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520|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我们为何会忘掉3岁以前的事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5 17:3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字:真不知道三岁之前能记住什么东西?

最近看了一篇文字,发现三岁之前记不住东西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此时大脑中处理记忆的海马回尚未发展完成。这是为什么我们有“童年失忆症”的缘故(佛洛伊德看到了这个现象,给了它这个名字,但是当时的科学还不了解海马回的功能,因此佛洛伊德的解释是不对的)。一般要到三、四岁才会对童年生活有所记忆。除非对某件事有很大的情绪成分(惊吓、恐慌、哀伤等),例如目睹新生戏院大火、九二一地震,不然,童年的生活似流水般逝去,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5-4-11 13:45:17 | 只看该作者
引用一句话:"教育始于6岁﹐学习始于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5-4-11 13:28:13 | 只看该作者
三岁以前的记忆可能真的没有,但是三岁以前的教育对以后的影响是绝对存在的。

我碰到过一个孩子,从出生后到大约三岁一直是爷爷奶奶带大的。三岁后爸爸妈妈接到身边。可是孩子已经养成了许多坏习惯,而且小小年纪牙齿就被虫蛀了。妈妈带孩子看牙医,孩子又吵又恼,决不配合。别的事情也是,只要不能让她满意,她就吵闹。父母疲惫不堪,却又束手无策。这样一来,父母对孩子也很不满意,孩子也觉得父母没有爷爷奶奶好。就我知道的,磨合了一年还是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5-4-8 14:30:10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教育没错,只要方式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5-4-8 14:21:07 | 只看该作者
3岁以前的记忆表面上不存在,其实存在于潜意识中,有些人长大后存在的心理问题就有可能于3岁以前的潜意识记忆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5-4-8 12:02:04 | 只看该作者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可参考蒙台梭利的关键期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国内有基本根据蒙台梭利的理论演绎的书,我没看过,
你可在网上搜搜看。
不过提醒一下,这个问题争议很大,权当参考吧。
谢谢。很感谢您这样的专业人士,希望您能经常介绍一些您认为比较好的有关早期教育和儿童教育方面的基础性的理论书籍,也算是帮我们启蒙一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5-4-7 23:12:28 | 只看该作者
qianqianmama+-->引用:qianqianmama 感觉edu太片面,你真的认为三岁前的教育没有意义吗?
三岁前吃的东西全部不会留下什么,分裂的细胞也早为新细胞所代替,但三岁前孩子能不吃东西吗?很可笑的逻辑!

呵呵。什么是教育?在你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5-4-7 22:57:4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不太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5-4-6 17:39:35 | 只看该作者
感觉edu太片面,你真的认为三岁前的教育没有意义吗?
三岁前吃的东西全部不会留下什么,分裂的细胞也早为新细胞所代替,但三岁前孩子能不吃东西吗?很可笑的逻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5-4-6 17:22:42 | 只看该作者
education2008+-->引用:education2008 看不懂。还是有话直说吧。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
比如,做一点专门研究,发表一篇像样的文字,指出我的论点有哪些问题。
也可以增加大家的知识。
就这样不明不白甩出一个事实不清,道理不明的个案来,
除了浪费别人的时间看不出有什么作用。
这个论坛的好处就在于大家是在讨论问题,不是无聊灌水。

看不懂?不会吧,专家的理解能力肯定很强的,而且象邓亚萍这样的案例肯定要重点研究吧!不过我还是告诉你一下吧。邓亚萍小时候打球一直得不到权威的认可,(按省队的一般标准)成绩已经好得不得了,还进不了省队;等后来,(按国家队的一般标准)成绩已经也好得不得了,还进不了国家队。可她并不因为别人不喜欢她而没有信心。

因为我发过贴批判以你代表的教育研究界,对我有情绪可以理解。不过看你对理论和个案间的关系的理解,我的批判真的没错——基本的科学素质都没有。

理论和个案什么关系?理论是用来解释个案的,当一发现案例这个理论不能解释,这个理论就把它归为特列,那理论就不成为理论了。(回头请教一下你的导师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6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0 12:06 , Processed in 0.08226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