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457|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doman孩子的三种未来:读rainbow文章后的感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2-18 03:3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doman孩子的三种未来:读rainbow文章后的感想

--------------------------------------------------------------------------------

读了rainbow的文章,关于杰杰速读,照相记忆的那段。
我从直觉上相信她说的可能是真实的。

就像我以前听说有人练气功,可以赤身在零下数十度的气温下呆数小时,
虽然我无法理解,但我相信写那篇文章给我的感觉很真诚。

因为这世界上伪气功太多了,所以气功的真伪给我们很大的困惑。
同样,对doman和七田真的理论而言,到底是真是假现在还是让人困惑的一件事。

因为他们不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验证。是故意抵触还是别的不得而知。
从这个角度说,doman的确是伪科学,也就是非科学。但是,非科学的东西
不见得就是骗术,就像中医一样,也是非科学,但仍然能够为人所接受。

现在的问题是,即便照相记忆能够练出,那么,孩子到了9岁(据说开始转向抽象思维),
孩子的这种照相记忆的奇异本领能否继续保留?我们知道,孩子生下来就会游泳,
但这种奇异本领以后会消失。doman的方法最终能否改变人类的生理发展的规律?
我个人猜想,doman之所以从来不接受科学界的检验,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
一定的致命处。

还有一点,照相记忆作为一种大脑的工作方式,会不会与正常的思考方式产生冲突?
人的大脑能否进化到一定程度,能够交替进行照相思考和逻辑思考?
这点可能是doman理论最致命的,当然,这依然是我个人的猜测。一切有待时间的检验。

脑科学的证据表明,左右脑实际上是相通的。并不存在独立的右脑。那么也就意味着,
从生理的角度,照相记忆和左脑的逻辑思维是互相干扰的。我恐怕这种干扰会给孩子
带来一定的苦恼。

除非这个孩子放弃逻辑思考,一直用照相式思考的方式。可我觉得这样的人在世界上
很难生存。的确有这样的人,比如雨人。但我想,雨人之所以成为雨人,实在是情非
所愿。

所以,doman孩子的未来只有三种可能,一种是随着正常的生理进化,逐渐放弃照
相式思考,回到正常思考的轨道,自然,当初练就的本领也就自然消失。

另一种就是继续保持照相式思考,我想这种人必然是雨人这种类型。但当雨人也不是
那么容易的。一般人未必有这种“天赋”。

第三,照相式思考与逻辑思考兼容。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人必然是一个世界级的超
级大天才。因为他如此博闻强记,很容易学惯古今和中西。这是国宝级的人物。任何
社会都不会埋没。但是,我仅从经验判断这种可能性不大。doman和七天真的的理
论已经有年头了,可至今还没有这样的大天才出现。

根据以上判断,我能不能做如此结论,doman和七天真孩子的未来最有可能是
第一种,到九岁左右,回到正常人的轨道。但是,这种正常也许隐含着一些我们无法
预料的问题,积极方面,可能比正常儿童聪明一些,智力高一些。消极一面,
可能在心理方面会有一些异常,还可能智力不如正常儿童,因为他在儿童期
习惯了用照相式思考,逻辑思考能力开发不够。当然,这些都是猜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5-2-20 03:14:42 | 只看该作者
咦?你的乾坤大挪移的本事不错啊。是不是经常和人在网上吵架。

你说: 背诵不算数,
我说: 背诵是不算数,理解了就可以,
你说: 对啊,理解了就可以,但是背诵了不算数。

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5-2-20 02:41:11 | 只看该作者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前几天,有人和我讨论证明1+1=2的问题,我能理解他是望文生义了,很正常,因为不可能让每个人都那》样去了解数学。》要是你告诉我你的孩子能够用他自己的话,把一个故事换一种方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我就不得不怀疑了。》其实就是一个背诵,又谈何"知道如何用和有什么用",>它仅仅知道了那个字与你给他的那个形以及相似形的对应,远远不知道如何用和有什么用。 回过头去看看,发现我上了你一个小当。 对应是背诵。阅读是理解,知道如何用和有什么用是运用。 你稍微跳了一格。 比如让我写小说,可以肯定是狗屁不通,但不等于我不会读金庸。
很高兴你关注到这个问题,不过你并没有上谁得当,我可以不会写小说,我读小说就够了。 但是对于孩子,仅仅知道那个字发什么音,远远不是我们能满足的,我们需要他知道那个字该怎么使用,才能认为他是会了。 所以你的这个发现很重要,因为非常多的父母喜欢看孩子了解问题的表象,就觉得可以说孩子都会了,这个现象是极其危险的。所以我说我们不可以满足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你的孩子上了学,一天老师出的几道题他全作对了,他就告诉你说:“妈妈,这个我全学会了,明天我不用去上学啦,等到明年下一个年纪我在继续上吧”,我相信你是极其不同意的,因为那样太危险啦。 而对于很小的小孩子,因为他环境不一样,我们却可以很放心的肆意去放大他的能力,而没有任何压力,是因为我们不需要担很大风险呀。其实呢,那个父母不爱夸自己的孩子,孩子是父母的骄傲吗。不过看到别的父母夸自己的孩子认识多少多少字了,我们父母自己也完全不必那么着急,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到别人的后面。其实只要你用心,相信你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来。而盲目的去效仿一些尚未证实的方法,万一对孩子发展产生了不好的影响,那岂不是好心做坏事么。 另外要说的是,孩子的成长,进取心尤其重要,无论使用什么方法,无论怎样为孩子骄傲,也不可以让孩子以为他那个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了,否则也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5-2-20 01:31:18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有人和我讨论证明1+1=2的问题,我能理解他是望文生义了,很正常,因为不可能让每个人都那
》样去了解数学。
》要是你告诉我你的孩子能够用他自己的话,把一个故事换一种方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我就不得不怀疑了。
》其实就是一个背诵,又谈何"知道如何用和有什么用",
>它仅仅知道了那个字与你给他的那个形以及相似形的对应,远远不知道如何用和有什么用。

