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917|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的自信源自父母的信任与支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9 09:5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座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同学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
  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
  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一下子舒展开来。
  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
  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
  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
  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
  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
  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
  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
  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最能欣赏我……”
  一句鼓励的话可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与行为!
  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一句负面的话可刺伤一个人的心灵与身体!
  甚至毁灭一个人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9-1-19 10:11:36 | 只看该作者
看过,但是依然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1-19 10:32:50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10:36:02 | 只看该作者

轮回父女情

父亲的脾气越来越坏了。我去省城出差,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在冰箱里准备菜,上了火车给他找电话,叮嘱他这两天去超市买菜,不想做就在楼下的那家“怡然居”凑合一下。

  我的语气是委婉的,他还是发了火。他说:“我知道你是嫌我了,不想给我做饭就明说,干吗跑那么远啊?我自己有手,不会做吗?”

  他把话筒挂得很用力,可以想象他那一脸怒气的样子。

  回来的时候,他正在巷口看人下棋。我一下车就看见他了,因为他的眼睛正往这边瞟。他大步走过来,接过我手中的行李。我说:“是来等我的吧。”他否认:“我是来看棋的。”我不揭穿他,每次我回家都看到他在看棋,但是,我一下车他就能看到我。他这棋,看得可真是心不在焉。

  父亲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喝两口,以前喝勾兑的劣质白酒,后来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医生限制他的酒量,只准他喝好酒。他就戒酒,说是喝不起那么好的酒。他很努力的戒酒,戒得自己心烦意乱,戒得自己寝食难安。医生说:“上年纪的人强行戒酒,往往适得其反,通常是酒还没戒掉身体已经垮掉了。”我说:“都一把年纪了戒什么酒啊,你女儿女婿不是常常在外面应酬嘛,给你拎一瓶酒回来还不是小菜一碟。”

  这以后,我和丈夫参加宴席便多了一项带剩酒回家的任务。只是,我和丈夫参加酒会的机会不多,而且碍于面子,也不好每次都把剩酒拿走,有时,就只好买酒回家哄他。丈夫心实,好几次都让他看出来是买的酒,他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我们知道,父亲是心疼我们的钱,以后再买酒回来,得先开封,制造出剩酒的假象,那样,他才能喝得心安理得。

  吃过饭,我献宝一样拿出一件大红的T恤衫给他,他一看便跳起来:“你这是给我买的吗?我又不是唱戏的。”

  我只想着他上了年纪穿红色的显得精神,这年又是他的本命年,却忘了他这一辈子只穿灰蓝二色,老是对那些穿得像“老妖精”的同龄人嗤之以鼻。他愤愤不平地把衣服扔到沙发上,“噔噔噔”地回到自己房间,“砰”地关上了门,几天后,我却看见他穿着那件红T恤跟身边的人讲:“我本命年,女儿给买的,怎么样,看着精神吧。”

  其实我理解他的。他六十多岁时没了老伴,背井离乡来到城里,生活得孤单、寂寞。他把唯一的女儿当作生活的重心,所以,他听到我出差就会生气,他的喜怒乐都只能向我倾诉。老话说,老小老小,人老了就像小孩子一样任性。年纪是个很无奈的东西,岁月带给我们的性格变化,我们逃都逃不掉,他也不想伤我的心,但正是因为他爱我,才会在我面前释放自己所有的情绪,想想我们儿时在父母面前的无理取闹,再想想老人在儿女面前的喜怒无常,这其实才是完整的一个哺育与反哺过程,个中自有辛酸,但因为有了爱,就用笑包容一切。

