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4013|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州小学生米饭行为实验--为国人的科学素养叹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2 13:0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一个报道,先把它转发在下面,下一个帖子我再简单的评论一下。

广州小学生米饭行为实验:米饭被大骂一个月会变臭2011年11月30日 17:56
来源:南方报业网 作者:梁艳燕 冯宙锋
字号:T|T0人参与0条主评论 0条评论0条总评论 打印 [email=]转发[/email]



小学生做“米饭实验”。实习生麦青广 南都记者冯宙锋 摄
“你美得像个天使,我真舍不得扔了你!”“你这么恶心,还敢呆在我家里,我要好好教训你!”每天上学前,四年级学生马昊总会从冰箱里捧出两樽米饭,一樽尽说赞美话,另一樽则用力骂。还有一樽米饭则静静躺在冰箱里,从未被理睬。
原来,这是最近正在天河区华成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中风靡一时的“米饭实验”。这个实验缘于上月初该校播放的科学纪录片《水知道答案》。为亲身验证人的行为举止是否能对事物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米饭实验在三四年级学生开始推广,孩子们可自愿参加。
根据著名的三碗米饭实验,对米饭的态度不同,结果也会不同。说好话的会发酵,散发出香气;用力骂的会变黑发臭;而不理不睬的更糟糕,甚至会流出脏水。
小马昊的三碗米饭实验,最终结果会如何呢?
享受“沙发”待遇的米饭
华成小学四年级学生马昊,从10月初开始尝试米饭实验。
“当时觉得很土很傻,对米饭说话怎么会有变化呢,但觉得很有趣,很想试试。”鬼点子多多的他,拿了三个塑料瓶,用蜡笔在上面画画。
在赞美的米饭瓶子上,他画了一朵漂亮的小花,在谩骂的米饭瓶子上画了一个又丑又大的猪头,而在不理睬的那瓶上什么都没画。为了显示“赞美米饭”的尊贵,小马昊还亲手用卡纸做了一张小沙发,让米饭能舒服地坐着。对不理睬的那瓶则剪了一个小方块做毛毯。
每天早上上学前、晚饭后、睡觉前,小马昊都会对赞美的米饭说上三四遍甜甜的话。
“赞美的话几乎每天都会不一样,会说‘你这么漂亮,我舍不得扔了你啊!’”,对责骂的米饭,小马昊也毫不留情:“妈妈教了我一些骂人的话,我会说‘你太恶心了,我要教训你’。”
与家长们斗智斗勇的实验
“妈妈对我做米饭实验没什么意见,就是我哥哥不喜欢。”小马昊说,在读高二的哥哥很讨厌米饭变坏后的臭味,还曾经撕掉他为米饭做的小沙发。“所以我那时每天都赶紧把米饭拿出来,藏在书柜里,等哥哥从冰箱拿完吃的再放回去。”
“爸爸妈妈都笑话我,说我对米饭比对爸爸妈妈还好。不过,他们都由得我做的。”小马昊说。
而其他参加实验的学生却未必有这么幸运了。小马昊的同班同学嘉蓥告诉南都记者,自己11月初也做了米饭实验,两三个星期后米饭有些许变化,但被妈妈倒掉了。“我很想再做,但怕被妈妈骂。”
小马昊的另一位同班同学彦霖则想出了逃避爸爸责怪的方法。“我会调好闹钟,在爸爸起来前赶紧从冰箱里把米饭拿出来,跟它们说两次话。不然爸爸起来后肯定会说我傻。”为了做米饭实验,彦霖每天6点多起床,牙都没刷直奔冰箱,但一个月后还是难逃被爸爸倒掉的厄运。“被骂的米饭发出一阵阵的臭味,爸爸实在忍受不了了。妈妈还挺支持我的。”
一个月后发生的奇迹
一个月后,奇迹发生了。一直被赞美的米饭还是白白的,只有一点黄,被用力骂的米饭变得又黑又臭。“爸爸一打开冰箱就不停地骂‘臭死了’。”
而原本应该变得更臭的不理不睬的米饭,在小马昊的手中居然只是变黄了。“可能是那张小毛毯起了作用吧。”小马昊天真地猜想。
做完这个实验,小马昊也有了改变。
“现在生气了也不敢随便骂人。以前跟哥哥抢电脑玩,总会骂哥哥欺负自己,现在不敢了,怕哥哥的心变得跟那碗米饭一样黑。”三年(2)班的班主任温老师说,自己在一年前就看过米饭实验,当时不确定实验的真实性,但启发了自己教育孩子要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多表扬他们。“看到脾气很犟,会赌气不上课的学生,自己也有了耐心,试试发掘他的优点,用表扬取代了骂。”
三、四年级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爱心小组,让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学生每天发现组员的优点,赞美他们。
“以前上课回答问题,有的同学说错了,其他同学会起哄说‘你说错了’。现在,他们会先说一句‘他说得很好’,‘我补充一下’。回答错了的学生也得到了肯定,举手发言的学生变得更多。”温老师说。
■专家说法
量子物理学佐证米饭实验
不少人对米饭实验心存怀疑,不过,广州团校青少年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庆说,米饭实验得到了心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的理论支持,是真实可信的。
量子物理学证明,粒子能记忆身边环境的变化。水分子也是一种粒子,就像镜子一样,会记忆外界的想法、语言、音乐和图像,并通过自身变化反映出来。只要是带有水分子的物质,都能得到米饭实验的结果,比如香蕉、苹果、蜂蜜。日本的江本胜博士所著的《来自水的信息》、《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中也用不同地方的水做过类似实验。
三、四年级观察力、理解力和动手能力比一、二年级的学生强了很多,也开始感受到来自学习的压力。同时,这个阶段正是孩子自我意识、人格意识的建立期,在这个阶段所形成的习惯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人格发育。通过简单的实验,可以让孩子直观地认识到,自己的想法、语言会对物质世界有很大的改变,人体内80%以上都是水分子,人也是一种物质,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果你对他人也像对米饭那样不理不睬,结果往往是最差的。而正面的想法和赞美、鼓励的话,比如说句“我爱你”,能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采写:南都记者梁艳燕 实习生关倩莹 摄影:实习生麦青广 南都记者冯宙锋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金币 +60 收起 理由
如果 + 30 + 50 恭喜入选《近期热点置顶贴》,谢谢你的 ...
你带来的幸福 + 10 + 10 我只知道对于饲养的动物,种植的植物用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09:29: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r.Devil 于 2011-12-29 09:06 发表

