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1725|回复: 1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杜曼,七田真,珠心算,还有其他右脑的东西都尽量不要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3 14:1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现在需要一些时间,从头至尾把自己的思路梳理一遍。
目前没有大块时间可用,所以现在只能简单说几句。

以前我们对于一些神奇现象多是抱着不相信的态度,认为那不过是魔术一样骗人的东西,

实际上,这种神奇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快速翻书,瞬间记住大部分内容,有些孩子(但并非全部)
的确能够练出这种能力。再有就是速算能力,像那个智障少年的例子

练过杜曼,七田真,珠心算的孩子,有一些会出现一些比较神奇的能力。

现在问题的焦点不是这种神奇的能力能不能练出来。而是这种能力练出来以后的用途是什么?
能够让孩子的学习能力提高吗?能让孩子的记忆力,数学能力提高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一方面,孩子的这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消失。
另一方面,孩子的这种能力会与学校,幼儿园或者家长的正常教学方式发生冲突。

简单说一下这种冲突。

因为两者用的脑区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智障少年的视频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
这个孩子算术的时候更多是用颞叶(这里姑且称之为为右脑,实际上右脑是个通俗的说法,学术上有较大争议),而正常孩子主要用额叶(这里姑且称之为左脑,实际上左脑的组成可能要更复杂一些)。

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这样的体会,比如我们没法一边写字一边用脚画圈。我们做数学题的时候也是这样,
用了右脑的思考方法,就不能同时用左脑的思考方法了。

珠心算儿童遇到的情况非常典型,很多老师反映珠心算的孩子反而不好教,
因为这种孩子习惯的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

(萧愚注:国家有关部门曾经进行过调查,练过珠心算的孩子数学成绩没有优异表现,其实原因很简单,这种孩子进了学校之后就跟大家用一样的思维方式了,如果他坚持用右脑,反而可能是一种灾难。)

由于左脑的思维方式实效性更大,那种右脑的思维方式逐渐被放弃(淘汰)。
所以,不论练过右脑的孩子以前表现得多神奇,最终还要走上左脑的发展轨迹。

(萧愚注:我这里不是说右脑不重要,右脑对于绘画,音乐等艺术类学科非常重要。但是,对于数学,阅读这些学习内容而言,显然是更偏向于左脑的领域。每个脑区要各司其职,不要越权,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有些孩子,只能用右脑算术,不会用左脑,这往往是大脑有缺陷的孩子。就像有些孤独症患者或者那个智障的少年。失去了左脑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不得不用右脑进行计算。

杜曼本人就是研究这些脑伤儿童的,他开发出来的所谓数学方法(小圆点),

利用了脑伤儿童左脑有缺陷,不得不用右脑的原理。看起来神奇,实际上不过是一种表演性的能力。并不是真正有用的数学能力,也不能真正改变脑伤儿童的命运。

正如我博客里那个走进科学的视频,那个智障少年的确具有神奇的速算能力,
但这种能力有什么用呢?智力障碍并没有改变,命运也没有改变,只是给大家添了一些谈资而已。

杜曼又把这套方法移植到正常儿童那里。也是利用了婴幼儿左脑发育还不完善,更多用右脑的特点。
但是,正常的婴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左脑会逐渐发育起来(语言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随着正常教育的介入,他会逐渐用左脑进行思维,阅读,算术等等。

这样,他的婴幼儿阶段练成的右脑算术的能力就会逐渐消失。我以前说过,如果不消失反而是大问题,这意味着孩子的左脑发育有问题。既然这种能力会消失,当初花那么大工夫去练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甚至,这种思维习惯如果过于强大,或者家长忽视了孩子左脑的及时开发,及时提供营养。可能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诚挚希望家长朋友不要再信这些旁门左道的东西了。
就是有多大的诱惑,有人在前面进行多少神奇的表演,也不要去信那些东西。
因为那些东西本身只具有表演价值,没有实际价值,甚至,会损害实际能力的获得。

以前很早就说过这个话题,搞早期教育要走正道,那么多正道,你做得怎么样了?
你跟孩子的情感交流充分了吗?语言交流坚持了吗?给孩子读了多少书,讲了多少故事?做了多少游戏?搞了多少体育活动?

