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CICICHENG 于 2010-8-29 09:13 发表 ![]()
以前读圣贤书的多了去了;读到成名成家的几人?莫忘记了;还有个范进中举的故事.
凡事都不能过;所有的东西应该批判的吸收;而不是全部拿来.中国人真的喜欢起哄;一听这个好;立刻铺天盖地上;尤其是对小孩的教 ...
如果孩子到了该睡觉的时候还不愿睡觉,请问,是不是家长就该任由他不睡觉,如果孩子上了学,觉得学习没有意思,不想学了,或是沉迷于玩电脑看电视,是不是家长也应该顺从于他的选择?家长的另一个名称叫监护人,所以家长有权利也有义务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至于读经算不算正确的方向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己只能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但绝不能说让孩子读经就是拿孩子当小白鼠,就象我前面说过的,读经失败也不能把责任全怪罪在经典本身,还有很多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不给孩子读经的家长何尝不是在拿孩子做实验呢,这些家长赌的就是经典无用是对的。
范进中举只是一个特例,好象也没有因为出了个范进而废除了科举制度,现今社会孩子不堪学习重负跳楼的也不止一个了,也没见大家都不让孩子上学的。每年高考大军中有几人能考上北大清华的?考不上的难道就不用参加高考了,不用考大学了?那那些三本大学就更不用开了,更不要说大专技校了。更何况范进中举的事例并不能说他读的书不好。没错,以前读圣贤书的多了,读到成名成家的了了,但不能因为成不了名成不了家就不读圣贤书,我们教孩子读圣贤书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读圣贤书的好处就在于它作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很多方面。也许你又要说,教做人什么的也不一定非要读这些,还是那句话,条条道路通罗马,个人选择自己认为适合自己的。
还有,论坛上赞成读经的,好象也没人让自己孩子没日没夜的在读经。
最后,任何一件事都有它的好处和弊端,任何人都不应该把这两面放大了看,而应该是客观的看,赞成读经的人,应该多了解读经可能造成的弊端,然后在读经的路上尽量避免它,而不赞成读经的人请多了解读经的好处,有针对性的发言,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做为成年人,如果不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首先该学习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说得再极端点,一本书,哪怕只有一句话值得我们学习,那这本书都值得我们去看,看完了这本书,我们会去批判其他的内容,而认可和学习那唯一的一句话。这才是合格的成年人。
关于外国人和圣贤书的问题有点奇怪,外国人和圣贤书本来就没什么关系,他们只要知道他们的圣经和莎士比亚就行了,特别是外国的那些贵族,有几人不识莎士比亚的?更不要说圣经了。其实,不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不识圣贤书都不会碍什么事,包括我在内,三十几年,不识圣贤书,照样过得很滋润,但我现在识了圣贤书了,我觉得我看到的世界更精彩了,我又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这不是更好吗?
至于喜欢跟风随流的家长,即使你说服了他不跟读经的风,他一样会去跟别的风,此风彼风,孰是孰非?
[ 本帖最后由 junning7475 于 2010-8-29 17:53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