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08-5-29 10:07:42
|
只看该作者
2008.5.29
早上,送孩子上学,老师说,明天有家校交流会
孩子他妈整理了一下发言稿,其实是平时一些小日志的揉合。现摘录部分:
我们这些宝宝目前的年龄,正是属于行为、语言的敏感期。生活、学习的行为规范培养非常重要,等于是开启宝宝人生的第一把钥匙,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帮助我们的宝宝得到这把可贵的钥匙:
一、培养孩子的自理和动手能力
其实在我家凯凯进入幼儿园之前,顺其自然的,我就有意识的逐
渐培养其自理能力了,很多家长也都是这样做的。
1、抓住宝宝表现出来的想要自己吃饭的时候(我家凯凯大概在二周岁的时候)让宝宝自己吃,并表扬他很棒,可以自己吃东西了(实际上,刚开始免不了吃得少、掉的多,一般我们家桌子、凳子、地上,还有他衣服裤子上都是他掉的食物),经过赞美、肯定和正确指导(一定要这么做)后,宝宝会更加努力的做好这件事,经过时间的积累和我们家长的坚持,一年、两年就看出效果来了,现在通过家庭内部自定的奖励方法,宝宝可以做到认真吃饭、不掉饭粒、选择自己要吃得才夹、自己的一份自己吃光等这些要求了。
2、指导宝宝自己穿或者脱衣服、裤子、袜子、鞋子等(我家凯凯是从二周岁半的时候开始的),和上面类似,需要我们家长的指导、鼓励及赞扬,先从大人边帮忙边让宝宝做,到宝宝自己独立完成,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家凯凯脾气特别急,经常会在穿、脱衣服过程中,衣服领子紧而急得哭泣,到现在还有这种情况,没辙了,就上星期,他妈妈还跟他在浴室里反复示范,教他如何先平静自己心情,找寻方法,让衣服稳当的从脖子上脱出去),进步是一点一点加载上去的,只要我们做了,就不怕会做不好。
3、早上、晚上的洗脸、刷牙,包括每晚睡前的洗澡、洗脚等卫生工作,也是从三周岁时就陆续让他做了,(说些话题之外的事给大家听听,我的妈妈,很喜欢小孩,但有时经常会反对我们做父母的,为啥什么都让小孩子自己干,‘小孩子嘛,这么多事情肯定做不好,长大了么,就自然会做了,由着这么麻烦还不如大人帮他做省事,小孩子自己做不好的时候,你们还不是又重新帮他做一遍,真是麻烦’,其实不然,明显的,我家凯凯到了他奶奶那里有依赖思想,但在父母亲这里就会独立的自己处理这些事情,因为他知道他的爸爸妈妈会坚持让他自己做,反而,现在他能够在这些事情中找到乐趣了,还一个劲的和爸妈比赛谁做得又快又好得第一名)。
4、其他的事情就不一一祥说了,自己处理的事情还有:学会自己上厕所大小便,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的玩具箱玩过后自己整理,单独一个房间睡觉等等。针对期间不免出现的“漏洞”,我还制作了张幼儿积分卡(针对凯凯的特点,他喜欢写数字,所以制定的是他自己可以完成记录的卡片),来帮助孩子的进步加以巩固并长期维持。
5、据调查数据显示:怕孩子受伤,总是不准孩子做这做那,限
制他们的行为,认为这种做法是虐待孩子的概率为91.1%。可想而知,伤害就在身边,这是对孩子自尊心的心理虐待,使其惧怕自己动手做事情。绝大多数人都能认可这一点,但往往在实际运作中却一再忽略而直接伤害孩子。所以当孩子表现出来积极的时候,我们不要加以阻止或代劳,而是顺其自然的让孩子自己尝试着去做,包括各种运动和游戏,(记得凯凯刚过二周岁的时候,看到剪刀特别兴奋,问剪刀是做什么的,妈妈回答他,可以剪纸头,那时明显感到他想要得到剪刀,并且象大人一样使用他。我特意为他买过两把不同大小的剪刀给他,经过大致的指导和示范,他学会了剪纸头,剪下的当然是不规则大小的碎片,也有一次,不小心弄破手指,但他没有因此而害怕,因为在他弄破自己手之前,爸爸妈妈已经告诉他,如果使用不当会有这个意外发生,所以他确认自己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
综上所说,孩子在自己不断动手中成长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这些权利,指导孩子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自从凯凯进入幼儿园,通过这将近一年来,老师们的努力教导,和与老师们的沟通中,孩子的进步很大,性格定向的很好。我更加确认尽早培养孩子独立自理和动手能力是对的,而且会坚持不懈的继续下去争取做得更好。
