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62074|回复: 9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由“读经三年后”读经网引发的热烈辩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7 12:5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赵升君发帖:

昨天,我学堂王仲逸他爸来到学堂,谈起孩子的学习,感叹人生的路居然可以这样顺理成章。反过来再看老实大量读经,原先所有困惑都一下灰飞湮灭。
        王仲逸五年级休学,三年背完《学庸论语》《老庄》《孟子》《易经》《诗经》《唐诗三百首》《书礼春秋选》《伤寒论》英文《十四行诗》《名著选》
        现在进行《古文选》,据王仲逸说,这太简单了,基本都能看懂。再往下,只剩《歌词曲选》《佛经选》了,今年都能结束,然后进行复习,复习中,可以做一下移注,乃至读史,和其它书籍,人生到这里,孩子不由反省感叹,如果一个人从幼儿园开始读经,读到十四五岁,可以说所有经典都烂熟于心,到这里,再反观以前担心的什么写字,才艺,阅读,数学都成儿戏,都一下就带上去了,再反观这几年因为生活,轨范,教师素质等种种因素半途而废的同学,他们回到家里,这些问题也都没有解决,甚至更严重,因为这只是高低的问题。然而经典却读了很少,人生不可能顺理成章了。写字,才艺,阅读,数学都成了一直要大问题。
        我不由感叹:家长老师因为任何现实高下,得失,好坏的计较而放弃老实大量读经都是舍本逐末!都将后悔终生!人生这样学习真的太高明了!在不懂的时候最困难的经典都背完了,背到懂事的时候正好背简单的了,他就自然理解好多了,简单的经典背完了,正好读《资治通鉴》了,再看小时候读许多课外书的孩子,都是浪费,因为一个没读过儿童书的人,读了《资治通鉴》,就一下都跳过去了。
        所以一个好的读经老师最大的素质就是不管自己有没有素质,守得住老实大量读经就是最大的素质。几年后,你自知自证:王财贵所言不虚。你将是最快乐最轻松的老师,因为几年来所有现实的多多少少,好好坏坏,对于老实大量读经之所得,都成泡沫。否则现实上的一切照顾,都成了琐碎之往事,不留一丝痕迹。
         乞丐,贫民,富翁,高干,只是生活高低的不同,不读经,则只剩下生活高低的不同,读了经,生命会有本质的不同以齐平生活的不同。所以私塾要说没问题,把握住老实大量读经就没问题,乃至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至少问题不会比其他人多,但你多了永恒的文化生命。 所以,在一切现实的要求上看私塾的问题好多的人都对,(但这只是多少的问题,在家里或许更多。)但只要你不在老实大量读经上着眼,你的对是永远的生活琐事问题,以得不到永恒的文化生命为代价。


培雯(即果行)回复:

好文!我转帖到儿教论坛。

我孩子现在看《资治通鉴》也能看懂原文。不过想请教一下,数学怎么一下子带上去?还有我孩子背完《十四行诗》却看不懂英文书,简单的单词都不会,这问题怎么解决?
  
赵升君回复:
数学初中以前在中国根本不能称数学,只是整数的四则运算而已,对于一个满腹经纶博览群书的孩子,一个四则运算几个月就会了。在这个阶段,理解力强,涉猎真正数学也不成问题。说实话,数学很重要,但不需要一般国民学的很深。对于大部分国民科学毕竟是人生的一小部分。
英语是无奈,因为同样是中国话,你在长沙永远学不会莱州话,所以有语言环境才能形成语言思维,只背英文英语形不成语言思维,这是无奈。两个月前,有一个美国人来,想送孩子来读经,捎带学中文,我很高兴,如果那样,我学堂的英语口语很快就会上去,但因为我这里资质不够,美国人入不了保险,没成。不过我看很快就会有世界各地的人来读经,那时就没问题了。实际上,你明知道我解决不了这问题,语言离开环境,就是无意义的符号。老实听读,等待机会,在我这个能力下,只能如此。
  

