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顺利地通过了全国珠心算十级考试,珠心算的学习暂时告一段落,回顾从2007年4月份中旬开始学习到现在这九个月,儿子从刚刚会5以内的加减法,到现在通过十级考试,我感爱颇多,今天有时间写下自己的体会,给正在学、想学、或是不想学珠心算的家长们参考,抛砖引玉吧。
一、开始篇
开始接触珠心算比较偶然,一个大学同学的孩子和儿子在一个班上幼儿园,2006年的12月约我一起去听一次识字的兴趣班。在上这个班时,儿子不认同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说不想上。正好旁边教室有珠心算的一次试听课,儿子自己走进去,坐下来就没有想走的意思,然后每天晚上都会问我一些课上听到的问题。呵呵,小家伙喜欢这个,就考虑给他报名了。
我下这个决心主要的目的还是想开发儿子的右脑,在儿子2岁开始进行DOMAN后,我感到孩子的学习能力都很强,特别是越小的孩子,思想越单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快。但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严格按照DOMAN的方法,我给儿子闪完了100的点卡,加法、减法和乘法,但没有对他进行测试,不知道他到底从点卡中学到了多少计算。而后又从DOMAN知道了七田真,知道了残像训练等等,所以让孩子学习珠心算,我是有备而来,针对的是开发右脑的图像功能。
有关残像训练: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2790&extra=page%3D1
在进行简单心算时,主要有左右两侧的外侧前运动区右侧额上回和两侧颞叶后部参与加工;在进行复杂心算时,主要有两侧的外侧前运动区和顶上小叶后部参与加工,左侧顶下小叶、右侧楔叶、右侧额中回和边缘区也有激活,但是左半球的经典语言区(左侧额下回)没有明显的激活。
颞叶是大脑中控制情绪的中心(从BBC的纪录片《人类心智》了解到),所以练习珠心算也是在进行EQ的训练。(这是我的理解,不知道对不对)
这中间,我在论坛上看过了所有珠心算的帖子,支持的和反对的、以及他们各自谈到的道理和例子。在做了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后,考虑到儿子持续的热情,我还是决定给他报这个班。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珠心算的盖棺定论: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29402&highlight=%D6%E9%D0%C4%CB%E3
由于元旦和春节的关系,这个班直到2007年3月份才开, 开班时老师也没通过我们,直到我想到应该开班了,主动联系老师才知道这个班已经上了四次课了,和儿子讨论了一下,他说他能跟上其他同学的进度,能学好,我才报着试试看的心情,跟班上课。
没想到,儿子的进度很快,除了小手还没有其他同学灵活以外,上课内容的理解和做作业都没有难度。
刚开始,我和儿子的一个经历,让我坚定了珠心算的决心。
上第一次课时,老师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将上珠涂上红色,下珠涂上绿色。当天晚上睡觉前一关灯,我的头像中就出现了残像,即七田真理论中所提到的残像训练,儿子第二天也出现了残像。
关于残像训练,可参考以下的链接: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2790&extra=page%3D1
在这阶段的练习过程中,我自己本人出现了不少6次的预感事件,这也说明了珠心算的练习对右脑是有刺激的。
[ 本帖最后由 zhuqi77qq 于 2008-1-18 16:20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