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938|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生最识江湖味(随金庸谈诗说词)转自天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3 19:5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根据金庸《鹿鼎记》改编,由张卫健主演的香港电视连续剧《小宝与康熙》大结局中有这么一个有趣场面:
   韦小宝将冯锡范如打桩般一下一下直打入地,口中还大呼小叫:“这一招是代胡德帝打的,这一掌是代陈近南,这是代大老婆、二老婆、三老婆……这是代金庸打的!”可怜那冯锡范只剩下个头还露出地面,依然好奇心大起,口齿不清的发问:“金庸是谁?”
   韦小宝一脚把他完全踏与地齐,骂道:“连金庸是谁都不知道!死去吧你!”由此可见金庸“八风吹不动”的地位。
   金庸是谁?我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他:平生最识江湖味!
   《卧虎藏龙》中李慕白有句话:“江湖中卧虎藏龙,人心里其实也是卧虎藏龙!”江湖在哪里?你我的心中!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侠客的社会,江湖仍在,惜无大侠!几乎几代人的江湖感觉都来自金庸的武侠小说。
  
  
   诗词歌赋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来读,往往比孤立时更有感觉,武侠小说中引用的诗词常常显得尤其感人,就是因为作者为之精心打造了绝美的环境!本书以金庸先生小说中提到的诗词曲赋为主线,尽力营造的也正是这种绝美的环境。
   江湖并不只是打打杀杀,气贯江湖,情满江湖!爱恨情仇西风白马,江湖的魅力正在于它的大起大落,永远未知的神秘。
   金庸小说中曾经无数次打动我心的故事和传奇、真情与豪气、诗意与哲理,相信一定也有你曾经流连其中……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0 金币 +30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10 + 10 我好喜欢。。。
skyye + 20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9:55:4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回 郭靖、黄蓉之“文化苦旅”
  
  
   《射雕英雄传》中东邪黄药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通,她的女儿黄蓉耳濡目染,也记住了不少,没想到关键时刻这些东西还真起了大作用。
   话说铁掌帮帮主“铁掌水上飘”裘千仞本是双胞胎,他还有个哥哥叫作裘千丈,这哥俩儿性子完全不同,武功也是天差地别,裘千仞武功高强,而裘千丈则稀松平常,平日里只知道打着兄弟的旗号在外坑蒙拐骗。有一次在太湖边黄药师的旧徒陆乘风的山庄,裘千丈玩漏了,被江南七怪的老二“圣手书生”朱聪当面揭穿,嘻皮笑脸的朱聪和精灵古怪的黄蓉联手装神弄鬼把老裘好一通戏弄。
   没过多久黄蓉遇到真的了,在铁掌帮的老窝正好撞见了裘千仞,蓉儿大意之下错把李逵当李鬼,还想揪老头儿的胡子玩,结果被裘千仞一掌击成重伤,眼看小命儿不保。郭靖带着她千辛万苦去寻找这世上唯一能治她病的南帝求救。
   此时的南帝因为被不通世事的老顽童周伯通戴了绿帽子而心灰意冷,皇帝不做改做了一灯和尚,他朝中原来的四个大臣跟着他高官不做做了“渔樵耕读”四大高徒,这四位怕郭靖黄蓉加害师父,百般阻挠,不让他们上山。其中的“读”久居深山,除了蚊子一年也见不到个文化人儿,这回可算是逮到个卖弄机会,酸劲儿上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又是对句又是吟诗,出了不少文化题儿刁难郭黄二人。
   在寻找一灯大师的路上,郭靖黄蓉还遇到了一位“情痴”的刁难,就是神算子瑛姑,这位身兼一灯大师的爱妾和老顽童的情人的女子听说老顽童身困桃花岛,下定决心要拯救这位“第三者”。这桃花岛本是黄老邪苦心经营多年的私家海上别墅,岛上机关重重,按五行生克之理、九宫八卦之变营建,要想出入自如,数学一定得好,所以瑛姑首先做的准备工作就是苦心钻研术数。郭黄二人闯入瑛姑的住所时,她正在解数学题,一看人家小情侣情意绵绵,形单影孤的瑛姑受的刺激不小,阴阳怪气的连考了黄蓉好几道数学难题。
   此时的黄蓉身受重伤痛苦不堪,而那位傻靖哥哥对蓉儿的伤势牵肠挂肚,恨不得一步跨到“一灯诊所”,奈何这一路遇到挡道的尽是些个“文化人”,“降龙十八掌”始终无用武之地,郭大侠有劲没处使,心中更是苦不堪言。郭靖黄蓉这一路行来风餐露宿不说,还要一会儿数学一会儿语文的答题,这一段历程用余秋雨先生的一本书名形容最好,那就是——“文化苦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9:56:26 | 只看该作者
先来看看神算子瑛姑的问题。
   瑛姑的屋子建在密林中一个污泥湖沼之上,按五行奇门之术设了机关,在黄蓉看来,这些都是“入门级”的小摆设,在她的指点下,郭靖“对着灯火直行三步,向左斜行四步,再直行三步,向右斜行四步”,落脚处果然打有一根根的木桩,如此直斜交差行走了一百一十九步,二人轻轻松松入了门,到了屋子前面。
   郭靖、黄蓉进到屋子里时,瑛姑正忙着算数:
  
