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71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曼:父亲这样教育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13 12:1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费曼:父亲这样教育我   理查德·费曼     小时候父亲常在周末带我去山上,在漫步丛林的时候给我讲好 多关于树林里动植物的新鲜事儿。其他孩子的父亲也带着他们的小孩 去山里玩。当孩子们又聚在一起时,一个小朋友问我,“你瞧见那只 鸟儿了吗?你知道它是什么鸟吗?”   我说,“我不知道它叫什么。”   他说,“那是只黑颈鸫呀!你爸爸怎么什么都没教你呢?!”   其实情况正相反。我爸是这样教我的——“看见那鸟儿了么?” 他说,“那是只斯氏鸣禽。”(我猜想他并不知道这鸟的学名。)他 接着说,“意大利人把它叫做‘查图拉波替达’,葡萄牙人叫它‘彭 达皮达’,中国人叫它‘春兰鹈’,日本人叫它‘卡塔诺·特克达’。 现在你仅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怎么称呼这只鸟,可还是一点 也不懂得它。我们还是来仔细瞧瞧它在做什么吧——那才是真正重要 的。”(我于是很早就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 一个东西”的区别。)   他说,“瞧,那鸟儿是在啄它的羽毛。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大概是飞翔的时候弄乱了羽毛,要把羽毛梳理整齐。”我说。   可结果发现,鸟儿们在刚飞完和过了一会儿之后啄的次数差不多。   “因为有虱子。”他说,“虱子在吃羽毛上的蛋白质。虱子的腿 上又分泌蜡,蜡又有螨来吃,螨吃了不消化,就拉出来粘粘的像糖一 样的东西,细菌于是又在这上头生长。”   “只要哪儿有食物,哪儿就会有某种生物以之为生。”现在,我 知道鸟腿上未必有虱子,虱子腿上也未必有螨。他的故事在细节上未 必对,但是在原则上是正确的。   又有一次,他摘了一片树叶,我们注意到树叶上有一个c形的坏死 的地方。“这是一只蝇,在这儿下了卵,卵变成了蛆,蛆以吃树叶为 生。它每吃一点就在后边留下了坏死的组织。它边吃边长大,吃的也 就越多,这条坏死的线也就越宽。直到蛆变成了蛹,又变成了蝇,从 树叶上飞走了,它又会到另一片树叶上去产卵。”   同上一例一样,他说的细节未必对——没准儿那不是蝇而是甲壳 虫,但是他指出的那个概念却是生命现象中极有趣的一面:生殖繁衍 是最终的目的。   一天,我在玩马车玩具,车斗里有一个小球。我说,“爸,我观 察到一个现象。当我拉动马车的时候,小球往后走;当马车在走而我 把它停住的时候,小球往前滚。这是为什么?”   “因为运动的物质总是趋于保持运动,静止的东西总是趋于保持 静止,除非你去推它。这种趋势就是惯性。但是,还没有人知道为什 么是这样。”这是很深入的理解,他并不只是给我一个名词。父亲用 许多这样的实例来进行兴趣盎然的讨论,没有任何压力,这使我对所 有的科学领域着迷,我只是碰巧在物理学中建树多一些罢了。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梦幻妖精 + 2 + 2 《发现的乐趣》第1章
xiaoyun69 + 2 + 2 精品文章!
liumimi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5-14 09:33:01 | 只看该作者
引导孩子学会探索,多么好的教育方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5-14 10:35:35 | 只看该作者
嗯,好文章!非常好!!五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5-14 10:40:59 | 只看该作者
可以转到doman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4-5-20 17:34:27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这个教育方法是有他的特点,他不是单纯的问一答一,而是具有发散的问答形式,这样的一问,却能够牵扯出许多的知识,让孩子在无形中获得了大量的认识.       因此,我个人认为应该让大多数父母了解国外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的父母是如何培养教育他们的 孩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5-21 07:41:09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我们现在的父母有几个是有这种教育意识的,只会嘴上说给孩子上学投入了多少钱,而在家庭教育和情智培养上去可能是0或者是一个负数,中国的教育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5-21 09:40:33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我要洗洗脑子,儿童的教育不是告诉他答案是什麽,而是引导他找到问题答案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4-5-21 10:45:39 | 只看该作者
言之有理啊,应该是这样的,不能只在教育上花费多少钱来衡量.应该多学习点这样的教育,以点带面,广开言路,举一反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4-24 08:56:34 | 只看该作者
看来父母的渊博知识也少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4-24 12:35: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赚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5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44 , Processed in 0.113694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