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195|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 昨天我又出轨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8 12:4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来工作激烈变化,趁这空档我的生活也丰富起来了,我出轨N次了。

想起昨天的出轨我笑了。

北岛、苏童与王安忆来新加坡了。

因缘巧合,俺这个前文学爱好者跑去参加与他们的对话会,问了他们一个问题,单独与他们每个人合了个影。

看到北岛才知道自己太俗与正常!

看到苏童才知道自己没保养好(看起来象小弟 )!

看到王安忆真欲发惊觉得自己没保养好,闭上眼睛聆听还以为她就是大学时的旧同窗( )。

三位曾经仰视的诗人、作家是如此的平易近人与普通,感动!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10 + 10 不是“又”出轨 02一直文豪队伍里
hq1966 + 10 + 10  真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2:45:56 | 只看该作者

《联合早报》版权所有

北岛:诗人什么环境都可写作

  北岛说:“20世纪的许多作家、诗人都在海外从事创作。作家、诗人应该在什么环境都可以写作,作家的存在与地域或国别没有直接关系。流亡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人生经验。至于失不失根,原因也很复杂,我用中文写作,而其实我一直在美国大学以英文从事教学,这对我的中文创作没有什么影响。”

目前在美国生活和从事教学的诗人北岛(58岁)一再表明,流亡对他意义不大,但是当他来到“南岛”新加坡参加“新加坡作家节2007”,记者还是要问,海外的生活对他的创作起了什么实质的意义?许多身在海外的波兰或前苏联诗人其实都在离乡后写出最好的作品。    

北岛说:“是有这样的现象,20世纪的许多作家、诗人都在海外从事创作。作家、诗人应该在什么环境都可以写作,作家的存在与地域或国别没有直接关系。流亡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人生经验。至于失不失根,原因也很复杂,我用中文写作,而其实我一直在美国大学以英文从事教学,这对我的中文创作没有什么影响。”    

问:北岛的作品,早期很有社会、政治干预及针对性,尤其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写出了成为“经典”的两句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但之后的诗变得非常耗散,是否和喜用“无题”有关?    

北岛回答:“写作是不停在产生变化,现在的诗和过去就有不同。采用无题是我早已开始的,有时候有题反而会局限作品的开放程度和想象力。至于对早期诗和后期诗的看法,也是因人而异。诗人应该努力寻找自己的读者群。过去10年我写了很多诗,现在放慢了步伐,有一段时期写散文,也影响了写诗。许多诗人转写散文,水平都不会差。我也写小说,最后还是要回来写诗,虽然连我堂妹也不读我的诗。”    

问:当年同样是诗人的海子、骆一禾和顾城的自杀身亡,你有什么感受?    

北岛回答:“海子、骆一禾是我的后辈,现在海子的诗名这么高,显然是过度的评价。但顾城和我关系很好,许多时候,我们在诗艺上有互相激发和影响。”    

问:你不喜欢有人说你是“朦胧诗人”?    

北岛回答:“朦胧诗命名时,我们这群诗人并没有参与,当时的《今天》还是地下刊物。后来有人还把官方的一些诗人也当成朦胧诗人看待。朦胧诗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历史符号。”  诗歌创作与翻译    谈到中国目前的诗歌创作和翻译,他说:“70到80年代是中国诗歌最盛的时期,1985到1989年,中国诗歌整个被边缘化了,在这种时候,如果又加入恶劣的诗歌翻译作品,更容易使人对诗歌产生恶感及误解。”    

诗歌翻译方面,北岛曾译有厚厚一本的《现代北欧诗选》,也出版同样厚度的诗歌翻译论文集《时间的玫瑰》,对许多新旧译作给予相当“不客气”的批评和改译。   
 
他说:“我译北欧诗是在1983年,中国那时正大兴清除精神污染运动,有一年时间,我不能发表任何作品,为了生活和生存,于是转为从事翻译,第一次出版的是湖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诗苑译林》,主编是诗人彭燕郊。当时的所有翻译都有很好的专人在把关,不像现在毫无法纪,只要编辑通过就可马上出版。现在情况更糟,文坛缺乏精神力量,也没有远大的出版理想,有些文学评论竟然成为金钱交易。”

[ 本帖最后由 klcz2002 于 2007-12-8 12:4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2:49:14 | 只看该作者

《联合早报》版权所有

  如果你喜欢中国小说,又或者,你喜欢中国电影,有一个名字一定会知道,就是获奥斯卡奖提名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小说原作者苏童。

  苏童这次来参加新加坡作家节,受访时谈到电影和文学的关系,以及参加全世界“重述神话”大工程,写作以秦朝孟姜女故事为蓝本的新小说《碧奴》。

苏童:太太说我不懂女人

吴启基(2007-12-07)


如果你喜欢中国小说,又或者,你喜欢中国电影,有一个名字一定会知道,就是获奥斯卡奖提名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小说原作者苏童。

  苏童这次来参加新加坡作家节,受访时谈到电影和文学的关系,以及参加全世界“重述神话”大工程,写作以秦朝孟姜女故事为蓝本的新小说《碧奴》。    


苏童,1963年生于苏州,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有作品百余万字,包括中短篇小说集7部,长篇小说两部。  

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电影导演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得奥斯卡奖提名。他的其他重要作品有:《井中男孩》《你好,养蜂人》《离婚指南》《平静如水》《后宫》《米》《罂栗之家》等。他说目前在写一部关于中国某个乡村的小说。  

电影是电影,小说是小说    

先从“文学和电影”谈起,到底电影有没有造成他的小说作品的热销?    