  
   黄蓉坐了片刻,精神稍复,见地下那些竹片都是长约四寸,阔约二分,知是计数用的算子,再看那些算子排成商、实、法、借算四行,暗点算子数目,知她正在计算五万五千二百二十五的平方根,这时“商”位上已记算到二百三十,但见那老妇拨弄算子,正待算那第三位数字,黄蓉脱口道:“五!二百三十五!”
   那老妇吃了一惊,抬起头来,一双眸子精光闪闪,向黄蓉怒目而视,随即又低头拨弄算子。这一抬头,郭、黄二人见她容色清丽,不过四十左右年纪,想是思虑过度,是以鬓边早见华发。那女子搬弄了一会,果然算出是“五”,抬头又向黄蓉望了一眼,脸上惊讶的神色迅即消去,又见怒容,似乎是说:“原来是个小姑娘,你不过凑巧猜中,何足为奇?别在这里打拢我的正事。”顺手将“二百三十五”五字记在纸上,又计下一道算题。
   这次是求三千四百零一万二千二百三十四的立方根,她刚将算子排为商、实、方法、廉法、隅、下法六行,算到一个“三”,黄蓉轻轻道:“三百二十四。”那女子“哼”了一声,哪里肯信?布算良久,约一盏茶时分,方始算出,果然是三百二十四。
   那女子伸腰站起,但见她额头满布皱纹,面颊却如凝脂,一张脸以眼为界,上半老,下半少,却似相差了二十多岁年纪。她双目直瞪黄蓉,忽然手指内室,说道:“跟我来。”
  
  
   瑛姑此时尚不知黄蓉是谁,只想和她探讨些数学问题,所谓的“内室”更像是她的“数学办公室”,地上铺满了细沙,上面写着的是她认为的难题。瑛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些让自己绞尽脑汁也算不清楚的东西对于黄蓉来说却都是小菜一碟,片刻之间,小姑娘就将沙上所列的七八道算题尽数解开。
   瑛姑仍不死心,使出了杀手锏,试图用她“独创”的秘诀难住黄蓉,信息闭塞的瑛姑没想到这套东西有人比她创的更早更“独”:
  
  
   那女子沮丧失色,身子摇了几摇,突然一交跌在细沙之中,双手捧头,苦苦思索,过了一会,忽然抬起头来,脸有喜色,道:“你的算法自然精我百倍,可是我问你,将一至九这九个数字排成三列,不论纵横斜角,每三字相加都是十五,如何排法?”
  黄蓉心想:“我爹爹经营桃花岛,五行生克之变,何等精奥?这九宫之法是桃花岛阵图的根基,岂有不知之理?”当下低声诵道:“九宫之义,法以灵龟,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边说边事,在沙上画了一个九宫之图。
   那女子面如死灰,叹道:“只道这是我独创的秘法,原来早有歌诀传世。”黄蓉笑道:“不但九宫,即使四四图、五五图,以至五子图,亦不足为奇。就说四四图罢,以十六字依次作四行排列,先以四解对换,一换十六,四换十三,后以内四角对换,六换十一,七换十。这般横直上下斜角相加,皆是三十四。”那女子依法而画,果然丝放毫不错。
   黄蓉道:“那九宫每宫又可化为一个八卦,八九七十二数,以从一至七十二之数,环绕九宫成圈,每圈八字,交界之处又有四圈,一共一十三圈,每圈数字相加,均为二百九十二。这洛书之图变化神妙如此,讶你也不知晓。”举手之间,又将七十二数的九宫八卦图在沙上画了出来。
  