季谦先生回复:
記得前月本網有一主題,爭論「讀經是否萬能」,已經有不少朋友明白:

「萬能」一觀念,若直接地看,死煞地看,讀經中當然不「包含」其他科目的學習,尤其是數理英語體育等,所以讀經不可以說是萬能的。

但若間接而圓融地看,則因為讀經提升了學習的智能,便可以輕便地學習其他所有的科目,可以說讀經「含蘊」了所有科目,則讀經是萬能的。

理未易明,事有多方,未可一概而論也。

說到英文能力之展現,其實,兒童如果沒有學其他英語英文,縱使背完了莎士比亞的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他眼前現實上的英語英文的表現能力還是等於零。

不過,他具有自我開發或被開發的極大潛能,那是費盡家財耗盡青春學了十幾年體制英語英文的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一種「真實大能量」。

雖是如此,吾人也未嘗說只此便足,日後還有一些工作要做的,只是這些工作做起來得心應手喜悅日生就是了。

背完五萬字以上(最好十萬字以上)英文經典的人,要開始做如下工夫:
第一,要默寫。
第二,要察字典,每一個字都要自己調其其發音,明其意思。
第三,要從簡易的「英語英文」課本或故事書看起,逐漸看到英文名著原文。

以上三項,可同時做,但最好儘量自我學習,這是愈做愈高興的事,真個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老師只是備問,不要老是想要講解。讓學生自己學習是讓他愉悅於學習的最重要手段,請天下老師今後不要再那麼「認真殘害」我們的孩子了!

吾人推廣「英文讀經」七八年來,我知道有一個成功的例子,是呂麗委教出來的學生。那孩子小一開始中文讀經,小二開始英文讀經,背了英文導讀四冊(約合英文名著選一冊)和一百五十四首莎詩,以及一本莎劇--仲夏夜之夢。然後默寫了全本莎詩,有機會隨意看些時下的兒童英文書和學生英文報,小四即開始正式閱讀世界名著,如雙城記、鐘樓怪人等,一天看四十頁。小六時,老師要他把莎士比亞十四行詩試翻成中文,初一時,老師要他把論語試翻成英文。一個初中還沒畢業的中國孩子,他的英文程度已經可以到牛津大學的研究所上課了。

我們國家為什麼還要花那麼多精力做英文教育?家長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在小孩的英文學習?學生們為什麼要把絕妙的青春耗在英文的等級考試上?

縱使通過高級英文檢定了,請問你的英文程度在那裏?在和外國人談天氣,談生意?還是只能反頭回來,對著自己的中國同胞「驕其妻妾」?

如是(即天高任鸟飞)回复:

半途将孩子接回家的家长,不见得就不能营造更良好更适切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帮助孩子进一步健康成长。读经虽然重要,读经教育虽然可以开发孩子的潜在能力,但留在私塾读经的孩子,受老师素质低下的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不能因为“读经的好处”就可以忽略,其责任就可以推卸。师道之尊严,在于教师自我道德意识的不断追寻和扩展。读经教育对孩子有没有好处,与老师该不该提高修养,这完全是两码事。

教师素质的提升,可以有效改善当前的私塾教育现状,于其负面弥补过失,于其正面更上层楼。

(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jiangying + 10 + 10 学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12-1-2 17:17:23 | 只看该作者
以前的鸟儿版主有犀利吗?呵呵你根本还搞不清楚人家说的什么意思,就好像不会读庄子的人以为庄子贬低孔子呢。先把此楼您从一楼彻头尾再看两遍吧呵呵,
          先不说真正意义的读经教育才有几年才有几处,请问您什么叫人才啊?这个标准是什么呢?出大名赚大钱?做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业?依此思考路数下去,根本连教育的本质梦都梦不到的。我所行我所讲俱是事实。国家有他应付的使命与责任,这个问题你不可以要求搞读经教育的人,要人才你应该找教育部去论理才对,资源不在我们这些小民手里。要按读经教育的标准,读经人才已经很多了,呵呵。您有道理说道理莫名其妙的话还是少说吧,因为天下事总不过一个理字,连人的非理性实则也正是在证明人心是高度自由可理性的。

