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5966|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台湾荣民总医院的育儿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7 12:3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為什麼幼兒容易發燒?
一、因為其大腦內的體溫調節中樞較不成熟,所以對體溫的控制力較弱。
二、本身對病毒及細菌的抵抗力較差,防禦陣線薄弱,因此很容易在事先一點徵兆都沒有的情況下,就直接病毒素侵犯到體溫中樞而高燒起來了。 為什麼會發燒?
人體內各種功能及活動的進行,最適宜的溫度範圍大約是攝氏36.5度至37.5度,所以平均而論,正常的體溫認為是37度左右。
有些非疾病的因素會引起發燒:
一、環境溫度過高:體溫無法外散,所以就升高了,這就是所謂的中暑。
二、劇烈運動時及其後:會有暫時性的體溫升高。
三、腦部受傷或長瘤:破壞了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所以體溫的升降會有很大的變化。
四、某些特殊藥物的作用:如阿妥平(atropin)及麻醉劑。
因疾病而引起發燒者,則緣於各種病毒或細菌侵犯人體時,會放出一些毒素,而這些毒素就會改變大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使它將攝氏37度誤認為應該是39度或更高才正常,就好比冷氣機的設定被誤調了,因此產生發燒現象。
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疾病很多,如:感冒、扁桃腺發炎、氣管炎、肺炎、腸胃炎、腦炎……等,所以當有以上疾病時,都會伴隨著發燒。此外,癌症或腫瘤也會釋放出某種毒素,而使體溫調節中樞改變其設定,因此也會有莫名其妙的發燒狀況出現。 發燒對人體的影響:
發燒並不是只有壞處,事實上,它是利幣兼具,從好處來說,發燒可以:
一、做為一個警號,素示身體有問題了,需要注意或求醫治療。
二、可殺死病毒及細菌:許多疾病的病媒菌只有在正常溫度(37)時才能生存,所以當體溫升高時,可抑制這些有害病毒及細菌的生長,這也是人體防衛的轉機之一。所以古時有所謂的熱療法,就是讓病人浸在熱水或熱沙中,使體溫升高用以治病,其原理在於此。
三、發燒時身體會不適,此時因疲倦所以需要調養休息不致讓身體過度疲勞,以全力對抗內在的菌。
發燒的壞處則包括:
一、體溫突然的升高,會使幼兒調適不當而容易誘發抽筋。
二、發燒使兒體不適、全身痠痛、精神欠佳,不能從事正常活動。
三、發燒促使體內代謝活動增加,體力消耗很大,加上胃口不好,容易急速消瘦。 高燒會不會燒寶寶的腦袋?
大腦細胞的基本成份是蛋白質,而蛋白質通常要在攝氏42度以上才會逐漸地被破壞。一般的發燒很少會超過此一溫度,所以不用擔心會燒壞了大腦。
既然發燒不會傷到大腦,那麼為什麼一些原本正常的小孩,在某次的高燒後,就顯得非常不靈光或幾近白癡狀態呢?的確,偶然會有這類的個案發生,但並不是由高燒造成,而是原本就因腦炎、腦膜炎或高燒引起的抽筋過久導致大腦缺氧......等,所造成的大腦傷害,與高燒本身是兩回事。
氣管炎或肺炎也會發燒,但不會影響到大腦,由此可知,發燒與燒壞腦筋是沒有直接關係的。 體溫要高到多少,才應吃退燒藥?
退燒藥的目的在於使高溫減低,而不是完全不燒,另外藥吃多了對身體也有不良作用,所以由此可知只有在必要時才能服用退燒藥,以免濫用造成危險。
一般而言都在體溫達攝氏38.5℃以上時才開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藥中間一定要隔四至六小時。當然如果寶寶燒的並不高,譬如每天只燒兩三次,而且只達到38℃左右,也可以給他服用退燒藥,因為不會有過量的顧忌,但是其退燒的效果就不十分顯著了。 發燒時體溫為什麼會忽高忽低?
即使是正常的體溫,也不會衡定的一成不變,它是呈波型的高低狀,通常在清晨體溫最低,而下午體溫最高,但都維持在攝氏36℃至38℃之間。發燒時,體溫一樣是高低起伏的,這是典型的發燒,體溫調節中樞在此時被設定在39℃左右,高的時候可達40℃以上;過一會兒就降到38℃左右,然後沒多久,又會再升上去。所以幼兒生病發燒時,父母勿因短暫的燒退而心喜,因為一會兒之後,仍有可能再回升成高溫。 什麼時候才會自然退燒?
