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天津清羽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的智慧!-季谦先生在深圳期间关于教育的精彩论述(完整版)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6-30 22:0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夸张了,我不看好这种读经。主要是这经没有多大意思,如果专业人事那是需要从小读的。所以,除非你象袁鸿林老师培养女儿那样的目标可以这么干。其他人应该免谈才是。

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础在于西方近现代文明,从小读读近现代文明经典即可。字句简单,孩子也喜欢。又切实可行。我就准备让孩子先学西方近现代的社会历史和制度,而不是古典经典。说老实话,我在经典里面转了那么多年,也没觉出多少好东西。虽然甚至读坛经读到把自己的脑袋读成了光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7-1 03:0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zhy2001 的帖子

我不知道博士斑竹培养女儿是以什么为目标,
但是我知道,我自己尚且如此,谈什么培养下一代
乖戾不去,坛经何用,光头何益?

西方现代文明建立于什么基础之上呢?
这些深层次问题看不到真相,学什么都不扎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7-1 09:25: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8-6-28 15:36 发表


深奥的义理你即便讲了,他们也难以把握
此处的“不讲解”,并非连“字义训诂”都排斥


这段和鸟兄以前的说法不一样了.

和鸟兄辩了很久,终于有共同点了.

机基于这个共同点,请教鸟兄一个问题.既然可以"字义训诂",那可不可直接对白话翻译.

我感觉不行,但是想不透原因,请鸟兄指点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8-7-1 09:3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7-1 13:33: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8-7-1 03:04 发表
乖戾不去,坛经何用,光头何益?


     这倒是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7-1 15:30:08 | 只看该作者

僵硬 于 2008-7-1 09:24  说道:好象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了
僵硬又说:既然可以"字义训诂",那可不可直接对白话翻译?感觉不行,意欲探讨

鸟答:其实这个帖子和以前没有什么不一样,
我从来不反对“训诂”,但更重视教育的规律和义理的把握。

“训诂”是一门专项学问,笼统讲有“形训、音训、义训”,义训又分直训、转训、陈说等
广义上还有“训诂学”,与之旁通的有传统经典诠释学等

我这里讲的“训诂”,是针对小孩子在读经过程中自然萌发的“好奇心”(学习欲望)
比如他很想知道“子曰”的“子”是什么意思
这时可以参照《论语注疏》(何晏)以及《论语集注》(朱熹)的注解,进行解释
当然还有《说文解字》、《尔雅》、《释名》等语义较训的专门书籍

“白话翻译”剥夺了孩子的思考权,等于告诉孩子:
即便有了“字义训诂”,你也不会明白的,你白痴,听话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7-1 22:3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不要厚此薄彼。

白话翻译把义理说明白了,也是可以的。

比如英语,如果孩子能更好的理解中文翻译,那又何必让孩子一定要通过英语去掌握文本。毕竟,孩子对白话语文的敏感度最高、理解力最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7-2 02:2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zhy2001 的帖子

我暗含着几个前提:
1、这个时代,明师难觅。能把经典的义理圆融阐述的人,可遇不可求了
2、即便遇到明师,也得靠孩子“正确转译,重新编码”的理解过程才能完成半个“教育回环”。
3、华夏经典隐含的义理,“解悟”只是一小关,“体证”才是正途。孩子学识不足,拿什么去“理解”呢?孩子人生阅历还浅,拿什么去“体证”呢?


白话翻译把义理说明白了,也是可以的。
这话,只是话,没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7-2 11:35: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8-7-1 15:30 发表

“白话翻译”剥夺了孩子的思考权,等于告诉孩子:
即便有了“字义训诂”,你也不会明白的,你白痴,听话就好


这段没看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7-3 15:0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jiangying 的帖子


小孩子读经,多半只是问问字怎么读,进而问问字的意思是什么。
一句话之中,明白了字词的意思,那句话的“字面意思”孩子基本能自己明白
如果他不明白“其中蕴涵的义理”,说明他“没看见”
那么,很显然对于他“没看见”的东西,他是不会提问的

这个时代的成年人,都有一种“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的习惯
“白话翻译”是成年人“自以为是”的翻译经典,
不可避免地会因为“个人偏见”,而产生“无意识性误解经典”的现象
这就会害了孩子一辈子

如果你说“我只是就字面意思”直译,可不可以?当然可以,
但这种小事,孩子只要明白了“字词意思”,自然会明白“句面意思”
何必成年人去操心呢?

在字义训诂的基础上,如果硬是要“帮孩子直译”
那不是把孩子当作傻瓜,又是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12-17 14:0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年少时读经是为了今后用到之时有所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0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36 , Processed in 0.139491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