[ 本帖最后由 天津清羽 于 2012-1-2 18: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2-1-2 15:32:01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的帖子,看看所谓的大量读经,看看所谓的读经推广二十年吧;那些所谓的读经人才,人呢?在哪?
事实胜于雄辩;敬佩鸟儿的犀利!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天津清羽 -2 -2 有道理说道理莫名其妙的话还是少说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1-12-30 16:38:25 | 只看该作者
这谈的已经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了,所以大家需要逻辑训练才可以提高到思辨。
     西方人这个长处是有的,也没有一个有真实见解的人故意去贬低这些,不过从智慧的角度看,这些确实是生灭起伏变易的学问,并不是智慧的安心的学问,因此佛家说真俗不二,虽然是俗谛但也是真理的一个面向啊!
     但我们现在所说的是觉悟不是理解层的东西。此处不可以混淆着讲,和智慧不能相应的,也很难懂这一层,因此夫子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我们也不能因为某某人物说的话便认定这个是根本意思,因为时间场地面对的人物不同,这些人的发挥不同,何况读经教育的发起人王财贵老师并不是这样的讲法啊!为什么不仔细看看人家整个头尾的话再判定他的基本意思呢。
     所以才提倡读经啊,我们大家都读原典看看这些圣哲前辈,这些原创者以前究竟自己在说些什么,不要因为现代社会上一些人的“著名”就被他唬住,因此儒家是唯理是从的,这是儒者的基本态度,是孔子一直以来的教导。南老师自己常说有名的名不一定是明白的明。他们未必样样都讲到合理,我们也不可以这样苛责于人。
    古代的君子也未必都是理性的教导啊!其中又有太多历史的背景和各种因缘的限制,这就如西方一直也没有圆融的文化系统一样,所以东西会通是我们这一代的乃至后几代人的使命,文化会通有时要几百年的时间都不能停止,这个叫大时代的因缘,在这个大时代里却不知东西经典的重要,而妄自菲薄的,是麻木不仁的生命,西方不用我们去特别叫好了,他们现在正当令呢,我们要把自己的学问讲出来,把人家的真学问学过来,而不只是停留在浮浅的技能和表现层次,这都需要大心量大智慧大德性,不真正了解自己也不能真正了解对方。
   了解对方也要知道对方是有根底有脉络有系统的,因此不读其重要的典籍是不可能深知对方长处与短处的,我们现在正是因为这个才鼓励大家都需要学习原典,我们自家本有的不深切学习体证力行,明澈系统怎么可能接的上这个时代呢,我们祖先没有什么对不起我们的,我们不可以自己不努力而只是赞叹人家的已有成就,要知道这些思考与成就也是有出发点和原则的,而这些都是东西经典的必然内容,因此反对读经实则是不知,是在反对自己的理性需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1-12-30 15:28:54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想说明的是,现代科技文明实际上是科学的副产品,科学的根源是非功利的。
有人问柏拉图,学了几何有什么用?
柏拉图说,给他一个钱币,让他赶快走。

牛顿发现运动定律是动机是什么,是为了利益吗?不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理论根本带不来实际的好处,仅是一种理论罢了。这是爱好思考的产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1-12-30 15:19:03 | 只看该作者
古代圣贤如果搞科技,会会远远超过西方,这个已无从证明,我也不想反驳。
我想说明的是,科学不是小菜,即使以古代圣贤的智慧来衡量,也不应该是小菜。
按照读经的观点,圣贤不搞科学,是因为不屑,是因为读经比这重要的多。
你可以说读经重要,但不应该轻视科技。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古代的君子对器总是轻视的,只有道他们才看的上眼。

对此我也不想反驳,我想说的是,即使在你们所谓的形而下者,在那些科技里面,也有深奥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1-12-30 12:14:19 | 只看该作者
比如我在南怀瑾的一本书中就看到,他说我们的科技为什么会落后西方,那是因为读经人不想搞这些,如果古代的圣贤想搞这些,以他们的智慧,会远远超过西方.

