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mayavati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中医博士刘力红谈“中医与经典”

 关闭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1-26 17:3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mayavati 的帖子

我也看过思考中医这本书,确实写的很好,只是我的水平有限,最后几章看不懂,没有看完。

很赞同如幻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1:27:1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1:33:2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0:53: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8-1-27 16:02:34 | 只看该作者
听我学西医的好朋友说,中医衰落有个原因,就是中药的药效不行的。环境污染太严重!

我渴望对中医多了解。很敬畏。

想顺便问问mayavati,中医和藏医有什么区别和相同啊?希望不至问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8-1-27 16:22: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宽裕温柔 于 2008-1-26 17:31 发表
中药的副作用只是因为吃错药了,不对症才会有的。那些医院开出的中成药就是说明不能随便吃,因为不一定对你的症。

举一个例子,同样的感冒,真正的中医师治疗感冒,对每个人开的药方都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身 ...


估计宽裕温柔朋友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您还停留在我以前的看法中:即中药没有毒副作用,这一点已不用再多说了。只是如果中成药对有些人有用有些人没用,我们花钱买药还成了试验品,而且试验结果(对多少人有用对多少人没有用,对哪些人有用,老年,儿童,男还是女?)一点也反馈不到制药人那里,于是一代人又一代人花钱买药当试验品,这样下去。。。不对吧!我想这样的医师当打,还好您不是医师。

我宁愿这样理解另一个话题。同样是感冒,合格的医师会对具体的症状下药(而不是对人,虽然个体之间有些差异,但都还是人吧),如咳嗽是否有痰,细菌引起还是病毒引起。如是病毒引起的则没必要开抗生素药,因为抗生素药对病毒不起作用。不该用抗生素而用的为害是:容量引起人体对抗生素药产生抗性,使以后抗生素类药失去效用,花钱,对身体有不良反应,如头痛等,浪费(生产抗生素)的资源,好处是:(可能的)心理安慰作用。

多说一句:儿教的父母们很注意对幼儿的文化培养,这一点我也学习了很多。但对科学百科提及好像不多,其实这方面也是需要的,我想。因为孩子们很容量问到身边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花儿草的,树虫鸟兽等。如果有可能,建议大家去了解常见的生物的学术名称,一如卡而威特的教育中提到的(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直接告诉孩子们科名种名等:如蔷薇科的苹果,十字花科的白菜,膜翅目的蚂蚁,胡蜂,灵长目的猩猩和人等。因为幼儿过目(过耳)不忘,这时候告诉他她们是正当时。 我有次给女儿读短诗,第一次有一个字误读了,结果让她更正过来费了好些时间。小孩子的第一印象特别重要。当然如果不知道最好别乱讲,错误的更正好难,只是问起时不知,也的确浪费了时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1-27 16:41:29 | 只看该作者
我想就中医的看法,如果只受方周子一派的影响,也是不好的。

对于儿童兴趣,要从多方面引导。教生物百科挺好的。不过我们不是学生物科的,就难马上知道那么多了。只能就自己所能及,从一些基本的开始,一开始就尽量正确的教授。或引导孩子自己去找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1-27 17:14: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yavati 于 2008-1-26 21:27 发表



我确实不喜与人争论,主要是辩才亦不足,而且常常凭感觉来决定是否做辩解。

笑菩提对中医的一番见解,只是让我心中五味杂陈。

从上次我们汉堡一面,我大概也了解到您的状态。其实是我曾经非常熟悉的 ...


我想争论并非主要靠辩长,除非很玄的话题, 一般摆事实,讲道理就行了。除非对方不尊守这一原则,那就不用再争什么了。争论要花时间的,如果是没意义的话,就是浪费时间了。

我前面说的对中医有一个相信到怀疑的过程,不是怀疑中医作为文化和哲学的价值,而是他作为治病救人的学问已渐渐不合时宜了。相反的,作为一种文化我还是很喜欢了解中医的,特别是平衡说。Maya提到的中医作为文化在国内的争论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主要是如果只作为文化中医会认为不够级别,所以要给自己贴上“科学”的标签,毕竟科学现在很时兴。方舟子们所反对的正是中医这一点。西医也不像是一种文化,只是科学当中的生物医学分支,西医好像也不称自己是文化,不知道有没有被认做为文化。我想中医之所以要挤进“科学”圈,是因为唯如此才能受重视,才能拿到研究经费。文科和理科的研究经费差多了,又跑题了。

