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015|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颠覆性的英语教学理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10 22:1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颠覆性的英语教学理念2011-05-10 09:07:38



这个题目起得有些大,但是不是哗众取宠,还请看官见仁见智。

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判断,会影响我们后续一系列的行动。

例如我们可以认为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恶;我们可以认为搜索是链接,也可以认为搜索是答案;我们可以认为电子商务是物流,也可以认为电子商务是系统;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也从之前的WEB1.0进化到现在的2.0;而基于不同理念的行动,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有时候截然相反。

具体到语言教学上,我们在教授语言之前,先要对“语言是什么”有个基础的判断。这个问题看起来无足轻重,是因为群体意识对此有下意识的相同认知。

那就是:语言是学科。

起码,在目前的语言教学领域,这是指导一切的基础认知。

语言是学科,那么首先就要模块化:
听说读写,句型单词语法语音……
语言是学科,那么就要学习:背诵记忆操练重复……
语言是学科,那么就一定有人学得好有人学得不好。
语言是学科,那么枯燥就是必然的。
语言是学科,那么教学就必须按部就班由浅入深由易入难

拿英语来说,翻遍各类教材,无论成人还是幼儿,你会发现这些教材的编排都有所谓内在的规律:单词按照主题呈现,句型呈现的顺序,语法呈现的顺序……

如果你翻开一本幼儿教材,就会如你所想的,一节课只有几个单词,一两个简单的句型,一两首歌谣,而通常来说,这些内容要反复“操练”“重复”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

教师及课程设计者们相信1+1+1+1+1+……这样加下去,孩子们或者成人就可以掌握英语了。对于他们来说,语言是学科,那么由此而推,他们所遵从的模型就是:一一对应的数据库模型,或者“字典+语法书”模型。他们相信局部的累积就能构成整体。

但在现实中,这套体系无疑是失败的,而且失败的程度令人发指。因为如果用28定律来考量,那么也应该有20%的人在这套教学基本掌握了英语应用能力,可以用来自由阅读和交流,但在中国,100个人里连1个有这样水平的都没有。而大多人却默默接受了这个结果,因为第一就如前所述,“语言是学科”,所以学得不好也很正常;第二,这个失败的体系有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复杂而强力,使你被其愚弄了十几年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没学到什么,即使你在这个体系里取得了很高的评价;第三,被一些错误观念影响,例如:想掌握英语必须有“语言环境”。

语言是简单的,简单到所有正常人都轻而易举的掌握了母语;语言又是极度复杂的,以至于计算机根本无法处理;而现阶段科学也解释不了为何人类婴儿可以轻松习得语言。

人类语言是自然界独一无二的进化产物,对人类来说如同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极度珍贵却又往往被人忽视。把语言作为学科来进行研究无可厚非,从各个侧面对语言进行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语言。但如果涉及到“应用”,那我们应该谦卑,因为语言之谜远未解开。

而如今有很多语言教学流派,这些流派都有自己一套理论,每个流派都自信满满,就好像已经完全破解了语言一样。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语言作为学科,从某个侧面入手建立理论。由于语言的复杂,这完全是盲人摸象,不得要领,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流派的成功者都寥寥无几。

把语言当学科的后果,就是在这套体系里想真正掌握语言,真是难上加难,因为完全不符合语言的本质。

那么,如果语言不是学科,那它是什么?

我认为在语言教学领域,我们应该抛弃语言作为学科的观点,还原其“简单”的一面,那就是:语言是人类的本能。

语言是人类本能,这并不是我的创见,当今语言学领域的大天才,MIT的认知学科部门主任史蒂芬平克有一本再版了14次的畅销书书名就是《语言本能》,这本书我看了不下3遍。

他认为人类会语言就如同蜘蛛会结网一样,是不需要教导和刻意学习的。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可以引申之前我提过的一个比喻:人类婴儿的脑就如一片魔法土地,接受不同光线(语言)的照耀就会自然生长出不同的语言之树,轻松惬意毫不费力。

但如果是把语言当学科,会怎么做呢?专家们会分析语言之树的构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单词,句型,语法……),将各种材料埋进土地里试图“施肥”,认为这样就也能长出语言之树了,因为其他“学科”都是这样“种”出来的。

由于人的思维定势,中国英语教育悲剧就是这样产生了。(其实扩展到整个世界也合适,例如在美国学中文,也是一样)因为“语言”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作物”,是无法靠“施肥”来种植的。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英语教育尤其是以幼儿为对象的,就不应该舍近求远本末倒置事倍功无的“施肥”,而是应该在人类的脑还魔力尚存的时候,模拟出“光线”进行“照射”。

