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360|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学习] 资中筠:中文是一种文化底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0:0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章来源:http://www.aisixiang.com/data/74587.html

我之所以被邀请到这里来讲话,可能是因为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人应该首先学好中文》。那是2008年,为了迎奥运,媒体大肆宣传学外文。打开电视,在记者的诱导下,街头各行各业的百姓似乎都在积极学外文,连在公园晨练的老大妈也说学了外文便于出国探亲云云。与此同时,电视的字幕充满错别字,广告乱改成语成风,所谓“历史剧”中半通不通的对话,人物的称谓混乱:称对方父亲为“家父”,自己的妹妹为“令妹”,把自己家叫做“府上”等等,不一而足,惨不忍睹。所以我有感而发写了那篇文章。
现在似乎忽然走到另一个极端,强调学中文、弘扬传统文化了,就要压缩外文,在高考中降低外文的分量。似乎学中文和学外文互不相容。我必须首先声明,我主张学好中文绝不是与外文相对立,也与现在以传统文化抵制所谓的“西化”无关。更不赞成那种让小孩子穿着古装读《弟子规》、《三字经》之类的做法。现在讲讲我对学中文的看法,并且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学中文的经历。
中国人为什么要学好中文?
我们每个人都是用母语思考的。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他的母语的程度有很大关系。一个中国人除非生长在外国,从小就学那一国文字,自然就以那一国的文字为母语,如果那是英语,那么他的文化水平和他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关系。
中文(我这里指的是汉文)有两大特点:
口语与书写文字是两套,这是汉语对用拼音文字的外国人说来最难学之处,等于要学两遍。所以普及比较难。好处是虽然方言非常复杂,文字是统一的,就是现在大家都归功于秦始皇的“书同文”。不像印度,由于每一个邦都有自己的文字,到现在还得用英语为官方语言。既然是中国人,说话已经不成问题,“学文化”就是从识字开始。能正确地读、写、用多少字和词就成为衡量基础文化程度的重要标准。
另一特点是成语、典故特别丰富,并已融入日常话语中,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正是汉文的魅力所在,也是几千年文明的积淀。对成语、典故的运用也成为写文章的一大艺术。当然不能要求人人都是文章高手,但是基础的语文教育至少应该严格规范,应该有一定的要求。依我设想,一所合格的完小(六年级),其毕业生应该能写通顺的白话文而极少错别字,初中毕业则应掌握常用的成语、典故而不出错。能流畅地阅读一般文学作品,有进一步提高的自学能力,这就算有了文化基础,以后无论学什么专业,包括外文,那是个人的选择了。所以现在乱改成语是对中文极大的破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10-17 10:17:07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5-3-23 22:53:42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我看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5-3-4 22:09:2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辛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1-29 10:57: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很棒的文章,谢谢转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5-1-25 16:47:2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真好!
[发帖际遇]: 美灵儿小丫丫 被宝箱砸中,开宝箱花了 1 金币,想知道开出什么好东东?回帖试试。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5-27 17:11:59 | 只看该作者
老人家的文章写的太好,不能同意再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5-21 22:39:59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文章啊,还没看完,先做个标记,回头再接着读。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5-21 18:36:45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感受很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5-21 14:20:43 | 只看该作者
自己的中文,或者说文化底蕴不好,常觉得自己属于没有文化,只知道傻傻地、尽责地工作的人。在陪着孩子学习、成长得过程中真的觉得自己也看到了更多的世界、自己也成长了不少。特别需要收藏、仔细品读这样的好文,并和孩子一起,从头做起。

顶一个!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5-21 10:17:36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一篇好文,慢慢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23:34 , Processed in 0.08668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