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qdyl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 为什么没有谈语文学习的?(在17楼有本人的语文学习体会)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3-4-9 14:02: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无事生非 于 2013-4-9 12:45 发表
实际上,我蛮喜欢qqyou的这个帖子“儿子喜欢过家家--说说我对语文学习的看法”:http://bbs.etjy.com/thread-140958-1-1.html

知道自己对孩子语文学习的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路径可以有很多不同,中 ...


推荐的帖子看过了。

我家妞现阶段语、数、外三科,也是语文最辛苦。看她很爱看书的,可对语言文字还是找不到感觉。昨日拿回的一语文测验中,她做的组词:(疲倦的)路程。问她怎么会用疲倦来形容路程的?她说是书上这么用的。找来书一看,人家是:令人疲倦的路程

看来只能等她慢慢开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3-4-9 14:18: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rtina-Mm 于 2013-4-9 14:02 发表


推荐的帖子看过了。

我家妞现阶段语、数、外三科,也是语文最辛苦。看她很爱看书的,可对语言文字还是找不到感觉。昨日拿回的一语文测验中,她做的组词:(疲倦的)路程。问她怎么会用疲倦来形容路程的? ...



很可爱。从错误中学习,原本就是正常的。
和英语的用法很共通:tired和tiringboring和bored。。。。

她年纪还小现在是积累阶段,怎么可能马上就表现出来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3-6-9 18:04:56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识字是基础,必须学好,各种各样的方式加深记忆呗; 第二,读经有利于学古文,增加语感,不过不要光读不理解,慢一点理解透,经过积累以后很多古文意思就算没学过很自然的就能理解; 第三,读课外书,多多的读,读多了自然有语感了,写文章再差也不会出现念不通的问题吧;第四,就是多写,光读不写最后只能憋一肚子东西不知道怎么落笔
不过,上面的一点小总结只是为了考试哈,中国文学博大精深,没有生活体验也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3-9-27 21:33:41 | 只看该作者
讲的都非常有道理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3-10-15 08:40:15 | 只看该作者
古文的语感实则假语感,基本上是过去的阅读记忆形成的潜意识反应,潜意识有快速反应能力,却没有判断能力,所以,如果潜意识是错的,那么跟随的潜意识反应必然也不会有多正确。
比如说论语中的断句问题,如果读读背背,跟随着某一种断句可能,那形成的潜意识就只能是那一种断句的可能,你的潜意识根本无法判断你的断句是否正确。而断句,对于古文的理解,却是重中之重。我们学习古文是为什么,肯定不是为了背诵,那不过是手段,最终目的当然是语言学习,说好听点获得些智慧。
实际上英文也有可能有上面的假语感问题。所以才有听原版变得重要,选择名家朗诵也很重要。若是靠自己那白瞎了的阅读语感,太不现实了。但是相对于古文,只要听原版名家朗诵或多版本名家朗诵听得多,英文的语感问题比古文要好千百倍,因为它是同时代的,有矫正机会。古文,这种老掉牙的东西,只是我们YY的对象。
显然,许多人都有一个体验,古文多读多背,会有路子越走越宽的感觉,但是这种开阔的感觉一旦走到独立思考的阶段就嘎然而止了。如果去细究下所读背的东西,其实不过是前人所断的句,前人所造的谣。你换种断句方式试试看,马上你会很痛苦。你得跟你的潜意识做斗争,能不痛苦?

好比我们平时的一些迷信潜意识,明明自认是无神论者,可是当准备做某件重要的事情时,如果碰到什么倒霉小事,马上就会有些不好的联想。这种根深蒂固的迷信潜意识估计99%的人都会有吧?更不用说政府门前的狮子的形状和朝向了。

就说论语吧,咱们只有听到孔子本人亲自朗诵,或者与他同时代的能够理解他的思想的朗诵者的声音才有可能真正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文字的传承和变异,这中间经历过多少去真存伪,你如何判断你读的就是存真的版本,我看到的都是现世流行版本。更何况,学术界作伪和无耻的传统,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是为什么英语有些不同呢?它除了是同时代的可以矫正的,而且它像白话文,不需要费脑经去挣假语感。所说即所写,所写即所说,像男人那般直白,而不需忸怩。白话文起步低,可是起步低并不意味着低级,能掌握好白话文的也不多啊。连白话文都掌握不好还骂它垃圾?这是古人教的么。

[ 本帖最后由 tricom163 于 2013-10-15 09: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59 , Processed in 0.10850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