一般而論,發燒都要持續約三至五天左右,當然也有短期燒個一兩天的,或長的會燒到六七天,甚至兩個星期之久的,這要看病菌的種類及個人的免疫抵抗力而定。病好了以後,體溫調節中樞的設定就又會恢復成原來的攝氏37℃左右了。 為什麼吃了退燒藥之後,過沒多久又燒起來了?
退燒劑是是短暫地把燒降低一點,並不是『止』燒藥。它可以使身體感覺舒適些,是屬於症狀治療,而非真正的治根藥物。
退燒藥最主要的作用在於:
(1)
使體表面的血管擴張,血液中的熱可由體表散到空氣中
(2)
使汗液增加,流汗亦可幫助退燒
(3)
使體溫調節中樞所設定的溫度暫時地降低
(4)
使體內發炎的反應減緩一點,釋放出的毒素也減少一點。經由以上這些作用後,體溫都會有某種程度的暫時消退。但是在退燒的藥效消失後,身體又會發燒,這是因為疾病的因素還存在著的緣故。 為什麼吃了退燒藥,但燒一點都沒有退?
當這種現象發生的時候,可能是下面兩個原因:
一、藥效不足:沒有吃足夠或藥的品質有問題。
所以只要確定退燒藥沒有品質上的問題,還是應該必要時服用。
退燒藥千萬不可多服幾次或將劑量增加,以加強退燒的效果任何藥物(包括退燒藥)都有它們一定的用法,吃多了即會產生毒性。許多父母因愛兒心切,而把過多的退燒劑給幼兒服用,但用沒有燒,反而燒得更厲害,因為退燒藥的毒性反應之一,就是讓體溫升高。 市面上各種不同型式的退燒藥劑,有何差異?
以用法來分,有下列幾種:
一、口服劑:因退燒藥的本質成份都是帶苦味的,所以再加工製做成各種不同適於口服的型式:如,糖漿劑是專給幼兒服用的;口嚼劑適合五歲以下的幼童;片劑則專給已能良好吞嚥的孩童服用。口服的吸收效果不錯,一般在服用半小時後,即開始有退燒的作用產生。口服退燒劑在嚴重嘔吐的病童則不適用,因為會將藥吐出來。
二、栓劑::由肛門給藥,熟睡的幼兒使用此劑最方便,可以不用吵醒他起來吞藥。但對腹瀉的幼兒則不適用,因為栓劑會刺激肛門而使藥劑隨著水便排出。栓劑的平均吸收效果沒有一定,因此劑量不易控制。
三、針劑:可迅速達到退燒效果,但一般並不主張如此快速的退燒,因為對幼兒的身體不見得好,且打針易使寶寶哭叫,又易傳染肝炎........,所以應儘量避免。
不同的退燒藥最好不要隨意的互相併用,因為劑量不好控制,還是單獨使用比較安全。如果要併用的話,請先請教您的醫生。 其他的退燒方法:
父母時常碰到的問題是:藥己經按時吃了,但寶寶的燒還是很高,這個時候你可以採取下列幾種方法:
一、全身溫水拭浴: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注意:千萬勿用冷水或酒精來拭浴,以免在短時間內快降溫,對寶寶不好。且燙熱的皮膚突然碰到冷水,寶寶的反應會劇烈,可能會抽搐。同理亦不宜於幼兒使用冰枕,因為幼兒不易轉動身體而易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冷,而酒精的氣味又會使幼兒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二、洗熱水澡:理論與前項相同。
三、多喝水:以助發汗。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的失水。 幼兒發燒可否吹冷氣或電扇以求降溫?
勿直接對著身體吹。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則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發燒與疾病本身有何關連?
