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450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学习] 如何利用拙劣的课文—《小草和大树》(苏教版6上第9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25 19:46: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小草和大树
      以长篇小说《简·爱》著称于世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她的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1816年,夏洛蒂出生于英国北部一个穷牧师家庭,童年的一段生活是靠富人施舍,在慈善学校里度过的。母亲不幸早逝,撇下她和嗷嗷待哺的两个妹妹艾米莉和安恩,还有一个弟弟。作为姐姐,她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一部分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除了洗衣、烧饭、缝缝补补外,还要拾柴、捡破烂,替富有人家带孩子。她从小要强好胜,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上不起学,就和弟妹们在家里跟父亲读书。迫于生活,夏洛蒂和妺妹当过家庭教师,办过寄宿学校。尽管成年累月在艰辛中谋生,她们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
       183612月,20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希望能得到她所崇敬的文学前辈的指点、提携。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得到一封远不止使她失望的回信。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训诫她:“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两个妺妹跟她一样被激怒了,发誓偏要在这个“不是妇女的事业”上闯出一条路来。
      文学这条路毕竟太狭窄、太陡峭了。夏洛蒂姐妹的诗倒是写了不少,发表出来的却寥寥无几。姐妹三人节衣缩食,于1846年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结果仅卖出了两本!
      沉重的打击只能使弱者低头叹息。夏洛蒂和两个妹妹没有悲观退缩,没有失去自信心。经过慎重的反思、权衡,夏洛蒂劝妹妹们把创作着眼点转到小说上来。她说:“想来咱们的生活遭遇适宜用小说表现。不必再枉费心血去强摘诗的苦果子了,咱们改写小说!”于是三姐妹在荆棘丛中开拓新路,向小说领域驰骋神思妙笔。
      夏洛蒂以自己为原型,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简·爱》。她和妺妹们怀着一样强烈的愿望和急切的心情,要把在诗的迷途上失去的时间、精力抢回来。三姐妹以罕见的精神毅力,争分夺秒,孜孜不倦地写作着。她们走路、干活、会亲友,都带着铅笔、本子,随时随地把脑子里闪现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她们的路子走对了!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她们庄严地向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宣战: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一年以后,夏洛蒂的《简·爱》出版了。小说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几乎同时,艾米莉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艾格尼斯·格雷》相继出版,最终也获得极大的成功。三姐妹的脱颖而出,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
[发帖际遇]: shwyyan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开宝箱,分到了 3 金币,太幸运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8 22:13:45 | 只看该作者
谷雨 发表于 2014-12-28 09:43
同感于稿酬之低,让文人只好另辟蹊径以养活自己,于是在物质的追求之中沉浮,思考的时间因此减少,犀利的 ...

谁知道呢,不猜他们了。重要的是坚持我们自己的底线就好了。

点评

是的,我们做自己的。  发表于 2014-12-29 14: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12-28 09:43:03 | 只看该作者
shwyyan 发表于 2014-12-26 15:56
您客气了。中国的稿酬之低,让人发指。像这种心灵鸡汤似的小文,如果都想我这么认认真真的考证,那 ...

同感于稿酬之低,让文人只好另辟蹊径以养活自己,于是在物质的追求之中沉浮,思考的时间因此减少,犀利的东西就少了。
也或许是作者看到了骚塞的信,可是缺少足够的理解力?语文教学越来越差,作者的理解力也自然每况愈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2-28 09:35:09 | 只看该作者
终于花时间读完,非常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2-26 19:38:21 | 只看该作者
当年明月是这么说的:那么谁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谁支配着这些历史规则呢?

真正创造支配历史的是稻田里辛勤劳作的老农,是官道上来往的商贾,是朝堂上进言的官员,是孤灯下苦读的学子。

是的,正是这些普通人创造和支配着历史,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注定默默无闻,都无法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们也是伟大的,他们用自己勤奋的工作不断推动着历史的前进,他们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人。

如果在鸡汤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会觉吃饱了撑的。可看过那些糟烂事记载后,又会觉得没错,事实如此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5:56:33 | 只看该作者
zty1122bb 发表于 2014-12-26 13:23
谢谢楼主的资料,我觉得您说的这位谈雨山与出版社应该是一伙的。他们不应该不知道真实的情况,但是,莫名其 ...

      您客气了。中国的稿酬之低,让人发指。像这种心灵鸡汤似的小文,如果都想我这么认认真真的考证,那我估计一大票作者就要饿死。我对人内心的善,还是相信的的。我更愿意相信谈雨山是疏于考证,按照自己的需要编了几句。这种文字属于教材编辑们超喜欢的类型,选了进去。
      至于文化历史的造假,应该说有文字记载以来,就一直没断过。不过求真的人也同样没断过,哪怕是有些时期极度黑暗。这也许是我们民族千年不倒的原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2-26 15:54:57 | 只看该作者
同意, 为什么编造的东西能进课文,而且还这么长时间地毒害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2-26 13:23: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资料,我觉得您说的这位谈雨山与出版社应该是一伙的。他们不应该不知道真实的情况,但是,莫名其妙的使命感是他们无所顾忌,胡编乱造。对于中国人来讲,文化、历史方面的造假,要比那些物质上的虚假玩的更早,更纯熟,更不要脸。
奇特的是,这样的民族却能够千年不倒,也许这种虚假更自在,更有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2-26 10:21:16 | 只看该作者
典型的语文课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4-12-26 08:56:2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东西,是楼主自己弄的吗?有人教版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2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12:02 , Processed in 0.089644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