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ally_smil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生最识江湖味(随金庸谈诗说词)转自天涯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1-23 22:01:3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喜欢,读书时穷,买书都是很艰难的买,第一套用兼职赚来的钱买的全套书就是金庸全集。
谢谢笑笑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1-23 22:17:29 | 只看该作者
  越女剑
笑     飞
书     雪
神     连
侠     天
倚     射
碧     白
鸳     鹿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10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9:18:46 | 只看该作者
《思凡》这出戏在金庸写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中上演过,“小桂子”韦小宝应邀到康亲王家串门作客时,王爷安排的娱乐节目除了大吃二喝狂赌外,还有《思凡》这出戏:
  
   他既知人家在故意输钱,胜之不武,也就不再去赌,又回到席上,吃菜听戏。这时唱的是一出“思凡”,一个尼姑又做又唱,旁边的人又不住叫好,韦小宝不知她在捣什么鬼,大感气闷,又站起身来。
   康亲王笑道:“小兄弟想玩些什么?不用客气,尽管吩咐好了。”韦小宝道:“我自己找乐子,你不用客气。”眼见廊下众人呼幺喝六,赌得甚是热闹,心下又有些痒痒地,心想:“眼不见为净,今日是不赌的了。”他上次来过康亲王府,依稀识得就中房舍大概,顺步向后堂走去。
  
   钱赌得特没劲,韦小宝对思凡尼姑更不感兴趣,自然没心思听戏,他思的是《四十二章经》,一个人溜溜达达在王府里到处寻找,等他得手拿了经书回来,发现台上的小尼姑居然还没唱完:
  
   大厅上仍和他离去时一模一样,赌钱的赌钱,听曲的听曲,饰尼姑的旦角兀自在扭扭捏捏的唱个不休。韦小宝问索额图:“这女子装模作样,搞什么鬼?”
   索额图笑道:“这小尼姑在庵里想男人,要逃下山嫁人,你瞧她脸上春意荡漾,媚眼一个一个甩过来……”突然想起韦小宝是太监,不能跟他多讲男女之事,以免惹他烦恼。
  
   索额图“善解人意”,不过他不知道韦小宝这位小老弟是个“名誉太监”,这个小同志这辈子在“男女之事”上确实烦恼不少,但不是无能,而是太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9:19:04 | 只看该作者
元曲可分为元杂剧和元散曲,杂剧有点类似于现代戏曲,有情节、有人物、有科白、有唱腔。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也有人说是王实甫)合称为“元曲四大家”,这“四大家”中,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白朴的代表作是《梧桐雨》、郑光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王实甫的代表作是《西厢记》,而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都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颠峰之作。
   而散曲则类似于诗词,因短小而更易于口头流传。我们上面读到的《山坡羊》属于元散曲,这是元曲的一种重要形式,元散曲表现的内容很广,社会各阶层人士皆唱,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幽默滑稽,都入曲辞。元散曲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下面这首《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十种或动或静的景物叠加出来的是一股浓浓的秋的萧疏。秋风渐起,夕阳西下,异乡的小桥流水也显得说不出的落寞;夜又将临,路在何方?最苦的是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朝大都人(今北京),有“曲状元”之称,他这首《天凈沙》短短几句,道尽旅人艰辛、游子心境,人称为 “秋思之祖”。
   在《倚天屠龙记》里小昭也唱过一首散曲,无意中正合了张无忌的经历,让他不由得“魂为之销”,实际上这正是诵读诗词歌赋的最高境界:
  