  我很认真地对他说:“曾经,我是您任性的孩子,现在您老了,您也是我的孩子。”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26 金币 +26 收起 理由
snowyiyi + 2 + 2 非常喜欢
menghuan + 10 + 10 纯粹支持。
wangtutu + 2 + 2
yingyingmama + 2 + 2 谢谢分享
hq1966 + 10 + 10  老小老小 ^_^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1-19 12:26:50 | 只看该作者
很感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1-19 14:43:01 | 只看该作者
很感人,楼主是不是还有这样的文章,继续贴呀,我很喜欢。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1-19 16:38:33 | 只看该作者
生活中,父母多给孩子支持,信任。孩子多给父母关爱,理解。大家就很快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09:48:17 | 只看该作者

妈妈的味道

常常觉得“味觉”这个词很妙,有味道、有感觉,然后融合在一起。

  有了味道、有了感觉,所以就如同行过道路上所遗留下的足迹,只要一个碰巧,我们就会想起过往的曾经。

  也可以说,味觉是脑子里记忆的一部分,是一种情意的提醒。

  一如我们记得妈妈的咖喱饭、外婆的吻仔鱼苋菜汤,或者是,曾经有三年必须天天经过的中学校门拐角的那家豆花店,还有公园旁边最有名的四果冰。

  属于家里的味觉是什么呢?

  从厨房飘散到书房、客厅的香气和妈妈的背影,是一种无可替代的温暖。

  以前每天住在家里,总怀疑所谓的家常菜到底是什么吸引人。现在离家在外,才真的会经常想起那种属于南方的、年幼的幸福。

  即使是简简单单的水饺,再用清汤打个蛋,倒进半罐甜玉米。妈妈的味道永远是模仿不来的,即使是三十五楼的那家著名餐厅里,大厨精心捏制的蒸饺。

  下了课,早黑的冬天里,一回到家就能够钻进热气蒸腾的厨房里取暖,然后端起会把眼镜熏得白白的,装着刚起锅的韭菜水饺的小碗,就这么吃将起来。

  一边呼着气,一边还深怕贼人会来抢似的快快咬下一口烫着嘴的饱满的饺子。喊着好烫好烫的同时,还跟着妈妈的身影从厨房转到餐厅,像个跟屁虫一样地说着今天同学怎样怎样,老师如何如何,真讨厌明天又要小考,该死下礼拜还要段考……