  
   黄蓉所说的“九宫之义,法之灵龟,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其实就是五行生克、九宫八卦的数学模型,也叫“九宫图”,具体图形如下所示,图中无论横、竖还是斜向排列的数字之和都是十五:
  
   4 9 2
   3 5 7
   8 1 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9:56:49 | 只看该作者
黄蓉受伤挺重,虽说不用动脑子就把瑛姑侃得一愣一愣,自己也累得不轻,赶忙招呼郭靖把“九花玉露丸”拿出来服用。见到江湖传说中的顶级保健品“九花玉露丸”,瑛姑才知道小女孩是“东邪”黄药师的女儿,虽然她从来没见过黄老邪,可既然此人关了她的老顽童,自然是“毁了我一生”,瑛姑早把黄老邪列为大仇人之一。一看自个儿给黄老邪的女儿提鞋都不一定够格,上桃花岛救人显然是痴心妄想,瑛姑失望之极。这个女人算数不行,心思转得倒挺快,“救人”不成立马改“害人”,她不但“热心”指点郭、黄二人如何寻找一灯大师,还给了郭靖三个救命锦囊。
   瑛姑偷偷在黄蓉的“九花玉露丸”里下了毒,她要毒的自然不是黄蓉,而是另一个大仇人——“前老公”段皇爷,现在的一灯大师。为了怕黄蓉误食,“狼外婆”瑛姑连哄带吓的告诉郭靖保健品无法包治百病,搞不好还有负作用,千万别再给黄蓉乱吃补品了。郭靖特好忽悠,马上把“九花玉露丸”收了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9:57:07 | 只看该作者
黄蓉虽然不知道瑛姑下了毒,可看到她对自己的爹无礼之极,小姑娘哪儿受得了这窝囊气?也“投其所好”给瑛姑使了个“毒”招:
  黄蓉气极,正欲反唇相讥,一转念间,扶着郭靖站起身来,用竹杖在地上细沙上写了三道算题:
  
  
   第一道是包括日、月、水、火、木、金、土、罗、计都的“七曜九执天竺笔算”;第二道是“立方招兵支银给米题”(按:即西洋数学中的纵数论);第三道是道“鬼谷算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按:这属于高等数学中的数论,我国宋代学者对这类题目钻研已颇精深。)
  她写下三道题目,扶着郭靖手臂,缓缓走了出去。郭靖步出大门,回过头来,只见瑛姑手执算筹,凝目望地,呆呆出神。
   两人走入林中,郭靖黄蓉背起,仍由她指点路径,一步步的向外走去。黄靖只怕数错脚步,不敢说话,直到出了林子,才问:“蓉儿,你在沙上画了些甚么?”黄蓉笑道:“我出三道题目给她。哼,半年之内,她必计算不出,叫她的花白头发全都白了。谁教她这等无礼?”
  
  
   瑛姑的连环计确实毒到了一灯大师,而黄蓉的招儿又“阴”又“毒”也不含糊,不知道给瑛姑头上又添了多少根白头发,最终也没算出啥结果。还是在她跟踪郭黄二人杀到一灯大师的隐居之处,第二次见到黄蓉时,黄蓉老师才亲口为她解了惑:
  
  
   黄蓉道:“你别杀我,我教了你罢。”从佛像前取过油灯,放在地下,取出一枚金针,在地下方砖上划出字迹,登时将第一道“七曜九执天竺笔算”计了出来,只把瑛姑看得神驰目眩,暗暗赞叹。
   黄蓉接着又解明了第二道“立方招兵支银给米题”,这道题目更是深奥。瑛姑待她写出最后一项答数,不由得叹道:“这中间果然机妙无穷。”顿了顿,说道:“这第三道题呢,说易是十分容易,说难却又难到了极处。‘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我知道这是二十三,不过那是硬凑出来的,要列一个每数皆可通用的算式,却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
   黄蓉笑道:“这容易得紧。以三三数之,余数乘以七十;五五数之,余数乘以二十一;七七数之,余数乘十五。三者相加,如不大于一百零五,即为答数,否则须减去一百零五或其倍数。”瑛姑在心中盘算了一遍,果然丝毫不错,低声记诵道:“三三数之,余数乘以七十;五五数之……”黄蓉道:“也不用这般硬记,我念一首诗给你听,那就容易记了: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余百零五便得知。”
   瑛姑听到“三人同行”、“团圆半月”几个字,不禁触动心事,暗道:“这丫头既识得他,自是早知我的隐私。三人同行是刺我一女事奉二男,团圆半月却讥我与他只有十余日的恩情?”她昔年做下了亏心之事,不免处处多疑,当下沉着声音道:“好啦,多谢你指点。朝闻道,夕死可矣。你再罗唆,我可容你不得啦。”黄蓉笑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死的是闻道之人啊,倒不曾听说是要弄死那传道之人的。”
  
