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871|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为何要办“新私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0 10:5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下的文章曾在《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和《华夏复兴》网上挂出过。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我为何要办“新私塾”

张朝舜老师于2005年6月在上海市的静安区愚园路上创办了上海第一家非全日制私塾。有关媒体的记者怀着浓厚的兴趣,于同年9月上门对他作了采访,以下是采访记录的综合整理。
   
记者:张老师,您这儿为何名为“张氏新私塾” ?
张:“张氏新私塾”是一家以个体为单位,对孩子进行课余人文教育的地方。教育是世上最难与最重要的事,一个孩子教好了,全家人会其乐融融;一个孩子教坏了,这家人会悔恨终生。我知道怎样将一个孩子教好,我有一把教好孩子的金钥匙。这一套我独有的教育方法,冠以我的姓氏就是“张氏”;“新私塾”则表明这是教授国学的地方,但又与旧私塾有不同之处。
   
记者:请问将孩子教好的金钥匙是什么?
张:对孩子进行真正的教育。

记者:何谓“真正的教育”?
张:真正的教育,就是通过人文教育而实现的人格教育。孩子只有在内心充实,心理健康,精神发展时,才能带动他自然而然地掌握各科知识;人格为本,知识为未,真正的教育走的是从内向外发展的道路。

现在的学校,以灌输知识为主,以应试为目标,在做法上正好与真正的教育相反。在偏重知识、分数的学校,不少任课老师让孩子们畏惧、反感,而进行人格教育的地方,老师是温暖孩子心灵的太阳,受到孩子们由衷的敬爱。
   
记者:难道说现在的学校没有真正的教育?
张:真正的教育是很难的。真正的教育首先要有真正的老师,一个老师把自己教好教懂了,才能去教学生,即孟子所说的“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现在真正好的教师,在学校里是极个别的。此外,现在评价学校的优劣是看它分数排行榜,一个校长即使要搞真正的教育也力不从心,真正的教育只能作为点缀而实际已被边缘化了。
   
记者:您办“新私塾”可以说是补充现时学校教育的不足?
张:是的,对学校我们不能抱太大的期望,学校毕竟是实施义务教育。真正的教育说白了就是精英教育而不是技能教育,它只能由社会提供,但目前社会上真正的教育极其稀缺,我将自己多年的教育心得及“秘密武器”公布于众,我想真正识货的家长会看明白并能认同我的。
   
记者:如果是一个对教育不在行的家长,他怎样鉴别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
张:真正教育主要有三要素。第一要素是真正的教师。如果他是教理
科的,那么他对数理化、天文、生物等都能融会贯通;如果他是教文科的,那么他对文史哲、政治、宗教等都能融会贯通。一般来说,真正的教师都是男性,年龄在四十岁以上, 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孔子说自己“四十而不惑”,“不惑”就是能看见事物的真象。第二要素是“上乘的教材。”如果将学生比作婴儿,那么上乘的教材就是母乳汁,下乘的教材就是劣质奶粉。第三要素是良好的环境。主要指让孩子得到熏陶的一种心理氛围。佛家说“佛光普照,礼义圆明”,在良好风气的习染之下,孩子自然会发展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记者:“张氏新私塾”是否具备真正教育三要素?
张:可以说基本具备。首先张氏新私塾由我亲执教鞭。十多年前我有一个极有才华的高中学生说我是“讲话优美形象有哲理;文章纯正高雅有深度”。一个真正的教师一般都具有诗人与哲学家的气质;其次,张氏新私塾采用北京师范大学编订的《儿童经典诵读》作为教材,这是一套上乘的培养人才的教材;第三,我期望将“张氏新私塾”营造成儿童的天堂,让孩子在学校、家庭受到滥砍滥伐的心灵,能在这儿获得休养生息,让孩子能重新回到以前天使般的模样。
   
记者:听起来“张氏新私塾”与旧的私塾有所不同。
张:有三同三不同。


   
记者:有哪三同?
张:以前的私塾教孩子的教材是国学经典如《论语》《孟子》《诗经》《易经》等,新私塾也略同;以前的私塾要求学生“修身明理” ,新私塾也相同;以前的私塾由德高望重的老夫子授业,新私塾也类似。
   
记者:有何三不同?
张:以前私塾是全日制,我的“新私塾”则是业余性质;以前有些私塾偏重死记硬背,“新私塾”则引导孩子乐学爱学;以前并不教孩子英文,“新私塾”则教孩子英文及西方文化。
   
记者:既然取名为“私塾”,单纯地教传统文化不行吗?现在社会上只知“英文”,不知“母语”。
张:每个私塾都可以根据创办人的特点而具有自身特色:创办人擅长书法则可兼教书法,擅长民乐可兼教民乐,擅长京剧可兼教京剧,擅长中医可兼教中医……

我在大学学的是英文,曾经担任过中小学英语教师,我离开教育界之后,从事的工作是与西方人打交道,我对西方文化比一般人更了解,而我本人从小就喜欢传统文化,所以我创办的私塾有我个人的特点。我为“张氏新私塾”开创的课程,就叫“中西方文化补习课程” 。