是不是对“科学”和“理性”有迷信,我不知道身边的人有没有。但我常常感到自己感性的机会很多(比如我现在在回贴而不在写文章),我倒是希望自己更多的时候能理性点,但我又常常把理性和冷酷划等号,人是矛盾的统一体。这也是我上贴为什么写出感觉德国人先尝试否定再确定接受观点,是不是这种思维差导致他们科学发展在学面,我不知道。

我在现实中也很少说话,倒不是maya所说的原因。我除了在家中外,已没有多说话的动力。
最后祝mayavati,maya鼠年愉快。

刚好看到xys上有一个人对中药的感性认识,是否为真,不知道,可能有人知道。大家看看。

另一种角度诠释“中药”——读《科学成就健康》心得
  作者:雅娜
  最初,我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看方舟子的《科学看待中药的毒副作用》一文。
  在《科学成就健康》一书的第五章第199页中“历代名医在医案中津津乐道
自己曾经用什么处方治好了某个病人,……这些在现代医学看来都没有价值,因
为就药物、疗法的疗效而言,个案没有一点说服力。某个患者吃了某种药物之后
病好了,并不等于就是那种药物真的发挥了作用。它可能是自愈,许多疾病本来
不吃药也可以自愈;”看到此,我想方舟子是在用他的西医理论理解中医,这似
乎有些不公平。我们的中医有中医的理论。为什么要这样去理解和评判?
  接下去第200页第五行“现代医学承认不同的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所以药
物往往只针对一部分病人,而不是全部的病人都有效,所以才需要做统计。但是
现代医学并不认为个体差异会大到每个人都只能用特定配方的药的地步。一个真
正有效的药应该是对相当多的人都有效的。”对此我依然持怀疑态度。本来中医
和西医就不同。中医号脉开方,针对的就是个体。这方舟子博士是不是忒书生气?
  但是接下去的文章,却看得我心惊不已。“……中医虽然有‘是药三分毒’
的说法,但是这只是一句废话,对某种药物究竟有什么毒副作用,服用后会对身
体器官造成什么样的损害,基本上是一无所知。……”
  “……许多中药补药都含有重金属成分,长期服用会导致慢性重金属中毒。
可笑的是有人在服了中药补药后感到‘燥热’、‘上火’还以为确实很补,不知
那正是重金属中毒的症状。”
  我一直有服中药的习惯。由于长年的内分泌失调造成身体失眠阴虚等诸多症
状,西医对此无能为力,所以我每年都选择在入冬季节吃上2到3个月的滋补中药,
感觉效果很不错。但类似文章中提到的“燥热”和“上火”现象,几乎每年都出
现。每次复诊,那位年近八旬的著名老中医都告诉我,这是上火,给你加点去火
的药就行。记得眼睛上火,他习惯添加一味“青加子”;有时上火厉害,脖颈后
会鼓起几个红庖,像暗疮一样。若这种现象持续不退,我会擅自减少汤剂的份量。
如果照方舟子书中所说,难道我早已经“重金属中毒”了吗?
  由于关乎个人健康,我反复仔细的阅读此章,又联想到近年来,身体并没有
预料中的好,还添了腰膝寒冷、心律不齐的毛病。照理我长年坚持锻炼,又加中
药滋补,应该不会如此。为此我一直心存疑虑,但却始终找不到原因。去年冬天,
若不是我信任的那位老中医驾鹤西去,恐怕现在正是我化着大把金钱,认认真真
的熬药滋补呢。其实,说不定是在服用一种含有慢性毒药的中药……读到此处,
我完全被这本书中所披露的中药真相吸引住了。
  个人认为:人生在世,最大的福祉是身体健康,心灵愉悦。在《科学成就健
康》一书中,方舟子不过是用他严谨的现代医学思维,希望能借助现代医学的方
法剔除中药里的毒素;“(第201页最后一自然段)由于中药的疗效、毒副作用
不明,那么对待它就要像对待新药开发一样,进行药理、毒理研究,通过体外实
验、动物试验、一到三期的临床试验、流行病学调查这些阶段,遵循世界医学界
公认的安慰剂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盲法试验原则,确定其疗效和毒副作用,
才可能获得承认。”这段话读起来有些专业,但却准确的阐明了一个道理。那就
是千百年来,中药领域不可能具有这样的科学方法。而且从百姓的角度来说,我
们的确只习惯于一种思维:那就是中医是国粹,中药已经历经了几千年,若有毒
性早就显现,怎会等到今天。
  矛盾的焦点便在于此。
  但是,我却看到一个被多数百姓忽略的重要事实。那就是提倡现代科学和民
主的时代,是在上世纪“五四”运动时期才在中国兴起。距今不过80年。共和国
的建立至今也不过50多年。这之前,历经千年的中药即使想利用科学的方法去验
证它的毒副作用,恐怕也没有办法。所以“中药已经历经了千年,若有毒性早就
显现,怎么会等到今天。”这个判断,很明显就不正确也不科学了。它应该纯属
一种惯性思维。
  现在,方舟子凭借其生物化学博士的专家身份,提出了对中药的质疑。