  
   黄蓉所念的“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七子团圆正半月,余百零五便得知”诗句,实际上是一种联想记忆方法,把一些枯燥难记的数字附藏在大家熟悉的知识或故事中,背起来有意思而且容易记忆。
   瑛姑在儿绞尽脑汁的瞎忙活,却不知道老顽童早已“自救成功”,离开了桃花岛,关于瑛姑和老顽童的故事在后面的文章中再详细介绍,现在我们还是随着郭、黄二人一起踏上“文化苦旅”。瑛姑的刁难只不过是个小前奏,更难更“苦”,金庸先生描写得也更精彩的一段旅程还在后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9:57:31 | 只看该作者
上面说过,因为被老顽童戴了绿帽子,段皇爷心灰意冷,皇爷不做,出家做了一灯和尚,他手下的四个大臣跟着他高官不做做了“渔樵耕读”四大高徒,师徒五个在山上隐居。因为担心瑛姑寻仇,一灯的四位高徒小心翼翼,把一座高山全划到了自个儿的私家园林里,对所有想上山的可疑人等严加盘查。但偏偏黄蓉的伤只有一灯大师的“一阳指”能治,郭黄二人一定要见他,结果被渔樵耕读列为最大的嫌疑犯,百般阻挠,不让他们上山。
   其中的“渔”和“耕”四肢有点儿发达头脑有点儿简单,被黄蓉轻轻松松打发了;“樵”有点儿学问,一边砍树,一边唱了好几段“山坡羊”小曲,黄蓉投其所好也是顺利过关;最后碰上的“读”文化水平最高又最喜欢卖弄,这位老兄又是对句又是吟诗,出了不少颇见功力的文化题儿刁难郭靖和黄蓉。
   先来听听“樵”唱的什么:
  
  
   郭靖扶着黄蓉上了岸,将铁舟拉起放在石上,回过头来,却见水柱在太阳照耀下映出一条眩目奇丽的彩虹。当此美景,二人纵有千般赞美之意,却也不知说甚么话好,只是手携着手,并肩坐在石上,胸中一片明净,再无别念。看了半晌,忽听得彩虹后传出一阵歌声:
  
  城池俱坏,英雄安在?
  云龙几度相交代?
  想兴衰,苦为怀,
  唐家才起隋家败,
  世态有如云变改。
  疾,也是天地差!
  迟,也是天地差!
  
   那“山坡羊”小曲于宋末流传民间,到处皆唱,调子虽一,曲词却随人而作,何止千百?惟语句大都俚俗。黄蓉听得这首曲子感慨世事兴衰,大有深意,心下暗暗喝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9:57:58 | 只看该作者
樵”所唱的这首《山坡羊》是元人张养浩所做的《中吕•山坡羊•咸阳怀古》,在黄蓉心里暗自琢磨怎么过关的时侯,“樵”也没住口,这位老兄唱上了瘾,又放开嗓子唱了两首,依然是张养浩的作品,一首是《中吕•山坡羊•洛阳怀古》,一首是《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只听那樵子又唱道:
  
  天津桥上,凭栏遥望,
  春陵王气都凋丧。
  树苍苍,水茫茫,
  云台不见中兴将,
  千古转头归灭亡。
  功,也不久长!
  名,也不久长!
  
   他慢慢走近,随意向靖、蓉二人望了一眼,宛如不见,提起斧头便在山边砍柴。黄蓉见他容色豪壮,神态虎虎,举手迈足间似是大将军有八面威风。若非身穿粗布诅裳而在这山林间樵柴,必当他是个叱咤风云的统兵将帅,心中一动:“师父说南帝段皇爷是云南大理国的皇帝,这樵子莫非是他朝中猛将?只是他歌中词语,却何以这般意气萧索?”又听他唱道: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当听到最后两句,黄蓉想起父亲常道:“甚么皇帝将相,都是害民恶物,改朝换姓,就只苦了百姓!”不禁喝了声彩:“好曲儿!”
  那樵子转过身来,把斧头往腰间一插,问道:“好?好在哪里?”
  
