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530|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4天3000元,浸泡英语玩时间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1 17:3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种炒作虽然很厌倦了,但不得不再提一提。

这种浸泡据说逼着孩子用英语表达,吃,住,玩都跟外教,营造一种外语环境。

这个宣传利用了外教,外语环境,浸泡这样的概念。道理是不错的,但问题就在于这14天上。

14天能泡出什么来?在国外呆过的应该都知道。

可以把what's up? fine,i'm good. how are you! thank you!等等最简单的玩意说得滚瓜烂熟,
当然也有稍微复杂点的,我在美国第一天就永远记住了一个句子,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

但是,花3000块钱学这么几个简单句子性价比何在?

可广告宣传利用了人们心理上对于外教以及全封闭,浸泡等等的好感,打了个时间差。

真正的浸泡怎么也得3个月吧。没有3个月以上的浸泡,还是少提这个概念。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2 新鲜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7-10-10 16:22:13 | 只看该作者
  
  成人和孩子浸泡效果不同

  首先是心态不同
  孩子如果到了相应环境不会觉得学外语有多难
  就和平日新接触的所有东西一样
  很快就能融为一体

  其次还是心态不同 
  成年人能满足基本交流就止步
  或者干脆压抑交流的欲望
  孩子有一千万个为什么深究下去
  有强烈的交流欲望
  喜欢与环境互动
  就象一个“杯子满了”的故事说的
  成年人由于使用母语时间长已经产生很强的依赖性
  而且头脑里已经装下了N多的成见
  不倒出来就再也装不进新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7-10-9 09:29:52 | 只看该作者
环境浸泡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想的和说的都是英语,不再用汉语来搭桥,前面鸟儿说的就是典型的搭桥中转,听的要翻译成中文才能理解,说出来的想的先是中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7-10-7 18:49:06 | 只看该作者
效果不一定好,对有一定基础的孩子可能有点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7-10-4 03:06: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10-3 23:59 发表
英美的少年儿童文学的强势。。。



强势啊,真的是强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7-10-4 00:0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 jiangying 的帖子

“美国人抄袭剧本的现象最严重,翻拍了n多欧洲电影。”

这电影工业还是老美的天下吧,翻拍不能算是抄袭吧。

我们的困境是新的东西出不来,只好旧的换新瓶,四大名著与金庸的小说就三五年来一次吧。

不大看电影,但开始对欧美儿童文学关心,发现老美只要好的儿童文学必拍成电影,版权与市场是打通了的。

让孩子读书有时还真是容易,先乱看上电影,再看书或听有声书。这在国内是没人愿意做的,电影没票房,VCD与DVD都是别人帮你生产了,书与有声书有市场的话也是别人帮你生产收钱了,所以没作家没有声书没儿童电影没有正常的儿童文学事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7-10-3 23:5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 education2008 的帖子

思维方向不对,读经的(就几本没有版权的经书)都可以赢利,这当然值得你学习,要创造一种容易为家长接受而且家长自己应各种条件做不到的教育氛围、情景或模式,教材当然是自己编的有特色,教材别人可以模仿但是教育氛围、情景或模式别人的模仿就有滞后性,要发挥地域上的首创优势在别人跟风之前适当做大(找一个容易上位的合作平台是很重要的)并取得赢利。

说到版权,如果国内人群的意识还是这样的话要想繁荣事业真正的强国梦是比较难的,英美的少年儿童文学的强势是靠版权维护出来的。其实其它科学技术都一样,不然谁还要研究,犯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7-10-3 23:22:19 | 只看该作者
“抄袭大王郭敬明进了中国作协。最近看了《幸福在哪里》,没想到连这个剧本都是抄袭的。连剧本都敢抄,何况教育产品?”

美国人抄袭剧本的现象最严重,翻拍了n多欧洲电影。

“培训也一样,你的教学方法创新,马上就有人跟进模仿。所以新东方现在教学方法不再创新,主要精力放在制造神话,打造文化上,也就是忽悠。一个可笑的事实是,新东方这个教学部门不好好去搞教学研究,而是重点推出了《新东方精神》这本杂志。我想他们也是很无奈的。创新太难,投入太大,被剽窃,复制又那么简单,谁肯做这个冤大头呢?”

这你就错了,新东方很难复制的,教学方法也许可以复制,赢利模式复制很困难。老易还是没有商人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7-10-3 20:20:0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从出版社的角度,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哪怕不太多的一部分人买了书,仍是有赚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10-3 15:3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 education2008 的帖子

这种环境是挺让人绝望的。

一直在肚子里装着些产品的计划。看了这么多年,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还没一个比得上我的。
但还是算了吧。

“中文知识太不值钱”,撕得血淋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5 21:52 , Processed in 0.084756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