回过头去看看,发现我上了你一个小当。
对应是背诵。
阅读是理解,
知道如何用和有什么用是运用。

你稍微跳了一格。

比如让我写小说,可以肯定是狗屁不通,但不等于我不会读金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5-2-20 01:06:04 | 只看该作者
huge57+-->引用:huge57 支持!
其实,这个论坛的不少家长在使用所谓Doman的方法作早教,也没有必要恐慌。因为你们所用的方法,与医学治疗是不同的。只是没必要把它奉若神明就是了。

观贴有感

人们迄今对自身的认识恐怕弱于任何其他的领域。脑科学方面如此,幼儿早教亦然。
Doman在关于脑损伤方面的治疗,是否伪科学,本人无知也无勇,未敢评论。
但他在早教方面的一些理念,却与他在脑伤治疗方面的成果有所不同,尽管有一些联系。
因此,与其拿他脑伤治疗方面的结论遭到学术界的质疑一事,来大加发挥,评判它的早教体系,倒不如直截了当批判他的早教专著。这样才更具有学术的意义。当然,这就需要一些学术功底,而不是故弄玄虚者所能胜任。
我并未使用过Doman的方法,倒是有人曾用他的方法来嘲笑过我。这却推动我对它去了解,目前仍然了解不多,但我觉得它也可以自成一家吧。——至少还不是巫术,尽管有夸张的。
在一个相对无知的领域,首要的是鼓励探索,而不是急于否定;对于一切用爱心在此探索的人,我都引为朋友,给以敬仰;而对那些一边说盆里水脏,一边又要把盆里的婴儿一起倒掉的家伙,则给以蔑视。

doman的治疗理论和早教理论理论根据是一致的。
我转了一篇英文的帖子已经很详细的说明这点了。
批他的治疗是伪科学就是把他的根基给动摇了,还要费力去砍树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5-2-20 01:03:25 | 只看该作者
bump+-->引用:bump 这几天看到这里经常讨论什么思维的,什么是逻辑思维?有谁出来解释一下吗?我不太懂。
应用题不需要逻辑思维吗?我还第一次听说。因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应用题教学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决定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我不是已经发过一个文了吗?那个文就是回答你这个问题的。
请问:雨人的计算能力是逻辑思维吗?如果是逻辑思维的话,
拜托你告诉我为什么这些人连衣服都不会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5-2-19 23:40:13 | 只看该作者
bump+-->引用:bump 这几天看到这里经常讨论什么思维的,什么是逻辑思维?有谁出来解释一下吗?我不太懂。应用题不需要逻辑思维吗?我还第一次听说。因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应用题教学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决定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bump先要补补逻辑思维的课,你找的这个证据不仅没反驳了楼上的那个结论,反倒有提供证据的嫌疑。 其实说到数学,看过某些人说孩子学会加法了,我微笑,看到有声称2岁多的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了,我哈哈大笑,看到有声称7个月的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了,我哑然失笑。前几天,有人和我讨论证明1+1=2的问题,我能理解他是望文生义了,很正常,因为不可能让每个人都那样去了解数学。其实说到1+1,我还看到无数人声称解决了歌德巴赫猜想了,而且给出无数的证明,可惜他们往往在前提上有了一个小小的假设和错误。其实说到那个猜想,你可以穷举无数的例子说明他是正确的,但那不是证明。 数学就是这样严谨的东西,做父母的为自己的孩子自豪是很正常的,但不应该用夸大的东西去误导别人。有目的的误导我们管它叫弃骗,无目的的误导我们叫它可悲。假话说一百遍,连自己都觉得它是真理了,那叫做自欺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5-2-19 17:48:06 | 只看该作者
wangyao+-->引用:wangyao 逻辑思维不是应用题.
看来我想我们之所以有争论,尤其是对数学上的根本分歧就是在于我们对数学的概念存在误差.

这几天看到这里经常讨论什么思维的,什么是逻辑思维?有谁出来解释一下吗?我不太懂。
应用题不需要逻辑思维吗?我还第一次听说。因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应用题教学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决定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5-2-19 16:39:28 | 只看该作者
逻辑思维不是应用题.
看来我想我们之所以有争论,尤其是对数学上的根本分歧就是在于我们对数学的概念存在误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5-2-19 12:47:45 | 只看该作者
>则给以蔑视 讨论就是讨论,不必谈论人品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0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4 21:28 , Processed in 0.08227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