   小昭坐在他身边,唱了起来:“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藏吉。”
   张无忌听到“吉藏凶,凶藏吉”这六字,心想我一生遭际,果真如此,又听她歌声娇柔清亮圆转自如,满腹烦忧登时大减,又听她继续唱道:“富贵哪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亏蚀。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
   张无忌道:“小昭,你唱得真好听,这曲儿是谁做的?”小昭笑道:“你骗我呢,有什么好听?我听人唱,便把曲儿记下了,也不知是谁做的。”张无忌想着“天地尚无完体”这一句,顺着她的调儿哼了起来,小昭道:“你是真的爱听呢,还是假的爱听?”张无忌笑道:“怎么爱听不爱听还有真假之分吗?自然是真的。”
   小昭道:“好,我再唱一段。”左手的五根手指在石上轻轻按捺,唱了起来:“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于昨日。古往今来,尽须如此,管他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曲中辞意豁达,显是个饱经忧患,看破了世情之人的胸怀,和小昭的如花年华殊不相称,自也是她听旁人唱过,因而记下了。张无忌年纪虽轻,十年来却是艰苦备尝,今日困处山腹,眼见已无生理,咀嚼曲中“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两句,不禁魂为之销。
  
   小昭所唱是关汉卿的《双调•乔牌儿》,金庸稍做了删改,下面我们不妨把原曲完整的看一下:
  
  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
  吉藏凶,凶藏吉,富贵哪能长富贵?
  日盈昃,月满亏蚀。
  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
  展放愁眉,休争闲气。
  今日容颜,老于昨日。
  古往今来,尽须如此,
  管他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
  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
  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
  百岁光阴,七十者稀。
  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在金庸笔下的人物中,小昭是个奇怪的角色,她有着太多的秘密,从出场到结束一直让人看不透,她身上隐藏着许多的故事情节,而金庸最终又没有放开了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tianqunping + 10 + 10 辛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9:19:42 | 只看该作者
郭、黄“文化苦旅”最后一关的关主是“读”。
   我总觉得郭靖、黄蓉在遇到“读”之前的行程有点儿像“超级玛丽”等电脑游戏中常见的蹦蹦跳跳的场景,我们来看看金庸是怎么写的:
  
  
   郭靖提气快步而行,奔出七八丈,黄蓉叫道:“小心,前面断了。”郭靖也已看到那石梁忽然中断,约有七八尺长的一个缺口,当下奔得更快,借着一股冲力,飞跃而起。黄蓉连经凶险,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笑道:“靖哥哥,你飞得可没白雕儿稳呢。”
   奔一段,跃过一个缺口,接连过了七个断崖,眼见对面山上是一大片平地,忽听书声朗朗,石梁已到尽头,可是尽头处却有一个极长缺口,看来总在一丈开外,缺口彼端盘膝坐着一个书生,手中拿了一卷书,正自朗诵,那书生身后又有一个短短的缺口。
   郭靖止步不奔,稳住身子,登感不知所措:“若要纵跃而过,原亦不难,只是这书生占住了冲要,除了他所坐之处,别地无可容足。”
  
  
   这个挡道的书生就是“读”,看起来有点儿像电脑游戏中的老妖,必须要打倒他才能顺利过关。郭靖是个百分百的体力劳动者,一路上扫荡点儿小妖还行,到了紧要头口还是得看黄蓉的,何况这回又是兵遇到了秀才,人家根本就没打算跟你动手动脚,从头到尾全凭嘴皮子忽悠。
   瞅瞅书生看似摇头晃脑的念书,其实却占据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咽喉要道,黄蓉也不由得暗暗发愁,她仔细听了听,原来书生读的是《论语》,听他兴高采烈,一诵三叹的正念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黄蓉立刻有了主意:
  