  关于“龙胆泻肝丸”的案例,我在电视上看过,且印象深刻。其中因将一味
中药“木通”换成了“关木通”而造成了后来的“龙胆泻肝丸”吃死人的现象。
据专家的解释:以当时的医疗条件,尚无法验证关木通里中含有违禁的药物马兜
铃酸,这才导致了以后的悲剧(即许多长期服用此药的患者得上了尿毒症)。专
家们庆幸,幸亏有了现代医学这个手段,才替这个千年古方翻了案。是药物的错,
不是古方出了问题。至此,我也觉得专家的解释合情合理。
  但是,方舟子的笔锋却在此处显露出他与中医专家们完全不同的思维。他在
书中写道:“(第208页第八行)许多人把龙胆泻肝丸事件归咎于药典出错,把
其中的木通换成了有毒的关木通。实际上,除了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
还有十几种,包括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等,常常被当成无毒的药物
用于“败火”、“排毒”、减肥、治疗心脏病等,它们都能导致肾衰竭。毒副作
用还未被发现的中草药不知还有多少。”
  读到此处,我终于明白“科普作家”方舟子的良苦用心。中国的中医专家们,
仅仅满足于替龙胆泻肝丸翻了案,而方舟子却看到了这个案例背后的东西。他用
他严谨的现代医学思维责无旁贷的直指中药的严重缺陷。
  观念和思维的在此形成了一个泾渭分明的分水岭。
  我们的中医专家仅仅看到了“木通”和“关木通”的区别,满足于洗刷了冤
情,就止步不前;而方舟子却借助这个案例将看到的十几种乃至更多未经验证的
中草药的毒性揭露出来。如果中药是“七分治,三分毒”的话,那么我们的中医
专家更多的是看中这“七分治”治好了多少病人,而弃其他于不顾;方舟子则念
念不忘那“三分毒”带给病人内脏的严重损伤,即使这些损伤往往需要几年甚至
十几年才能被发现。他似乎更关心那些受害者的生命。在书中,他列举了大量的
例子,对那些被中药伤害的患者大声疾呼,关爱之心,溢于言表。而我们的中医
们却视而不见,仍然津津乐道中药治好了多少病人。其实何止中医界,千百年来,
中国人不是一直习惯这样的思维方式吗?……
  如此的分析一下:两种观念,两种思维,两种对待生命的态度,孰优孰劣,
昭然若揭。
  难道我们还要死抱着传统的中药观念不放吗?在这个落伍的观念背后,究竟
真是观念在做崇,还是对于“人”这个个体缺乏真正的尊重?还是放不下自身的
利益?放不下所谓的“面子”?尊严?乃至民族情感?
  现代医学无非是指出了一种可以剔除去中药毒性的科学方法。假如有两种药
物让你选择,传统的有毒中药和现代的无毒中药。你选择哪一种?假如有两种医
学让你选择,一种医学只关心被治好的病人,另一种医学则关心每一个患者乃至
对你的一生健康负责。你会选择哪一种?
  我不是博学渊源的医学专家,谈不出深奥的大道理,更无意加入“中医批判”
的话题。但是面对各种质疑的言论,我仅仅凭着刚学到的这点微末知识,便已窥
破个中道理。那就是中药有毒,并且从没有被现代医学的方法验证过。若中医们
再说什么“是药三分毒”,的确不是什么负责任的态度。方舟子只是出于一个科
学家的纯正良知,敢冒中国人之大不韪,直击中药的要害,的确令人敬佩。虽然
前有诸多医学专家未必不知中药的毒副作用,但是似乎也只有方舟子和少数几个
人敢于将自己的观点公布于众。看来中药要走上科学之路,的确还有一段路要走。
而我已加入其中,并且从中看到另一种责任。
  那就是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的责任。既然我们还不能给孩子们创造一个纯
净的生存环境,那么至少我们可以教会他们如何区别假冒伪劣产品;既然我们还
不能保证孩子们的一生不遭受疾病的困扰,那么至少我们可以教会孩子如何选择
最科学有效的医疗方法;既然我们还不能给孩子们最完善的科学知识教育,那么
至少我们可以选择一本优秀的科普作品送给他们。说不定未来的中西医之争,会
在他们的手中尘埃落定。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成就健康》一书将做为老百姓普及科学知识的
必读书,走进千家万户。
(XYS2008012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现代医学一日千里,中国传统医药学节节败退,为什么中国政府还要力挺?
  司履生
  20世纪中,现代医学的伟大成就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一倍多,人生7
0已经不是古来稀了,7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丝毫不稀罕了.逼得世界卫生组织
连老年的定义都要重新规定:65岁以前算中年人,65岁至74岁算青年老年人,75
