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瑜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七杂八记听/读

[复制链接]
1311#
发表于 2009-1-8 19:38:28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2月4日老X来信

XY不喜欢背《古文观止》,只是新鲜几天,就想法逃避推诿,一如对于钢琴的态度。昨晚被迫申斥威胁了一下,自己就半真半假流泪,因为平时跟爸爸关系极好,像小妈妈一样关心照顾爸爸,昨晚给爸爸做早点三明治,切火腿片、煎鸡蛋,甚至以魔鬼般的耐心嗑瓜子,把瓜子仁摆放在面包表面,所以不能接受爸爸这样变脸。但是我们真正坐下来讲《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时,便比她想象中快乐,爸爸的讲解有很多为了XY设计的发挥……孩子的记性真好,一篇文章,二十多分钟就记住了,除了几处提示,全部能够背诵。为了激励她背诵,我先背诵,她于是觉得这也是游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2#
发表于 2009-1-8 19:41:52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2月4日我的信(这封信的部分内容在瑜珈此楼的前面谈到过)

自己感到孩子可能有兴趣,然后再推荐给孩子,孩子接受的可能性就更高。这也是我总是自己先读一下的原因。但现在感到我自己的阅读速度已经跟不上。逐渐的还是靠孩子自己。

读古文方面,我读《白石老人自述》很有启发。齐白石先由其祖父启蒙,祖父识字不多,给齐白石的教诲是认识的字一定要知道意思(##的小朋友TR,98年生的,在课堂笔记中将“交相辉映”写为“交相灰映”,将“朋友”写为“朋有”);后来齐白石入私塾;青年时代(约27岁)受到地主文人胡沁园的指教;后又为湖南大儒王kai运的门生——齐白石的诗写得别有古味和农村生活风味,说明他的学习极其成功。我尚不能为孩子找到那样的古典学习途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3#
发表于 2009-1-8 19:44:46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2月4日我的信

你那样教语文,肯定是很好的。不久前##一次语文测验要填“碧空如洗”和“碧波万里”中的“洗”字和“碧”字,##说有点想填这两个字,但怕填错了被老师嘲笑,就没有填。这样脱离篇章学用滥的词(我以前说过的“春风化雨”属于同类)是非常不好的,因为花费了时间,而学到的又是滥词,即使能用,反徒使文章降格。通过篇章来学古文,可以学到好的和活的语文。

前两个月读史记的一些篇章,就觉得有可以让孩子读者。以前看过华师大徐中玉编的《大学语文》,觉得选得不错……

我知道,我们是难以忍受孩子中文学得不好。我也很想将孩子的中文教好。然而不以过多的精力投入,获得简洁明快、有质地的效果,并不仅不影响而且促进英语的学习,是我还需探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4#
发表于 2009-1-8 19:46:11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2月4日我的信

还有就是,应教会孩子能站得更高来看待中国语文古典中的某些基础要素,如政治的传统型,士大夫人格的局限,诗歌的地主生活背景等,以此来消解中国语文古典中的有害因素。我认为对西方的东西的学习是做到这一点的重要的乃至唯一的保证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5#
发表于 2009-1-8 19:48:31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2月4日老X来信

我一直对XY说,你要能够读懂古文,因为中国5000年历史,用现代文写的文献只有100年不到的时间,只有一点点,而古文有4900年,无比多,且最有价值。XY问为什么不能直接读翻译成现代文的书,我给她解释,翻译要损失信息,无论是外语翻译为中文,还是古文翻译为现代汉语,都会走样,不是原来的东西,特别是做研究,必须阅读第一手文献,等等。

你说的“消毒”,很对,但现在还不容易做到,必须再大一点,有了对于社会的初步关心,才能似懂非懂。古文里的谦辞,XY现在很知道了一些,比如诸侯自称“不榖”“寡人”,还有说什么“辱收寡君”,都是把对方抬举得高高的,把自己贬低得低低的,我跟XY说,这是有点虚伪的,她就笑。今晚要她背《石碏谏宠州吁》,是第5篇。她求我寒假学20篇,背10篇,已同意了。

古文的活泼、优美、言简意赅、惊人的造型力,真正像海德格尔说的,是我们的“存在之家”,学习的亲切喜悦好像回到了久已离别的家一样。而学习外语则好比做客,能够没有拘谨畏怯,与主人厮混熟络,报酬将是适应后的自由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6#
发表于 2009-1-8 19:52:18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2月5日我的信

你说的不外是“历史长久论”、“内容丰富论”、“元信息论”以及“生活之家论”……我不完全赞同,我认为不能将语言看成完全本体化的东西,更不能将之看成排他的完全本体化的东西(海氏应也无排他论)。

“活泼、优美、言简意赅、惊人的造型力”,是的,难在如何做到让孩子取纳这些而不有些“中毒”。换言之,我们宁愿让孩子有些“中毒”而学到古典语文遗产中的“活泼、优美、言简意赅、惊人的造型力”?