發燒只是疾病的症狀之一,而不是全部。醫師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響及進展,但通常父母只是看到疾病的外表;如發燒、嘔吐、咳嗽......等。醫師治病,首重病因的發現及能完全治癒的方法,而不是單純的只為退燒而己。所以在某些情況下,醫生會讓症狀(如發燒)持續地表現出來,以探尋內在真正的病因。
切記,不要一味的要求醫師退燒,去治療發燒這個症狀,而應遵從醫囑正確的找出引起發燒的原因,對症下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9-6-29 13:19:30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啊, 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12-27 20:5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大拇指 的帖子

好东西啊,就是有很多繁体字,看起来很费劲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12-11 15:44:1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贴子,就是看得很辛苦,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8-12-9 11:06:24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贴子,就是看得很辛苦,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8-12-7 16:12:49 | 只看该作者
帮助很大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6:05:17 | 只看该作者
流行性感冒的預防及治療
流行性感冒不同於一般感冒,不僅症狀嚴重,對於體弱者還有致死的危險。以致病因而論:流行性感冒之病毒大體上可分為︰A、B、C三型,其中A型最容易造成全球的大流行,完全不同於一般的感冒病毒,由於A型流感病毒時常會隨著時間改變其抗原性,或甚至是一季數變,每隔一段時間即可出現新的變異抗原病毒,使得大數的人對目前正在流行的感冒病毒都無法具有效抗體,同理也會有重複感染(感冒始終不癒)發生。一但遭到目前所流行的感冒病毒(多為A型)感染,即可侵犯入身體而出現症狀,尤其是抵抗力較弱的嬰幼兒、老年人、或原本即已患其他疾病者,如慢性肺病、心臟病、腎臟病、、等等,長時期被病魔折騰後再屢發感冒,而終導致體內器官機能極度的惡化,產生足以致命的危險。 預防方法:
1.由於流行性感冒的病毒可以停留在手上,並經過手口的途徑感染,所以毛巾、漱洗用具、飲食器具等,也應注意分開使用。
2.感冒之病毒主要由飛沫傳染,公共場所人多擁擠,傳染機率大,每次的流行性感冒幾乎都先由小朋友在學校中得到感染後,再帶回家中傳染給親人,由此途徑而造成全省大流行。
3.大人得到感冒時要勤洗手、帶口罩。
4.照顧幼兒者,甚至家中地其他人,如果自己發生了感冒時,應該盡量避免與寶寶做很密切的接觸,如果寶寶暫時無法托旁人照顧時,也要避免與其面對面的呼吸、咳嗽、打噴嚏;幫寶寶沖泡牛奶或調理食物時,應先洗手,避免對著食物說話、咳嗽、打噴嚏。 除了一般的預防方法外,針對嬰幼兒、老人、及體弱多病等等易感染的高危險群,或可以利用下列兩方法來預防及治療。
1.流行性感冒疫苗:主要係針對過去曾流行的三種(A、B、C)病毒所研發的,注射的時程般是建議每年於流行期前接種︰溫帶地區可以在秋天開始接,熱帶地區可以在流行季節前接種。但因通常當年新的流感病毒早已變異過了,即使醫界能及早製做目前在流行的變異病毒疫苗,但時效上仍緩不濟急(在流行季節之末期始能上市),故疫苗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前一年的預測,先選取少數幾株病毒製成,因為各地流行的病毒可能有異,國外製造的疫苗在國內效用未必是一樣,其預防疾病之效果仍是有限,頂多約只有七八成,且只能維持壹年,目前國內尚未大量進口供臨床使用,但因副作用很少,所以還是值得高危險群患者及早接種的。
2.預防藥物:抗病毒藥物 Amantadine對預期可能遭受感染或初期的感染患者,或可收預防及治療之效。不過因或可能加速藥物之副作用即抗藥性等問題,沒有必要所有的人都服用。 治療方法:
當感染流行性感冒時,通常最主要的還是:
1.症狀治療:服用可以減輕症狀的藥物,如止咳藥、退燒藥、鼻塞流鼻水藥等等。注意:退燒藥應避免使用Aspirin 類藥物,以免增加雷氏症候群的機會。
2.保持體力:就是需要多休息,減少不必要之消耗,以保持體能來全力對抗病害。
3. 飲用大量的水分:以使身體的水分循環充足,維持各器官新陳代謝之穩定。
多看醫生︰萬一身體有不良變化時,能夠及早獲得適當的處理。


全部粘贴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6:04:05 | 只看该作者
流鼻血怎麼辦?
