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ala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问,大家对记忆法了解吗?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8-1-10 21:4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8 霏霏 的帖子

思考深度,要看孩子的思维发展。
孩子思维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程度和特点。
只要是孩子自己想的,孩子会整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好的。
就算一时还仅仅是大人想法的重复、成年人所提供的资料的堆砌,这也没什么。
大狗小狗都要叫。
首先得自己叫,叫什么才是下一步的事情。

这世界,有些东西重要的是你无比坚定地说出来。只要你够坚定,哪怕是放屁,别人不会认为你是错的,反而去怀疑标准答案。

柏拉图、苏格拉底、孔子、释迦牟尼那样的思想深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如果真要想往深度上发展,“痛苦”是最好的启蒙。
比如孩子经历了亲人或是宠物的亡故,他可能就会思考死亡与人生的意义。
这够有深度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8-1-11 05:4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1 dawnch 的帖子

亲人的亡故和宠物的死亡她都经历了。

在妞妞不到4岁时老公的奶奶(妞妞喊太奶奶)去世了。我觉得那时她不懂死亡,但在去年她懂了。有天她很失落,我问她怎么了。她边说着不想长大边小声哭,随后就是在我怀里放声大哭,说不想长大,我让她哭够了。然后她跟我说,她不想长大,她一长大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会越来越老,然后就会象太奶奶一样再也见不到了,虽然太奶奶在天上能看到她,但她不要这样,她要天天能和我们在一起,天天能看到我们。
我抱着她觉得好无奈,我跟她说,我们不会一下子变老,你也不会马上长大,需要好长时间,在这段时间你会有许多朋友,要学习很多东西,长大后要为社会服务,要参加工作,还会有非常爱你,你也非常爱他的男生,象爸爸妈妈一样结婚,然后会生宝宝。就象我们,太奶奶去世很伤心很难过,但我们还有你、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等好多需要我们爱需要照顾的人,生活还要继续。我跟她说你就是太奶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生命延续,要好好的做人、好好的玩、好好的学习、好好的吃饭。我也不知道她听懂没听懂我说的这些。后来她好朋友来找她玩就过去了。

不过从那起她养的宠物小鱼都不能死,否则会伤心难过,会掉眼泪。弄得俺们天天精心照顾着,偶尔死了,会赶紧买来一模一样的补上,这有时也骗不了她。我先生说以后不再养了,看到女儿这么难过她受不了。

老虫,谢谢你的点化。在这能遇到你、遇到田妈真好。小虫那楼怎么不接着盖呢?那里不仅记录小虫的成长,更多的是你的观点、想法,俺伸长了脖子等着受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8-1-11 09:1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2 霏霏 的帖子

现在净忙着淘宝去了。。。。。。

也该收收心了
——把春节这一票玩过。


虫子现成了学校的明星。连校长都关注了。
日子过得顺了,思想深度就没了,也就没有表达的欲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8-1-11 09:11:3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培养孩子思考深度, 老虫说的,阅读,然后和孩子交谈,这是个很好的方法.
   和孩子读同一本书,或者组织一个小读书会,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孩子就是在与别人交流感想的过程中整理思想,然后表达出来.我最近在看一本<打造儿童阅读环境>的书,里面实际上是两本书组成的,其中一本是<说来听听 儿童,阅读和讨论>,里面有不少和儿童讨论的案例子.
  亲人的死亡,小雨也在生活中经历过 , 在秋天落叶纷飞的时候,我和她共读那本<一片叶子落下来>,虽然文字不少,图也很小,但是她一直依偎着我,在那里静静的听着,读完了,我们都没有说话,我只是轻轻的搂住了她.
  再回到培养孩子思考深度上来, 我很同意<朗读手册>作者说的一句话 , 即使孩子能自己读书了,你还是要给她读, 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8-1-11 09:1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4 砚儿 的帖子

这也是我一直极力主张亲子共读的原因。
亲子共读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阅读,还有很多。。。。。。心灵共振的时刻。
当然,也要看会不会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08-1-11 09:50: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砚儿 于 2008-1-11 09:11 发表
关于培养孩子思考深度, 老虫说的,阅读,然后和孩子交谈,这是个很好的方法.
   和孩子读同一本书,或者组织一个小读书会,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孩子就是在与别人交流感想的过程中整理思想,然后表达出来.我最近 ...

