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913|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早期教育中的”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1 11:18: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虽然不赞成读经,背经诸如此类,但我并不否认“背”。

过去,我们常常反对死记硬背,认为死记硬背对掌握知识不利等等。但实际上,背就像中国的奥数等训练一样,
是一种智力体操。

智力体操背后的原理不大清楚,但就像小孩子从小练武术,学戏要练筋骨那样,我觉得大脑的神经组织也需要
多用,多练。孩子的大脑容量可能大家生下来都差不多(除了少部分特例),但由于提早跑马圈地,把大脑的地盘
扩充了一些,而那些没有锻炼的则地盘没有那么大。于是,显示出聪明的差距。当然,也有可能先天就是差距比较大。
这种可能性也是不能否认的。

美国人不爱背东西,他们的音乐,美术方面的早期训练显然要比我们强度大得多。而他们的想象力也的确让人佩服,
猫捉老鼠那样的动画片想象力之丰富是让人叹为观止的。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背”会抑制想象力?

因为脑袋就有一颗,背书多了,干别的时间就少了。比如老美主张的各种各样的探索,手工活动我们是不是就没有时间
去弄了。或者说,时间被大为缩减。

总之,世界上好像没有完美的教育。培养出一个全才是很难的事情。这里面有路线的选择,有父母的偏好等等。只要不走
歪路,做那种对孩子有害的事情,我想每种道路的选择都有合理性。人才本身是不能脱离环境的,我们没有老美那样的环境,
只有按照自己的环境来。不过,人才的另一个指标是稀缺性,如果大家都按照A路子去培养孩子,将来这种人才没准过剩,
我走B路,竞争少,可能会取得更大成功。没有一定之规,就看各自的造化了。

还有一个话题,我们承认,背与做题绝对是对大脑有好处的。就像下棋,脑子越用越灵。但背什么是可以争论的,背什么更有价值也可以争论。背单词,背经书,背唐诗,背儿歌,背乘法表?也许都可以试验。总比什么都不干为好。








.

[ 本帖最后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7-31 11:2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34 金币 +34 收起 理由
sxmsc + 2 + 2 真好哇!
如果 + 5 + 5 我很赞同。
ealain + 5 + 5 精品文章!
jiangying + 2 + 2 我很赞同。
一袋子宁静 + 10 + 10 奖励
hq1966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1-9 18:58:42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人整体来说不爱背,但是很多美国的精英则不.连讲演稿都是记在脑子里的.我们常常只看到美国的普通人,这些普通人实际上只是沾了美国强大的光.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是美国的精英层.这些人从小就刻苦学习,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运动队,练就一身童子功.
我也同意背诵是一个好方法,之所以孩子对它产生逆反,也许不在背诵本身,而在于家长和老师们的急功近利的态度,如果多一些只问耕耘,不问结果的思想,可能会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8-16 08:32:4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8-16 08:32: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7-8-10 21:06: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有梦的日子 于 2007-7-31 13:33 发表
呵呵,下了论语mp3试听, 每天睡前听半小时, 儿子从排斥到欣然接受, 现在能伴着论语声, 看他的百科呢; 昨晚, 试着和他一起背了两小段论语, 似乎没想象地那么难以接受. 在电视里看过古代人摇头晃脑地背书,  我就问 ...

对于孩子来说,背论语或者其它的儿歌其实都一样,鹦鹉学舌而已,对她将来会有什么区别呢?
我不是反对背诵,其实我们学习任何东西,记忆是最基本的,我们的语言、数学、基本的规则等,都要记忆、背诵。但是要达到长时间的记忆,就要经常的复习。而要比较轻松地做到,就要背诵的内容是可以应用的或者平时经常可以接触的。否则,只是短时间的记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谢谢提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8-2 13:04:0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得在理,支持一下喽,关于背什么,值得讨论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8-1 16:15:5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同意楼上的观点。做任何事都有个度的问题,也有个方法的问题。在孩子身上用到恰当好处最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8-1 14:29:56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其中一小段,原贴是前车之鉴的《【转帖】从学习取向到成长取向:中国学前教育变革的方向
  原贴地址: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64617

