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78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有余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4 16:1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了这条新闻,只能说心有余悸。
相比外面的世界,儿教是礼仪之邦,应该知足了。


      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经济半小时》栏目在7月17日的节目中,当记者问国内知名网瘾专家陶宏开如何看待网络游戏玩家的消费权受到侵害时,陶宏开称“ 魔兽世界”是毒品,根本没有消费权。陶宏开说“我们看是什么样的消费权。 毒品呢、摇头丸呢,有消费权吗?如果消费对广大青少年成长不利,对社会的和谐构建有害的话,我们要坚决反对。”

  同时,陶宏开认为,1300多万网瘾青少年的出现,足以证明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已经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流。陶宏开援引调查数据称,青少年犯罪70%和网瘾相关。
  
      陶宏开教授的观点,导致魔兽玩家以及网友的激烈反应,纷纷要求陶宏开道歉。陶宏开两个博客浏览量迅速突破35万,留言破千条,百度陶宏开吧迅速有两万多点击量。还有玩家爆出了陶教授的籍贯、住址以及联系方式。在魔兽世界的网站论坛中,魔兽玩家还对陶宏开展开了人肉搜索。虽然截至昨日网友的人肉搜索也没有更新的进展,但网友们并没有停止对陶宏开的人肉搜索
  
      对于网友的做法,陶宏开回应称,“魔兽是一款画面和音乐非常不错的世界级游戏。这种游戏适合成年人玩,但非常不适合未成年人玩,希望国家能够尽快进行游戏的分级。”
  
       陶宏开表示:“有玩家打我家的电话,大吼着要杀了我全家,还有人在我的博客中发表各种不堪入目的言论,请问我做错了什么事情?我只不过就一个事情发表了一点不同的观点。就因为这样一个观点,玩家就这样的不理性和暴力,这令人感觉不可思议 。”
  
       陶宏开表示,在央视节目播出以后,他的手机被打爆了,家里的电话突然之间也增多了,甚至深更半夜还有从全国各地打来的威胁电话,这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他表示,他将会把博客中的评论和威胁言论保存下来,反映给相关部门。

        陶宏开还说,自从他讲了网络游戏是“毒品”后,“我的手机就不停地响,漫骂、污蔑、诽谤、威胁、恐吓的短信接二连三地来。我担心我在家的90岁老母亲受到惊吓,赶紧打电话回家,却怎么也打不通。直到19日晚从南昌回家后,才知道幸亏当时我哥哥在我那里。”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0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心香如意 + 10 + 10 我们每个人不吃饭不行啊,所以每人都有 ...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7-26 22:28:31 | 只看该作者
游戏没有错,目睹多起网游带来的伤害,归根到底是父母不作为引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9-7-25 15:2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老易 的帖子

所有孩子上网成瘾的父母,都很喜欢说网瘾是一种病,因为这样,他们觉得就可以推卸掉自己教育不周的责任了。

有理由相信,治疗孩子网瘾,会是骗子们开拓的下一个领域,因为背后有太多心急如火的父母。

记得前一段时间,山东临汾那个电击治疗网瘾的引起很大争议。遭到了大量网民的指责。卫生部也取消了他的资格,不过这个暑假他的生意更火爆了,很多人都要排队。那些网瘾孩子的父母一致支持他,反对卫生部门的封禁。

我很理解那些孩子父母的急迫心情。

这个事件我一方面不赞同网络上的部分反对意见,因为他们把电击,当作了以前用刑的那种电刑,认为是残忍的行为。但我也不支持那个医生的做法,因为点击戒瘾未得到国际上的认可,仅有意大利有部分临床。

国外的电击戒瘾主要针对的是生理性依赖,这位医师基本是借用了电击戒瘾的概念,实际上是在用恐惧在驱除心理上的依赖,因此卫生部门禁他也是很有道理的。

前面说的那位陶宏开戒瘾靠的是什么,其实就是残酷军训加与世隔绝,后面这位山东的靠的是小酷刑加与世隔绝。

相比之下都没有脱离隔绝这一手段,并无什么有效方法,所以一旦回到社会,很多孩子恢复常态是很正常的。相比之下,后一个人的效果会更好一点,因为孩子永远可以记得电击时的心理恐惧。

