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466|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长学苑] 如何实现【快乐读经】——从问题的主角开始探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8 03:5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多刚起步的读经新兵们都在询问:孩子如何才能快乐读经?

我很尊重这些菜鸟——敢于公开展露自己内心的无知和焦虑状态,这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当然,也许他们只是急于解决问题而无所顾忌,无意间流露了人类最珍贵的品格。即便如此,我也为【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自然朴实感到喜悦。有时候,看见他们怯生生地冒出头来发帖提问,我恨不得马上跑到他们身边,替他们分担忧愁,解决问题。

遗憾的是,尽管我做了一些努力,事实上却没能提出一个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具体可行方案】。也有几位读经家长很热情地当起了义务指导员,给新兵们提出了很多有趣的指导意见。不过,如果放下面子道出实情,相信很多读经多年的家长不得不承认——包括那些义务指导员——事实上他们自己的孩子,在大多时候读得也不快乐,假如不是靠【大话说教】、【家长权威】以及【惩罚挟制】这三大绝招的围剿,孩子们恐怕早就作鸟兽散玩别的去了。如果把【孩子如何才能快乐读经】当作一个话剧,演出的主角当然是孩子,家长们只是导演。如果导演们不知道怎样调动演员进入角色,那为什么不去问问孩子他自己想怎么演呢?

孩子们的答案也许会千奇百怪,其中一些很可能令家长无法接受——比如孩子会说【不想读】,这个答案不符合问题本身的逻辑,也超出了提问者自身预设的价值取向。读经不可动摇,难道孩子说【不想读】就可以不读吗?怎么能将【经典教育】这等大事交给不懂事的孩子去抉择?你这不是误导刚入门的家长断绝孩子读经善业吗?有权威的长者更发出善意警告:断人慧命是要堕入无间地狱的。

释迦把【语言】视为修行之大障,海德格尔虑及【言说沦为闲谈】的深因,东西方圣哲时隔千载遥距万里,但他们的心却是那么相应。我当然记得佛经上描述的无间大狱之种种苦相,罪业众生身不由己、烈痛无断、永无出期。我想,假如有能力逃脱的话,他们一定会马上逃离。佛说,无间罪业,一朝觉悟,当下得脱。很可惜,罪业众生自己遗失了自己的自由,执迷不悟者往往自掘坟墓自作自受。。。正所谓哀莫大于心丧,罪莫大于【失去自由】。

反思自身,我们虽幸生于人世,却不知何谓自由何曾有过真自由。生而为人失察于良知自责之痛,岂非生在牢狱却从不知其中之苦?有多少人从娘肚子里出来,一直到死都没有作为一个【人】真正【存在】过。良知麻木如斯,人生意义全无,与地狱众生又有何异?很多人害怕自己下地狱,但他们却从来不怕让孩子在童年就提前遭遇【失去自由身不由己】的痛苦。


【向孩子提问】仅仅只是(帮助家长去收集信息、了解事实,以便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并不是一个(要家长把理性思考的责任交给心智不成熟的孩子的)劝告或者主张。教育的方法多的是,关键是教育者自己的理性是否健康清澈。如果从实践的过程来观察理性作用,那就要看他能否勇敢揭破乔装自保的恐惧,诚实直面对内心的无知,孩子似的满怀好奇地探索全新的世界,心态开朗地创造人生价值之旅。记得唐君毅先生写过一篇文章——【我在这里】——他就是意义所在,价值之源。他在哪里,哪里就有光芒。

【不想读】的孩子只是一部分(这个后面再聊),另外一些孩子会告诉你【他自己想怎么读】。不过,当你知道【孩子自己想怎么读】的时候,很可能又会感到失望。比如,他只愿意读半个小时,离你四个小时的要求还很远。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往往会感到有点恼火,哪怕他平时表面上看起来很斯文很民主。因为这是人类正常的原始生理反应。和动物一样,人一旦发现有违逆与对立的情形,原始战斗机制马上就会启动,你会感到血压和呼吸频率都在上升——怒火上来了。但这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在弱肉强食的丛林原野上,这个机制十分有效地保护了我们那些草裙遮体的祖先们的生存安全。现在进入文明社会,战斗机制像阑尾一样好像显得不是那么必要了。。。不知道中国男性的文明适应性是不是更优良,反正,他们看起来似乎是越来越缺乏男人味了。。。呵呵,中国男性的进化过度,有时候也挺让成熟的女性失望。

假设你是一位调查员,向一万名读经的孩子发出【快乐读经问卷】,又假设孩子们可以安全地讲真心话,结果你猜会怎样?呵呵。。。

不过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并不是主张家长要服从孩子的意愿,考虑问题不能这么简单。要知道,当我询问孩子【你想怎么读】的时候,这个问式隐含了一个预定的思考方向,诱导孩子去考虑用什么方式【读经】。。。如果你真的想要去了解和倾听孩子的读经感受和学习意愿,那说明你至少具备了一个教育家的两大潜质:尊重孩子,客观态度。今天就暂时瞎扯到这里,有时间再来乱吹。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11-4-28 05:0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测试用户 + 5 + 5 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1-5-15 09:4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身为教育者,你对【教育的终极价值】有着怎样的了解呢?这个问题就是我在十四楼提到的那个【前提】。随手百度了一下,常见的答案大致如右:开发人的理性,幸福,使人全面自由发展,等等

我的体会只是诚直无欺,很有点风马牛不相干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5-12 15:12:3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说到底,还是家长的心态问题,如果心态放松,就不会有太多的质疑。我对这块绝对是外行,也没有深入研究,也不想剥夺孩子单纯的快乐,就是自己也享受经典,但不抱过于功利的想法,或许孩子也就乐在其中了。

