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633|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制定家庭教育规划的粗略轮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3 10:2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斑竹:你好!应“酌言”的“关于全盘的计划,我们很需要这方面的指导,全老师是否可以另外开个专题帖?”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90819&page=1### 的要求,本人开个专题帖,如有不妥请指正!


如果需要他人帮助你制定一份较为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规划,你得首先告知较为详细的家庭教育信息,例如:
家庭地址
经济状况
 
教育投入:元/年  
父亲姓名
 
年龄  
文化程度
 
职业  
个性
 
爱好  
对子女要求
 
与子女相处:小时/周  
母亲姓名
 
年龄  
文化程度
 
职业  
个性
 
爱好  
对子女要求
 
与子女相处:小时/周  
孩子姓名
 
性别  
年级
 
班级排名  
学校名称
 
喜欢课程
 
兴趣爱好  
个性
 
运动能力  
是否善于交际
 
自我保护意识  
生活自理能力
 
是否双(多)胞胎  
获奖记录
 
接受家庭教育程度
 
祖父祖母养育说明
 
校外培训说明
 
家庭教育问卷 (回答时把没有的删除然后保存即可)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很少  偶尔  经常
2、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很少  偶尔  经常
3、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很少  偶尔  经常
4、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很少  偶尔  经常
5、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很少  偶尔  经常
6、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很少  偶尔  经常
7、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很少  偶尔  经常
8、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很少  偶尔  经常
9、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很少  偶尔  经常
详细说明父母双方对孩子各有什么期望?
 
详细说明父母双方对现行教育体制有什么看法?
 
详细说明父母双方对哪些家庭教育书籍和讲座有深刻的印象
 
详细说明父母双方曾参加和打算参加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讲座和论坛
 
详细说明父母双方怎样评价孩子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详细说明孩子对各科老师和班主任有什么评价
 
-----------------------------------------------------------
有了以上双方初步的交流和沟通后,家长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做 “家庭教育精英指数测评”:请您分别用10句独立的语句描述和解释以下词语:教育、孩子、心理、科技、艺术、社会、商业、战争。
例如,用10句独立的语句描述或解释“苹果”:
苹果(母亲答题)。
1、苹果是水果。
2、宝宝把苹果放在了桌子上面。
3、苹果生长在中国的北方。
4、苹果的价格是5元/千克。
5、苹果计算机。
6、张博士研制了一种苹果口味的饮料。
7、李老板把苹果运到了广州。
8、苹果有很多的营养成分。
9、我穿了一条苹果牌的牛仔裤。
10、以前有香蕉味的苹果。
---------------------------------------------------
如果家长有兴趣,还应该做如下的测评(适合小学生,中学生暂略):
1. 学习适应性测验 (150项)
2. 数学学习习惯调查 (24项)
3. 艾森克人格问卷 (74项)
4.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 (66项)
-------------------------------------------------------
如果家长有兴趣,可以做“核对单”,详情请见“对家长教育规划的一些建议”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90106&;extra=page%3D2
-----------------------------------------------------------
如果家长有兴趣,还要做“100案例研讨”,对常见的和家长自己的家庭教育难题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和研究。例如:
1、传统的中国教育与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
2、小学入学综合症的预防和处理;
3、三、四年级转型期处理;
4、与各类教师关系处理;
5、如何科学地回答“小孩子的问题”;
6、学习兴趣的培养;
7、语言、文学、性格的内在联系;
8、惩罚和赞扬的联合作用;
9、家庭教育书籍、刊物、论坛以及聊天室的辨别;
10、课外培训(钢琴或其它乐器、舞蹈、美术、书法、武术、跆拳道、棋类以及其它科目)的认识和选择;
11、择校、调班、换座位的原则;
12、班干部的竞选和管理;
13、男生与女生的关系;
14、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的准备和应对;
15、同班、同校家长之间的关系;
16、请家教的管理;
17、带孩子旅游的学问;
18、如何面对无理霸道的学生;
19、如何评价孩子的成绩单;
20、儿童心理特点和情绪调控;
21、如何参加家长会;
22、习惯养成和能力发展的区别;
23、承受应试教育压力与享受学习快乐;
24、商业社会的认识;
25、精英和天才的启蒙;
26、克服女性和母性在教育上的弱点;
27、关注孩子的运动和健康;

最后形成一份以培养提高儿童的五项基本技能为核心的6年家庭教育规划:
                 第一, 个人和社会发展——生活技能
                 第二, 语言艺术——听、说、读和写的技能
                 第三, 数学技能——数字概念和运算
                 第四, 社会学习——认识文化技能
                 第五, 科学和技术——判断思维和推理技能

-----------------------------------------------------
总体的家庭教育规划制定后,还要根据国际、国家和学校教育形势的变化,对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定期的完善每年至少不能低于4次。

-----------------------------------------------
以上是制定家庭教育规划的粗略轮廓。欢迎各位提出意见和建议!谢谢!


——————————————
指点江山——全慧升之道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32 金币 +32 收起 理由
天堑变通途 + 10 + 10 兄弟拿箱底货了^--*^
hq1966 + 10 + 10  不违坛规的贴都可以开
一袋子宁静 + 10 + 10 谢谢你了
酌言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7-7-5 08:52: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爱的翅膀 于 2007-7-4 17:55 发表


你有受虐倾向哦.