看来他们除了隔绝,就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了。

一位以前也迷恋网络的朋友说得很有趣:治疗网瘾很简单,只要做家长的舍得,让孩子休学半年,给她买足点卡和外挂,让他一天12个小时全部消耗在网游,一气打到最高级别。如果孩子不想玩了,父母坚决不要同意,一定逼着他玩。最严重的也不需要半年,保证这个孩子再也不玩任何网络游戏了,甚至见了游戏就烦。

以上这个说法完全是有可能的,有人会去试试看么!

[ 本帖最后由 qqyou 于 2009-7-25 15: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7-25 12:3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qqyou 的帖子

您说的有道理.我们在小县城的小人物,信息闭塞, 全靠网络了解社会.偶然说了一句话,就给说错了,惭愧\惭愧.
以后还是继续潜水,潜心向各位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7-25 10:15: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心香如意 的帖子

我最近看一则资料,认为网瘾属于精神医学的范畴,
应该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治疗。
我个人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个陶教授应该是没有这方面的资质。

治疗网瘾非常难。但国内相关的人才太稀少。
别说网瘾了,就是普通精神科的疾患都很难得到有效的治疗。

国内精神科医生的待遇较差,总能听到他们的抱怨。

所以,还是请大家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避免沾染这些恶习,
心理疾患也是一种病,危害可能不亚于身体上的疾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7-25 08:31:50 | 只看该作者
转贴:网上家长对陶宏开的治网瘾效果的评价

“我是一个高一女生的家长,去年暑假期间因孩子沉迷上网聊天,与陌生人频繁接触,本人教育不成功的情况下,不得不寻求专业人员帮助,这时有人向我推荐了一位当时颇为有名的“美籍华人教育专家”,此人60多岁,据称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02年回到祖国发挥余热,在华中某著名大学任教,被称为“戒网瘾专家”,曾受过电视台、报社多次采访云云,一副不容怀疑的权威模样。 本人被其种种假象和花言巧语所蒙骗,先后两次为孩子报名参加此“专家”所主办的夏令营,总共花费近三万元,满以为会就此让孩子戒掉网瘾,然而当孩子回家以后,我却痛心地发现,一切非但完全没有改变,反倒是孩子的脾气大大见涨,动辄对家里人大发雷霆,甚至随意摔打家里的东西,这在参加那个夏令营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为此本人打电话质问该夏令营负责人戴某,此时的戴某一改先前的殷勤作派,对本人的问题不是置之不理,就是把责任都推在孩子身上,甚至对本人和孩子冷嘲热讽,最后竟干脆不接电话。至此,我才发现是彻底上当受骗了,三万多元的血汗钱,家长和孩子的宝贵时间,都打了水漂。 令人愤怒的是,此人至今已经用这种手段畅通无阻的行骗了5年,不知有多少家庭上当受骗,被掏尽了血汗钱,又有多少孩子被他的骗局所耽误,这其中固然有人们轻信的原因,但是那些为骗子推波助澜的媒体、机构,又该负什么责任呢?这个老骗子至今仍打着戒网瘾的旗号四处行骗,又该由谁来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7-24 20:21:56 | 只看该作者
今晚电视中看了动物世界:

旱季又来临了,一群非洲瞪羚跋涉中发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一大块水源,

一小部分干渴至极的瞪羚狂奔而去渴极而饮,结果被埋伏的狮子猎获了几头后其余的心满意足安然返回了,另外剩下的一大群焦躁地徘徊着慢慢向水源移动着。。。

群里老瞪羚A声嘶力竭地喊着:“有狮子、大家忍住渴的欲望!” 另一头老瞪羚B满不在乎地说:“孩子们去吧,跑快些就行,否则不被狮子吃了也自己渴死了! 有一只小瞪羚左耳听着老瞪羚A、右耳听着老瞪羚B、鼻子伸向空中贪婪地闻着水的气味,他虽然拿不定到底A和B谁是对的,但他已拿定主意要跟着瞪羚群一起行动。

