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胎教必要,胎教更要谨慎。宝宝在肚子里的时候,凡是没有把握的事,我都不敢做。比如,放录音机到肚皮上听音乐,因为不知道把握度,没敢做,而是每天由我跟宝宝对话,扯个破铜锣嗓子唱歌给宝宝听。虽然声音不动听,至少,我的声音不会伤害到宝宝。抚触,最多在宝宝踢妈妈的时候我把手搭在肚皮上感受一下,因为不知用力轻重,不敢为宝宝做抚触,而是由宝宝妈妈轻抚。
宝宝出生后,虽然不服妈妈的乳汁拉了100天肚子,但其他各方面都很好,特别是晚上很少哭闹。宝宝的奶奶、外婆都对胎教信服了。
②学习是孩子与生俱来的需要。孩子在胎儿期就开始学习了,出生后,更是努力地观察、体验、学习,心智成长是孩子自身的需要,家长、老师只要正确引导就行。
我的宝宝出生后,我才第一次感觉到有人这么爱学习,完全是一种渴望的状态。实际上,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爱学习的,只是越长大,受到的强制越多,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的也越多。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高玉宝的《我要读书》,私下里不明白为什么还有人要争着读书,现在明白了,学习真的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需要。
③学好如崩、学坏如登。孩子会很自然地趋利避害,会很自然地选对自己有利的选项。要培养好的习惯,需要很长时间努力。
④象成年人一样把学习、游戏分开的做法,对孩子没有必要。成人所谓的学习、游戏,对孩子而言,都能带来快乐,在孩子眼里,学习就是游戏,游戏就是学习。
当家长、老师强迫孩子学的时候,孩子会对学习不感兴趣。同样道理,强迫孩子玩游戏,孩子同样对这个游戏不感兴趣。
教孩子认字,教孩子英语,只要方法得当,对孩子而言是非常愉快的事,也是为孩子将来打基础的事,何乐不为。宝宝还在胎儿期,我也看过许多文章,那时也相信“把识字学英语等作为早教内容会害孩子,要让孩子自由成长”。宝宝出生后,我开始意识到那种观点是极不负责的。当孩子渴望知识,而且完全能够接受这些知识时,我们不给孩子提供环境、提供机会,这才会害了孩子,耽误时机。
⑤家长、老师要把握方向,将孩子的兴趣引到学习上(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学习)。家长、老师要有明确的方向,但又要容许孩子走弯路。
强迫孩子学习,不但早教的效果要打折扣,还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如果不加引导,完全让孩子自由发展,又无异于放羊,是变相剥夺孩子学习的权力,剥夺孩子更深入了解这个世界的权力。
⑥玩伴的力量不可忽视。孩子易受同伴影响,经常和一个有教养的孩子玩耍,孩子也会变得有教养,而和一个没有教养的孩子玩耍,家长就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来纠错。
⑦只有家长、老师花够了功夫,孩子才能真正愉快地学习、成长。如果孩子不爱学习,原因全在家长、老师,对照看看:其一、是不是花了大量时间、精力陪孩子玩;其二、是不是想了各种办法提高孩子的兴趣;其三;能不能理解孩子兴趣在哪里;其四、有没有使用强迫手法。==================================存放图片
此帖由 hq1966 在 2006-09-02 18:40 进行编辑...
[ 本帖最后由 hq1966 于 2008-3-25 20:5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