数的变量在起作用的。如果母亲们以一种焦急的心态不断地让孩子学这学那,严厉
地督促他们跟上学校功课的话,很有可能在某一瞬间,本来呈阶梯状发展的孩子的
成长轨迹就会在那里嘎然中断,从而犯下无可挽回的错误。

    所以我常常要强调的一句话就是“育儿的成果只有到最后才能看得出来。”
就像对待一粒种子,在刚刚开始的时候,谁也不会知道它开的花到底是什么样子。
只有当它扎下了根,长出了茎和叶,结出了花蕾并绽放出了花朵之后,我们才能知
道它的名字叫什么,香气怎样,花开得漂亮与否。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关于孩子的潜力问题我常常要讲这样一句话,这就是“Time
table"(时间表)。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这个孩子在小时候本来挺聪明的,
可是长大以后却不怎么样了“,”这个孩子在小时候连话都说不好,可是现在不管
做什么都比别人快。“确实如此,孩子完全按照父母的期待和预想成长起来的例子
可以说绝无仅有。随着孩子大脑发展的过程、孩子周围的环境和条件、以及孩子与
生俱来的个性和气质等等的不同,孩子的潜在力会在谁都无法预测的某个时间突然
呈现出来。

    所以父母可以做的事情只是:相信自己孩子的成长时间表,并设法去除掉妨碍
这一时间表的各种因素。即你所能做的事情只能是:使孩子身上那种肯定性的自我
意识不要受到侵害,不要丧失自信心,使孩子不要丧失对我们这个世界和社会的信
赖感。

    我想讲一件发生在我大儿子上幼儿园时的事情。当时,我大儿子特别讨厌变化,
他在冬天穿的内衣一直穿到夏天还不肯换。这时人们都已经穿上了短衣短裤,长裤
实在是没法再穿下去了。我就叫他把冬天穿的衣服脱下来,可是孩子又哭又闹,死
活不肯。最后我们达成了妥协:在夏装短裤里面继续穿以前的内衣内裤。于是孩子
就穿着这样的装束去了幼儿院,结果一整天都成了其他孩子追逐、嘲弄的对象。因
为讨厌成为别人眼中的怪物,我的大儿子最终还是脱下了他那套冬天的内衣内裤。

    即使到了现在,当我在一旁静静地观察他的时候,我仍能发现他对变化的强烈
抵触情绪。但是我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担心。我会一直等待,直到他以自己一贯肯定
的自我意识、并以这种自我意识为基础真正发现了自己的潜在力时为止。这样做并
不是否认自己孩子身上确实存在问题,也不是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而是在不间断
地观察他的同时,在必要的时候给他以刺激。如果这样做还不行的话,我会寻找能
够和孩子沟通的其他途径。但是,我决不会采取一些着急而轻率的行动。

    我本来想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读书,但最后还是把他送到了公立学校。之所以
这么做也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试想一下,如果把他放到那些所谓的天才儿童中间
学习,整天地督促他做功课的话,他能迅速地适应周围的环境吗?同时他的心灵又
将会受到多么巨大的伤害啊!

    我的二儿子和他的哥哥完全不同。不仅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而且还善于接受别
人的想法,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同时,不论对于什么东西,都具有一种强烈
的好奇心,渴望去学习。

    有一次,这个孩子看到我正在给我上小学的大儿子读一本英语童话,便缠着我
说自己也要读。结果他把那篇文章一字不拉地背了下来。这种积极的态度是与生俱
来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就要针对孩子的特点不断地推动并鼓励孩子去满足自己
的这种好奇心和成就欲。不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一定要学会调节,凡事都不
可以操之过急。

    从表面上看,我教育两个孩子的方法好像完全相反,可是在根据孩子的特点顺
其自然地加以引导这一点上却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不能逆孩子自然生长的趋势
而动。虽然现在在许多方面,我的小儿子要比大儿子优秀,可是谁也不敢断定将来
他们中间谁会更为成功,因为他们自然成长的轨迹实在是太不相同了。说不定在将
来的某一阶段,大儿子的潜在力就会显露出来,在成就上超过二儿子。在这件事上
谁又能说的准呢?

    因此,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材的父母们必须要具备的一个条件就是:凡事
不能操之过急,要有懂得等待的智慧。

    就像日本一位有名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所谓人生就是背着沉重的行李去赶一
条长长的路,着急是绝对不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6-7 18:00:06 | 只看该作者
说得真有道理!谢谢果行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6-7 18:19:12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7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17 , Processed in 0.093445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