二、尊重孩子个性及主见体现
简单的说,就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却有一个“度”的问题:只有讲究好分寸,把握好尺度,才能使家长的有意引导和孩子的自主发展达到和谐的统一。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平等地位与主导作用,平等地对待孩子是尊重孩子的首要条件。家长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鼓励孩子自己作一些决策。比如问问孩子:“你想吃苹果还是香蕉?”,和孩子一起协商:“星期天你想怎么安排?”等等。其次,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多参与孩子的活动,多和孩子一起嬉戏玩耍,成为孩子开心的伙伴。另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孩子的感受,经常与孩子保持同一视平线(蹲下身来)谈话,从一个简单的动作、表情到教育方式的运用上都要体现与孩子的平等。针对孩子的特点,采用游戏的方式,往往更能体现平等与主导的结合。比如,我想让孩子讲故事,我就说:“学校是不是教新故事啦,我和妈妈好想听那是什么样精彩的故事啊!”孩子不肯洗手,我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和孩子做洗手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孩子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家长的要求,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2、自由发展与遵守规范,每一个孩子都有其自身成长规律,只有尊重这一规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才能调动孩子内在的发展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家庭中,只要无碍孩子的健康、安全和他人利益的活动,都可以让孩子尽情探索、自主选择、自由创造。比如,我们会在规定时间内让孩子自己操作电脑或者电视及DVD看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只要孩子正确操作并观看姿势端正,我们不予干预。我们家的电器设备,除了电源总开关及插座规定孩子要注意怎么使用但尽量少动外,其他都鼓励孩子动手操作。这既增加了孩子探索的乐趣,又使孩子学到了必要的生活知识,可谓一举两得。当然,尊重孩子的自由需求并不等于放任孩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自由与规范相结合的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给孩子自由时一定要有相应的规则约束。比如,在家里,要让孩子知道各种用品、玩具都有固定的位置,使用后应物归原处;每日饮食起居也要有一定的规律,按时就寝,按时起床。在外面,要告诉孩子有关公共秩序和文明规范,并在家长的带领和示范下自觉遵守。
3、孩子的兴趣与家长的要求,兴趣是孩子认识事物的内驱力。孩子一旦对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倾向它、注意它,并且积极主动地去探求它。因此,家长只有尊重孩子的兴趣,善于启发引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记得孩子在一周岁半时,那时刚刚学说话,我不加班或者不上课的时候喜欢带着他去我学校和村子附近的植物园玩,无意间会根据他眼到之处指认不同的植物跟他讲:这是香樟树、这个叶子象扇子的叫棕榈、这一大片是红叶李,等等,那时无意间的引导倒成了他的兴趣,不久他可以分辨二十几中植物,我一说名称他马上正确无误的指出来,这正是激发了他的兴趣,他的兴趣促使他积极的认识并记住了事物。(但很可惜的事,由于陪他的时间变少的关系,没能坚持下去,他很会说话的时候反而忽略了这么个做法,想想也懊恼的,要回家继续观察他还有无这方面的爱好了。)关于孩子兴趣这一点,随着他们越来越大会体现出来(书法、钢琴、打球,等等)。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不是说家长不能对孩子提出要求。