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247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资料] 转帖:吟诵传统与声韵分析总序(有音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6 17:3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编的话:吟诵爱好者可以看其他系列文章
(转帖 ) 吟诵——中国式读书法
http://bbs.etjy.com/thread-234966-1-1.html

转帖:论吟诵的基本方法
http://bbs.etjy.com/thread-234968-1-1.html

转帖:吟诵的价值
http://bbs.etjy.com/thread-234982-1-1.html

转帖
:吟诵的前世今生

http://bbs.etjy.com/thread-234980-1-1.html

转帖:吟诵走入了学校,走进了课堂
http://bbs.etjy.com/thread-234476-1-1.html



吟诵传统与声韵分析总序

徐健顺





    百年以来,我们一直把汉语的诗歌当西方的poetry讲,只从字面解释诗歌的涵义。然而,汉语的诗歌原是吟诵出来的,先吟后录,所以我们叫“做诗”不叫“写诗”。吟诵的时候,字音拉的很长,字音本身的声音意义就被放大、加强、夸张,从而占据了诗歌意义的很重要的部分。声韵的意义与字面的意义的结合,方是汉语诗歌涵义的全部。当我们抛弃声韵意义的时候,诗歌的涵义不仅仅是不完整、不深刻的,而且我们对字面意义也往往会产生误解,因为当字面意义可以有不同解释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答案其实在声韵里。
    好诗一定声韵优美而又意义深刻。当我们说某诗好的时候,叫做“脍炙人口”,没有说“脍炙人目”的,因为诗歌实际上是流传于口头的。声韵不美,不可能流传,不可能成为名作。不要以为一首诗好,就是因为它写的这个意思好,古代的诗成亿成兆,因袭抄改,而主题又不外风花雪月、伤春悲秋、怀才不遇、人生苦短,难得哪首诗能写出很独特的意思来。很多名作的意思,早就有别人说过,然而彼诗不传,声韵之故也。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给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注出了前人类似的诗句,如唐吴融:“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宋陆游:“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一枝红杏出墙头(来)”这样的句子呢?因为“一”、“出”是两个入声字,短音顿挫,前者表示一枝之少、之俏、之足够,后者表示伸出之动感、快速、鲜明。如果换两个不是入声的字,如“半枝红杏过墙头(来)”,少了顿挫,就没了意思。又为什么“来”比“头”要好呢?“头”是“尤”韵,iou,“来”是“灰”韵,uei/uai,都是由闭口而开口再到闭口,但两者的发音顺序正好相反,“尤”韵i起u结,“灰”韵u起i结,i比u要开一些,而a比o又开一些,所以“灰”韵总体上比“尤”韵要开得多。这句诗的前五个字有四个是闭口字,只有“红”是开口,但也开的不多。而后两个字,“墙”是开口的,如果加上“来”,就是两个开口音,整句诗就是由闭口到开口,“一枝红杏出”是闭口,顿挫之后,两个长音的开口,一抑一扬,豁然开朗。相比之下,“墙头”开后又闭上了,自然逊色很多了。为什么叶绍翁这句超过吴融、陆游那句而千古流传,除了内容上、结构上的特色之外,声韵之美当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十平声韵各有性格。有人说,这是靠不住的,比如某韵豪放,可是也有悲伤的诗用这个韵。这个问题是一百年前就争议过的了,那一仗是欧化派赢了,否定了声韵的意义,从此声韵之美从中国的课本和课堂上消失。然而,我要重挑事端,再燃战火。说某韵豪放、某韵悲伤,是不对的。声音的感觉,还没到情绪那一层,那只是一种状态。长的还是短的,开的还是闭的,鼻音还是齿音,变化的还是不变的,在古代,还有清的还是浊的,尖的还是团的,等等。这就好像是一个姿态,一个性格。不是豪放和悲伤,而是什么样的豪放、什么样的悲伤。比如“尤”韵,忧、愁、休、悠、羞、秋、留、流等等郁闷的字都在这个韵里,思悠悠、恨悠悠,弃我去者不可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但是也有快乐的诗用这个韵的,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但是,“尤”韵并不表示悲伤,它只是悠长。忧愁总是悠长的,像戴望舒的“雨巷”,所以忧愁两个字都在“尤”韵里,但是快乐也可以是悠长的。王维面对秋山的快乐,不是欢喜雀跃,不是喜笑颜开,而是从容和平静,仿佛终于得到了休息和放松。“随意春芳歇,王孙可自留。”说的多清楚啊。
    如果一首诗的声韵意义和字面意义相矛盾,这就不是一首好诗,难以流传广布,您也就很少有机会看到它。另一方面,矛盾的声韵会改变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诗成之后是不属于作者的,它自己有腿会走的。读者会从诗中读出别的意思来,诗的涵义仍然是声韵和字面的结合。后面要分析的李白的《静夜思》就是这样。所以,您也不必担心声韵分析是否符合作者的原意啊?诗做成了,就进入了中国诗歌的意义阐释体系,它只能在这个系统中表达自己的涵义。而这个系统,是吟诵的。
只有吟诵,才能表达出诗歌的声韵意义。朗诵是不可能的。那是外国人读汉诗,而且是不尊重中国诗歌的读法。只有吟诵,才能体会到诗歌的真正涵义、全部涵义、深层涵义、正确涵义。所以,请吟诵吧。
    声韵分析的顺序是:文体、格律、韵、入声字、开闭口音、声调组合、声母、其他。我将举一些诗歌为例,进行声韵分析,并说明相应的吟诵。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2tSz7G65pc/



[ 本帖最后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11-9-16 19:1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金币 +60 收起 理由
学而妈妈 + 10 + 10 学习一下。
fengNwei + 30 + 5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3-23 23:39:01 | 只看该作者
对这一块很感兴趣,多谢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12-31 16:20:28 | 只看该作者
正在学习这一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6-26 15:31:59 | 只看该作者
正在学吟诵,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9-17 15:31:56 | 只看该作者
来听听吟诵到底是什么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9-7 15:25:27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进来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4-12 10:30:50 | 只看该作者
跟着天羽妈的足迹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1-28 22:18:02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知道韵律的美和重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1-15 13:18:22 | 只看该作者
来听听,听觉享受下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8 21:03 , Processed in 0.08330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