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49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古代蒙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30 11:5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代蒙学
灵儿2121 发表于 2006-5-11 21:12:00
古代蒙学

教育的作用是不必言说的,中国古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文教政策的制定或政府对文化教育事业的指导调控作用。为着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各个时期的统治者都借助国家手段协调和控制着教育的发展。

先秦私学勃兴“官学衰微,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儒墨两家成为大兴私学的首起者。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在纷乱的时局中,官学毁坏殆尽,却是私学发展的最好时机,为私学提供了繁衍的土壤。私学的发展,形成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又促使私学壮大、分化、特色化。各家学派大师刻意以自己的政治主张为当权者所用,纷纷提出各式各样的治国兴邦的策略,以达到显于诸学的目的。各国为了独霸一方,为使私学为自己的政治统治服务,对私学也是采取了支持的政策。如齐国的稷下学宫,便是由齐国官办、私人主持的官私兼容的高等学府。但是,由于私学自由发展,缺乏集中管理,结果,众多私学“各执一端,各持一术,欲竟售于一世,因而相互争斗” ,往往“不先定其是非,而先疾其斗争” ,造成“道术将为天下裂” ,不符合逐步统一的大势。

遭受无情打击的秦代私学。秦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之后,统治者看到了百家争鸣、众说纷纭的局面对于其统治是非常不利的。为了统一思想,以“法”治国,建立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以维护其统治权威。因此禁私学成了秦始皇巩固王权的一项重大措施。秦代的焚诗书、禁私学,残酷的“焚书坑儒”,是中国发展历程中规模最大的禁私学运动。秦代虽然强化了管理,但是私学遭到了无情的打击,扼杀了私学的独立自主地位,强行禁止,造成重大失误,演出了恐怖的历史悲剧。

汉代私学复兴。由于汉初统治者急于从各家学说中吸取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故注重私学是汉代立国的重要措施,私学的复苏很快。这一时期,已经开始出现程度较低的蒙学和程度较高的经学教育两个层次的私学。蒙养阶段教育的出现,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特定的教育形式,弥补了官学教育没有蒙学教育的缺陷,使得整个教育在私学、官学的互为补充下完善起来。蒙学教育主要面向儿童,入学儿童的年龄一般在8岁左右。蒙学阶段主要是通过学习,“使学童识字习字” ,这是汉及汉以后历代蒙学教学的一大特点。蒙童在识字习字后,还要进入学习《孝经》、《论语》等儒学经籍阶段。这是蒙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不仅关系到儿童学习结束之后在社会上安身立命问题,也关系到封建统治正统思想的普及,正是《孝经》、《论语》包含了封建伦理道德,符合国家统治意志,同时为儿童进一步专经受教打下基础,为进仕做准备,故显得异常重要。国家的政策法令深深地影响着蒙学的教育内容。

魏晋南北朝蒙学的相对兴盛。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每一个短暂的朝廷的首要任务是为战争做准备,在征战中求生存,因而无暇顾及教育。这样,官方教育衰微,呈时兴时废状态。在这一时期,整个社会的教育几乎为私学所取代,私学成了占主导地位的教育形式。虽然相对来说私学发展的条件比官学优越,但由于社会呈现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环境,私学发展的条件是有限的,不可能有太蓬勃的兴盛,加上统治者对私学的态度不一,这就使得私学发展的道路坎坷不平,充满崎岖。作为蒙童教育的蒙学,也是时兴时废,曲折前进。

唐代的蒙学教育再度繁荣。唐代积极鼓励私学的发展,唐代的蒙学教育较为普遍,蒙学所传授的,除了《千字文》等蒙学识字书外,还有儒家经籍。这一时期较为流行的蒙学教材,有《蒙求》、《太公家教》、《兔园册府》等等。在客观上为唐代教育的普及化做出了贡献。

宋元明清的蒙学教育社会化。各代政府明令在各地兴办蒙学,但经费、师资等均由地方基层组织自筹解决。捐资助学者颇多,政府采取了很多的奖励捐资助学措施。但是,这个时代的蒙学深受科举制度的影响。蒙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便是为将来士人应科举打好最好的基础,甚至一些蒙学教育本身的目的就是直接为科举的。正是在这样互相衔接的关系之中,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之下,蒙学教育打上了深深的科举的烙印。

综观古代蒙学,作为古代私学的初级教育形式,在官学只是为培养和选拔官吏服务的情况下,承担了童蒙阶段的普及教育的主要任务,起着官学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古代蒙学的发展走过了一条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的过程,越来越向现代意义的幼儿教育制度靠近,这是蒙学发展的必然趋向,也是蒙学受政府影响越来越大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8-1-30 23:56:21 | 只看该作者
1000s.rar
謝謝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8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3:32 , Processed in 0.10783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