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2102|回复: 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它] 关于哈佛女孩的早期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21 02:1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节选自:《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

科学性难以评估的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的确重要。但是,如何进行早期教育,哪种早期教育方案是正确的,可以说,这个问题目前还在探索中,并无定论。刘亦婷早期教育
的科学性也是根本无法证明。

  我在后文将会详细说明,,刘亦婷家长自我报料的所谓刘亦婷3岁时智商“五万人里挑一”完全是一种缺乏科学依据的无稽之谈,完全是利用了一般人对于智商的认识误区制造的神话。(见《靠慧商和魅商教育超越刘亦婷》一章)

  对待早期教育,什么是真正科学的研究态度呢?发行量逾5000万册的美国名著《斯伯克医生谈如何养育孩子》(《Dr. Spock's Baby and Child Care》)的作者就谈到,在其著作面市以来的五十年中每次出新版的时候他都拒绝在书中放入儿童发育进度表。作者在书中讲了两句话值得读者注意:“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花大力气教孩子早点走,说话,或阅读有任何实质性的长期功效。”“我认为过分注意把孩子在多大达到了什么水平与别的孩子来比较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与这位严谨的科学家正相反,刘亦婷的家长在书中尽情渲染了刘亦婷婴幼儿时期的各项发育指标。尤其是那个所谓“五万人里挑一”的指标更是一个笑谈。

  一位名叫胡涣的读者也认为,这种渲染发育指标的做法有其负面影响,就是“会给读者一个只要教得好,孩子就什么都能成就的错误印象。实际上,孩子早期生理发展的进度,诸如多大会走路,多大会说话,甚至几岁能认多少字等等,固然后天刺激有其贡献,但先天因素的作用绝对不可忽视。这一点有两个以上孩子的家长都会有深刻的体会,因为纵是一母所生,每个孩子从生下来就会显示出很多不同的特点。既然每个人生来就不同,每个人在各个方面的潜力及能达到的成就也就会大不相同。”

  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早期教育根本不等于在孩子小的时候多教孩子学一些什么,搞得家长累,孩子累,那样并没什么意义;实际上早期教育是通过一些好的方式在合适的年龄去开发孩子的潜能。因为许多潜质是有严格的年龄限制的,请家长注意!当孩子累的时候,请您反省您的引导方式。

  总体来说,刘亦婷的早期教育根本说不上什么成功。既然刘亦婷的家长能够武断的认为刘亦婷的早期教育是成功的,那么,我这里也不妨武断一下,我认为刘亦婷的早期教育根本就是失败的。

  教育学者埃莉塔·达克沃斯在“如何获得好想法”一文中写到,儿童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儿童对某些现象熟悉到感兴趣的程度,能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让儿童认识到自己的想法很重要,重要到他有兴趣、有能力、有信心,非要再接再厉不可。”

  而刘亦婷的早期教育基本上就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那一套,反复训练刘亦婷的条件反射能力,这样的孩子固然很早就能识字,就能做数学题,就能妙语连珠,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优势会逐渐消退,所以斯伯克医生才会振聋发聩的告诫儿童的父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花大力气教孩子早点走,说话,或阅读有任何实质性的长期功效。”“我认为过分注意把孩子在多大达到了什么水平与别的孩子来比较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这些年来,很多人的误区就是不加质疑的将刘亦婷当成了成功的例子。好像由于刘亦婷读了哈佛,她的早期教育,青少年的教育统统都成了成功经验。不过我认为,刘亦婷的早期教育与青少年教育,经验固然有,但其教训和失误恐怕也是不能忽视的。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11-3-22 14:5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1-1-14 16:30:15 | 只看该作者
看完刘亦婷那本书很久了,其实觉得挺符合应试教育国情的,既没有那么神,也没有那么一无是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0-9-28 15:51:10 | 只看该作者
网上下来看过那本书,觉得她妈简直就是一神经病。要不是后来她继父参与,估计这个女孩能让她妈逼疯。拔苗助长的典型吧!看了不到一半,看不下去了。与我的教育观点不符。
我所期待的是将来孩子能够自由而快乐,成材宁当别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5-8-7 12:37:59 | 只看该作者
阳光女人+2005-08-07 12:29-->引用:阳光女人 @ 2005-08-07 12:29 没生女儿之前曾经想学习过,后来生下女儿,就有一个想法,让她人健健康康的好好的玩。去她的什么哈佛。什么清华。只要玩好了,比什么都强。
你这样的家长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5-8-7 12:29:31 | 只看该作者
没生女儿之前曾经想学习过,后来生下女儿,就有一个想法,让她人健健康康的好好的玩。去她的什么哈佛。什么清华。只要玩好了,比什么都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5-8-4 19:20:0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应该尊重人家为孩子所付出的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5-8-4 18:37:00 | 只看该作者
看问题要客观辩证的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5-7-20 11:57:45 | 只看该作者
用武断这个词非常贴切,很佩服中国语言的丰富多样和表达的到位,和爱屋及乌差不多,不能因为她上了哈佛就什么都是对的,也许连小时候她爱打人都被说成好强了呢,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5-7-20 09:48:47 | 只看该作者
说得有道理,我也有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5-7-19 21:16:51 | 只看该作者
唐朝+2005-07-19 20:29-->引用:唐朝 @ 2005-07-19 20:29  楼主的标题中透出的那股兴高采烈的精气神,让人很讶异。呵呵,真精彩
此乃转贴,原题如此。此帖由 education2008 在 2005-07-19 21:17 进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6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21:35 , Processed in 0.08275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