  妈妈总是哼啊哈的,还不忘照看平底锅里正煎着的噼啪作响的鱼,隔壁的炉子上还滚着一锅浓汤。

  一碗饺子还没吃完,妈妈就招呼我上餐桌,坐下来好好吃那条刚买的虱目鱼,还不忘把最美味的肚子那一块朝我摆着。

  每次吃饱了,我都会告诉妈妈,现在胃里的鱼正在浓汤里游泳,好像刚刚还有一个饺子从鱼身边滑过。

  高中的时候,听见教官宣布“下礼拜规定换穿裙子”的时候,我就知道夏天来了。

  夏天来了,我就有凉拌豆腐和凉面可以吃了。

  妈妈总是习惯自己做凉面,也自己调酱。一早起来就常常发现妈妈在厨房里忙,希望趁着还没真的热起来的时候先把面煮好。

  一回到家,直奔冰箱,挖出冰透了的极富弹性的面条,再到柜子里翻出芝麻酱、醋、香油,加上一点点的水、一点点的辣油,在碗里略略拌匀,就是一碗消暑美味的凉面。

  然后看着妈妈切葱花、刨黄瓜丝,然后拿出豆腐装盘,有时还会加上自己腌的泡菜,淋上一点酱油、剥一个皮蛋,就是一道冰凉的小菜。

  吃完了再找找冰箱,经常会看到早早就削好的橙黄色小玉西瓜,或者是隐隐透出酸酸甜甜香气的芒果。

  我知道我很幸运,可以在家里面痛快地吃妈妈亲手做的菜,不需要自己到外面花钱,买商人永远调制不出的爱。

  生病的时候,鸡汤就是妈妈的心疼。

  前一阵子大病一场,想尽办法,东凑西挪挤出一个周末,在火车上颠簸三个小时,拖着满身的病毒和疲惫,回到妈妈的怀抱。

  知道我病得不轻,电话里虽然满是责备我怎么没好好吃饭,多穿一件衣服,骂我活该,但是我和妈妈心里都明白得很,她是极其心疼的。

  只是因为,她知道自己身体不好,所以我必须要坚强,学会照顾自己,尤其是在一个人的时候,她远在天边帮不上忙的时候。

  所以,我一说要回家,她就兴奋地说,要买香菇和土鸡,再到中药店抓一点黄芪枸杞回来,为我炖一锅汤。我没想到,她还从人家送给爸爸的南北货礼盒中拿了一罐鲍鱼,切片后连罐子里的高汤,都放进锅里一起熬。

  那个礼拜五傍晚,一踏进家门,我就知道厨房里有一锅山珍海味在等着我。

  看着爸爸埋怨怎么他平常都没的吃的表情,有一丝丝忌妒我这个难得回家一次的女儿的样子,妈妈得意洋洋地说,怎么样,生大病回家的人才有的吃。

  鲜嫩的鸡肉吸满了红枣和枸杞的甜味,汤里头还有鸡骨熬汤所渗出的胶质,有些黏黏的,切片鲍鱼虽然在起锅前才加入这队海陆大军,但是香菇的清新芬芳早已经附着其上。

  这锅汤光是材料就已经价值不菲,更何况还有妈妈在炉子边撇去血水、捞去浮在表面的油脂所花去的工夫,还有灌注在这里头那分满满的怜惜。

  所以,哥哥也已经知道,每次只要听妈妈说我要回家,就到了打牙祭的美食时间。

  这样说或许太过偏颇,但是妈妈真的就像是堆放着各种美味食物的避风港。

  在我嫌自己回家就会胖回来的时候,她总是说:了不起,那你不要吃好了。

  我总是禁不起诱惑,哀求着妈妈,就算是让我吃成一只猪或是一只恐龙,我都要吃她炒的米粉。

  然后带着满肚子的营养和满足,再度回到这个贴身肉搏战的丛林里,战斗指数恢复到百分之两百。

  妈妈不是大厨师,也真的不是什么会精心烹煮、讲究必须熬炼出食物精粹的人,但她亲手烹煮的味道,是天底下独一无二的,再好的厨师,都没办法复制。

  妈妈总是说要教我怎么煮这些“家常菜”,我总是赖着不肯学。我知道,即使身为她的女儿,我也没办法完全重现这些熟悉的味道。

  我只希望,能够一次一次地加深脑细胞对于它们的印象,好让我即使是在很老很老以至不能动弹的时候,也一样能够记得这些快乐。

  鼻子和舌上的味蕾会知道,这就是我的妈妈。纵使是在别处看见熟悉的菜色,闻到似曾相识的味道,脑子里浮现的第一个影像,依然是属于妈妈和我的那分幸福。

  谨以此文,送给快要过生日的我的妈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09:58:48 | 只看该作者

丁当的水晶心

翻看丁当的那篇作文时,毫无防备的刘老师大吃一惊。12岁孩子的稚嫩笔迹里,分明隐藏着成人般的痛苦秘密。

  丁当在作文里描述,“我的妈妈很爱笑,很爱我,每天晚上搂着我睡觉,可是慢慢她就交了。7岁那年,她带我去单位,别人问我是谁,她红着脸解释,这是别人的孩子!我差点大哭一场!还有一次,我在妈妈的手提包里,翻出了一张合照:妈妈穿着洁白的婚纱,依偎在一位叔叔的怀里??难道,妈妈喜欢上了别人?”