专攻书法、京剧、民乐、中医的孩子可以到前面提到的私塾去学习,但今后打算送孩子留学出国的家长,则可以选择到张氏新私塾来学习,因为我的教育定位就是培养贯通中西文化的精英。另外,既能教孩子学英文原著,又能教孩子国学经典的老师,更能引导孩子去热爱本民族的文化,而不会让他们盲目西化而失去本民族的根。
   
记者:请您解释一下,何谓“中西方文化补习课程?”
张:“中西方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它们体现在国学经典和英文经典原著之中。对大学生而言,可称之为“中西方文化” ,对中小学生而言,可称之为“语文”、“英文”,但它们是“真正的语文”和“真正的英文”,是一切课程的核心。但目前在绝大多数学生头脑中“真正的文化”是一片空白,所以称之为“补习” 。
   
记者:我感觉您这门课程是一门很大的综合课程,这对学生有何益处?
张:非常大的益处。这可以比作种庄稼的有机肥料,里面包含极为丰富的营养成分。一个农民种庄稼,分别施用有机肥料和无机化肥会得到品质截然不同的两种收成。现在学校学科分科太细,最缺乏这种综合式课程。倘若哪一家学校,有二三人教我的课程,不消三年,这个学校的学生就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学习成绩也会出现奇迹。

   
记者:您是怎样教您的学生这门课程?
张:我有不同层次的班级,对于不同的班级,我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教。对于低年级的班级,我采用以兴趣为中心的方法教;对高年级的学生,我采用以对比为中心的方法教。
   
记者:您能谈得更具体一些吗?
张:我有一个“育才班,”,都是三、四年级的小小孩。我教他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教他们唐诗,给他们讲故事,同他们一起做游戏,我还教他们唱英文儿歌,学英语小故事,学习科普小文章,间隔地我请一位会弹钢琴的外籍女教师给他们排练合唱,领他们朗读英文,与他们对话。她离开之后,我又给他们作一番讲解。所以这些小孩,在半天的课时中,从头到尾,兴趣盎然,而我每一次的上课内容,涵盖了语文、英文、音乐、表演、历史、地理、科学等各科的内容。

我有一个以初中生为主的“精英班,”我主要教他们英文,我在教他们英文版的《圣经》选段时,我也让他们学国学经典《论语》作对照。《圣经》中有句话是“DO 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OTHERS DO TO YOU [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就得怎样待别人]这句话与《论语》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比较,就可以知道两者都说同样的意思,但表达上不同,用的人称不一样。


另外,我教他们英国作家劳伦斯描写阿尔卑斯山南麓景色的著名散文时,我让他们学习周敦颐《爱莲说》与柳宗元《永州八记》作对照,于是他们发现西方人写景色更客观,更有距离感,而东方古人将景物、花卉人格化,人与物合一。学生在学了我的中西方文化课程后语文和英文都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并且思如泉涌。
   
记者:您能否举一个具体事例?
张:我举一个怎样教自己女儿的事例。
在我女儿读小学一年级时,我离开上海,到江苏的一个很偏僻的寺庙去闭关修行。两年之后我回家,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女儿眼睛中是忧郁自卑的神情,像是在掩饰什么。我以后陆续得知她的情况,原来她三门主课程都不理想,老师也鄙视她;由于她象男孩一样好动,所以时常被老师拉到墙角落罚站,班级中几个调皮的男孩,经常拿她寻开心,欺侮她,老师也不管。女儿跟我说:“爸爸,我不想去上学!”我找校长要求换一个班级,校长拒绝了。我到处打听,想找一个好一点的学校,结果都令人失望,所有的学校,都是一个教育模式。于是,我让女儿休学,亲自带她。我带她到植物园看树木花草,带她到野外写生,我与她一起游戏,一起打牌、下棋,我买了大量车模、船模、手工材料,与她一起搞小制作,我请了一位朋友专门教她数学,我则教她真正的语文、英文……
                        
  
记者:即中西方文化课程?
张:是的!我教她我自小喜欢的儒家经典如《大学》《中庸》《孟子》《论语》,道家的《老子》等,教她唐诗宋词以及古文观止;她记忆力不太好,于是我给她作一些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她理解和背诵。英文则主要是教唱儿歌为主,我教她唱会一百多首英文儿歌,然后再教她歌词单词﹑国际音标及拼音规则,等她稍大一些之后,我则教她学原版的英文童话故事、动物故事、寓言故事。两年之后,我送她进了中学。她进中学没多久,便开始在班级里冒尖,到第二个学期,则在整个年级冒尖了,然后就被评为三好学生。其实,她的智商与大多数同学差不多,或许还差一点,她能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一只天鹅,我的“秘密武器”就是用中英文经典作教材对她进行真正的教育。我的体会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育制度和教师!
   