我还真认识一位以“心诚则灵”来对待孩子重复这个所谓“实验”的家长。。。备注一下:孩子在某读经私塾,不学数理化,只读圣贤书。


哈,是吗,这个实验影响还真的挺大呢。

其实那个实验方法也算简单,比较好操作,倒也可以让孩子们去做。可是有些人,不达到他们想得到的结论就誓不罢休,所以要想尽办法去证实他们的“结论”

其实呢,这个中国的文化直接相关的,在这个国家,“真理”不是用实验证明出来的,而是由“强权”的人嘴里讲出来的,而那些“科学工作者”们,都是在那里证明“领导”的正确而已,所以这个国家文化里,就缺乏科学的素质。从这点上说,那个执着的家长还是可钦佩的,因为它毕竟孩子试图证明以前的“实验”过程中出了岔子,也许哪一次就能得到他想要的结果,而且我前面分析过,几率很大的。我们的那些”科学工作者“还不如那位家长呢,他们平时习惯于直接伪造数据。

科学啊科学,对这个民族,还是一个梦想。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5 金币 +1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嗯,的确,现在基本上原创的,都是美国 ...
榴琏 + 10 + 10 MORNING, 好早啊
Dr.Devil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12-29 09:06: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11-12-28 23:47 发表


就是啊,你的心不够诚,心诚才能灵

我还真认识一位以“心诚则灵”来对待孩子重复这个所谓“实验”的家长。。。备注一下:孩子在某读经私塾,不学数理化,只读圣贤书。

[ 本帖最后由 Dr.Devil 于 2011-12-29 09: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8 23:47: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11-12-20 16:09 发表
缺乏科学素养的我进来啦,这个实验俺闺女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在家做过(非学校任务),结果是反的:被赞美的饭变黑了,被骂的饭反而好好的,只是有点干 我们反思:赞美的时候心里感激的成分不是很强烈;骂的时候 ...


就是啊,你的心不够诚,心诚才能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12-28 11:00: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77498139 于 2011-12-12 16:52 发表
从图片上来看,每天一点口水,想让一个米钣变酸腐应该不难:)

说得非常好,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12-20 16:1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果行育德 的帖子

你是在浪费粮食,好好的两碗米饭,吃掉多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10 + 10 O(∩_∩)O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12-20 16:09:06 | 只看该作者
缺乏科学素养的我进来啦,这个实验俺闺女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在家做过(非学校任务),结果是反的:被赞美的饭变黑了,被骂的饭反而好好的,只是有点干 我们反思:赞美的时候心里感激的成分不是很强烈;骂的时候呢,也没有恨意,而且一下子想不起骂人的词汇,边搜罗词汇边觉得好玩,心里开心着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chemmama + 10 + 10 原因分析的太有趣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12-20 15:14:52 | 只看该作者

应该鼓励

本来孩子们生活中做实验的机会就不多  很多老师也不注重这一块  如果有比较好的实验  还是建议孩子做一做  培养爱观察 爱思考的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12-14 10:22:4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实验结果真不可思议。 根本就不要做实验,直接写上结果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12-13 23:16:3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女儿提出做这样一个实验,我是不会反对的,一个孩子能有这样的实验精神,鼓励还来不及呢,为什么要反对?
很多我们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其实不一定是对的。
古代有句成语是“对牛弹琴”,可是,现在已经有很多养牛场专门放音乐给牛听,这样的牛肉质量更高,这应该是已经得到证实了。

所以我想,我能做的,也许仅仅是提醒孩子实验应该做得更严谨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4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1 00:40 , Processed in 0.086317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