走正道,别走歪门邪道,无论有人在那里怎样卖力的表演,夸耀自己孩子的神奇,
我现在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

这些孩子早年的时候越神奇,也就意味着他们走得弯路越大。
走的弯路越大,就意味着改正错误越艰难。

作出这个判断不是我一时拍脑袋,
我五年前就开始关注这些东西,从怀疑到一点点地求证,
请信任我的智商和职业素养。

现在只能简单写这么多,未来有时间会详细阐述。

补记:

跟用过珠心算和杜曼的家长说几句

[ 本帖最后由 老易 于 2009-7-24 10:5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18 金币 +18 收起 理由
超级老爸 -1 -1
yoyopapa + 1 + 1 幸好我们公文、珠心算都没学。杜曼、七 ...
editorsome + 2 + 2 珠心算不好,那两个洋玩意估计不好!
swanhu + 2 + 2 学习一下。
buke + 2 + 2
hq1966 + 10 + 10  不能一棍子打死
我爱飞飞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12-8-19 09:10:03 | 只看该作者
越看越像方舟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12-8-19 07:25: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anhuixina 于 2012-8-17 21:12 发表
我才知道七田真啊 看了看觉得很神奇啊  孩子一般很容易练  因为最开始他们就是图像记忆



你想要两三岁时的神奇表现呢,还是一辈子的幸福?
花点时间训练的话,小鸟也飞过来衔钱的时候也能分清50和100的哪个大,但我们要像训练小鸟一样的培养孩子吗?
有知识无文化是可悲的。
如果每个人在开始孩子最早的“早教”之前,都能花点时间看一两本儿童身心成长规律方面的书,而不是只要立竿见影的“效果”,那该多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12-8-18 23:57:03 | 只看该作者
实践是证明真理的方法,而不是标准。

符合事实与符合逻辑才是检验真理的两大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逻辑上来讲是一个实用主义的伪命题

“比如地球上没有植物了,人类竟无法生存”这一论断是否真理,一定要用实践去检验的话,那我们就惨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无事生非 + 2 + 2 学习了,思考了,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12-8-18 11:31: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8-1 09:33 发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原本是几十年前,为了特定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政治手腕,其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很不幸的是很多人已经把这句话也当作真理了。


以前不理解QQyou这句话。

但是现在理解了

就科学上来说,实践都不是检验标准,遑论其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12-8-17 21:12:55 | 只看该作者

搞不懂

我才知道七田真啊 看了看觉得很神奇啊  孩子一般很容易练  因为最开始他们就是图像记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无事生非 + 2 + 2 你想要两三岁时的神奇表现呢,还是一辈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11-6-29 16:3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9 小米爸爸 的帖子

到了 这里 已经是玩诡辩术
为了反对而反对了
一声叹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11-6-25 18:34:5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无所谓右脑还是左脑。让孩子早点掌握一些必要的知识肯定好,但如果后续没有继续进行类似的教育,那么这种早教只是培养了孩子的一点能力,而实际上其他方面并不突出,而且如果早教的内容和学校里的内容脱节,那这些早教的内容效果更差。就好像我们在大学里学习的东西,如果以后不再使用,会很快忘掉的。

珠算和珠心算都和学校里的数学计算方法不同,我不建议学习,不如直接学习学校里的数学方法,当然要采用游戏的方法。

早阅读是必要的,但学好阅读的目的是为继续教育提供方便,而不是到此为止。

早学会数学是必要的,和学习阅读是一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继续教育,而不是到此为止。

所有早教学习的内容,都是为了掌握一样工具,而不是培养孩子的目的。培养孩子的某个方面的兴趣和志向才是目的,培养出了孩子的兴趣和志向,你就真正的成功了,即使他什么都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09-9-21 00:14:30 | 只看该作者
俺比较喜欢小米爸爸,是实践者。反早教的论点,论据怎么没有觉得那么没有说服力。可能俺太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09-9-16 14:37:37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老易的文章,真可以长舒一口气了。自我安慰下下。
杜曼在孩子五六个月的时候从网上花三四百买的卡,但孩子没看两张。
经典教育的教材,花几百买了,孩子一周半的时候会背点三字经弟子规,后来大了,人家会说:我不听不听。现在二岁多了,也不会背几句了。
看到这样的文章,真的觉得好放松。
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9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11:27 , Processed in 0.088817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