##看到XY姐姐的表现深为感动,立刻给我剥了一小堆葵花子。上午##有些感冒症状……下午好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7#
发表于 2009-1-8 19:55:44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2月5日我的信

你将古文和现代文比较的视角我是完全赞同的。因为中国古文明是原创的,其语文形式的遗产包含丰富的独创性养料,这种养料的很多部分也是值得任何文明背景下的人学习的……

所以学中文,就要学好古文,这似乎又是无疑的。我们讨论这些甚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8#
发表于 2009-1-8 20:03:14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2月17日老X来信

每个孩子都是潜能巨大的,你说得对,孩子的记忆力、学习力都是惊人的,善加利用是多么重要,但是我总是觉得自己不擅长引导孩子,对于孩子表现出的逆反心没有办法,这方面你做得好过我太多。我们都应该向你学习!你有办法让##把学习外语看作令自己骄傲满足的事情,这真不简单。

《古文观止》的学习讲授8篇,背诵7篇,XY总的来说感觉学古文不痛苦,有时还好玩。今晚学《蹇叔哭师》,其中送师出东门时对主将孟明和儿子说的话,书中夹批有“十三字,要作哭声读”、“四十一字,要作哭声读”之类的话,我就让她用哭声读,因为她本喜欢开玩笑。她就用哭腔读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还一边发出抽鼻子的声音,大可乐。每次背诵古文稍有难色,我就激将说我10分钟就能背出,并且真正如此,在公平比赛中她于是无话可说。

你的外语教学法最可总结处是,自己对外语也很热……我教《古文观止》,许多字句也忘记了,只好跟XY临时查字典、查网上的解释,这反而使爸爸和XY变成共同学习的伙伴,以至于XY愿意找时间“教”我一篇《左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9#
发表于 2009-1-8 20:07:53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2月22日老X来信

今晚学完第10篇《左传》选文,明日背诵,寒假即将结束,古文学习也将告一段落。这10篇古文篇目为:

郑伯克段于鄢
周郑交质
石碏谏宠州吁
曹刿论战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宫之奇谏假道
齐桓下拜受胙
阴饴甥对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
蹇叔哭师

这些篇目彼此关联,如后三篇时间相连续(记得大学《古代汉语》还有“秦晋崤之战”),事件有因果关系,XY因此知道了一些春秋时代的故事。我小时候读过春秋故事和战国故事的书,已经忘记书名,大概是大家编写,却没有说教,还有很好的插图,印象非常深刻,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的书籍再版。你们是否读过文革前出版的有关书籍,知道书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0#
发表于 2009-1-8 20:10:40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2月23日我的信

学《左传》是很好的,正可用之来尝试获得我说的“不过多的精力投入,获得简洁明快、有质地的效果”这种预期。夏志清于《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云:“在提醒读者注意中国小说家没有充分地利用小说的艺术性时,我并无意于在处理匠心与艺术卓越之间划上等号:批评的首要问题仍然是看一个故事或一部小说对人类的状况是否言之有趣或是否重要。在诸如《旧约》《左传》《史记》一类古老作品里,每一件事虽然可能叙述得很简单,但因为它们记载的是干大事的真实的人(这里的‘真实’,是指他们的动机和行为都完全可信),而这些大事所聚积起来的道德分量,足可以作为它们原始的现实主义和缺乏详细描写的补偿。”因此XY学《左传》,##学《旧约》,都是十分好的。##似可稍晚再学中文典籍。《左传》你选的篇目甚好。另我想基本通读《史记》然后选一些段落供孩子读,但估计难以安排出那么多时间,去年底看了一些,速度不是很快。

孩子们如能少看电视,少上网,甚至广播也少听(昨天##的一个同学来,她姐姐是广播电台主持人,她说听姐姐说电台的广告很多宣传的都是假产品,因此不能给家里人里人买的),而多读读《旧约》《左传》《史记》,是十分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0 04:43 , Processed in 0.104777 second(s), 2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