岁至90岁才算正式老年人人口.老龄化倒成为各个国家政府已经面临的挑战,在
发达国家尤其如此,老龄化竟然成为这些社会的有识之士担心忧虑的问题。
  现代医学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现代医学是科学,从事现代医学
的医生和研究工作者都是真正的献身于人类健康事业的斗士,都有一个开放的思
想,勇于探求真理,不墨守成规,积极进取,抱定一个信念,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是无止境的,祖宗写在书上的,不是教条,只是他们当时对某个事物的认识,后
人通过自己的实践,会产生新的发现,新的认识,通过科学的总结,会形成新的
理论,会使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更接近于真理。人类和自然界都是不断进化的。人
类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不断进化的。
  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人类在病因学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合
在免疫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就,人类可以用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使一大批
严重危害人类的传染病基本绝迹……。现在人类发现传染病病因的手段和方法更
为先进,设计和制造传染病疫苗的方法水平更高。SARS刚刚流行不几天,人们就
能确定其病原体是冠状病毒,很快就能确定其基因序列,并根据其基因序列设计
疫苗,前后不到一年时间,就能完成这么多的工作,这是过去人们不敢想象的。
就是现在的禽流感,研究家们也能根据它的基因序列设计出疫苗来。
  20世纪30-40年代,从磺胺药开始,以后很快发现了青霉素及一大批
抗菌素,使得许多急性感染性疾病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使得外伤后感染,外科手
术的感染几乎不会发生。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试想如果没有抗菌素,一个
小小的疖子,一个不小心的手部切伤,生小孩,小小的感冒合并肺炎……都能致
人于死命,人的生命又是多么脆弱!试想,如果没有抗菌素,外科手术就不会像
现在这样先进,又怎么可能用手术治疗挽救这么多只有用外科手术治疗才能挽救
的生命呢!
  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器官移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现在肾,肝,
心脏等脏器的移植在我国也成为常规手术,其它器官的移植也都在进步和发展。
这些手术对于那些患终末期疾病的病人来说,这可是唯一的救命方法。
  恶性肿瘤一直是危害人类,尤其是中老年人的一大类严重疾病。在20世纪
人类在征服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的斗争中也是成果累累。一是许多癌症病因的
研究取得了突破,可以对癌症,尤其是职业性癌症,采取针对病因的预防。最近
由于证实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西方国家已经用预防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的疫苗注射的办法预防子宫颈癌,这是人类征服肿瘤斗争中的一个标志性成
果,可望为预防EBV引起的鼻咽癌,白血病,KSHV引起的渗出性淋巴瘤,卡伯氏
肉瘤……积累有用的经验。二是对肿瘤的发病学深入研究,使人们对肿瘤的发生
发展规律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加之诊断手段的进步,人类已经可以对绝大多数肿
瘤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三是对肿瘤的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手术治
疗发展到以手术治疗为主导的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这些进步已经大大提高了肿瘤的治愈率。早期肿瘤治愈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进