  
   黄蓉极善察颜观色,从樵夫所唱的曲子中,她料定这家伙昔日必是位手绾兵符、显赫一时的将军,这位猛将兄显然还没完全适应从砍人到砍树的职业技能转变,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干得有点儿泄气,“意气萧索”,只能唱歌解烦。
   弄清了樵夫的底细,黄蓉一笑,附和着这个下岗再就业的同志唱了一首《山坡羊》,曲中极赞粪土功名、山林野居之乐,既拍了一把这个由大理国猛将改行的“樵”老乡的马屁,又顺带着开导他应该干一行爱一行,职业无贵*之分,既然拿起了斧头,就好好的做好砍树这个有前途的职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9:58:20 | 只看该作者
黄蓉唱的是元人宋方壶的《中吕•山坡羊•道情》: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
  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一茅斋,野花开,
  管甚谁家兴衰谁成败?
  陋巷单瓢亦乐哉。
  贫,气不改!
  达,志不改!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黄蓉这招还真挺灵,颇得樵夫的好感,这位音乐爱好者玩物丧志玩忽职守,“以声取人”,架也没打就放郭靖黄蓉上了山。根据“渔”、“樵”、“耕”三位同志表现,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那就是并非每个高官都能随遇而安,做好门卫工作的,跟“高分低能”一样,在这方面往往“高官低能”,与其用这么高级别的保安干部,一灯当初还不如花俩小钱雇几个民工。
   郭黄二人往山上攀出了很远,隐隐还听得这个失职的“樵”保安一点儿没感觉到工作失误,又扯着他那原生态的嗓子在下面唱开了:“……当时纷争今何处?赢,都变作土!输,都变作土!”
   “樵”是武将出身,做事有点儿死脑筋,认死理,连唱歌都认准了一个作者跟人家死磕,他最后唱的这一曲仍然是张养浩的作品——《山坡羊•骊山怀古》,不过与流传的版本稍有不同,《山坡羊•骊山怀古》全篇如下: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
  
   黄蓉遥遥听得“樵”纵声高歌“赢,都变做土;输,都变做土”,想到自己目前所处的境地,忍不住和郭靖开了个玩笑,她随口依着《山坡羊》的曲调编了几句,听起来却也是情意绵绵:
  
  
   黄蓉伏在他背上笑道:“靖哥哥,依他说,咱们也别来求医啦。”郭靖愕然,问道:“怎么?”黄蓉道:“反正人人都是要死的,治好了,都变作土;治不好,都变做土。”郭靖道:“呸,别听他的。”黄蓉轻轻唱道:“活,你背着我;死,你背着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金币 +4 收起 理由
子云 + 4 + 4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9:58:57 | 只看该作者
散曲发源于北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宋金时即已流行民间, 《射雕英雄传》中樵夫和黄蓉所唱“山坡羊”皆为元人散曲,被金庸借来用在此处,为了避免误会,金庸还特意在书中这一章后面加了注释说明。下面我们再来看几首写得比较有味道的《山坡羊》。
  
   陈草庵的《中吕•山坡羊》: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
  那个不去红尘闹?
  路迢迢,水迢迢,
  功名尽在长安道,
  今日少年明日老。
  山,依旧好;
  人,憔悴了!
  
  
   刘致的《中吕•山坡羊•燕城述怀》:
  
  
  云山有意,轩裳无计,
  被西风吹断功名泪。
  去来兮,更休提。
  青山尽解招人醉,
  得失到头皆物理。
  得,他命里;
  失,咱命里。
  
  
   刘致的《中吕•山坡羊•西湖醉歌次郭振卿韵》:
  
  
  朝朝琼树,家家朱户,
  骄嘶过沽酒楼前路。
  贵何如,*何如,
  六桥都是经行处,
  花落水流深院宇。
  闲,天定许;
  忙,人自取。
  
  
   乔吉的《中吕•山坡羊•寄兴》:
  
  
  鹏抟九万,腰缠十万,
  扬州鹤背骑来惯用语。
  事间关,景阑珊,
  黄金不富英雄汉,
  一片世情天地宽。
  白,也是眼!
  青,也是眼!
  