特别是处于学龄前期的孩子,他们的兴趣往往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受偶然因素影响较大,稳定性较差,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为此,家长在尊重孩子选择的同时,要帮助孩子形成较为稳定的兴趣。另外,由于孩子判断能力差,有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兴趣,这时就需要家长及时提出要求,及时引导。为此,家长应及时发现孩子的消极兴趣,并在说理的基础上进行严格的教育,从而使孩子防患于未然,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则,爱而不娇,严而有格,宽松而不放任,自由而不放纵,则是家教的成功之道。作为家长,我们在互相学习、探讨中抚养孩子们健康成长。
三、看到孩子的闪光点舍得表扬
每个人都期待认可和表扬,孩子也不例外,积极的说话语气和一
般话语是不一样的,孩子以此来确定爸爸妈妈在鼓励自己,就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懂事。我现在在尝试着做,把宝宝第一次能做的事记录在网站的日志上,记录的同时,可以感觉到孩子的进步,并且经常在孩子有新的突破时用不同程度的语言和动作表扬他:做得很好的!加油!真棒!太厉害了!等等。
有时也觉得孩子性格特别执拗、任性,特别难办,事实上,孩子
性格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影响。要让孩子的任性止步,家长和孩子互相不让步,反而比不过孩子而宣告失败,所以只能智取(真是觉得我们做家长的辛苦,还要比脑筋)。我家凯凯自小的一个大缺点就是特别内向,而且不喜欢和不熟悉的人相处,有一次,周日去我学校早餐,进食堂前,我的同事迎面走过来,我用低低的声音提示他:凯凯,前面两位是爸爸的同事,你要叫她们阿姨。结果,没等到他的声音,我们互相打招呼时反而是我同事在说:张潇凯,你真早啊,叫我阿姨色,不然不给早餐吃……当时真晕,失败了,我始终没等到他打招呼,当时别提心里多火,类似的事情有过多次。但奇怪的事,有几次反而看到他的表现截然不同,让我想不通到底出错在哪?有一次,和他妈妈一起去外婆家玩,村上有很多人的,他妈妈在跟我说(实际上是说给孩子听的):上次,前面凯凯外婆的那个邻居阿婆表扬我们凯凯的,说是,凯凯礼貌好,很会打招呼,而且又听话懂事。就这么说着我们已走到孩子的外婆家门前,没想到,凯凯迅速而且高声的朝他外婆、外公、邻居阿婆、阿公们打招呼,当时真是别提多兴奋了,大家都说他真乖,看他那个高兴劲儿,我们大家都乐了。这不是才相差一点点的一句话吗?正面的鼓励与表扬正是激发出他主动放弃任性,表现积极的一面来。
四、控制自己情绪改变交流方式
临床心理学家指出:优秀家长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自我调节。
改变考虑问题角度行动,即改变说话方式,这个也很重要。例如,(因
为我儿子喜欢爬山)“不睡午觉就不带你去爬山”,“乖乖午睡,起床后一起去爬山”,哪种表达更快乐?同样的意思,采用积极乐观的说法。孩子更愿意接受,自己的心情更会为之舒畅。
------------------------------------------------------------------------------------------
8点 整理一下一段时间的儿歌和故事(还在整理中,会不断修改),给自己,也给各位朋友
故事:花路
小熊在花店里买了一袋花种,
想在源自里种上鲜花。
小熊背起袋子往家里走。
回到家,小熊打开袋子一看:
“啊,种子全没了。”
小熊仔细一看,原来袋子上有个洞
呀!小熊很伤心。
春天到了,小熊家门前的路出现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
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儿歌:春风
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
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
吹来了蝴蝶,吹醒了青蛙,
吹得小雨沙沙下,我们一起去种花。
袋鼠妈妈
袋鼠妈妈,有个袋袋
袋袋里面装个乖乖
乖乖和妈妈相亲相爱
相亲相爱!