流鼻血的原因很多,但是約有一半人找不出原因的。鼻腔黏膜中的微細血管分布很密,是很敏感且脆弱的,容易破裂而致出血。在學齡前的幼兒常見鼻出血的現象。
流鼻血時,一般人都習慣於將頭向後仰,鼻孔朝上,認為這樣做可以有效止血,其實是錯誤的,如此做只是眼不見血外流,但實際上血還是繼續的在流--在向內流。
流鼻血時"後仰的姿勢"有下列的壞處:
1.        會使鼻腔內已經流出的血液因姿勢及重力的關係向後流到咽喉部,並無真正止血效果。
2.        咽喉部的血液會被吞嚥入食道及胃腸,刺激胃腸黏膜產生不適感或嘔吐。
3.        出血量大時,還容易吸嗆入氣管及肺內,堵住呼吸氣流造成危險。
正確的方法是--頭部應該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傾的姿勢,使已流出的血液向鼻孔外排出,以免留在鼻腔內干擾到呼吸的氣流。
兒童最常見(約百分之九十以上)流鼻血的位置是在鼻孔內側約一、兩公分處的鼻中膈黏膜上,因為靠近前鼻孔,所以鼻出血時可先行使用最方便的局部壓迫止血,其方法是:
1.        大人首先要盡力鎮定自己的情緒,切勿慌亂,才能安撫被出血驚嚇的小孩。
2.        頭部應該保持正常直立或稍向前傾的姿勢。
3.        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壓迫出血側的鼻前部(軟鼻子處),似一般以手夾鼻子的做法,直接壓迫約五至十分鐘。大部份病人都可以此種方法簡單地來止血。而另一側未流血的鼻孔仍可通暢地呼吸著。
4.        如果壓迫超過了十分鐘後血仍未止,則可能代表著嚴重的出血,或有其他問題存在著,此時就須要送醫做進一步的處置。
5.        "冰敷額頭"的作用是希望藉額頭的皮膚遇冷時,能達到鼻部血管收縮以止血,但其效果並不好,因為距離出血的鼻孔部位太遠,且局部過於冰冷會引起頭部不適,所以正確的方法是可直接冰敷在"鼻根"及"鼻頭"(即整個鼻子)上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6:03:41 | 只看该作者
牛奶過敏
牛奶過敏的主要原因有二︰
1. 乳醣耐受不良︰寶寶的腸道中缺乏乳醣脢,對牛奶中的乳糖無法吸收,所以消化不良。通常此類患兒只有胃腸方面的不適。
2. 牛奶蛋白過敏︰寶寶對牛奶中的蛋白質產生過敏反應,每當接觸到牛奶後(尤其是胃腸道最多),身體就會發生不適的症狀;各個年齡不論大人小兒皆會有,因為嬰幼兒多以牛奶為主食,所以是最容易發生牛奶過敏的時期。
因為胃腸是最先接觸到牛奶的,所以牛奶過敏以胃腸方面的不適為最多,如︰腹瀉、嘔吐、糞便中帶血、腹痛、腹脹、、、等。當牛奶中的蛋白質被胃腸吸收後,隨著血流運送到全身各個器官部位,也會產生不同器官的過敏反應,而有一些其他的症狀,例如︰
1.皮膚方面︰約有百分之五十至七十,易有異位性皮膚炎、起紅疹、過敏疹等。 2.呼吸方面︰約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易有氣喘、氣管炎、痰多、鼻炎、中耳炎、、等。
3.其他如︰過敏性休克、腎臟症候群、夜尿、睡不安寧、煩躁、眼結膜炎、眼皮紅腫等。
只要停止接觸牛奶,此些身體上的不適馬上就會消失。 處置︰
1.當確定寶寶為牛奶過敏者後,最好的治療的方法就是避免接觸到牛奶的任何製品。
2.目前市面上有一些特別配方的奶粉,如豆奶粉(新素美、愛兒素、愛心美)、減敏奶粉、元素奶粉(哺力美)、、等,這些又名"醫瀉奶粉",可供牛奶過敏或長期腹瀉的寶寶食用。其主要的區別就是以植物性的蛋白質,或是經過分解處理後的蛋白質,來取代牛奶中的蛋白質;以葡萄醣替代乳糖;以短鏈及中練的脂肪酸替代一般奶粉中的長鏈脂肪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2-7 16:03:23 | 只看该作者
感冒或過敏?
兒童常因長期咳嗽、流鼻水、鼻塞等,以致天天吃藥,但是症狀還是存在,時好時壞的醫不好,有的醫生說是感冒,有的醫生說是過敏,此種情況不僅困擾許多家長,也一樣困擾許多醫師。
台灣因為處在氣候濕熱的環境中,細菌病毒繁殖容易,幼兒被感染的機會很大。
感冒就是身體對侵入病媒的反應(過敏)表現,其臨床症狀與過敏非常相近,它包括打噴嚏、流鼻水、咳嗽,而感冒比較特殊的是症狀並無早晚的差異性,且常伴隨著身體倦怠、無力、頭痛、發燒、黃鼻涕、喉痛,這些是過敏所沒有的。
過敏的臨床表現為長期性的,較易出現在早晚溫差較大、季節變遷、或出入冷氣房時,以連續性打噴嚏、咳嗽、及流鼻水為主。
如果能夠在臨床上給予正確的診斷,則治療方面並不是很困難的。處方用藥及治療上兩者幾乎是雷同,如針對咳嗽、鼻塞、及流鼻水等為主的症狀性治療。造成感冒的病毒,無藥可根治的,要等身體自行產生抗力,所以患者需多休息,保養體力,需時約壹週左右。
欲治療過敏症者,除了藥物治療外,最好需要先檢測出過敏原,如塵蹣、花粉、灰塵等等,並長期接受減敏(針)治療。
然而感冒與過敏兩者常會併存著,尤其是在抵抗力較弱的幼兒,因此特別需要有耐心的小兒科醫師好好的診療一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6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19 16:04 , Processed in 0.16353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