  
   黄蓉心道:“要他开口,只有出言相激。”当下冷笑一声,说道:“《论语》纵然读了千遍,不明夫子微言大义,也是枉然。”
  那书生愕然止读,抬起头来,说道:“甚么微言大义,倒要请教。”黄蓉打量那书生,见他四十来岁年纪,头戴逍遥巾,手挥折叠扇,颏下一丛漆黑的长须,确是个饱学宿儒模样,于是冷笑道:“阁下可知孔门弟子,共有几人?”
   那书生笑道:“这有何难?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黄蓉问道:“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你可知其中冠者几人,少年几人?”那书生愕然道:“《论语》中未曾说起,经传中亦无记载。”黄蓉道:“我说你不明经书上的微言大义,难道说错了?刚才我明明听你读道: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是七十二人。瞧你这般学而不思,嘿,殆哉!殆哉!”
   那书生听他这般牵强附会的胡解经书,不禁哑然失笑,可是心中也暗服她的聪明机智,笑道:“小姑娘果然满腹诗书,佩服佩服。你们要见家师,为着何事?”
   黄蓉心想:“若说前来求医,他必多方留难,可是此话又不能不答。好,他既在读论语,我且掉几句孔夫子的话来搪塞一番。”于是说道:“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那书生仰天大笑,半晌方止,说道:“好,好,我出三道题目考考你,若是考得出,那就引你们去见我师父。倘有一道不中式,只好请两位从原路回去了。”
  
  
   由不理不睬,自顾自的念书,到主动要求出题当主考官,不知不觉中黄蓉已经渐渐占据了主动,这小丫头古灵精怪不说,又跟着她爹学了一肚子的百科知识,最不怕的就是文化考试,一看书生顺杆爬上来了,黄蓉又给她助了一臂之力,顺带着麻痹麻痹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9:20:19 | 只看该作者
黄蓉道:“啊哟,我没读过多少书,太难的我可答不上来。”那书生笑道:“不难,不难。我这里有一首诗,说的是在下出身来历,打四个字儿,你倒猜猜看。”黄蓉道:“好啊,猜谜儿,这倒有趣,请念吧。”
   那书生捻须吟道:“六经蕴籍胸中久,一剑十年磨在手……”黄蓉伸了伸舌头,说道:“文武全才,可了不起!”那书生一笑接吟:“杏花头上一枝横,恐泄天机莫露口。一点累累大如斗,却掩半床无所有。完名直待挂冠归,本来面目君知否?”
   黄蓉心道:“‘完名直待挂冠归,本来面目君知否?’瞧你这等模样,必是段皇爷当年朝中大臣,随他挂冠离朝,归隐山林,这又有何难猜?”便道:“‘六’字下面一个‘一’一个‘十’,是个‘辛’字;‘杏’字上加横、下去‘口’,是个‘未’字;半个‘床’字加‘大’加一点,是个‘状’字;‘完’挂冠,是个‘元’字。辛未状元,失敬失敬,原来是位辛未科的状元爷。”
  
  
   “读”给黄蓉出的是一个拆字诗谜,他觉得这谜猜起来相当不容易,这一题差不多就能把郭、黄二人打发走。这诗谜确实挺难猜,不过那得看对谁,要是郭大侠上场,够他拆八辈子的,而黄蓉简直是“读”的天敌,天生就是来拆这个书生的台的,小姑娘对拆字办法倍儿熟,再看看书生那摇头晃脑得意洋洋的小酸模样儿,百分百的高级知识分子,黄蓉轻松过了第一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9:20:41 | 只看该作者
对这个美丽无比又聪明绝伦的小女孩,“读”打从心眼里佩服,不过这时他还没忘自己的使命,还是一门心思要二人知难而退。 “读”考官还有两次出题机会,他四下一望,见山边有一排棕榈,树叶随风而动,宛若挥扇,这位状元之才即景生情,摇了摇手中的折扇出了第二题。这回“读”不猜谜了,出个上联要黄蓉对:
  
  
   那书生挥扇指着一排棕榈道:“风摆棕榈,千手佛摇折叠扇。”这上联既是即景,又隐然自抬身分。
   黄蓉心道:“我若单以事物相对,不含相关之义,未擅胜场。”游目四顾,只见对面平地上有一座小小寺院,庙前有一个荷塘,此时七月将尽,高山早寒,荷叶已然凋了大半,心中一动,笑道:“对子是有了,只是得罪大叔,说来不便。”那书生道:“但说不妨。”黄蓉道:“你可不许生气。”那书生道:“自然不气。”黄蓉指着他头上戴的逍遥巾道:“好,我的下联是:‘霜凋荷叶,独脚鬼戴逍遥巾’。”
   这下联一说,那书生哈哈大笑,说道:“妙极,妙极!不但对仗工整,而且敏捷之至。”郭靖见那莲梗撑着一片枯凋的荷叶,果然像是个独脚鬼戴了一顶逍遥巾,也不禁笑了起来。黄蓉笑道:“别笑,别笑,一摔下去,咱俩可成了两个不戴逍遥巾的小鬼啦!”
  