“语言”这个作物就是这样种的,没有什么为什么,或者现在还没法解释为什么。

这个观点也很好证明,我们在现实中可以见到大量双语流利的小破孩儿,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就会两门语言了。这种孩子包括朝鲜族家庭的小孩,或者是使馆区的孩子,并不罕见。

如果从“语言是本能”出发来组织教学,那么整个教学环节都会截然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理想情况下,在这个教学体系下的学员,应该有80%的人能具有如母语般的英语能力,能如母语般真正阅读欣赏英语作品,而剩下的20%也会具备相当的语感,加以努力也可取得相当的英语能力。

而我现在的方向,就是研究“语言是本能”的各个教学环节该如何组织,或是说如何模拟出能激发语言之树成长的“自然光线”,所幸我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假以时日,必会将落后无效的将语言作为学科来教授的“施肥法”打得落花流水,就如同汽车干掉马车一样,嘿嘿嘿……

原文链接:http://www.douban.com/note/149962269/

看到朋友推荐这个话题,跟进去瞧了瞧,的确挺有意思的,其实后面的回复也蛮有意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那里看看,当然咱们在坛子里面自己探讨探讨也不错,毕竟要给孩子学英语的我们,怎么能让孩子学的英语不是应试英语,不是无法实际运用的英语,还是值得探索的事。

[ 本帖最后由 all4kids 于 2011-5-10 22:1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子川妈 + 10 + 10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1-5-13 22:23:13 | 只看该作者
我还存着一篇数落瑞思的文章,从没发过,不知大家有兴趣没?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all4kids + 2 + 2 发吧。。。
欣儿妈 + 2 + 2 真好哇!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1-5-13 10:00:27 | 只看该作者
我很同意.....................................


原帖由 all4kids 于 2011-5-10 22:11 发表
颠覆性的英语教学理念2011-05-10 09:07:38



这个题目起得有些大,但是不是哗众取宠,还请看官见仁见智。

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判断,会影响我们后续一系列的行动。

例如我们可以认为人性本善,或者人性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1-5-13 09:59:37 | 只看该作者
先听后说,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看原版动画,看原版绘本,制造英语小环境,培养英语思维等等,这些都是在坛里达成共识的东西,但是不是母语环境,所以会比母语习得慢些,心态很重要,坚持很重要,给孩子和自己信心很重要,家长愿意与孩子一起学习很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我很赞同。
欣儿妈 + 2 + 2 我很赞同。
winterming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1-5-13 09:50:42 | 只看该作者
凑个热闹,楼主说“语言是简单的,简单到所有正常人都轻而易举的掌握了母语”,轻而易举?如果所有人有学习母语那个劲头我想学什么都可以成的,你想想,孩子说mama,自己得重复多少遍,不怕说不准,学习一个音节后反复自己练习,从胎儿到婴儿时期,又听了家人说了多少遍,家人是指着妈妈,慢慢说,不断重复。学说长句时就是搬,搬家人口中的,搬书上的。婴儿想要了解这个世界,而语言是一种工具,所以他主动去学习,家人耐心教,当说出一个词或是进步到说一个长句时家人欣喜若狂,告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如此种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谢谢参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1-5-13 06:3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seed_ender 的帖子

这个倒是未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1-5-12 20:2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 snazkf 的帖子

对,在中国目前还没有适合大众的解决方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所以还有可以努力的空间,加油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5-12 20:0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8 seed_ender 的帖子

其实OPOL看上去有些道理,但是不适合中国的大众,只适合小众,中国家庭能用上的屈指可数,有这水平的泡儿教就是浪费时间,所以没啥意思。
家里真有这个水平的,即使不知道OPOL也会去实践的,比如双语家庭。我的比利时同事每个都会说几门外语,他们从小这就这样说,环境就是如此。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3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5-12 15:38:23 | 只看该作者
OPOL的细节我还真没研究过,不过我家里有相关的书,待我回去给你查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dogcome + 2 + 2 先谢谢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5-12 15:21:19 | 只看该作者
補充一點有關:

SCENARIO 1的是, 媽媽聽不懂英語啊

SCENARIO2: 小朋友是能說英語, 但總是覺得爸爸對其他的中國人都是說普通話, 感覺自己好像是"外星人'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8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12:04 , Processed in 0.091893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