儿歌:妈妈
下雨了,
别让小松鼠琳着,
松鼠妈妈用她的大尾巴,
给小松鼠撑着伞。
老鹰来了,
别让小鸡给老鹰抓走,
母鸡妈妈用她的翅膀,
把小鸡紧紧地护住。
天黑了,
别让宝宝害怕,
妈妈用她好听的声音,
给宝宝哼着摇篮曲。
故事:拔萝卜
老公公种了个萝卜,他对萝卜说:"长吧,长吧,萝卜啊,长得甜呐!长吧,长吧,萝卜
啊!"萝卜越长越大,大得不得了。
老公公就去拔萝卜。他拉住萝卜的直子,"嗨哟,嗨哟"拔啊拔,拔不动。老公公喊
:"老婆婆,老婆婆,快来帮忙拔萝卜!唉!来了,来了。"
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
是拔不动。老婆婆喊:"小姑娘,小姑娘,快来帮忙拔萝卜!唉!来了,来了。"
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
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姑娘喊:"小狗儿,小狗儿,快来帮忙拔萝卜!汪汪汪
!来了,来了。"
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
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狗儿喊:"小花猫,小花猫,快来帮
忙拔萝卜!喵喵喵!来了,来了。"
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
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花猫喊:"小耗子
,小耗子,快来帮忙拔萝卜!吱吱吱!来了,来了。
小耗子拉着小花猫,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
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大萝卜有点
动了,再用力地拔呀拔,大萝卜拔出来啦!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大萝卜抬回家去了。
故事:小熊醒来吧
熊妈妈很早就起来干活了。小熊还在睡觉。鸟儿唱着歌,喊小熊起床:“嘀哩哩,嘀哩
哩!”小熊没有听见。老鼠叫:“吱吱,吱吱!”小熊还是没有听见。小狗喊:“汪汪
,汪汪!”小熊睡得很熟,什么也听不见。
“啪嗒,啪嗒!”是小鹿来了,小熊来了,小熊还睡着。
“叮咚,叮咚!”是大象来了 ,地都震动了,小熊还睡着。
熊妈妈回来了,轻轻地朝他说:“小熊醒来吧!”小熊听得很清楚,说:“奥,妈妈!
我睡得多香呀!”小熊醒来了!
故事:小路
秋风吹呀吹呀,梧桐树、银杏树、白杨树的叶子都变黄了,林间小路上铺满了金色的树叶
。
小刺猬走过小路,他在树叶上打滚,悉卒悉卒,象许多小刺猬在路上慢慢散步。
小白兔走进小路,她脱下鞋子,踢踏踢踏,象小姑娘一样在树叶上跳舞。
小蚱蜢也跳进小路,他在树叶上摇啊摇啊,吱嘎吱嘎,象躺在摇床上做着美梦。
风儿来了,小动物们挡住风儿:“请你别刮走小路上的树叶,树叶的声音多么好听。”
于是风儿踮起脚尖轻轻跑过小路~~~
故事:小青蛙听故事
夜,静悄悄的,月亮来到小河边,瞧瞧小鱼儿有没有睡觉。
小鱼儿看见月亮,可高兴拉!一群小鱼儿围着月亮听故事,月亮给小鱼儿讲故事。小鱼
儿安安静静地听呀、听呀。
突然,从草丛里蹦出来一只小青蛙。小青蛙叫道:“呱呱呱,我也要听故事。”小鱼儿
对小青蛙说:“别吵,听故事要安安静静的。”小青蛙不理睬小鱼,还在“呱呱呱”地
又蹦又叫。
月亮生气了,皱起了眉头,躲进了云朵里。小鱼儿也钻进水草里不见了。
小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忙说:“对不起,我错了,我会安安静静地听故事的。小鱼儿、
月亮快出来吧!”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睁着大眼睛,一声不吭。月亮钻出云朵,露出了笑脸。小鱼儿也游
回来了。
月亮又接着给小鱼儿和小青蛙讲好听的故事了。
叽里咕噜滚下来!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落叶
秋风吹,树枝摇,
红叶黄叶往下掉.