  
   黄蓉不但随口对出了下联,还顺带着把“读”消遣了一把,这个“读”确实够“毒”,一看小姑娘笑语盈盈轻松过了两关,自己就剩下最后一次出题机会了,“读”心里发狠使劲脸上还不让人看出来,笑眯眯的使了个狠招儿:
  
  
   那书生心想:“寻常对子是定然难不倒她的了,我可得出个绝对。”猛然想起少年时在塾中读书之时,老师曾说过一个绝对,数十年来无人能对得工整,说不得只好难她一难,于是说道:“我还有一联,请小姑娘对个下联:‘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笑面虎”万万没想到自个儿这回又撞到黄蓉的枪口上了,这数十年来无人能对的绝对,早就被黄蓉的爹攻克了,只不过人家黄药师“淡泊名利”,对出来就扔一边了,既没写研究论文也没出书,只不过没事时和小女儿闲聊说起过,所以世人不知,更别说这个隐藏在深山老林的“读”了。其实黄蓉当年也不过就拿来当文字游戏听听玩玩,没想到紧要关头这看似和自己八杆子也扯不上关系的对联却意外打开了自己的生命之门:
  
  
   黄蓉听了,心中大喜:“琴瑟琵琶四字中共有八个王字,原是十分难对,只可惜这是一个老对,不是你自己想出来的。爹爹当年在桃花岛上闲来无事,早就对出来了,我且装作好生为难,逗他一逗。”于是皱起了眉头,作出愁眉苦脸之状。那书生见难倒了她,甚是得意,只怕黄蓉反过来问她,于是说在头里:“这一联本来极难,我也对不工稳。不过咱们话说在先,小姑娘既然对不出,只好请回了。”
   黄蓉笑道:“若说要对此对,却有何难?只是适才一联已得罪了大叔,现在这一联是一口气要得罪渔樵耕读四位,是以说不出口。”那书生不信,心道:“你能对出已是千难万难,岂能同时又嘲讽我师兄弟四人?”说道:“但求对得工整,取笑又有何妨?”黄蓉笑道:“既然如此,我告罪在先,这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那书生大惊,站起身来,长袖一挥,向黄蓉一揖到地,说道:“在下拜服。”黄蓉回了一礼,笑道:“若不是四位各逞心机要阻我们上山,这下联原也难想。”
   原来当年黄药师作此对时,陈玄风、曲灵风、陆乘风、冯默风四弟子随侍在侧,黄药师以此与四弟子开个玩笑。其时黄蓉尚未出世,后来听父亲谈及,今日却拿来用到渔樵耕读四人身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9:21:29 | 只看该作者
事至此,郭靖、黄蓉已经基本扫清了“文化苦旅”中的障碍,不过“读”虽输得心服口服,但眼还挺毒,给他一眼就发现个不得不说的原则性问题。各位,请注意,文人的劣根性出来了,“读”下面使的这一招儿有点儿下作,那就是“文的不行来道德”,这一阴招儿现在还有很多人常使,写不过人家或者辩不过人家,那便从德性或者是作风上搞臭他。和现代某些人比起来,“读”绝对还可以算是个好同志,这位老兄不过就是想找回点儿面子,没有太恶毒的心思在里面,而“某些人”就不同了,不是简单的为自个儿的面子问题,狠起来简直是想要别人的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9:21:53 | 只看该作者
说了这么多,还是先来看看金庸笔下“读”是怎么干的:
  
