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磐·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庆祝一下,论语百遍读完了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14:02: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engwn6 于 2008-9-27 14:42 发表
向楼主妈妈学习,我只是有一点疑问,我儿子读完了三字经、论语的前七篇,可是没有坚持,过一段时间再让他背,都忘记了,不是说小孩子的记忆最好了吗


孩子记得快,忘得也快……
我们也是一样的,背完论语回来复习千字文和道德经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是这种忘却和完全没有背过是不一样的,复习几遍很快就能够回忆起来。当初下的功夫越多回忆的时候就越轻松。
所以并不是背过了就可以了,时常要回头复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8-9-28 19:23:16 | 只看该作者
想请教一下:"每次念一篇,太长的篇章会切一下,大概保证在七八百个字左右吧。"
----------------------------------------------------------------------------------------------------------------
每次读几遍呢?
是每篇读完100遍,再读下一篇吗?
我们现在时间很少,一天只能读二遍,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9-29 14:52: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jxx 于 2008-9-28 19:23 发表
每次读几遍呢?
是每篇读完100遍,再读下一篇吗?
我们现在时间很少,一天只能读二遍,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呵


我们基本上是这样的。一般我是在二十遍以后开始新的一篇。旧的就由他自己读,新的是我带读。当时读的时候一天十到二十遍不等。大概比例是一遍新的带读和四遍旧的自己读。

关于读经我的看法是不用照搬别人的方法,也不一定非要读到一百遍的。寻找最适合自己和孩子的就可以了。别人的终归只是一个参考。
我也看过很多读经的家长是孩子能够背下来就算通过开始下一篇的,那样其实也不错。

我选择这样读一是因为我们可以读书的时间比较多,二是因为我自己年少时候性格比较浮,沉不下心专注做好一件事,所以很怕孩子会步自己的后尘,借读书来磨一磨他的性子而已。也就是说在我读经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并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其他的办法可能也有同样或者更好的效果,只是我正好选择了读经,因为对于我来说可操作性比较好。

[ 本帖最后由 磐·墨 于 2008-9-29 14: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08-9-29 20:57:4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做得真好 如果更多的孩子都能从小接受这样的经典教育,那将是人才辈出。