记者:您办“新私塾”就想推广自己的“育女经”吧!
张:也许吧!现在的孩子很可怜,从小学二三年级起就要背负语文、英文、数学这三座大山,如果他们不能从家庭得到温暖、理解和正确的指点,那么在这种灌输、应试,大量回家作业的教育模式中,很容易心灵扭曲,心智受损。我经常在睡梦中听见孩子喊:“帮帮我吧!”
   
记者:您的课程能帮助他们减轻压力,提高学习成绩?
张:我想让他们立于不败之地。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说的意思是无形的东西起根本作用,有形的东西来源于无形的东西。真正的教育注重孩子的内心世界,是走由内向外发展的路。我的中西方文化课程着眼于培养孩子的人品、智慧、兴趣、爱好、能力以及自学的方法,等等,这些方面整体发展了,那么孩子作为一个人来说,就象一棵树一样,茁壮成长了,至于学习成绩,那就象树枝树叶只是某一阶段的外部表现而已!
   
记者:张老师,我发现您有极其鲜明而又与众不同的教育思想和观点,我总结出六条:一、教育有三要素:真正的教师、上乘的教材和良好的环境;二、人格为本,知识为末;三、夫子授业;四、综合课程,对比教学;五、读经典、学原著;六、从内向外,重视无形。

张:非常感谢您的总结,但所有这些教育思想观点,都贯穿着一样极其重要的东西。
记者:贯穿“爱”?

张:对!西方人称之为“爱”,所以是“爱的教育”;儒家称之为“仁”,所以教育要“成人之美”;佛家称之为“慈悲”,所以教育目的是启迪人的智慧。教育缺乏这些因素而被其他东西所左右,对孩子而言是非常、非常……,不具体说了,反正现在的孩子是很可怜的!



记者:有没有打算今后创办全日制的私塾呢?

张:现在还未考虑到这一步。全日制私塾和非全日制私塾都应该是现行教育制度的一种补充。全日制私塾有许多坎要过,不容易;非全日制私塾则面临缺乏优秀的经验丰富的师资,无法满足更多家长的需求!

记者:谢谢您接受采访!
张:谢谢!


张朝舜老师整理于2005年12月,修改于2006年9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9-9-9 11:04: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ings911 于 2008-1-18 10:00 发表
社会问题呀!!!!!!!!!

我也觉得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8-16 23:00:3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广州也有这样的私塾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8-6 19:09:45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北京也有这么好的私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5-24 08:01: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12-10 15:43:16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多介绍您教学成功的案例和经验

希望多介绍您教学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多多推广应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4-9 21:26: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私塾张老师 于 2008-4-9 11:51 发表
以下是转自华夏复兴网的“当代乡村私塾教育座谈会”共识十二条。
http://www.hxfx.net/bbs/dispbbs.asp?boardID=35&ID=31927&page=1


“共识十二条”标志私塾教育已经走过了开创时期的摸索阶段而进入了一个 ...

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1:51:5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转自华夏复兴网的“当代乡村私塾教育座谈会”共识十二条。
http://www.hxfx.net/bbs/dispbbs. ... ID=31927&page=1


“共识十二条”标志私塾教育已经走过了开创时期的摸索阶段而进入了一个孕育和发展的阶段。-------私塾张老师按




2008年4月3日至5日在殷商故都河南淇县召开了首届“当代乡村私塾教育座谈会”,与会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共计56人。大部分都是私塾创办人。本次会议得到了淇县旅游局的全部赞助。会议达成如下共识:
首届“当代乡村私塾教育座谈会”共识十二条
(简称“云梦山共识十二条”)


一、私塾教育的根本点是德育,其入手处在于日常生活人伦。
二、对孩子而言,对现实的文化困境而言,《弟子规》是最简单易行的方便之门。
三、私塾教育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农村。
四、私塾教育的成效才是最好的宣传。
五、私塾教育和现行的教育体制没有冲突。而是以品德教育为基本点的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
六、没有私塾的广泛设立,书院的设立将缺少实际意义。
七、私塾教育不仅是教育孩子,也需要教育家长。
八、塾师对孩子的爱心、对传统的敬意及言传身教是私塾教育的灵魂。
九、要办好私塾,创办者必须有以义为利的文化担当。
十、在私塾中培养塾师才是最为便捷有效的师资渠道。
十一、义塾的价值取向,其重点不在于经济扶贫,而在于文化引领、文化扶贫。
十二、教育改革,文化复苏,有赖于以德为本的私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3-16 13:19: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hy2001 于 2008-3-16 00:31 发表
你玩的精神实在是至高境界啊,我们可是比较功利和势利。
不过,我也是有所为,还有所不为。最后就快把自己的一生弄来玩了。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看过的电视剧《胡雪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3-16 00:3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susan_1201 的帖子

你玩的精神实在是至高境界啊,我们可是比较功利和势利。
不过,我也是有所为,还有所不为。最后就快把自己的一生弄来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6 16:49 , Processed in 0.084814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