  虽然满腹疑惑,早熟的丁当却把痛苦强压心底。不久,母亲就从她的生活中彻底消失,父亲不去打听,她也放弃追问,但是五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希望找到母亲,三人其乐融融地生活。

  “妈妈,五年了,您在哪里?为什么抛弃我们,和别的叔叔在一起?……让我更伤心的是,这个秘密我一直瞒着爸爸,怕他更加难过。”

  刘老师深感同情,特意把丁当喊到办公室,鼓励她的坚强。

  有天放学后,丁当又邀请刘老师去她家,“请您看看我的母亲。”在那间寒酸局促的小屋里,丁当从床底下摸出了一个小红箱子,神秘地说:“我妈妈就在盒子里。”

  打开盒子,刘老师舒了一口气:原来只是两张照片。

  一张是合照,一位年轻女子抱着小小的丁当,蹲在花丛下,两个人开心极了。另一张是单照,那位女子身着蓝色白花的连衣裙。长发吹拂,笑靥如花。

  丁当抚摸着照片,眼泪夺眶而出:“我妈妈曾经非常爱我,现在却离开了我。”

  丁当的母亲究竟现在何方?次日,在烈日曝晒的街头,刘老师找到丁当的父亲,想和他谈谈丁当长达五年的忧愁。

  父亲丁永飞已经58岁,是现代版的骆驼祥子,以日晒雨淋地蹬三轮车为生。白色汗衫配补丁裤子,寒酸而不落魄,透着干净利落。别的年轻车夫们挤兑他:“头发都开始白了,还这么拼命挣钱。为哪样啊!”他嘿嘿一笑,说:“夏天了。要给女儿买条新裙子呀!她成绩好,孝顺懂事,好吃的都留给我……”

  那张黝黑脸上透出的幸福,让刘老师有些感动。而接下来街头的对话,却透露了一个大秘密。

  问及孩子的母亲时,丁父犹豫半晌,才憨厚地回答:“其实我没有结过婚,丁当是我收养的弃婴。我怕丁当难过,12年来一直瞒着。您可千万别跟她说啊。”

  刘老师不能置信地反驳:“可是丁当连母亲的照片都保存着啊。”

  听完老师的描绘,丁父恍然大悟地说:“原来那位妈妈是她哦!”
照片上的女子,原来是丁当的邻居,热情善良,从丁当三四岁起就开始照顾她,下了班就把丁当带到自家玩儿,丁父也会买米买油加以酬谢。小丁当以为她就是“妈妈”,一声声地喊着,而女邻居也不忍拂意一一应答。但毕竟是未婚女子,带丁当去单位时,不免要解释并非亲生。丁当七岁时,邻居结婚搬家,离开了丁当。

  丁父也很奇怪,为何当时孩子不哭不闹,对“妈妈”的离开并不追问,反而更加乖巧懂事。只有一次,丁当问:“爸爸,别的孩子都有妈妈,为什么我没有?”为了隐瞒孩子的身世,口舌拙笨的丁父只好编造了一个苦涩的爱情故事,哪知道刚好和女儿的臆测相符!


  整整五年来,丁当无数次偷偷拿出“妈妈”的照片,思念落泪,却伪装坚强绝口不提,独自承担着沉重的“秘密”。那“无忧无虑”的笑容,不过源自一颗童心对父亲最温柔的体恤和爱。

  刘老师湿了眼睛,说:“告诉孩子真相吧。与其让她误解自己被母亲抛弃,不如让她知道,她有一位用心良苦的父亲。”

  丁父几经考虑。终于同意。

  在得知真相的一刹那,一向成熟自制的丁当居然嚎啕大哭。丁父语无伦次地解释:“乖,你就是爸的亲生女儿,对不起,对不起!”

  哭了好半天,丁当终于安静下来,红肿着眼晴告诉老师:“养育了我十几年的爸爸,居然不是我的亲爸爸一…却对我比任何人都好!我从来没有怀疑他不是我的爸爸!”

  丁父在一旁掉了泪,丁当侧身帮他擦去眼泪,轻声地说:“爸爸,我不要再为了妈妈的秘密而痛苦,而要为了您好好学习。将来我要考上大学,买栋大房子,您不用起早贪黑、风吹雨打,每天都能吃到好吃的大碗牛肉面,睡到太阳升起老高!”