[ 本帖最后由 南郑德慧智幼园 于 2008-10-4 23: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8-9-29 21:47:0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再讲一些实际例子,来印证一下。首先我讲的是我家里的孩子,比较亲切。大家刚才已看过电视了。我不是在宣扬,这里也没有什么可宣扬的,就是亲身的体验,比较深刻。我有四个孩子——在大陆这是犯法的——女孩子比较聪明,男孩子比较不聪明。我大女儿比较聪明,我开始教这些功课的时候又太慢了——千万不要太慢,越早越好——五、六年级才教她,她就有自己许多的想法了,太聪明了:“我们学校又不教,老师又不考试,我们同学也不读,我干吗要读啊?”没办法,她只学了一点点。但是学这一点点到了初中、高中就不得了了。她的作文,不必指导,下笔千言,就只学那么几句。我的第二个孩子是男孩,是比较笨。所谓比较笨,大家都知道,就是在学校里一、二年级,二、三年级都是二、三十名,都是后边的——老师以为他很自卑——到了6岁还不太讲话,到了7、8岁还流口水的这种人。我第二个孩子是男孩子,我唯一的男孩子,所仰望者终生呀!这个男孩是这样。开头我不紧张,因为我知道,我懂心理学,所以我不紧张。到了他三年级的时候,他姐姐是五年级,差两岁,我教他姐姐的时候也教他了。我怎么教他呢?我就把一本书给他说:“孩子,你这么大了,你应该读读这些书了”。拿去给他翻,他就翻开了,第一页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把第一章五十几个字都读了,都没有读错。我翻第二页,第二页上面就是第二章:“天下皆知……”又是六十几个字,总共一百十几个字统统没有读错。小子读《老子》,一个字也没有读错。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有注音。为什么没有读错,太简单了嘛。老师何必那么浪费精神呢?就象我一样就好了。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但是等一下你就知道,我是一个最负责的父亲。我就这样教他好了。你会读了嘛,现在你去读。他们三年级下午没有上课,他整个下午都可以读,功课也做完了,我说:你去读,把它多读几遍,读不完别来找我。他读了一个小时才来找我,还是不会,结结巴巴的。我说:不行,读不好别来找我,晚上来背。所以,晚上他来找我,他已经很流利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于是我就说了一句,这辈子最重要的话。这句话,你要知道,我说这句话,我引为这辈子最重要的话。我说:“孩子呀,从今以后,每天背两章!”老子八十一章,多少天背完?40天(刚才不是美国的学生在问我们的留学生:《老子》讲些什么吗?)40天就全部会背了。我们的孩子有多少40天浪费掉了。40天背完,从来没有指导过一次,只是说了那句话。背完了就算了吗?不是,我知道人类会遗忘,咱们学生有遗忘率,越小越容易忘。所以赶快复习,一天复习十章。十章大概五、六百字,他以前都会背,现在连起来背,轻松自在。所以每天都背十章。八天复习一次,总共四十八天。还要再复习,复习第二次,二十章连起来背,大概一千个字连起来背。你要知道,一个孩子,能够在头脑里存放一千个字,象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他的整个生命力,就开拓出来了,一辈子聪明,就奠定了,一千个字就好了。现在我们教小朋友们背书,只说“春眠不绝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没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请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没了。我告诉你:浪费生命啊!一天到晚连起来背,四天背完。总共五十二天。第三次复习,四十章连起来背。两千五百字连起来背,两天背完,五十四天。最后一天,从第一章背到八十一章。《老子》五千言,一口气背完。从那一天开始,《老子》跟着他一辈子!
   读完《老子》,我马上后悔了,我弄错了,要先读《论语》。所以赶快开始读《论语》,《论语》不是八十一章,《论语》四百九十八章,号称五百章。每天背二章,要二百五十天,只是读了不过半年,他就整个变了。连气质都变了,里面变、气质变,他的头脑变。老师都非常惊讶,说:这个孩子怎么现在聪明起来了?五、六年级名列前茅,初中全班第一名。初二,老师叫他去跳考高中,他到高中,全校第一名。高中本来读两年,要去考大学。我们教育部,不准他考大学。所以第三年就浪费掉了,考上台大以后,读了三年,考上大学研究所。台北两家最有名的研究所,政治大学研究所,他考第一名;台湾大学研究所,他又考第一名。考两个第一名,大家说:你的孩子是天才!我说:最笨的。大家问:你的孩子怎么这么会读书?你从哪里学到读书的方法?孩子说:“没有,我是很笨的。我唯一知道我为什么会聪明起来的,就是三年级的时候,我读过《老子》会背《老子》。”
   大家都会去想,我要去背《老子》。已经来不及了。这是第一个故事。下面的人说:我这个孩子,将来成就比我高十倍。凭什么?你知道吗?凭我那一句话:“孩子,从今以后你每天背两章”。他就可以高我十倍。教育是不费吹灰之力的,我有什么力量?没有!我要有一句给他讲《老子》,天打雷劈!但是他不了解《老子》吗?从初中时开始,这个智慧渐渐产生。高中的时候,能够引用。到大学的时候,他就能够用《老子》的思想,去比对世界上的哲学家。凭什么?凭三年级时候,9岁的时候,五十五天的教育!有没有让他在家,专门读《老子》?没有!五十五天的课余时间,就这么简单。
   有教就有,没有教就没有!这个时期没有,一辈子都没有!这才是我们最大的痛心所在。
   我为什么要讲得这么口沫横飞?为什么要讲得这么激昂慷慨?我们要救你的孩子,我们要救我们的国家!我这个孩子是不是了不起呢?不是。我这个孩子都说:“现在读经的孩子,他比我强一百倍。”为什么?因为现在有人在推广读经嘛。以前没有的时候,由我来教。现在推广了五、六年,现在全台湾有一百万的孩子。一万人如果有一个人认真就好了嘛。其实哪里是一万个人才有一个人呢?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很认真的。他们只要读二、三年,到四、五年就不得了。(
摘与2001年王财贵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演)
王财贵教授的原话:
大家问:你的孩子怎么这么会读书?你从哪里学到读书的方法?孩子说:“没有,我是很笨的。我唯一知道我为什么会聪明起来的,就是三年级的时候,我读过《老子》会背《老子》。”
   大家都会去想,我要去背《老子》。已经来不及了。这是第一个故事。下面的人说:我这个孩子,将来成就比我高十倍。凭什么?你知道吗?凭我那一句话:“孩子,从今以后你每天背两章”。他就可以高我十倍。教育是不费吹灰之力的,我有什么力量?没有!我要有一句给他讲《老子》,天打雷劈!但是他不了解《老子》吗?从初中时开始,这个智慧渐渐产生。高中的时候,能够引用。到大学的时候,他就能够用《老子》的思想,去比对世界上的哲学家。凭什么?凭三年级时候,9岁的时候,五十五天的教育!有没有让他在家,专门读《老子》?没有!五十五天的课余时间,就这么简单。

[ 本帖最后由 回归自然 于 2008-9-29 21: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8-9-30 13:58:23 | 只看该作者
孩子很辛苦!妈妈们也很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5:06: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南郑德慧智幼园 于 2008-9-29 20:57 发表
看了各位楼主的发帖,深感各位家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人感动。但我疑惑的是:为什么各位将“典”当做“经”来认识呢?
     要知道王财贵教授在讲“经”中给大家讲的是《论语》,而他给自己的儿子读得是真正 ...



一、每个家长选择先读什么,我觉得并不很要紧。即使大家都说先读论语好,但我也并不觉得先读三字经,弟子规的孩子就起点差了。

二、磐第一本读的是千字文。花了三四个月,但我并不觉得不值得,他认识了很多字,为后来很快指读打了很好的基础。

三、磐第二本读的是道德经。并不是因为我觉得道德经比论语更经典,只是我个人的性子比较亲近老庄的思想而不是很能够接受儒家思想。但在读论语的过程中看了一些书,觉得很多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孩子来说,把我可以给他的给他,让他自己去选择去思考接受什么样的想法,比我代替他决定他读什么,信仰什么更好。


我性子偏闲散和怀疑论,请不要在我的帖子里以宗教的热情宣传特定的某个观点并且抨击其他观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8-9-30 17:06:44 | 只看该作者
跟贴祝贺一下。我们在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8-9-30 19:57:13 | 只看该作者
崇拜中,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8-9-30 22:15:40 | 只看该作者
看到各位家长的交流和取得的效果,真让人高兴,这是孩子之福,家庭之福。经典诵读可开发智慧,增强文化底蕴,为今后的人生垫定坚实基础。

[ 本帖最后由 南郑德慧智幼园 于 2008-10-4 23:5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8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7-16 12:22 , Processed in 0.08014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