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79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赏识教育:更注重努力的过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12 11:4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周《文汇报》教育家版面刊登了一篇题为《请给孩子多点理解》的文章,读来令人深思。文中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样倾诉:“爸爸妈妈最不了解我。我做错了什么事,他们就会责备我,而我却不敢说出心中的痛苦,只能甘受委屈,有时跟他们争辩几句,他们就会批评我不该顶嘴,难道小孩子连一点申辩的权利都没有吗?而且他们只知道让我写作文、做数学题、背英语单词,一味地要求我考高分,根本不知道我的负担有多重,压力有多大!”这里,实际上还涉及到孩子渴望得到赏识教育的问题。

  赏识教育是学会赏识别人、赏识大家和赏识自己的一门教育艺术,其最重要的一点是:注重他人的努力,而不是聪明。聪明往往只能决定一时的成败,而努力则决定了一世的命运。因为聪明与漂亮都是先天的优势,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但努力则不然,它是后天的、应该予以肯定。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赏识,赏识教育是允许失败的,这样我们就能从自己的失误中学习成功的经验。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通常需要别人的肯定与赏识,来战胜自己的恐惧与自卑,让心灵有一种安全感。

  在赏识教育方面,中外教育大家都强调友善原则。卡耐基在《成功经典笔记人性的优点》中就认为,深入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和他人、鼓励比批评更容易让人接受,这两点是与人为善的艺术也是如何赏识他人的艺术。所以,不要指责别人,而要尝试了解他们,试着揣摩他为什么做出那样的事情。这比批评更有意义,并且可以培养同情、容忍和仁慈。

  在中国教育史上,有一个值得回味的“糖果案例”。一名叫王友的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了。放学后,王友如约来到校长室等着挨训。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了糖果。接着,陶行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王友,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了手,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迷惑不解地接过了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听到这里,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王友:“为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待王友接过糖果,陶行知说:“我的糖发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这就是教育家育人的艺术,这就是教育家的博爱与宽容。今天,我们同样应该友善对待每一个孩子,尝试着去了解他们的努力、去宽恕他们的失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4-14 14:18:00 | 只看该作者
容忍孩子犯错,但不要犯原则性的错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我很赞同   欢迎新朋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5-24 09:44: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0:23 , Processed in 0.113441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