  ---------------


  我们反思是应该的,但反思不等于一概反对。
  比如上面提到的抄10遍20遍的家庭作业。对于语言学习来说,背诵和重复是必须的,语言就是要通过不断重复地训练来熟练到条件反射的程度,才能运用好。
  在学习过程中,这样的方法曾经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应试法宝,也是学习基础知识的有效方法。
  我们可不能过河拆桥,不要考试了,基础知识学会了,就开始挑他们的错。对我们曾经用过的方法要正确看待,否则显得我们做人不厚道。
  如果把学习比作攻克堡垒,背诵和重复,因为是传统方法,普遍都用,相当于兵法上的“以正合”。而人们又喜欢找更机巧的方法,走捷径,这相当于“以奇胜”。实际上,以正合的机会远大于以奇胜,以正合成功的机率也照样很大,而且,奇也是以正为基础的,大家都用奇,正就会转为奇,而奇反而会转到正的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8-1 14:12:43 | 只看该作者

    原贴地址: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62380&;page=1#pid851676

  返朴归真。
  背诵是学习的最基础最实用的方法。但是,如果背诵是被逼的,效果可能不大,即使有效,背诵的人内心也要承受无尽的痛苦,以后,必然对背诵恨之入骨。
  在一个大目标的鼓舞下进行背诵,情况又不同。就象玩游戏练级一样,为了一刀斩杀N个小妖,就要从N刀杀死一只小妖开始漫长痛苦的练级过程。而这个过程虽然有些痛苦,却能感受到享受过程的快感。有的人甚至发展到练功狂的地步,大目标都变得不重要,练功就纯为了练功。

  -----------




  原贴地址: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44030&;page=1#pid576161
  
    英语学习的方法有很多,有的可能互相对立。如此文作者主张不背课文,新东方想方设法让人背。
  两种方法我都认为对,但是愿意背的人和不愿意背的人不应该水火不容,因为,目标是一样的,仅仅方法不同。
  如果把学英语比喻为进入一个殿堂,那么,进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从大门进入的,有从后门进的,有翻墙的,有爬树跳进去的,有空降的,甚至有破墙而入的。
  破墙而入是最被看不起的方法,但可能是对大多数人都适用的方法,只要有这个气势,没有什么能挡住你前进的步伐。
  大多数时候,最好的方法往往最不被人看好。比如拳击,都喜欢摆拳刺拳组合组打起来漂亮,变化多,但往往致人死地的是最基本的直拳。战争艺术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奇计妙招,但是,绝大多数的战争是用实力说话,一分投入一分胜算,奇谋诡道取胜要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英语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不下点苦功夫打基础,没有捷径。
  自己尝过背书的甜头,饱受基本功不扎实的痛苦,现在仍不喜欢背书(不过现在还能背诵高中英语第一课-马克思学英语的第一段)。心血来潮常立志,结果往往只是读破第一章第一节。
  掏心窝子的话:
  背书是一条真正的捷径。真的静下心来背一背,效果很快出来。

  -----------



  原贴地址: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69007&;page=3#pid961085
引用 不解 @ 2006-09-03 14:29 查看原帖 )

  我们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让孩子把小学新起点英语二年级的上下册基本上背了下来,但后果是:孩子对于读背达到了恶心的程度,有时走在路上看到与课文相似的情境想让她试着用英语表达,她不但不照做,还会做出极不耐烦的表情。还有,有时候单听一个单词,她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提醒她说:在你背过的句子里有这个单词呀。她就说:我只知道一整句是什么意思,可整句是连读的,我怎么分清每一个词呢?
  我很迷惑:该不该先让她知道单词的意思,再连成一句话去读呢?不过这样好像又回到了我们学英语时的路子,好像又不对头了,唉!


  背也可以换一换方式。比如把课文的情境一段一段地表演出来,如果孩子对这个游戏感兴趣,记不住的就会主动去背,逼着背变成主动背,纯背书就改成背台词,任务驱使,背起来感觉又不同。



[ 本帖最后由 hq1966 于 2007-8-1 14: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8-1 11:38:28 | 只看该作者
一般认为记忆力的关键期在3岁~12岁,早期教育的背是必不可少的,背什么确实值得探讨

我觉得可以背诗,然后就是学音乐的背琴谱,学棋的背棋谱,我想背这些东西发展比较多方面

我家小朋友以前背过诗,大概会说话以后就开始,没有提到计划日程上来,算是走走形式。现在他背后面2样,属于计划范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5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5 02:58 , Processed in 0.125834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