展期肿瘤的总治愈率也达到60%,对于大部分肿瘤来说,已经不再是不治之症。
  另一类危害中老年人的一大类疾病是心血管病。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高
血压病也有了特效药,只要长期坚持服药,已经形同治愈,加之人们已经知道合
理营养,科学起居,使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大大降低。更加
上现在对冠脉和脑动脉硬化已经有了手术纠正的方法,这一类老年病对人类危害
的严重程度也大大降低。
  老年病中还有一个老年型糖尿病,现在也已经有了比较好的预防方法和治疗
药物。只要终身用药,病人也可以延年益寿,危害糖尿病人生命的合并症也大大
减少。
  现在最麻烦的老年性疾病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变性性疾病,
如老年性痴呆。至于人类的其他疾病,如肢体的残障,现在的义肢,老年性骨关
节病的关节置换也都达到了空前完美的程度。
  当然,人类的这些成就完全离不开基础科研的支撑。随着人类在其它科学领
域和生命科学的进步,可以想象,人类平均寿命接近于自然寿命已经是不太遥远
和不可及的事情。
  面对现代医学的成就,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传统中医药学到底做出了什么
贡献?中国政府官员,包括吴仪,陈竺,口口声声说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为
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贡献,那么,为什么中医这个瑰宝在现在就不灵了呢?在
近代保卫人民的健康事业中,遇见了现代医学,就一败涂地,眼巴巴的看着现代
医学占领了中国的广大医药市场,成为中国的主流医学,中国的传统中医药学怎
么就没了还手之力,即使有毛泽东的最高指示,即使有执政党和政府拿上纳税人
的血汗钱的支持也毫无用处,连一点起色都显不出来。吴仪这样说,情有可原,
她不懂医学不足为怪。陈竺就不一样了,他可是个大院士,又有专家,博士,教
授一大堆头衔,虽说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医科教育,但总是多少知道一些,也跟着
这样嚷嚷,就不能不使人怀疑其真实的动机了。
  还有一个十分令人不解的问题就是,执政党的各级领导过去和现在都有一个
专门看病的地方,叫做高干医院或者是高干病房,这当然是这些干部的一种特殊
享受,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这种福分的。这些为高干看病的医生都是受过现代医学
教育的,看病的地方也都是设备最好的现代化的医院,都是属于现代医学的医院。
高干患了病,都要住现代医院,相信现代医学,要做先进的化验,CT,B超,核
磁共振,吃西药,作手术,接受现代医学治疗,都不大相信只会望闻问切的中医,
住在中医医院。怎么对普通老百姓就大大的鼓吹起中国传统中医药学来了。这种
矛盾的心理和矛盾的事实又如何解释呢?为什么对自己和老百姓如此的不一样呢?
这种两面的手法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不能不深入思考。
  另外一个更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在红军创建时期,在抗日战争时
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并没有对中医给与那么高的评价,给与那么高的重视。
在江山打下来,新中国建立以后,50年才提出了一个包括中西医结合的卫生方
针,到了反右,对知识分子进行了多次严格的思想整肃,并且提出教育为无产阶
级政治服务以后,才发出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的
最高指示。大家都知道,在红军时期,在瑞金就吸纳了傅连章,成立了一个红军
军医学校(至今中国医科大学还因能继承这个红军学校的光荣传统而引以为荣),
到延安,在抗日战争时期,想方设法还是培养以掌握战地救护为主的现代医学技
术的卫生员,并且想尽一切办法吸纳掌握现代医学的卫生人才,白求恩,柯棣华,
这都是那个时期的代表,毛泽东把这些人真是敬若神仙,延安地区医药卫生条件
很差,现代药物贫乏,更是想尽一切办法,走黑道从国民党统治区搞所谓的西药,
青霉素等。看来,毛泽东的头脑是清楚的。他知道,打江山,在战场上,不能太
指望中医,否则,受了伤的战士是救不活的,要是成批成批战士因外伤死亡,这
