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36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影] 第四部【浪潮】给这块土地上所有的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 22:23:3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涯论坛上,有网友认为这是“绝对适合中国人看的电影”。这部电影来自卡尔 马克思的祖国——德国。

   但是德国电影《浪潮》却是根据1967年4月,美国加州一所高中一项真实的实验而改编。


片名:浪潮/Die Welle   类型:剧情  片长:101分钟  上映时间:2008-01-18

导演:Dennis·Gansel

主演:约根·沃格尔      MaxRiemelt      JenniferUlrich(I)       雅各布·马特施恩茨

国家:德国    发行公司:AurumFilms


05.jpg (76.32 KB, 下载次数: 0)

05.jpg

评分

参与人数 3金币 +23 收起 理由
77498139 + 3 赞一个!
爱睿02 + 10 感谢黑板推荐哈,和孩子一起看!
helenminliang + 10 好推荐,是你的风格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3-3 20:00:50 | 只看该作者
找到宝了,今晚来看!谢谢黑版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10-12 22:38:29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美丑、对错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只有当美与丑;对与错在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相互比较和发生作用时才会凸现出来。比如,有些事从表面看是有利的,从深层看可能是有害的;从眼前看是有利的,从未来看可能是有害的;从整体看是有害的,从局部看可能是有利的;从一方看是有利的,从另一方看可能是有害的。很多东西用于有利的方面是有利的,用于有害的方面可能就是有害的了。我们看待事与物时如若能把以上所有因素综合考量在一起时,我们还能自信地说利与害,对与错,美与丑的辨别是件容易的事情吗?其实更困难的是,当我们需要在两利之间取舍,在两害之间选择时,又该如何分辨两利相较哪一个更有利,两害相比较哪一个更有害?要真正做到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谈何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20:03:44 | 只看该作者
“思维的僵化对于趋利避害没有任何帮助,这是我从这部影片中看到的和感受到的。”

   ------------- 你这样说我才明白一点点,但还是有些糊涂。

  77想说:任何事物都有二面性吗? 就是我们高中政治课本中的“矛盾的对立和统一”。课本上说,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但实质上唯物辩证法是诡辩说。
      这里不讨论哲学,因为本人理论水平不够。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中庸之道。这二者被统治阶级结合起来之后,就可能造成人民思维的混乱。如:这世界没有绝对的东西;这世界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一件事情,可以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
      如果你例举出绝对的或永恒不变的东西,他又会以普遍性和特殊性来自圆其说。我举个例子:人类父系遗传基因为什么就能不变?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混淆美丑,混淆是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0-12 14:01:51 | 只看该作者
居安思危和化害为利的道理人人都懂,可是真到实践的时候,我们往往又习惯性的视有利为有利,视有害为有害。属不知任何事物都存在有利和有害的两面性,如果我们连‘利中害’和‘害中利’都看不见,居安思危和化害为利就更谈不上了:)

点评

思维的僵化对于趋利避害没有任何帮助,这是我从这部影片中看到的和感受到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5:06
我这不叫喊口号,这个道理适用于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4:58
不喊口号直接说。今天孔三妈微博又骂人了,虽然极度讨厌此人,但佩服此人勇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2 14: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0-7 18:55:0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也是一定要看的,谢谢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0-4 20:30:38 | 只看该作者
你的推荐每片必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0-4 18:16:54 | 只看该作者
的确是很好的片子,类似好片还望版主多多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0-4 11:28:07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了,很发人深省,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 23:38:05 | 只看该作者
一对双胞胎男婴。反抗对于某些人,是一种天生的属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 23:2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黑夜里的眼睛 于 2013-10-7 20:19 编辑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6年德国汉堡。一群人在汉堡观看海军训练船下水,当数百人举起手臂一起行纳粹礼时,一个人抱着手臂斜眼看着那带头行礼的人.1991年这张照片刊登时,一名女子认出这是她的父亲,他的名字叫August Landmesser。此前,因为和一位犹太女人结婚,他已被判两年苦力。1944 年他被杀害。一张照片,见证了人类高贵的道德力量。


                                ----------By Elizabeth Flock


   Landmesser明显有个人的原因不去行礼。

  他在1931-1935年是纳粹党员,随后因为与犹太女子Irma Eckler结婚被开除。

  在他与妻子有了两个孩子之后,他因为“玷污种族”被关押。他的妻子也被盖世太保抓捕和关押并与孩子分开。

  Landmesser 1941年出狱,他立即被征召为战争服务。后来被宣布失踪,据信已经死亡.


  1996年,他的女儿,写下她的家庭在德国被拆散的经历。

  16年后,这个故事传遍网络。感谢网络重新发现了这笔历史财富。




08.jpg (83.13 KB, 下载次数: 0)

08.jpg

b1副本.jpg (76.71 KB, 下载次数: 0)

b1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2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8 20:22 , Processed in 0.089221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