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450|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讨论】早教的度在哪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20 01:5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欧认为早教是必须的,但是早教的度到底在哪里,却想不清楚最近对这个问题感到非常迷惑,发贴讨论一下

欧认为某种技能的训练显然不应该是早教的内容。早教应该是形成一个人格的基础,为今后智力发展打好基础。面对目前形形色色的早教手段,觉得简直是社会的畸形心态的缩影。面对这些,常常对早期智力开发产生厌恶的情绪。常常想,欧的BB只要做个普通人,有快乐的一生就够了。
另一方面又觉得现在的教育体制真的很糟糕。只要稍微有一点正确的教育方式,人人都能够成为所谓的天才。这个观点是刚刚看完mediocre and genius这本书得出的结论。只要有合适的教育,孩子完全能够在7岁前学完小学课程。不以改革的态度来早教完全是暴殄天物

那么,什么样的早教才算适度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5-6-21 10:03:17 | 只看该作者
linkspeed:

在培养目标上,我是这么想的。我希望我的女儿将来是一个好家庭主妇,也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有发展的能力,也有自己的社交文化兴趣,健康强健的身体...这些都不相悖。生命的那六个轮上孩子有很好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5-6-21 09:57:36 | 只看该作者
我观察周围其它的孩子。被大人过多“呵护“总抱着的孩子就不能自己玩,专注的时间很短。这其实也是大人没有给孩子自由,剥夺了孩子发展机会,能力降低了。开始我以为那样的宝宝可能情商高,因为我女儿对人不是那么感兴趣,总是忙碌的玩她周围的东西。而那些孩子会笑着看大人,特别可爱。可昨天发生的一幕我不这样认为了。

三个孩子在我家一起。s 1岁11个月,m8个月,我女儿阅7个月。阅和往常一样玩得很专注时,s看着阅很喜欢,就凑过头去亲了一口。阅也回过头轻轻的亲了s的脸。几个妈妈就很惊奇笑着说着。m听到就爬过来抱着s要亲,s可能感觉太突兀了就躲,m还是一次一次的要亲,我们都笑的不行了。就让s也亲亲m, 最后m亲了但接着就大哭。妈妈们都说m可真热情呀!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小时就有点象m,特别喜欢和人有感情,得不到回应时很伤心的。

情商是什么?是了解自己和他人内心的能力。专注有能力的孩子自然就能吸引其他人和你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也就是一来一往的回应中,孩子给别人合适的回应,这样孩子会与人相处的自然和谐,来保持住这种了解他人内心的能力。(我认为孩子了解人内心的能力天性是非常强的)

而现在过多的关注成人而不是探索客观事物的关系时,孩子会为了要求大人的爱控制大人而有很被动,也会让性格扭曲。因为建立起强大自我能够客观自我评价是独立人格的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5-6-21 09:24:05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喜欢看大家这样的精彩谈论。顺其自然,也就是给孩子自由,同时也给孩子足够的选择。我的孩子7个月,应该玩套圈了,积木了。那么就提供这些。孩子怎么玩爱不爱玩就让她自由了。但是如果环境里没有这些孩子又怎能自由呢?

所有的孩子有自己的不同兴趣发育速度。但是基本上规律是一样的,过程是一样的。这也是儿童心理学家的任务,找出孩子发育的规律。我们做家长的做到心中有数,给孩子提供,让孩子自由的成长就可以了。本身不太复杂,我们也不应有太多的担心。上一周,给孩子套圈。我套了两个她就感兴趣了,自己套,她是抓住环从空中扔,不准总是偏了,重复了三次就烦了。我就一边饶有兴致的看。她烦了就爬走去拿别的玩了。相比两周前我也给她试过,她看到我的套环熟视无睹。昨天我又拿出环来,她高兴得自己拿着先上下摇摆,再啃啃,后来就专注的套起来,几次后就会套了。我想再过几天她就可以套在自己手腕脚腕上了。

第一次给孩子太早,她的智力还没有达到。孩子就没有兴趣。第二次也太早,过多的让孩子学,孩子达不到就会有挫折感而没耐心,常此下去容易自卑没有成就感。非常赞同蒙特索利的观点,孩子有自己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也有自我发展的能力。我们给他环境尊重他信任他自由的发展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5-6-21 04:37:54 | 只看该作者
太操心了反而把孩子搞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5-6-21 01:13:49 | 只看该作者
[QUOTE=雨cora]倒是拿着一个盒子在手里,看了半天之后再往嘴里送,之后就扔掉了再拿一个,再研究再吃……   哈哈,我喜欢这样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5-6-20 22:48:38 | 只看该作者
一直也在教育着这个问题,也一直都很迷惘
七个月的孩子可以独立玩积木吗?
我的宝宝九个月了,在亲子班里老师拿来套盒,希望教她大物装小物的概念,可是她根本对这种放与拿一点兴趣也没有,倒是拿着一个盒子在手里,看了半天之后再往嘴里送,之后就扔掉了再拿一个,再研究再吃……

或许尊重她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我喜欢孙瑞雪的《爱与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5-6-20 22:41:37 | 只看该作者
好象很有意义的话题
也许是最无聊的话题
为教育而教育,好吗
为生活而生活,好吗
也许,为快乐而快乐,作为有思维的生命更加有意义,
给自己作个准则吧:自然而快乐着,让他的一切融进你温暖而幸福快乐的家,享受作为人类的幸运吧
说出自己的一种活法,接受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5-6-20 19:32:59 | 只看该作者
成长很简单,一讨论起来觉得有点复杂了,尊重孩子,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简单而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6-20 19:29:33 | 只看该作者
受益非浅,还是让我们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去仔细体会吧
大概是manager的坏事干多了,什么事情都想要来个计划,来个目的,来个方案,成了思维惯性了
用软件企业成熟度来做个类比
软件开发方式的雏形方式是随意性非常强,几乎没有纪律约束,所谓干到哪里算哪,干成啥样算啥,因为这种智力创造活动的过程似乎是没有规律可寻的。然后就因为这些不可接受的结果和与管理相冲突的观念,就渐渐有了管理。于是就出现了第二阶段,软件生产被划分成了阶段,每个阶段都要有审核,有结果,要受到控制。然后这种控制进一步深入,开始有了第三方监督,有了数据收集和回馈等等。于是软件从研发变成了生产。
教育很象原始阶段的软件开发,随意的、漫不经心的、创造性的、突发奇想的都可以。倘若哪天人类脑科学突飞猛进,对大脑解读得一清二楚,是不是人一生下来就可以规划呢?那时人类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想象一下还真有点恐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3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1 01:00 , Processed in 0.08799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