   那书生见他负了黄蓉履险如夷,心中也自叹服:“我自负文武又全,其实文不如这少女,武不如这少年,惭愧啊惭愧。”侧目再看黄蓉,只见她洋洋得意,想是女孩儿折服了一位饱学的状元公,掩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心想:“我且取笑她一番,好教她别太得意了!”于是说道:“姑娘文才虽佳,举止却是有亏。”黄蓉道:“倒要请教。”那书生道:“《孟子》书有云:‘男女授受不亲,礼也。’瞧姑娘是位闺女,与这位小哥并非夫妻,却何以由他负在背上?孟夫子只说嫂溺,叔可援之以手,姑娘既没掉在水里,又非这小哥的嫂子,这样背着抱着,实是大违礼教。”
   黄蓉心道:“哼,靖哥哥和我再好,别人总知道他不是我丈夫。陆乘风陆师哥这么说,这位状元公又这么说。”当下小嘴一扁,说道:“孟夫子最爱胡说八道,他的话怎么也信得的?”
   那书生怒道:“孟夫子是大圣大贤,他的话怎么信不得?”黄蓉笑吟道:“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那书生越想越对,呆在当地,半晌说不出话来。
   原来这首诗是黄药师所作,他非汤武、薄周孔,对圣贤传下来的言语,挖空了心思加以驳斥嘲讽,曾作了不少诗词歌赋来讽刺孔孟。孟子讲过一个故事,说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去乞讨残羹冷饭,又说有一个人每天要偷邻家一只鸡。黄药师就说这两个故事是骗人的。这首诗最后两句言道:战国之时,周天子尚在,孟子何以不去辅佐王室,却去向梁惠王、齐宣王求官做?这未免是大违于圣贤之道。
   那书生心想:“齐人与攘鸡,原是比喻,不足深究,但最后这两句,只怕起孟夫子于地下,亦难自辩。”又向黄蓉瞧了一眼,心道:“小小年纪,怎恁地精灵古怪?”
  
  
   拦路虎终于变成了“导医”,郭靖黄蓉“文化苦旅”的终点站到了——站在一灯大师的半山别墅旁,二人都松了一口气,在他们俩看来,那是“一灯诊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9:22:10 | 只看该作者
一灯大师原来号称“南帝”,和黄蓉的父亲“东邪”黄药师是同一重量级的人物,而其慈祥亲切远胜黄老邪,老邪虽然最疼女儿,可是平日里行事古里古怪,和女儿在一起又一向没大没小,两个人倒像是平辈好友,父女之爱反而显得深藏不露。黄蓉这一路寻来,看似轻轻松松、嘻嘻哈哈,其实身心万种痛楚委屈苦忍已久,只是无人诉说,在一灯大师的抚慰爱怜之下,她的心中更是百感交集,再也忍不住,拉着一灯大师放声大哭一场。
   黄蓉哭完了,心里痛快多了,小性子也上来了,想想渔樵耕读的刁难,依然胸中有气,虽说这哥四个那是职务行为、工作需要,可毕竟差点儿要了自己的小命儿,岂能轻易放过?在向一灯大师讲述自己“文化苦旅”的历程时,黄蓉忍不住使点儿小坏,小眼珠儿滴溜乱转,添油加醋把“渔樵耕读”其中三位给告了:
  
   黄蓉接着述说渔樵耕读的诸般留难,樵子是轻易放他们上来的,着实将他夸奖了几句,对其余三人却加油添酱的都告了一状,只气得书生与农夫二人更加怒容满脸。郭靖几次插口道:“蓉儿,别瞎说,那位大叔没这么凶。”可是她在一灯面前撒娇使赖,张大其辞,把一灯身后两弟子只听得脸上一阵红一阵青,碍于在师尊面前,却不敢接一句口。
  
   郭靖、黄蓉的“文化苦旅”至此完全结束,在一灯大师“舍己为人”的相助之下,黄蓉的小命儿终于又是她自个儿的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云起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2 12:37 , Processed in 0.120579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