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694|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论三类不同性质的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16 14:2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三类学习大致是技能型学习,知识型学习,思考型学习。

先说技能型学习。这种学习运用的是人的隐性记忆,比如学习游泳,学骑自行车,很多动作是靠下意识完成,不经过大脑的。
语言学习本质来说也是这种技能型学习,母语不用说,外语中的听力与对话部分也应该属于这个范畴。因为对话的时候是
很难去思考的,往往是凭借下意识应答。

那么,怎么才能产生这种隐性记忆,最终形成技能呢?关键是熟练。熟能生巧,而所谓的巧就是把一项技能连到炉火纯青,
不加思索,信手拈来的地步。

知识型学习用的是显性记忆。就是通过记忆把知识存在一个地方。需要的时候通过回想把它调用出来。英语中的阅读和写作是
需要这种能力的。此时,英语从技能变成知识。知识是人类经验的精华,实际上是非常宝贵的.可信息爆炸时代,知识实在太多.一个人
穷其一生也难以学完.所以,知识的学习要抓住重点,有所选择.

思考型学习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的综合,分析等等思维活动。人类的思考不是漫无目的的,几千年来总结了一些
关于思考的知识,形成逻辑,哲学,语言学等等学科。

中国学生在这三项学习中都有很大的欠缺.分别是:

技能型学习不够彻底. 好不容易学了一项技能,比如弹琴,英语,往往到最关键的时候,即将达到得心应手的时候半途而废.因为技能型学习
达到极其熟练的程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与此同时,知识型学习也得需要大量时间,两者的冲突使技能型学习往往不能继续.

知识型学习脱离实际.人当然要掌握一些常识,但同时也应该接触到一些实际的知识.比如我前文提到的赚钱的知识.在学校是很难学到的.而家长又几乎把知识学习等同于学校的书本学习,这样就导致孩子的知识结构严重脱离实际.

思考型学习就剩做题.做题当然锻炼思考能力.但这远远不够.因为作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而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所以就有思辨,折衷,妥协,矛盾,辩证,质疑等等思维方式.中国学生由于整天泡在标准答案中,这些生活中最有用的思维方式没有练到,
却形成了盲目自大,走极端,一根筋,盲从跟风,不辨是非等等不好的思维习惯.

正因如此,中国的高考状元成材率相对较低.除了具有炒作的价值外,几十年了,高考状元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凤毛麟角.因为他们的学习是一种不健康,不完全的学习.而他们本身又对这种学习方式沉迷太深.所谓有得必有失,他们达到了应试教育的巅峰,却又失去了健康,完全学习的机会.即便大学里奋起补课,无奈坏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更重要的是,十多年宝贵时光已经消逝,所以这些人或许可能成为中才,而成为出类拔萃人物的机会则必定是少之又少.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9 金币 +29 收起 理由
小灰熊 + 10 + 10 精品文章,引人思考
小熊嘟嘟 + 2 + 2 精品文章!
可人妈妈 + 2 + 2 精品文章!
ealain + 5 + 5 不错,引人思考。。。。
一袋子宁静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1-27 23:24:08 | 只看该作者

点的是死穴!

原帖由 ealain 于 2007-8-17 01:50 发表
知识还有分赚钱的、不赚钱的,这挺新鲜。

俺们都是因为学了点知识,才能赚点钱,如果当初只会傻玩,俺现在还不知干啥呢。

至于赚钱,不光是知识起作用吧,性格、运气、胆识都起作用呢。

有的馅饼专往某 ...


教育的功利性被你这三句半给点的是当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1-27 14:44:3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家长应该怎么办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1-9 18:47:05 | 只看该作者
可以看看黄全愈的文章,他对中美两国教育的比较很有说服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12-1 10:15:28 | 只看该作者
精彩!!!很值得细品的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9-28 16:28: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9-28 13:51 发表


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情况,但我所在的省,84年的时候,高考前还有预考.想参加高考,必须先通过预考.
预考制度好象是88还是89年才取消.

说那时候的竞争没有现在激烈是没有道理的.

现在竞争激烈,主要是资源问 ...


说起来是89年取消的,但我们县里面90年仍然有一次类似预考的考试,只是考完不是直言你被取消了考试资格,而是劝你下次再考保险点,那保险一下子保脱近一半的人。

另,关于美国笨蛋的问题,非常同意你的看法,有很多人是作凭着国家强才过上那样的好日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9-28 15:43:51 | 只看该作者
是美国有更多的笨蛋,写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9-28 15:35: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9-28 14:03 发表


少?数数美国出产的天才吧。我这里不是说那种爱因斯坦之类的大天才。就是普通的天才。


没有更多的是笨蛋.
只是靠着国家强才过上好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9-28 14:03: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9-28 13:19 发表


我理解你说的天才,但那些天才太少,可遇而不可求.

自己的孩子,还是保险点好


少?数数美国出产的天才吧。我这里不是说那种爱因斯坦之类的大天才。就是普通的天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9-28 13:51: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9-28 11:32 发表
我们失去的其实是机会成本。就算我们玩,闹,我们敢偏科到一定程度,
钻研一门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吗?钱文忠的时代,84年大学生,就可以这样,
他16岁就给季羡林写信,已经对古典文化很着迷了。


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情况,但我所在的省,84年的时候,高考前还有预考.想参加高考,必须先通过预考.
预考制度好象是88还是89年才取消.

说那时候的竞争没有现在激烈是没有道理的.

现在竞争激烈,主要是资源问题.那时候高中生找工作比现在大学生容易,很多人都是顶替父母上班的.大学生也包分配.现在很多名牌大学出来都找不到工作.

另外我始终觉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现在高考太简单了.我高中的时候,数学都是把84到90的高考题全部做过的,数学难度是3年一轮回,85,88年特难,按这个规律我们91应该很难,但91年特简单,而且以后越来越简单.
高考难度降低后,对智力的要求也就降低,就给了背多分机会,把一个考智力的游戏变成了拼体力的游戏.而在80年代,录取率低,很多人知道自己没有机会上大学,干脆高中毕业找出路去了.而现在人人只要会背都有机会,于是大家从小学就开始练背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20:25 , Processed in 0.086486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