A和B的声音仍然在瞪羚群上空回荡、同时水的气味和紧张的气氛愈来愈浓、瞪羚群向水源移动的速度悄悄加速了。。。

小瞪羚看清楚了,大家一哄而起奔向水源只是早晚的事情,而且老羚羊A和追随者也会不情愿的跟着大家,这就是群族的特性,用他们人类的话说就是:“顺应潮流、识时务者为俊杰”。


---------------------------------


关了电视上网:

眼前一亮,霍!,又干上了,得劲儿!

不过这次我有新主意了,自忖境界又上一层楼。

网游好也好,不好也好,不再费心思评论(或者说我也懵懂不清好了),但这次我要做的只是认清形势。

搬个小马扎,翘起二郎腿,这边咪眼瞄瞄qq,那边偷眼觑觑老易,伸脖子望望喧嚣的人群,低头揣摩揣摩网游的将来。

我这回就做根墙头草,感觉感觉东风西风那个更强烈,估计估计10-20年后其它的草都会倒向那边,我能做的只是看护我脚边的小草别逆风而立,10-20年后保证和其它草倒向同一侧就行了。


----------------------------------

大家估计估计自己会倒向那一边呢?

[ 本帖最后由 Lppbb 于 2009-7-24 21:4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我爱飞飞 + 2 + 2 其实没有两边并无本质区别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7-24 19:52: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uguwls 于 2009-7-24 18:09 发表
老易怎么能随便找个东东,就用这个来佐证18岁以下。。。。

笑死了,还是什么论坛名人呢。。。


这个话说的不对了,老易不过说
我听玩家说,这款游戏一进入就写着18岁以下的请离开。。
,他仅仅是听说,并没有拿这个做什么依据,也没因此得出什么结论。

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什么事情都一清二楚,只是那些在电视上露面的教授们,不了解就去随口乱说才是不应该的,因为研究网络对孩子的影星,是他们的专业,他们就必须要去深入的了解那些游戏。

而对于我们普通的人,完全没必要如此苛刻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老易 + 10 + 10 qq,不必理睬这种用马甲背后诋毁的小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7-24 19:13:0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玩家要求专家就魔兽报道中不当言论道歉

