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usan_12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目前遇到的问题,小孩不想还钱。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3-29 10:13:42 | 只看该作者
不要让孩子和这些赊账的老板打交道。

很多小学生,就是在学校附近的商店赊账,最后欠很多的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7-3-29 10:23: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erryhao 于 2007-3-29 10:13 发表
不要让孩子和这些赊账的老板打交道。

很多小学生,就是在学校附近的商店赊账,最后欠很多的钱。

让老板自己向小孩要钱,老板知道我是这种做法了以后也会引以为戒的,让他们自己不敢赊帐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3-29 10:38:18 | 只看该作者
很赞同jerryhao 的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3-29 22:35:36 | 只看该作者
晚上问小孩散步吗?小孩说散步,问小孩还钱吗?小孩说还,还多少,她不是很记得,说不是有个7的吗?我说是不是三块七,她说是,叫她准备钱。拿出被她发现的零钱罐数了三十七张壹毛钱,出发。问她那报亭的钱怎么办,她没回应。问她那你是准备还还是不还,今天她又肯定的说:还。我说,还呀,那今天我们跟报亭老板说一下,以后再还,不要让别人以后你不想还了。事情就这样了,先还钱,然后和报亭老板说以后再还,问她到底是什么时候还,最后她憋出说星期天还。别人问她是你还,还是爸爸还,还是妈妈还?她说:那东西不是我要的嘛,当然我还了。

以后的事情再看星期天会怎么样了。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3-30 07: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3-29 22:44:58 | 只看该作者
我比较同意家长不干涉也不提醒.

如果积累到一定的数目,店家让家长还,家长还了后可以让孩子承担,比如原来可以买孩子喜欢的比较漂亮的书包,现在要改成差的,有些孩子喜欢需家长买的就不能买,因为钱付给了店家,产生的结果要孩子自己承担.

每二个方法是即使店家要家长还,家长也不还,因为店家没证据证明孩子拿了,让店家自己问孩子要,那么可能店家以后就不再赊了,同样也是为了让小孩子知道自已做的事该自己承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usan_1201 + 5 + 5 如果真的这样做小孩会经受信誉损失,可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08:09:09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星期天,告诉小孩,星期天到了准备钱还钱吧。可能心里想着那钱真的太多了,她去爷爷奶奶的钱柜,居然翻出几张百元大钞,她要了10、20块的两张,又递给我几张,叫我也拿。我说,这是爷爷奶奶的东西,又不是你的东西,你怎么乱拿呢?小孩还是要拿。我说我不要,那是爷爷奶奶的,而且你想要也要问过爷爷奶奶,不可以这样随便动人家的东西。小孩在那里磨,东一下西一下。最后我告诉她,我不想等了,叫她快点。最后她把钱丢回奶奶放钱的地方走了,回自己的家。

回到家,她只拿七毛钱,说那样就可以还钱了,我说你去吧,如果没够钱别人不会收的,就象你买一袋糖结果人家只给你一颗糖你愿意吗?最后她想到我,叫我帮她还钱。最后我从自己口袋里掏一张20的给她,她把七毛钱给我。就这样准备了钱。

然后她自己还了钱。

三岁五个月的小孩真的还小得很,具体需要还多少钱都不记得了。以后需要慎重。这回赊帐就当是她的一回经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4-3 01:14:56 | 只看该作者
孩子还钱是被说服教育的结果还是看你脸色威严决定还钱?
为什么孩子不想动自己的钱而去动爷爷奶奶的钱?(是否可以视同想占有报亭老板的钱一样,一错二错?)
这种赊帐经历孩子会明白自己在这件事中的对错吗?
这样的处理对她以后能起到儆戒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07:51:50 | 只看该作者
是呀,是看我脸色威严还是被说服教育的结果,我不知。但其间我半玩笑半严肃,半由她决定半坚定,不过我想她能够把自己想拿爷爷奶奶的钱表现无遗,我想我应该是宽松的。
小孩有一点私心是难免的,大人也一样有私心。
经过这个事情我也不知道小孩会不会知道对错,但应该知道还钱的观念了吧。
对她以后有没有儆戒,我也不知道。

教小孩引导小孩,我们不知道小孩吸收了多少,只有耐心的等待看小孩的反应,才会知道她从这个事情里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7-4-7 23:30: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80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4 04:33 , Processed in 0.08729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