    陪孩子看看《再见了艾玛奶奶》。。。。。。我曾经和孩子说:如果我早看到这本书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8-1-11 09:55:16 | 只看该作者
俺检讨,孩子能自己阅读了,确实亲子共读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 10:07:54 | 只看该作者
儿子自主阅读来得太早,俺又太懒,亲子阅读,几乎没怎么做过。现在儿子不喜欢俺和他一起读了。

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8-1-11 11:38:21 | 只看该作者
孩子会自主阅读,不过我还是带他阅读难度大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8-1-11 14:51:1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实用之--儿童记忆力训练(五阶段)

第一阶段:儿童注意力训练
1、吉米诺骨版
2、让儿童看画有线条的图,数出共有几条线。
3、让儿童在8—30横排列的数字中,按顺序找出8、12、24这三个数,要求用手指出数字,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4、让儿童在竖排的数字中顺序找出数字1—10,要求用手指出数字,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5、让儿童在放置衣架的衣柜中数出有几个衣服架。(形象辨别训练法)
6、让儿童在有多种动物的画片中找出与动物数量相应的数字。
7、 成人依次念下列的动物名称和水果名称,让儿童听到动物名称拍一下手,听到水果名称拍两下手。(快速反映训练法) 公鸡,大老虎,苹果,梨,兔子,香蕉,长颈鹿,桔子,西瓜,菠萝
8、 成人无规则地说出人体器官的名称,让儿童快速指出来。然后调换方式,让儿童说出人体器官名称,成人指出相应的器官。
9、让儿童把一个乒乓球向上抛出,然后接住,反复20次。
10、 成人把一些米柴棒胡乱地堆放在一起,要求每根米柴棒至少与另外一根相接触,然后让儿童把米柴棒一根根地拿起来。要求在拿起米柴棒时越轻越好,尽可能不要使其他的米柴棒被触动。(延时训练法)
11、成人给儿童许多块各种形状的积木,让儿童把这些积木一块块叠加起来,叠加得越高越好。在儿童进行叠加时,成人要指导儿童尽可能地慢慢叠,这样会叠得高些,并提醒儿童注意平衡。
12、 让孩子看一张画有数种动物的图片(或东西,实物也可以),限定在一定时间内看完,开始时间可长些,逐渐减少看的时间,将图片拿走后,让孩子说出图片上有哪些动物。如果他记住的不多,可能将动物分类记,如兽类有几种,鸟类有几种,鱼类各有几种,这样就能记得快些。
13、让孩子闭上眼睛,说出你现在身上穿的衣服鞋子是什么颜色。如果你也闭上眼睛说出孩子的衣服鞋子颜色,将会引起孩子对这个游戏的更大兴趣。
14、妈妈和孩子两个人以打电话的方式来玩这个游戏。妈妈可以问孩子家庭住址,家里的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生日,特别是名人生平等。
15、 妈妈可以将家里的小动物玩具集合起来,事先给每个小动物编上号码,开始时让每个小动物都站在自己的号码上,请孩子记住,然后妈妈再将号码拿起来,并把号码弄乱,再让孩子给每个小动物把它们原来的号码贴上,看看孩子是不是能够准确地把号码和小动物一一对号入座。
16、你和孩子有空时可以玩记忆游戏,写一些词语,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前往后、从后往前)记住。
  当然,其中有一个秘密,就是可以通过编一个故事,来记住这些词语。比如:1、太阳、2、鞋子、3、膝盖、4、门、5、蜂厢、6、手杖。你可以设想一些荒谬的画面,一本书在燃烧,因为太阳藏在里面;你把鞋子扔到邮箱里所以得整天单脚跳;一匹大马踩在你的膝盖上--哎哟,好疼;你的卧室门打不开了,因为一张巨大的邮票把它帖得牢牢的;你打开收音机,被里面蜂厢里涌出的大群蜜蜂给蛰了一顿;你用手杖来搅一杯茶等
17、宝宝画册:家长带孩子外出或旅游时,要提示孩子他看到些什么?回到家后,让孩子用画笔把他在游玩过程中所看到的内容全部画下来,并把这些画集结成册装订好。这个游戏孩子一定喜欢,而且还能练习他的绘画能力,等孩子长大一些,这本画册也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纪念品。
连锁记忆法就是运用了这个记忆规律。它告诉人们,当需要记忆大量独立的信息时,可 以人为地创造一种联系,使许多独立的信息成为一个组块,从而提高记忆效果。例如,幼儿 要记忆许多动物的名称,“大象、老鼠、猫、狗、猪、鸡……”家长可以这样指导幼儿运用 连锁记忆法。先教幼儿把“大象”与“老鼠”联系起来,如可以这样想象“老鼠钻到大象的长鼻子里了。”再把“老鼠”与“猫”联系起来,如可以这样想象“猫抓住了老鼠”,再想 象“狗与猫在打架”,再想象“狗与猪是好朋友”,再想象“鸡站在猪的身上”……这样就 把这些内容连锁起来了:只要一提到“大象”就会想到钻到它长鼻子里的老鼠,然后就会想 到猫抓住了老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11:55 , Processed in 0.08078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