俺想拍你,但不知道从何拍起. 满眼都是不同意的

西方重物权倒没错. 东方重人权了? 这从哪里推出来的? 重人情还差不多.


文化和现实有差距.
文化重人权而不重物权,反映在现实中就变成了人情.
不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8:24:41 | 只看该作者
在人性的理解和应用方面,中国和西方、古代和现代实际上没有进步,除了形式有变化以外。早年移居加拿大的中国公民就受到人头税的常年歧视和剥削,为此加拿大政府公开道歉和赔偿。美国开发西部的时候,为修建铁路而丢掉性命的中国人也不在少数。所以谈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应该有一个平衡的角度。
——————————————
指点江山——全慧升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7-4 17:55: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4 17:44 发表
我这段话实际是等着挨砖头的,居然没人拍砖,很失望.
"中国从此无贵族",应该从文化上理解.中国有句古话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就是说,文化和法律都只保证皇帝的地位,而无贵族的地位.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当大官 ...


你有受虐倾向哦.

俺想拍你,但不知道从何拍起. 满眼都是不同意的

西方重物权倒没错. 东方重人权了? 这从哪里推出来的? 重人情还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7-4 17:54:29 | 只看该作者
这些都是中国文化重人权,西方文化重物权的证明??!

中国文化不重人权也不重物权,只重德权面子权。

如果重人权,马家爵父亲不应该原谅才是,因为他的人都不存在了,不原谅应该随主体消失而消失了。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7-4 20:0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爱的翅膀 + 2 + 2 握手握手.不约而同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7-4 17:44:46 | 只看该作者
我这段话实际是等着挨砖头的,居然没人拍砖,很失望.
"中国从此无贵族",应该从文化上理解.中国有句古话叫:"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也就是说,文化和法律都只保证皇帝的地位,而无贵族的地位.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当大官,王公将相都无种.至于实际操作中的有高人一等的人存在,一直都是被认为是贪官行为,不是主流文化.当然元清两朝除外,法律规定了人的等级.
至于人权物权是我很久以前就有的想法.制定道法的时候就有生命权大于路权的说法,生命权就是人权,路权就是物权.而西方国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你敢侵犯,我就可以剥夺你的生命而不犯法.
再看看马家爵,杀了4人,到现在他的父亲都不原谅他.而前段时间的赵**(忘了名字)杀了那么多人都能得到原谅,认为他也是受害者.
这些都是中国文化重人权,西方文化重物权的证明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爱的翅膀 + 2 + 2 实在不知道从何拍起.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7:20: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4 15:34 发表


明白了,但是没有得到结论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中国文化重人权,轻物权,西方文化重物权,轻人权.春秋百家争鸣,大秦商鞅变法,废奴隶制,中国从此无贵族.中国人人权得到解放,而那时劳动人民无物权需求(物质文明不发达),因此一举奠定2000世界第一强国地位.元清两朝逆历史潮流,人分三六九,加上物质文明发展.人民对物权的需求得不到保证,中国落后了.”

谢谢你的回帖!

我认为“。。。废奴隶制,中国从此无贵族.。。。”这句话值得商榷。中国一直就不乏贵族,虽然每个朝代有不同的名称。你从物权和人权的角度来理解社会的结构和变迁,说法很新颖,想必和人大刚颁布的《物权法》有关,“。。。人民对物权的需求得不到保证,中国落后了。。。”我认为中国落后的原因不应该这么简单。

由于对你的基本情况不完全了解,我没有什么确切的结论。我感觉你在对孩子认识社会和文化技能的教育方面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和深度加以完善!

以上是我的初步想法。希望与你有更多的交流!谢谢!

——————————————
指点江山——全慧升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7-4 15:34: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全慧升 于 2007-7-4 12:23 发表


谢谢你给的机会!

我说的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追本溯源,就是看待儿童教育的问题尽可能地从最原始的地方出发。了解“战争的起源”,了解“中国和美国之间不同的社会、文化、教育乃至政治”,可以了解家 ...


明白了,但是没有得到结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全慧升 + 2 + 2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7-4 12:23: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7-4 11:55 发表
关于“中国和美国之间不同的社会、文化、教育乃至政治”,我认为其中的差异犹如不同语言因自然形成的差异,我认为人类社会在形式上有了所谓的进步外在“人的本性”方面没有什么具有积极意义的进步。我曾经思考作 ...


谢谢你给的机会!

我说的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追本溯源,就是看待儿童教育的问题尽可能地从最原始的地方出发。了解“战争的起源”,了解“中国和美国之间不同的社会、文化、教育乃至政治”,可以了解家庭教育理念形成的机理,然后可以推断家庭教育的性质、力度以及有关的属性。有了这些最原始和最可靠的依据,就可以反推出来家长处理日常家庭教育事件的态度和方法,例如,孩子之间经常会发生争执甚至打架,不同的家长就有不同的处置方法,这就和家长对“竞争或战争”的认识有密切的关系。希望我说的不那么复杂!

希望与你有更多的交流!谢谢!

——————————————
指点江山——全慧升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7-4 11:59: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全慧升 于 2007-7-4 11:50 发表
谢谢!

依我对你的判断,我说的一些话就那么难懂吗? 其实我很想与你多交流一下,不知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机会?

——————————————
指点江山——全慧升之道



最近很忙,过几天我会写几篇文章,批批素质教育,挺挺应试教育.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全慧升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1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07:11 , Processed in 0.093426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