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5436|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关于拼音声调的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29 22:3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得以前我们读小学时,并没有轻舌音、变音这样的讲法。现在的小学要求要高得多,想求教一下关于此类的问题,请哪位老师指点一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11-15 08:57: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amyik 于 2007-8-17 14:05 发表
“葡萄”的第二个音节是轻声,单读的时候是阳平,这种现象就是连读变调。普通话的变调是比较少的,上海话的变调范围就广的多。

难道课本上的不是按照普通话为标准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11-14 22:14: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学习了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7-11-14 17:05:07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的考试里月亮的亮应该为轻声,查字典也是轻声,有规律可循吗?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11-13 13:01: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的分享.
很想学一学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11-13 11:02:09 | 只看该作者

同时出现多上声调的句子

谢谢大家的分享,让我获益匪浅。
在这里想请问一下,“这里有几本书?” 这句子又该怎么念呢?
在同时出现这么多的上声调的句子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8-26 14:06: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amyik 于 2007-8-20 09:03 发表


单字当然是标原调,但在词组、语句中要根据实际读音标调,轻声是一种声调弱化现象,其没有清晰的规律可寻,是根据北京话的习惯来定的。北方话在长期受阿尔泰语言影响演变中有声调退化的现象,轻声就是体现, ...

谢谢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8-20 09:26: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plinwz 于 2007-8-18 12:16 发表

按我在资料中学到的好象按规则应该是新华字典里这样标注 ,但是一些比较固定的轻声可以直接标轻声.呵呵,也一直困惑这个问题!有时对轻声\变音\多音字都搞不清楚了,以为它们都是多音字呢!呵呵.请行家指点我们!


这个只有死记,是北京话习惯,没有什么理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8-20 09:25: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plinwz 于 2007-8-18 12:10 发表
 

“一”、“不”怎样变调?  
  “一”在单念或在词句末时念原调阴平声。
  “一”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如:
  一道 一次 一定 一致 一律
  一晃 一动 一并 一刻 一路

  “一”在 ...


“一”“不”的连读变调是根据后字声调来定的。
“一”“不”“七”“八”等字是古入声字(古四声是:平、上、去、入,与普通话四声是两回事),发音短促,现在吴语、粤语等南方方言还读入声。金元之际北方民族入侵,北方话入声消失,入声字分入其他三声(入派三声),产生原入声字声调混乱,前述几个常用字都有这种情况,在普通话语音审定时,“七”“八”等字的声调已经规范为阴平,但“一”“不”等字依然较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8-20 09:17: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plinwz 于 2007-8-18 12:09 发表
什么叫变调?上声的变调有几种情况?  
  普通话中每个音节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音节和音节连续读出,声调相互影响,或多或少要发生变化,不能保持原来的调值,这种现象叫变调,变调是一种自然音变现象,对 ...


普通话的连读变调规则比较简单,只牵涉上声一个调。说上海话的朋友可以注意一下,上海话在连读时所有的声调都发生了改变,远比普通话复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5 00:55 , Processed in 0.09434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