诚然,净空法师也是这样说的.

圣贤人一切事是否可为都是从众生的长远利益出发,而不是自己.西方人搞很多科技,背后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及其后代子孙的利益,其实这样最终也为不到自己,害人者终害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1-12-30 10:25:41 | 只看该作者
问题在于我做读经也有些年头了,至今未见过真有常年坚持读经教育的人,会认为读经可以“万能”,因为没人那么笨呵呵,有人如用这个词大体也是从根本性和重要性上提点,此万能非彼万能,好比我们每个人可以学很多东西做很多事,从可能上讲当然也可以说人是万能的,但从生命的限制上讲,即便圣贤佛祖亦有所不能,哪里有谁真的能万能呢,在西方有则笑话说上帝是全知全能的,有人就说请上帝造一个他不能造的东西,此处可会心一笑。
     另,南师所言确实也是实情,以前的中国读书人用心处确实大抵都在生命的学问之主体,而西方一直在另一端用诚意工夫,他们是人我们也是人,知识技能虽是老实客观的学问,但关节处也需创造的觉性,因此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就是要继承道统重开学统,这是每一个时代读书人不同的使命。
      您若有所担忧的偏执性实际上如有真实教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彼此本着根底交流互通,知道哪里是限制性哪里是可以互相参照,如此自可仁智双彰。网上有时文字交流,人皆有好胜心理有时难免说话偏激,日常行事一直偏激者必不能维持久远,至于读经本身,反对的人其实大抵是没有真透彻明白实践过,否则就人性本身讲,反对读经其实是反对自己理性的,这个道理很深要慢慢慎思明辨笃行才能明了,这当然不可以要求大家意见一致,我等亦不存这个妄想,人确实是有可以反对自己理性的自由,而造成种种非理性,但此一点正是人类的可悲悯处。在此需要智慧德性之光明予以振拔!大抵反对读经的是在教育的时机,内容,方法三原则上概念颠倒模糊无体证所致。只要心态正常,我们每个人都不会反对教自己的孩子有智慧有人性光明的内容以充实其生命,其实人有时往往自己思考不周密没根本时,自己反对自己而不自知。此天地之缺憾也,天地犹有所憾何况庸碌我等,此正可发一至诚谦虚之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1-12-29 23:47:3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在说读经的重要性,我不想反驳;
我所反驳的是,那种认为教育就是读经,读好了经,智慧提升上去了,其他都是小菜.

比如我在南怀瑾的一本书中就看到,他说我们的科技为什么会落后西方,那是因为读经人不想搞这些,如果古代的圣贤想搞这些,以他们的智慧,会远远超过西方.

再次声明:我所反驳的是读经万能论,对读经本身,我虽不赞成,但我并无充足的理由反驳

[ 本帖最后由 simpley 于 2011-12-29 23: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1-12-29 13:34:46 | 只看该作者
智慧和知识终是不同,智慧重觉悟,知识重理解,且人觉悟智慧之体,需要生命上有一种真诚和呼应,否则即便千圣同传,孔孟复出释迦在世,也未必各个便能了悟。智慧之懂须自己放下固与七慢之心,有一个生命内证成之转折,因此聪明者往往都可以在道理上和人反复辩诘,但其实未必真的能懂什么,而对智慧有直觉与体证者,有善言者有不善言者,智慧又并非完全以语言文字可以完整表述,所谓言不尽意,尽而不尽不尽而尽。
   此中有真意
   只是已忘言
   能所皆无虑
   生灭归自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3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04:34 , Processed in 0.084759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