江山就打不下来。待到江山坐稳以后,尤其想到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以后,这个时
候,想起要大大的发展中医,给了中国传统医药学一个空前的地位,又是民族的
瑰宝,又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其真实用意恐怕得深入思考。
  现在,我们还是折回来探讨中国传统中医药学几千年来,尤其是近百年来不
进步不长进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中国传统医药学根本就不是科学。科学是探求
真理的,中医显然不是这样。中医只是叫人迷信书本,从现成的书本里寻找答案。
中医这个东西几千年来用师傅带徒弟,背诵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杂病……
的办法培养中医信徒,整天是四诊八纲,阴阳辩症,祖宗说了的就是金科玉律,
一个字也不能改,改了就是违背祖训。用起药来要君臣佐使,把一个药方里的几
味药物也按封建等级制分类。中医已经完全被宗教化了,学中医就像信教一样,
首先要行拜师礼,然后拿上黄帝内经,哇啦哇啦的读,在中医的门徒看来,这个
黄帝内经,伤寒论就是他们的“圣经”。中医对黄帝内经的崇拜丝毫不亚于基督
徒对圣经的崇拜。尤其是那个中医世家,更是糟糕透顶,什么只传子,不传女,
不传外人,不传儿媳,这不是成了秘密的宗教。几千年来,中医用的那个五脏六
腑概括人的解剖生理,明明是错的,但是至今依然要用这样的东西教育中医药学
院的学生,还要用它指导日常工作的实践。中医的这种迷信,愚昧,只知道代代
传承,不知道发展,只相信书本,不知道分析,不懂得科学思维的“宗教体系”,
怎么可能发现新的东西,怎么可能吸纳别人先进的东西,所以始终是那些胡说八
道的证实不了的东西。检查病人也始终是望闻问切,不会有先进的检查方法出现,
西方人发明了听诊器,这好像不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这个民族就整不出来,还
有那个扪诊,叩诊,这些最简单的东西,我们中医就是整不出来。中医的这些最
核心的东西正好和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教育模式不谋而合。封建极权统治者最害
怕的是老百姓的思想解放,几千年来进行的教育就是培养封建奴才的教育,从小
就培养学生读四书五经,考八股文就是选拔人才的唯一途径,用这一切禁锢学生
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的学生只知道绝对服从,就像文化大
革命中的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一样,所有国民都是没有头脑的动物,
会说话的奴隶,都是机器人,全国只能有一种思想,那就是统治者的思想,所有
国民都只会按照统治者的指挥棒起舞。中医宣扬的也正好是封建帝王所需要的这
样一套愚民理念。反正什么都是祖先的好,我就相信我那个祖宗留下的东西。正
由于中医这种文化是一个最保守愚昧的文化,所以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
也总是把中医这种文化当作国粹要加以保存,谁要敢说中医的半个不字,他们就
会祭起民族主义的大旗,因为民族主义是最能蒙骗老百姓的东西,用不爱国这个
大棒整人是最容易不过的了。还有一点,把中医这个不是科学的东西也最容易打
扮成科学,搅浑水,既然现代医学是科学,那我这个中医也应当是科学,这样就
让老百姓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科学,什么是伪科学,什么是文化,然后把愚民教
育乘机塞给学生,借以鱼目混珠,蒙混过关。总之,极权统治者在取得政权以后,
要的是稳定,都会拣起中医这个法宝,为其统治服务。
  我原来说过,中医这一问题的大辩论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现在看来,还真
是有必要将这一场大辩论继续引向深入,通过辩论,使民主与科学的思想理念在
我们这个社会里深深扎根生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7:53: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8:31: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7:02 , Processed in 0.098977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