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precom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说实话,我真是服了你们这些坚持读经的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0-7-19 15:03:5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是坚持听经,偶尔读,我女儿比较懂事,不知是不是长期听经的影响,读经肯定是有益身心的,但不赞成太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8-27 13:16:47 | 只看该作者
总算听到个反对声音的.读读唐诗宋词也罢;那些连自己都没读过的什么中庸;大学;千字文之类;强迫小朋友去背干啥?
看到以前的八股科举的场面了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为了愚民;总要找出各种思想来让老百姓潜移默化;没想到今人很自觉;自愚自乐. :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8-28 11:15:53 | 只看该作者
读经跟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有什么关系?没听说过孟子说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8-28 19:31: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ICICHENG 于 2010-8-27 13:16 发表
总算听到个反对声音的.读读唐诗宋词也罢;那些连自己都没读过的什么中庸;大学;千字文之类;强迫小朋友去背干啥?
看到以前的八股科举的场面了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为了愚民;总要找出各种思想来让老 ...

首先,读经读经,强调的是读,不是背.其次,好象也有不少盛世名君也是从小读四书五经长大的吧.第三,的确,条条大路通罗马,并没有说只有读经一条路是正道,只是觉得适合愿意尝试的人优先选择了读经.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便是授之以渔也没说是一定保证让你捉到鱼吧,即使是名校的名师,也没人敢保证自己经手的学生一定个个都是高徒呀,不也是经过层层筛选的吗?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圣贤书博大精深就在于,不同的人看了自会有不同的理解,同样的人看的遍数不同,对它的理解也会不同,圣贤书就象是名师,学生不努力去学习或是资质不够学不好,不检讨自己,却去质疑老师的水平,真是睡不着觉怪床歪,岂有此理.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丹溪佳人 + 2 + 2 我很赞同。
samlimmm + 1 + 1 我很赞同。
tracylin2002hk + 2 + 2 我很赞同。
envcmx@163.com + 1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8-28 23:22:04 | 只看该作者
觉得LZ是读经后的收获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但是又很羡慕人家那些读得好的人。
读经贵在坚持,尤其是刚开始的那几个月,确实觉得很难过,不过坚持下来就好了。想当初,偶家小子刚满一岁,偶天天给他念经,直到现在,坚持了一年有余,虽然他现在说话还不太清楚,但是简单的几段经文会经常从他的口里迸出来,不仔细听还听不出他在说啥。

[ 本帖最后由 samlimmm 于 2010-8-28 23: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8-29 09:13: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unning7475 于 2010-8-28 19:31 发表

首先,读经读经,强调的是读,不是背.其次,好象也有不少盛世名君也是从小读四书五经长大的吧.第三,的确,条条大路通罗马,并没有说只有读经一条路是正道,只是觉得适合愿意尝试的人优先选择了读经.
所谓授之以鱼不 ...



以前读圣贤书的多了去了;读到成名成家的几人?莫忘记了;还有个范进中举的故事.

凡事都不能过;所有的东西应该批判的吸收;而不是全部拿来.中国人真的喜欢起哄;一听这个好;立刻铺天盖地上;尤其是对小孩的教育上;惟恐落后.

倘若在读的当中;还保持了自己的头脑;那要恭喜;倘若真的迷信于什么教授的说法;逼迫自己的小孩没日没夜的读经;孩子是你的;不是什么教授的;你舍得去实验也行啊

再补充点:外国人不知中国的圣贤书;似乎也没妨碍人家做人做事.

[ 本帖最后由 CICICHENG 于 2010-8-29 09:1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8-29 09:32:19 | 只看该作者
个人以为,经典是一些好东东的,可是只死记,长时间的死记不见得有大量好处啊。反正和女儿一起读的时候,我会讲意思给她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8-29 10:38:52 | 只看该作者

因材实教,因人而异,不要照搬学习的方法,一切要跟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出发!