红树叶,黄树叶,
片片飞来像蝴蝶.
故事:水果屋
秋天到了,熊妈妈的果园里结满了水果,有红色的苹果,黄色的梨子,绿色的西瓜,紫
色的葡萄。
一天清晨,熊妈妈和熊宝宝高高兴兴地来到果园里摘水果。它们摘了一个又一个,装满
了一车子。熊妈妈在前面拉车,熊宝宝在后面推车,“嗨吆嗨吆”把水果运回了家。
水果太多,把屋子塞得满满的。熊妈妈和熊宝宝没地方住,只好睡在外面。天黑了,好
冷!熊妈妈和熊宝宝冻得睡不找着觉。后来,它们想出一个好办法:用水果盖间房子。
熊妈妈和熊宝宝用西瓜做墙,用苹果做屋顶,用梨子、葡萄做门窗……美丽的水果屋盖
好了。
瞧,屋里的桌椅也是用水果做的。熊妈妈和熊宝宝每天都可以吃到水果了!小动物都来
了,它们吃着水果,跳着舞,高兴极了!
《逗蚂蚁》
蚂蚁来呀来,快快来吃饭。什么饭?黄米饭;什么菜?炒青菜;什么筷?毛竹筷;吃不
了,往回搬,哼呦哼呦般得欢。
《小鸟找家》
一只小鸟迷路了。啊,树林里黑黑的,真可怕。小鸟哭了,啁啾啁啾,哭声传了好远
。
小星星听到了,说:“别哭,别怕,我们来了。”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星
星在天上闪耀,树林里不再那么可怕。
月亮奶奶听到了,说:“别哭,别怕,我来了。”月亮奶奶把月光洒到树林里,树林
里亮起来了,小鸟看清了回家的路,她要沿着这条路回家。
萤火虫在前面飞,小鸟在后面跟着,飞呀飞呀,终于找到了妈妈。
小鸟对妈妈说:“我再也不怕天黑了
下雨的时候
风儿吹,雨儿下,
小白兔呀想办法,
摘片树叶当雨伞,
风吹雨淋都不怕。
风儿吹,雨儿下,
小伙伴们不用跑,
雨伞底下躲一躲,
风停雨停来玩耍。
《水果屋》
熊妈妈的果园里结满了水果,
有红红的苹果,
黄黄的梨子,
绿色的西瓜,
紫色的葡萄.
一天清晨,熊妈妈和熊宝宝高高兴兴地来到果园里摘水果.
它们摘了一个又一个,装了满满一车子.熊妈妈在前面拉车,熊宝宝在后面推,嘿呦嘿呦把水果运回了家.
水果太多了,把屋子塞得满满的.熊妈妈和熊宝宝没地方住,只好睡在外面了.天黑了,好冷
!熊妈妈和熊宝宝冻得睡不着,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后来,它们想出一个好办法:用水果盖间
大房子.熊妈和熊宝宝用西瓜做墙,用苹果做屋顶,用梨子、葡萄做门窗,美丽的水果屋盖
好了。
《毛毛虫》
一条绿色的毛毛虫爬呀爬,它的肚子饿了,想找一些东西吃.
第一天,它看见一个红苹果,"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第二天,它发现两根黄香蕉,“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第三天,它找到三颗紫葡萄,“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第四天,它又发现了四块咖啡色的巧克力,“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第五天,它找到五片绿树叶,又“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毛毛虫的肚子不再咕噜咕噜叫了,它快乐地趴
在叶子上说:“我要结一个蛹,把自己包起来,好好睡一觉。”过了几天,毛毛虫醒来了。
它的脚不见了,长出了一对美丽的翅膀。它快乐地说:“我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啦!”
[ 本帖最后由 学习者1 于 2008-5-29 22:41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