玩家要求专家就魔兽报道中不当言论道歉

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经济半小时栏目在7月17日的节目中,对魔兽世界停服进行了关注,该节目在就玩家停服期间的一些经济问题和事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访了一系列的专家、教授,其中包括法律专家: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前网游审批专家辛晓征(三年前采访的视频)、网瘾专家陶然和陶宏开。节目播出后,玩家反响强烈,数百万玩家通过他们已掌握的渠道向大众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他们对节目中出场的几位专家极为愤慨,对他们发表不负责的言论表示谴责,要求这些专家对他们的言论向大众致歉。
这是一个获取话语权的舞台,经济半小时栏目组将节目事件的约一半给了这三位专家。
1、关于审批专家辛晓征
辛晓征拒绝经济半小时接受采访,称“没有什么可说的”,于是栏目组就将三年前采访辛晓征的节目重播了一次。
 一个才发生的事情,用三年前的认识和观点,能够说明什么呢?这是一件很值得商榷的事情。但是对魔兽世界这款游戏的发展来说,即使在今天我们看那个重播的部分,也仍然觉得他说的话“杀很大”。
辛晓征在节目中主要表现了几点:
1、他说魔兽问题很多,太多的问题了。比如说杀怪,太血腥。
2、他举了个例子,说大众软件有个编辑,因为玩魔兽世界,死了。工作太累,然后回家后又玩魔兽,就累死了。
3、他讲了审批的过程,说将整个游戏过一遍,都要花十几个小时。称“谁能花几十上百个小时地仔细看”啊?
4、他说他不玩游戏,对魔兽里面的问题,只能表面地看看,无法预估这些问题对大众有什么影响,但是觉得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
从我们从业多年的专业角度看来,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基本上不懂游戏,又无法对游戏审查花费很多时间,对青少年成长心理缺乏研究,对事实认知不清(大软编辑玩游戏死一事纯属子虚乌有)的“专家”形象。但是对于普通玩家或根本不玩游戏的人来说,看到的却是一个游戏有很多问题这样的一个事实。
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另外,在2006年采访辛晓征的这个节目播出之后,《大众软件》第一时间出来辟谣,称大软从来没有员工因玩游戏而去世,甚至这几年该杂志社根本就没有死过人。这件事也因此成为笑料。也就在7月17日,《大众软件》在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之后,就立即再次声明,我们来看看这两次声明。
2006年7月第一次声明
最近,流传《大众软件》员工玩网络游戏《魔兽世界》致死的不实消息,我们郑重声明如下:
一、《大众软件》杂志社创刊至今11年里,从未出现过在职员工的死亡情况。
二、离职人员已不属于《大众软件》杂志社的员工。经核查,离职3年内的人员也无此类情况发生。
为此,我们警告那些无中生有、造谣惑众的言论者及传播者,并保留对有关个人,公司或单位进行法律诉讼的权力。
《大众软件》杂志社
2006年8月8日
2009年7月第二次声明
7月17日晚,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停服的“魔兽世界”》节目,其中引用了一段近3年前的采访素材,称“《大众软件》编辑玩《魔兽世界》玩死了”。我们在此再次郑重声明:没有《大众软件》员工玩《魔兽世界》致死。
《停服的“魔兽世界”》中引用的采访片段曾于2006年7月在《经济半小时》节目中播出,该栏目记者在采访当时的“网络游戏审核专家”辛晓征时,后者表示据他了解,一位《大众软件》杂志编辑正是由于玩《魔兽世界》累死的。鉴于这一说法严重失实,我们曾于2006年8月8日发布声明,驳斥了相关说法。现在,《停服的“魔兽世界”》节目未经认真审核和编辑,再次播出这一采访片段,我们对此深表遗憾。
我们希望节目的有关制作人员,严守新闻从业者的操守,认真核实节目素材,不应在未能采访到相关人员的情况下,重复播出存在严重错误的内容。
我们将继续保留对有关个人,公司或单位进行法律诉讼的权力。
《大众软件》杂志社
2009年7月17日
2、关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心理系副教授陶然
对于陶然在经济半小时节目中说魔兽打怪血腥暴力,有明显的血花四溅。显然这是一种严重歪曲事实的报道。因为以我们玩游戏多年的经验来看,根本无此印象。
陶然在节目中还列决说有13名魔兽玩家拿刀和拿板凳砸父母,有孩子还砍了父亲7刀,对此玩家表示严重质疑。
玩家称:我们玩游戏不犯法,而他们这些所谓的“网瘾”专家打着戒网瘾的旗号蒙骗不明真相的家长,强制性伤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对青少年以后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作为媒体,我们也强烈要求陶然教授向我们公布这些案件的情节,包括孩子的学习工作环境、父母的教育程度、家人对游戏的认识、成长状态。如果所有证据都能证明这些孩子之所以变成不良少年,唯一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玩《魔兽世界》,那么我们可以要求你不道歉,否则,请以公正公开的严谨的学术态度,向玩家和社会大众道歉——因为你误导了大家。
3、关于陶宏开
 陶宏开在报道中通过巧妙的言语技巧,将魔兽与毒品和摇头丸相提并论,把魔兽世界玩家比作吸毒者。这是对游戏的污蔑和对玩家的公然侮辱。
玩家说,《魔兽世界》是国家认定,合法运营的游戏。而毒品,是国家严令禁止买卖和吸食,储存和运输都是违法行为。
吸毒者,一般轻者散尽家财,重者家破人亡。这种惨状在吸毒者中比比皆是。
魔兽玩家有几个因为玩游戏而散尽家财,家破人亡?
玩家说:新闻出版总署能在4年前同意并通过引进该游戏,就证明该游戏的合法性,陶宏开有什么证据诽谤诋毁魔兽世界甚至所有的网络游戏呢?
另外,有证据透露陶宏开目前是美国国籍,玩家对他以什么立场和身份接受采访表示了质疑。
有论坛网友针对此事进行分析:陶宏开在7月17日经济半小时中的言论,具有严重诽谤嫌疑,且诽谤对象不是一个人、一种产品、一家公司、一个部门,用《魔兽世界》中的术语来说,陶宏开对和谐的中国社会以及或许尚未和谐的世界社会进行了无耻的“群嘲”。

