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5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心理教育浅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15 15:3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各位家长朋友,你们好!
    今天有幸坐在这里,和各位家长朋友探讨有关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我倍感荣幸。我们都知道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状况、家庭氛围的特点、家庭的文化背景、家长的价值观和情感变化无一不对孩子的心理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往往是在他们的孩提时代,由他们出生成长的家庭酿成的。让每位家长都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使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符合子女心理健康的要求,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益的。下面我就孩子几种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我谈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我教过一个叫王亮的学生,他并非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时,他的学习成绩只在班级内处中等水平,可后来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他的成绩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老师说他善学,家长说他乐学,他自己说绝非苦学。归根到底,他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也是一种体力劳动。如果负担过重、时间过长、卫生习惯不好,就会引起大脑皮层和有关器官的疲劳,长期下去必然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与卫生习惯。
    首先要培养孩子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家长要教育孩子做到以下几点:写作业是回家最重要的事情;今日事今日毕,做作业不能拖拉或迟延;练习中通过思考能做出来的题目,不要问别人;对自己实在难以独立完成的题目,需要帮助理解或讲解,不能依赖别人给出现成答案。作为家长应明确几个问题。
    第一,要配合学校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当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习惯时,需要外界经常督促。家长要在适当时候提醒孩子 "该去做作业了!"当孩子找出各种借口不愿做作业时,家长要打破孩子的侥幸心理,严格要求。
    第二,家长不要做孩子的替身。如果孩子知道老师讲的知识爸爸或妈妈还会再讲的话,在课堂上就会不专心听讲,做作业时也不会独立思考,久而久之,就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更重要的是,随着年级的升高,难度的增加,家长的辅导总会停下来,而孩子的依赖心理却不能马上消除,成绩就会随之下降,到那时恐怕是悔之晚矣!
    第三,家长不要盲目请家庭教师。切记请家教来看着孩子学习,失去学习上的独立自主与自信。
    其次要培养孩子课后复习和课前预习的习惯。完成作业只是复习的手段之一,教师和家长还要使学生学会主动地、多样地进行复习。例如,不管有没有作业,都要把当天所学的内容复习一遍;每学完一个单元后,自己要小节一下,使知识条理化。预习和复习同样重要,教师和家长要教育和引导学生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看看哪些地方自己能看的懂,哪些地方自己不明白,这样,第二天听课就有了准备,既提高了听课的质量,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锻炼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预习的方法,老师和家长要由"引"到"扶"到"放",使之逐步养成习惯。
    再就是还要培养孩子广泛阅读的习惯。课堂所学毕竟有限,要使孩子扩大视野,知识广博,必须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习惯。家长要认识到,要想使孩子具备宽厚坚实的学习基础,光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广泛阅读是丰富知识的必由之路。孩子的知识面越广,思维就会越活跃,学习新知识就会越容易。所以,家长一方面要给孩子提供广泛阅读的时间,一方面要给孩子提供广泛阅读的书籍,让孩子成为图书馆、阅览室的常客。家长要引导孩子认真阅读,使广泛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这样就会促使孩子经常地、自觉地探求新知识,并始终保持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我讲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王芳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里的前三名,爸爸妈妈都以自己的女儿为荣。在一次语文考试中,她只得了80分,当她心情紧张地拿回试卷让爸爸签字时,真担心爸爸会狠狠地批评一顿。可爸爸看过试卷后,就在卷面上签上了字,并心平气和、十分亲切地问:"你这次考试为什么分数不高?原因找到了吗?"王芳说:"卷中的这个题太难了,我们班只有一人答对了。我们老师说这道题超纲了。"爸爸接着说:"这张卷能得到80分就已经不错了,你经常得满分,偶尔得次80分,也可以敲敲警钟,另外你解决难题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今后继续努力吧!"王芳从爸爸的话里得到了理解,得到了鼓舞,学习更加信心百倍,成绩始终保持优秀。在同一次考试中,另一名平时成绩较差的刘畅得了62分,在这次排名中属于中间位置,比过去的排名提前了许多。可是家长却不问情由,非但没有看到孩子的进步,还说:"你也就是六十几分的料!"骂的刘畅灰溜溜的,从此更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最终成绩只能在及格线上徘徊。可见,教育得法,孩子的失败可以成为成功之母;教育不得法,偶尔的成功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孩子的学习成绩牵动着家长的心,一旦孩子的学习遇到挫折、困难,家长该怎样对待?这本事帮助孩子心理成熟、重建自信的良好时机,王芳的父亲成功了,刘畅的父亲失败了。增强孩子的自信,关键在于什么呢?
    第一,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对于小学生来说,"成功的喜悦"只是一种自我认识和成长体验,与家长、同学、老师等"重要人物"对其的评价密切相关。哪怕是极微小的进步,家长表扬性评价,会使孩子体会到成功感,从而增强信心。当然这种表扬应得当、得法,应及时、具体。
    第二,就是给孩子设立适度可行的奋斗目标。家长可以在孩子的学习上设计一个个具体的"活动",其目标既不过分简单以致无法激起孩子的好胜心,又不过分复杂以致令孩子高不可攀,而是让孩子经过努力能够达到,而且一定要达到,使他们能从中体验成功感,进而看到自己的力量,提高自信心。然后再从取得成功的方面迁移到曾经失败的方面,以"我能行"的心态去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当孩子对所做的事充满信心时就会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逐步取得新的成功,而这种成功感又会激起新的行为动机,去争取下一次成功。
    第三,就是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意志品质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一般丧失自信的孩子多有怕苦、怕难、偷懒等意志薄弱的表现。帮助孩子克服懒散,锻炼意志要从小事做起,要注意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不睡懒觉,坚持用冷水洗脸,坚持定时学习等。还可以引导孩子做些对家庭、对别人有益的事,即使只是种种花草、买买东西也会使孩子产生"自己有用"的心理,从中磨练他们的意志,进而变得自信。给孩子自信,就是给孩子成功的钥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4-15 19:04:02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孩子刚刚上学,很受用,慢慢消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5-27 10:23: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6-4 11:1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6-5 16:48:44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学习学习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8-6-5 19:23:10 | 只看该作者
已经全部看过了,值得学习,总的来说,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做事说话应具体而不应太融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5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3:21 , Processed in 0.072732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