静定练习,我不确定如何习得,天性也有关吗?对我家儿子来说,他小的时候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都不打扰他,或许也由此形成了他的专注?他的专注被很多人提到。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向孩子提问?这一点我也没实践过,是孩子在听的过程中有了疑问来问我,在生活中,有时我会引用其中的语句来解释或点评一些状态,孩子也是心有灵犀,我们彼此享受,如此而已。我现在开始佩服小鸟的心态,“我宁愿要五分钟不带任何【言辩寻思】的单纯而真实的快乐,而不要八小时的含有【机辩寻思】的更高级的幻乐。”我儿子放学后的乐趣就是观察他养的蚕宝宝,护理他养的n多植物,同时他可能会听着英语或老子,放松。现在的学校教育,时间紧、强度大,孩子们已经够紧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得一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5-11 10:17:36 | 只看该作者
只要我确确实实做到读好读不好、读多读少都不挑剔,孩子就是快乐的。

要修为的,是妈妈。

没有外界的干扰,孩子每天都是快乐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5-10 23:35: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5-10 17:04:2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要实现快乐读经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父母(或者一方)对经典和传统文化的热爱,时不时读读,并在平时言谈中时有流露,这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二是亲子关系,和谐,真诚的亲子关系下,对孩子有一些要求是比较容易被接受的,当然是否大量就要看情况了,每天能读个一两个小时,孩子还是有很多自由时间的,而每天能坚持读一两个小时,也是很好了,这个过程中不作背诵要求,不作严苛要求,只是读便罢了,这是孩子能力完全可以做到的,只是愿不愿的问题,大家开开心心,鼓励为主,孩子没有压力,不至于会厌恶,如果孩子渐渐乐在其中,自己要大量那就不是家长需要考虑的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长见识,长见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1-5-10 16:46:49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来 ,来了就长见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Long See Know ,让美国人也长见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1-5-8 08:03: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天高任鸟飞</i> 于 2011/4/28 03:55 发表

【向孩子提问】只是帮助家长去收集信息、了解事实,以便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并不是一个要家长把理性思考的责任交给心智不成熟的孩子的一个劝告或主张

..



在特定的前提下,【向孩子提问】是实现【快乐读经】的必经之路。在说明这个观点之前,我想澄清十二楼可能引起的误解。

十二楼那些【有说服力】的【煞有介事】其实是鸟人的自嘲,目的是【更深地质疑】七楼Paisley的【质疑】。众所周知,我自己就是【有过亲历的家长】之一,家里也有一位曾经【大量并快乐过】的孩子。当然,我也认识很多有【类似经历】的家长和孩子——与那些【蜂拥而至、光说不练】的外行家长相比,我们应该算是注重实践的【内行人】了。那么,内行人的大量实验,结果又如何呢?几年下来,黯然离去的内行们都厚道地保持着沉默,我呢没什么修养,不但公开披露自己的过失,也公开批评了读经界存在的过失。讽刺得很,与外行们相比,内行人的过失并没有显得更有档次——我早几年帖子记录了自己的过失:我正是基于自己的禅定体验,想当然地认为【静定】有利于孩子的心智成长,而【大量读经训练】有利于引生孩子的【静定】状态——关于这类想当然的自以为是,我在自己的【大量读经调查帖】里也有简单陈述。

说心里话,这楼里的每一位读经家长都很健康很阳光,感谢你们让【读经教育】以如此轻松而灵活的方式得以实践。作为孩子,我宁愿要五分钟不带任何【言辩寻思】的单纯而真实的快乐,而不要八小时的含有【机辩寻思】的更高级的幻乐。如果有孩子能在八小时大量训练中获得【单纯而真实的快乐】,那是他的个人体验,与我无关。快乐是自己的体验,不能比较,诚实就是做我自己,从【快乐】开始,让生命更单纯更真实,五分钟就五分钟,真实就好,单纯就好——请还给孩子【单纯】的权利。要说理想,这就是理想,现在就是理想。

[ 本帖最后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11-5-8 09:0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lidazlee + 1 + 1 真好哇!
小音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5-4 12:53:2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paisley的推荐,我还搜不到这些贴子,也完全不知道居然有人用10小时来诵读,实在很强!

我家孩子上的普通小学,压根没那么多时间来读经。至于我自己,工作之外时间也有限。所以,我觉得20分钟左右,每天坚持读,是可行的,不读也可以听,小儿还算快乐,这些,我都是和孩子一起做的。不过孩子的天性是玩,尤其受了太多学校教育的桎梏后,要心甘情愿爱读并享受,估计有些时日,大人肯定是享受的,至少我小时候没接触这些,除了教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10 + 10 大家一起长见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1-4-29 17:2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paisley 的质疑

据我所知,有一些老师家长是亲历过的,他们每天的修行就是诵经]持咒。10个小时是常事。他们之中,恰好就有人极力推崇孩子大量读经。他们的孩子读得是否快乐则不得而知了。

不过,另外有一些孩子,他们真的比较喜欢每日10小时大量诵经,我认识其中一两位。他们的实践证明了【大量】也可以【快乐】。事实胜于雄辩。而本楼堪称【快乐读经】的几位孩子,他们的快乐还需要时间上的妥协。



上述信息,如果用于【大量读经】的对错争论时,应该具有很强的正面说服力。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雨心2006 + 1 + 1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paisley + 2 + 2 长见识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5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1 05:53 , Processed in 0.097335 second(s), 4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