那么,陶宏开到底诽谤了谁?
如果陶宏开关于《魔兽世界》等同于“毒品、摇头丸”的指责正确,那么,从法理角度判断,不仅使用《魔兽世界》进行游戏的玩家不具备“消费权”,与《魔兽世界》产生关联的所有自然人、法人和政府部门都难逃其咎:
1、 该游戏的开发商暴雪娱乐,是“毒品”制造商;
2、 该游戏的前运营商九城,是“毒品”在中国的前销售商;
3、 该游戏的现运营商网易,是“毒品”在中国的未来销售商;
4、 世界各国的该游戏运营商,全部涉嫌销售、贩卖“毒品”;
5、 曾经审核通过了《魔兽世界》的中国国家出版总署,涉嫌将“毒品”合法化;
6、 由于版署是中国政府部门,其放行《魔兽世界》的行为是中国政府行为,由此连带中国政府涉嫌利用合法渠道公然允许“毒品”在中国销售和使用;
7、 所有的《魔兽世界》玩家,包括中国大陆玩家和世界各地玩家,都是“毒品”消费者和使用者,也就是“吸毒者”……
显然,如果陶宏开的言论成立,意味着以上自然人、法人、政府部门全是疯子和罪犯——如果这些自然人、法人、政府部门不是疯子和罪犯,那么,陶宏开就涉嫌诽谤,而且是以国家级电视屏道为媒介公开诽谤。
所有玩家都可以此言论要求陶宏开道歉,日前有消息称已有玩家向法院提起了诉讼,状告陶宏开毁谤。
4、行业媒体和从业者呼吁
以玩家和游戏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我们呼吁,媒体不应该采访如辛晓征和网瘾专家,大众也不应该取信他们的言论。
因为他们什么都代表不了,从节目中辛晓征的表现来看,他的专业性根本谈不上为大家评判一个游戏的好坏。现在他不再从事游戏审批工作,本身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陶然和陶宏开都是从事反“网瘾”的商业活动,其旗下有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等商业机构。从趋利性上考虑,他们的立场就天然站在了反对网游的一面。他们如果说网游好,那他们今后吃什么?鼠标、键盘还是江中健胃消食片?
5、玩家呼吁
玩家一致在论坛呼吁:再次要求陶然、陶宏开、辛晓征以及CCTV2把我们比喻成吸食毒品,玩游戏至死都万恶人群的恶意攻击强烈谴责,并且要求他们面向媒体做出正面报道、道歉。并要求国家和法律查处这些靠打着治疗“网瘾”的旗号来收取巨额费用的网瘾治疗中中心,国家应严格心理治疗的收治、疗效监控,严格心理治疗机构的资质。
从目前频频出现在大众面前的几个反网瘾专家表现出来的东西来说,我们就对让他们来对孩子进行心理治疗,由衷地感到不放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7-24 18:37:11 | 只看该作者

  陶教授的电话是多少
  我也想和他讨论一下

  还是算了
  和他讲不如和墙壁讲

  好象听到一个声音
  “陶教授,你XX叫你回家吃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6 09:43 , Processed in 0.089261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