  这个彼此长久隐瞒、结局叫人眼泪滂沱的故事,被电视真实记录,让所有人看到了幼苗对苍树的照恤,看到了粗糙生活不能磨损的真情,看到了秘密背后,父女同样剔透美好的水晶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enghuan + 10 + 10 好感动!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 10:10:45 | 只看该作者

爸,咱上哪儿

“不要提基因这个字,”让·路易·傅尼叶的新书里说,“基因不是一个吉祥的字眼。”
  傅尼叶的父亲是执业医师。他父亲那个年代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书的法国学生不到20%,考上医生是稀罕的事儿。母亲长寿,做文字编辑。傅尼叶的兄弟考入巴黎多种技能学校,这所拿破仑创建的名校每年150个学位供8000个理科会考生搏命考入。傅尼叶自己长年为电视台做策划,交高朋、结贵友,名嘴活跃,下班后趴在桌上写幽默故事,在法国,傅尼叶是畅销幽默作家,他的书不会有市场问题。
  两个月前他出了《咱去哪儿?爸爸》,将两个残疾儿子的故事写成书。
  马修残疾,两年后汤姆出生,又是残疾。
  不是我唠叨基因,是基因惦记我。
  他们一个似抹台布做的娃娃,塌软,还一脸愁容;另一个老痴笑,逢人就搂住亲,满脸唾液。
  做爹最大的骄傲无疑是粗声大气解答孩子,满足他们对人间的好奇。我没有指望。
  当然我免除了正常父母为孩子读书、职业烦心等事,我还有一辆装得下轮椅的大轿车,开得像美国佬一样过瘾。
  我的儿子们永远不会书写阅读,不会游泳弹琴,享受不了人间爱和恨的美妙感受。鞋码一年年增大,脑瓜一年年萎缩,倒转着长大,真是无与伦比。
  咱家保姆经常破口大骂咱俩儿子:看把屋子弄的!兔崽子脑袋进水了!
  她还把淋了雨的汤姆整个连人带雨衣挂上大衣架,我压着火跟她说:“不能因为他残疾您就挂他上衣架啊!”她若无其事顶嘴:“先晾他一会儿,先生,您没看他在滴水呢!”
  “看您神经紧张样儿,先生,怪不得生傻儿子!”
  马修在轮椅上根本直不起腰,外出散步只是换一个地方视力模糊地看自己的脚,有时我想,或者得像汽车后视镜一样,扎片小镜在他脚边让他可以看到蓝天?马修的脊柱侧凸越来越严重,将阻滞呼吸,必须实施矫正手术,哪怕没有保票。
  保票是让马修伸直,保票实现了。马修在手术三天后伸直离世。成功的手术应该让马修看到蓝天,他终于看到了蓝天。
  我问自己,你不是从小就想一切要与众不同吗?6岁时在菜市场弄条咸鱼捅女生的大腿。年轻时挑衬衣,如果店主说:“你有眼光,这衣服我昨天卖出10件”,你掉头就走,你才不穿一天卖10件的衬衣呢。在电视台摆镜头,为了一点“与众不同”,你都可以把摄影师烦死。你终于生了与众不同的儿子,如愿超凡了,你该满足才是。
  他们脚跛背驼、又聋又哑还脑袋进水,这不是我的错。“错”在“没有运气”。
  “没有运气”,学术上的名词叫“基因”。
  电视台喜欢搞“最俊最聪明婴儿大赛”,弄个“最漂亮婴儿”,奖他父母一番。按这种白痴逻辑,生残疾丑婴的父母为什么不受处罚?
  《咱去哪儿?爸爸》全书150页,两分抱怨,三分叹息,百分之百精言冷语,页页血心热肠。
  写一个故事给别人识字的孩子看,让他们跟着我笑。
  世界上有本事的幽默作家很多。
  做残疾人的父亲,还有本事做幽默作家的,很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enghuan + 10 + 10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2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11 07:43 , Processed in 0.088028 second(s), 3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