苏童说:“26岁我写了《妻妾成群》,之前也写一些先锋派作品。电影长红前小说已热卖,至于后来的销数,我不大清楚。我还有其他作品被拍成电影,如电影《茉莉花开》。我要说的是,电影是电影,小说是小说,一是影像,一是文字,我不可能刻意去写一些可以拍成电影的小说。”    

谈到他曾写过的以4个中篇组成的“女性小说”,他说:“这4部书是《妻妾成群》《红粉》《妇女生活》和《另一种妇女生活》,我不是女性通,连我太太都说:‘你不懂女人’。我只是觉得,女性更有文学性、戏剧性、复杂性,她们身上有很多细节和故事。值得我们去书写。”    

前些时候在中国出版界引起注意的是:苏童参加了由英国出版社发起的神话重述写作工程,印象中,中国作家中好像只有苏童、叶兆言和李锐、蔣韵夫妇参加。苏童写的是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    

看过小说的人不难发现,为表现“哭包”孟姜女的“哭功”,苏童以如椽巨笔,以9种哭法、哭腔来书写,简直是“古今孟姜女哭功大全”。  眼泪是孟姜女最大符号    

苏童说:“眼泪是孟姜女最大的符号,我特别把它仪式化。这不是美丽的仪式,是眼泪的仪式。这人物容貌如何,我觉得次要,主要是这女人的命运和身世牵动我去写作。”    

苏童笔下的孟姜女化身为“碧奴”,而且性格一点不勇敢不刚强,更像一般乡下妇女的笨拙、古怪、糊涂和固执。    

苏童说:“中国神话非常丰富,我特别挑了孟姜女来写。作为历史人物的孟姜女,谁也说不准她的长相和性格,在那时代,女性连名字都没有,我才给她起名为‘碧奴’。”    

他说:“传说是可以想象和颠覆的,写作时我尽量去配合时代、环境和那个文化传统。总之,我保留住的是原来故事中的核心部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2:50:42 | 只看该作者

《联合早报》版权所有

  

上海作家王安忆(53岁)说:“写个好故事是写小说的理想。”   

向来以说故事见长,反映大时代小人物故事的王安忆,今年年中发表的最新长篇小说《启蒙时代》,对她而言,是一大挑战。   

《启蒙时代》描写一代人的心灵成长,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上海,塑造了一群从高级干部公寓和市井里弄走出来的男人女人。


王安忆:写作是有“性别意识”的


黄向京(2007-12-07)


应“新加坡作家节2007”之邀来新,上海作家王安忆(53岁)说:“写个好故事是写小说的理想。”


  向来以说故事见长,反映大时代小人物故事的王安忆,今年年中发表的最新长篇小说《启蒙时代》,对她而言,是一大挑战。   

《启蒙时代》描写一代人的心灵成长,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上海,塑造了一群从高级干部公寓和市井里弄走出来的男人女人。王安忆说,这篇小说的时间厚度长,题材、人物、故事不是特别属性,挺不一样的。   

她说:“我不大写大事,写文革是挑战。我一般是写女性,写日常生活,写人心至微之处,比较熟练。可是作家有野心,想写不一样的。就像音乐家想写交响乐。”   

她的上一个长篇是2003年的《桃之夭夭》,每一章都以一句描写花的古诗为题,比如“一枝梨花春带雨”、“新剥珍珠豆蔻仁”、“千朵万朵压枝低”等等,独具匠心,与小说故事的发展脉络相吻合,几近细碎烦琐地写出一对母女的命运。   

王安忆至今已发表了60多篇短篇故事、30本短篇小说和7本长篇小说,其中包括得奖无数的《长恨歌》。她透露,目前正在写一些短篇小说及中长篇《骄傲的皮匠》。她的写作习惯是写一连串的短篇,再酝酿一个长篇,主要是“换换笔”。 常态人生里寻找故事   

这次应邀来新,王安忆将有两个讲座,一是与女作家张戎一同主讲“男人止步——女性作家”,另一是自己的“名家开讲”。王安忆不认识张戎,谈到女性作家的角色,她说,其实写作是有“性别意识”的,她觉得男性是社会动物,有广大的社会生活,往往与历史事件牵涉一起,而女性则具备更多自然的特质。   

她说:“女性作为写作的对象,比较丰富也具有个人性。男性则是共性,我写男性人物有类型化的趋向,女性则是个别的。写作需要同情,需要设身处地,人物才有更多的可写性。”   

比起早年代表作爱情三部曲《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王安忆认为三部曲是戏剧性情节,“当时年轻,喜欢剧烈的东西,现在安静下来,对人生的认识成熟了。现在就是在常态人生里寻找故事。”   

中国当前经历很大的社会变化,根据王安忆的观察,“在这个大时代里,男性其实已经蜕变成功,成为社会人,只有女性还在蜕变的过程中,故事特别,才能成为作家的题材。”   

她说:“其实我们是生活在历史转折里头,在一个小格子里头,自己是看不到全局的。”   

社会是躁动的,而王安忆早已习惯作为作家这种安静的生活方式了。



[ 本帖最后由 klcz2002 于 2007-12-8 12:5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偶像 80年代看过她的作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2-8 12:53:52 | 只看该作者
羡慕这样的出轨。

把合影照片也发上来让俺们看看,如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同问 ^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2-8 13:01:14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上。

俺还以为02有啥惊人之举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2-8 13:03:29 | 只看该作者
真羡慕,能认识名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2-8 13:32:21 | 只看该作者
读过北岛和王安忆的作品,很喜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2-8 13:33:38 | 只看该作者
想见识一下02GG出轨的证据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3:38: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子云 于 2007-12-8 13:33 发表
想见识一下02GG出轨的证据呢!


绝不公布, 02累积的出轨的PP可以够回忆录用了, 40年后没有挂再用起来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_^
子云 + 5 + 5 GG,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你说是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4 17:53 , Processed in 0.480218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