  
   乔吉的《中吕•山坡羊•冬日写怀》:
  
  
  朝三暮四,昨非今是,
  痴儿不解荣枯事。
  攒家私,宠花枝,
  黄金壮起荒淫志,
  千百锭子买张招状纸。
  身,已至此!
  心,犹未死!
  
  
   薛昂夫的《中吕•山坡羊》: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
  为功名走遍天涯路。
  厌舟车,喜琴书,
  早星星鬓影瓜田暮,
  心待足时名便足。
  高,高处苦;
  低,低处苦!
  
  
   最后来看一首不知道作者是谁的《中吕•山坡羊》:
  
  
  驰驱何甚,乖离忒恁,
  风波犹自连头浸。
  自沉吟,莫追寻,
  田文近在多门禁,
  炎凉本来一寸心。
  亲,也在您;
  疏,也在您!
  
  
   金庸在书中说“那‘山坡羊’小曲于宋末流传民间,到处皆唱,调子虽一,曲词却随人而作,何止千百?惟语句大都俚俗”,实际上说了了元曲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唐诗宋词元曲皆一代之鼎盛,而元曲可谓是中国最自然的文学,王国维话:“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于元曲。盖元剧之作者,其人均非有名位学问也。”
   看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感受,这《山坡羊》像不像陕北的山沟沟里随时唱响的信天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3 19:59:18 | 只看该作者
在金庸的另一部书《倚天屠龙记》中,也有一首《山坡羊》,和上面的曲谱不同,唱曲的是“武当五侠”张翠山的老婆殷素素,咱们先来看一看小说是怎么写的:
  
  
   殷素素叹了一口气道:“我知道的,我这一生做的恶事太多,胡乱杀的人不计其数。”张翠山一惊,隐隐觉得她手狠手辣,实非自己的佳偶,可是一来倾心已深,二来在这九死一生的大海洋中,又怎能计及日后之事,安慰她道:“以后你改过向善,多积功德,常言道: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殷素素默然,过了一会,忽然轻轻唱起歌来,唱的是一曲《山坡羊》:
  
  他与咱,咱与他,两下里多牵挂。
  冤家,怎能够成就了姻缘,就死在阎王殿前,
  由他把那杵来舂、锯来解,把磨来挨,放在油锅里去炸。
  唉呀由他!
  只见那活人受罪,哪曾见过死鬼带枷?
  唉呀由他!
  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猛听得谢逊在舱中大声喝彩:“好曲子,好曲子,殷姑娘,你比这个假仁假义的张相公,可合我心意得多了。”殷素素道:“我和你都是恶人,将来都没好下场。”
   张翠山低声道:“倘若你没好下场,我也跟你一起没好下场。”殷素素惊喜交集,只叫得一声:“五哥!”再也说不下去了。
  
   殷素素唱的这首《山坡羊》原是戏曲《思凡》中小尼姑色空的一个唱段,金庸根据小说情节略做了删改,把无关部分去掉,只留下煽情的部分。张翠山、殷素素落到了金毛狮王谢逊手中,自料凶多吉少,到了此刻,名门正派的张翠山反而放开了,甚么是非曲直,甚么正邪恩仇,原本郁结于心的矛盾苦恼,一下都变得无关紧要,轻轻一句“倘若你没好下场,我也跟你一起没好下场”,让殷素素惊喜交集、泪如雨下。
   《思凡》中这首《山坡羊》原曲如下: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父削去了头发。
  每日里在佛殿上烧香换水,见几个子弟们游戏在山门下。
  他把眼儿瞧着咱,咱把眼儿瞧着他。
  他与咱,咱与他,两下里多牵挂。
  冤家,怎能够成就了姻缘?
  就是死在阎王殿前,
  由他把那碓来舂、锯来解,把那磨来挨,放在油锅里去炸。
  唉呀由他!
  只见活人受罪,哪曾见死鬼带枷?
  唉呀由他!
  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火烧眉毛,且顾眼下!
  
   《思凡》剧中的小尼姑色空本姓赵,因年幼时多病,被父母送入了尼庵,希望在佛祖的庇护下她可以健康长大。色空渐渐长大成人,可人在尼姑庵心在世俗间,终于有一天趁师父不在庵中,逃下山去,一边跑还一边唱歌“明志”:“下山去,寻一个年少哥哥,凭他打我骂我,说我笑我,一心不愿成佛,不念弥陀般若波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9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09:06 , Processed in 0.084714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