凡事不要走入极端就好,不然好事也会变坏事的,所谓过犹不及嘛!
经典只有做为孩子教育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花一点时间读是非常好的,但过度的去做,只会起到事得其反的事情.因为人生要掌握的还有更多的知识科学,运动,音乐,绘画等都需要时间,生活怎么可能只有读经。
我家宝贝4岁多才正式开始读经,在原有识字的基础上,突飞猛进地增加了她的识字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她对事物的认知.加强了她的记忆力.而这一些我们并没有大量的去做,只是每天晚上临睡前,只用二十分钟的时间,每天一小节,先复习上一天的,再进行今天的.经过长期的坚持,现在6岁多,已经与同龄的在学习上有一些区别,记忆特别好,语言文字运用的非常到位,理解能力也非常好.当然这也有,通过识字后,自我阅读的开始知识面的扩宽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每天早已不用讲故事,都是她自己读书.
当然过程也有她所抵触的时候,关键的问题不是她的坚持与否,而是你如何调整自己的方法,让她喜欢和你一起读.
所有的正常孩子生下来都一样,是家长的教育产生不一样的孩子,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没有适用万能钥匙,因材实教,因人而异,不要照搬学习的方法,一切要跟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出发!调整你的授予的方法,她就会改变,一切就会变得简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丹溪佳人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8-29 10:4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 woaiaoao 的帖子

我个人认为还是不要给她讲解意思,经典是浓缩的精华,其中的哲理需要她在生活中不断的悟.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等她问你时再说又何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8-29 17:14: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ICICHENG 于 2010-8-29 09:13 发表



以前读圣贤书的多了去了;读到成名成家的几人?莫忘记了;还有个范进中举的故事.

凡事都不能过;所有的东西应该批判的吸收;而不是全部拿来.中国人真的喜欢起哄;一听这个好;立刻铺天盖地上;尤其是对小孩的教 ...

如果孩子到了该睡觉的时候还不愿睡觉,请问,是不是家长就该任由他不睡觉,如果孩子上了学,觉得学习没有意思,不想学了,或是沉迷于玩电脑看电视,是不是家长也应该顺从于他的选择?家长的另一个名称叫监护人,所以家长有权利也有义务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方向,至于读经算不算正确的方向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己只能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但绝不能说让孩子读经就是拿孩子当小白鼠,就象我前面说过的,读经失败也不能把责任全怪罪在经典本身,还有很多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不给孩子读经的家长何尝不是在拿孩子做实验呢,这些家长赌的就是经典无用是对的。
范进中举只是一个特例,好象也没有因为出了个范进而废除了科举制度,现今社会孩子不堪学习重负跳楼的也不止一个了,也没见大家都不让孩子上学的。每年高考大军中有几人能考上北大清华的?考不上的难道就不用参加高考了,不用考大学了?那那些三本大学就更不用开了,更不要说大专技校了。更何况范进中举的事例并不能说他读的书不好。没错,以前读圣贤书的多了,读到成名成家的了了,但不能因为成不了名成不了家就不读圣贤书,我们教孩子读圣贤书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实,读圣贤书的好处就在于它作用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很多方面。也许你又要说,教做人什么的也不一定非要读这些,还是那句话,条条道路通罗马,个人选择自己认为适合自己的。
还有,论坛上赞成读经的,好象也没人让自己孩子没日没夜的在读经。
最后,任何一件事都有它的好处和弊端,任何人都不应该把这两面放大了看,而应该是客观的看,赞成读经的人,应该多了解读经可能造成的弊端,然后在读经的路上尽量避免它,而不赞成读经的人请多了解读经的好处,有针对性的发言,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做为成年人,如果不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首先该学习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说得再极端点,一本书,哪怕只有一句话值得我们学习,那这本书都值得我们去看,看完了这本书,我们会去批判其他的内容,而认可和学习那唯一的一句话。这才是合格的成年人。
关于外国人和圣贤书的问题有点奇怪,外国人和圣贤书本来就没什么关系,他们只要知道他们的圣经和莎士比亚就行了,特别是外国的那些贵族,有几人不识莎士比亚的?更不要说圣经了。其实,不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不识圣贤书都不会碍什么事,包括我在内,三十几年,不识圣贤书,照样过得很滋润,但我现在识了圣贤书了,我觉得我看到的世界更精彩了,我又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这不是更好吗?
至于喜欢跟风随流的家长,即使你说服了他不跟读经的风,他一样会去跟别的风,此风彼风,孰是孰非?

[ 本帖最后由 junning7475 于 2010-8-29 17:5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linyuan + 2 + 2 说得很在理!!
wynnzhang + 2 + 2 精品文章!
丹溪佳人 + 2 + 2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6:46 , Processed in 0.08082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