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杂七杂八

查看数: 2363 | 评论数: 23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6-2-24 22:46

正文摘要:

今年春天来得早,正月十五还没到呢,梅花就开得盛了。 路上熙来攘往,都是赏花人。

回复

爱马麻 发表于 2016-3-8 20:45:50
本帖最后由 爱马麻 于 2016-3-8 20:48 编辑

今年有好几个版本的《哈姆雷特》上演,真是大餐啊!

立陶宛OKT剧团《哈姆雷特》评论:地狱的倒影
  观立陶宛OKT剧团演出《哈姆雷特》,第一观感是羞愧:这竟然是笔者第一次看懂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原型故事,有一种说法是源自于古希腊神话: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从特洛伊战争归来后,被妻子及族弟弑杀。其子俄瑞斯忒斯决意为父复仇,却因弑母受到复仇女神无休止地追逐。最终,智慧女神雅典娜因其诞生于父亲宙斯的大脑,只知有父、不知有母,方才解脱了这一场冤孽。莎士比亚据此写作《哈姆雷特》,萨特并未满足于莎翁这一经典文本,据此神话写作《苍蝇》,“苍蝇”成为地狱的信使,嗡嗡的噪音和腐朽的气息昭示地狱般的存在。但在舞台呈现的过程中,由苍蝇这一意象所暗示的地狱很难表现,跟《哈姆雷特》一样,深陷复仇泥沼的王子依然是绝对的主角,而犯下罪行的叔叔和王后,只不过是隐匿在黑影中的邪恶反派。
  立陶宛版的《哈姆雷特》,对文本改动甚少,长达三个小时的演出,从台词角度而言,是对原著文本的忠实再现。但在这一版本之中,主角,却终于不再仅仅是哈姆雷特!而是经由布景、镜像、灯光、音效、表演,在舞台上一同呈现的充满死亡和腐朽气息、黑暗罪恶、具有哥特风格的地狱!这一版本终于完成了地狱的信使——“苍蝇”这一意象未能在舞台上完成的使命。
  本剧的布景极为简单,九张带镜子和冷光灯的化妆桌。当观众带着日常的节奏走进剧场,也许会悚然而惊:舞台上,九张化妆桌一字排开,冷光灯管发出刺眼的白光,九位演员以雕塑般的静态,背对观众,坐在桌子前面,苍白的面孔、黑暗的剧场、陆续进入的观众……都映射在这一排镜像之中,似乎是在提示:地狱时间即将开始。
  对于镜像,博尔赫斯曾有过奇妙的描绘,他说:“镜子和交媾都是污秽的,因为它使人口增殖。”在这一版《哈姆雷特》的舞台上,镜子使罪恶增殖。叔叔忏悔的一场戏,在原著文本和各版本的电影中,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观者的注意力一般会放在哈姆雷特的身上——他错失了杀死叔父的好时机,因为他不想在他祷告的时候杀死他,送他的灵魂进天堂。而在这一版本中,两张化妆桌构成90度直角面对观众,叔叔躲在后面,他的两只染满鲜血的双手从两侧伸出,经由镜像的投射变成了四只,观众的影像就投射在这罪恶的四只手的把握中。镜像增殖了罪恶,现场的观众通过自己的镜像,扎扎实实感受到了“浸入式”的现场体验,这是这出戏最经典的高潮场景。笔者曾在纽约观摩“浸入式”戏剧《一夜无眠》,根据《麦克白》改编,观众戴着面具追随演员在多个表演区奔跑,深深体验到戏剧所营造的前所未有的氛围。然而,这一版的《哈姆雷特》,观众却通过自身镜像的折射,被投入到戏剧所营造的情境之中,在那地狱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当音效以类似交流电的噪音方式响起的时候,笔者几乎以为自己不是走进了剧场,而是走进了大卫·林奇的电影世界,这个年轻的剧团,他们的创作理念应当深受大卫·林奇的影响——奇妙的镜像、交流电的噪音、被放大并被关注的罪恶……大卫·林奇电影世界中比比皆是的经典意象,出现在舞台上。
  大卫·林奇曾经提到他的创意观:“如果你想捉小鱼,留在浅水即可。但若想捉大鱼,就得潜入深渊。深渊里的鱼更有力,也更纯净。硕大而抽象,且非常美丽。”
  这一版的《哈姆雷特》,毫无疑问,它通过镜像、噪音、表演、灯光,将演员和观众都投入了一个描绘罪恶和地狱的深渊,感受更为抽象、硕大而深刻的罪恶,并且重新在基督教背景之上阐述了源自古希腊神话的哈姆雷特:
  叔叔的形象被大力强化,一人分饰叔叔和国王角色,几乎是剧中第一男主角,他的原型被定义基督教文化中的该隐——一个弑兄者,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凶手,额头上被打上凶手的痕迹,遭到上帝的放逐,且被赐予不死之身,因此,他成为吸血鬼的始祖,哥特文化的开端,美丽、反叛、边缘、孤独、罪恶、嗜血……为了呈现这典型的该隐形象,舞台上几乎只有冷光,惨白的光效和演员的黑或白色服装,白色的花束,构成了纯粹哥特风格的视觉效果。演员的表演大量采用了充满诱惑和力量的肢体语言,令观众深陷哥特式人物的魔力之中。而哈姆雷特,他不是在弑母弑叔为父复仇的矛盾中纠结的年轻人,采取行动之后,可以通过智慧女神的裁判获得解脱;而是用新的罪恶来报复另一罪恶的行凶者。因此,这一版演出的结尾,哈姆雷特杀死奥菲利亚的哥哥,本剧用了大量的鲜血和强烈的动作来表现这一杀戮行为,完成杀戮的哈姆雷特没有任何一点安慰和解脱,相反,在他身后的镜子中,那无穷无尽的黑暗深渊中,那罪恶的地狱中,也终于有了他染满鲜血的、罪恶的身影。来源:北京青年报

爱马麻 发表于 2016-3-2 10:34:15
连续运动了两天,感觉还不错噢!休息一天,看看会不会懒下去。
爱马麻 发表于 2016-2-29 17:04:13


所有的成功很励志,尤其是対年青人。这让我想到一个作家,先引一段他的作品中一段经典语录:“为什么你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就能捡起来?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经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他唱给你的是一个美的旋律,要是想在自己的心里重新听一遍,就必须有知识、有敏锐的感觉和想象力。一一《月亮和六便士》
在《月亮和六便士》书中还说:“世界上只有少数人能够最终达到自己的理想。我们的生活很单纯,很简朴。我们并不野心勃勃,如果说我们也有骄傲的话,那是因为在想到通过双手获得的劳动成果时的骄傲。我们对别人既不嫉妒也不怀恨”。
娱乐圈,名人场让太多人每天抱着励志+励志=成功,就可以变成第2个李奥的期待,以为自己浸淫于此就可以成其所才。
而我們更尊重并压低身子去捡拾脚下的六便士,只是为了得到脚踏实地的安全感,尊重地聆听老人们嗤之以鼻地说:“月光当饭吃啊?”。
其实,在我们压低身子捡六便士时,也会欣喜地抬起头来仰望月亮的皎洁……
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英国小说家、戏剧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他的作品常以冷静、客观乃至挑剔的态度审视人生,基调超然,带讽刺和怜悯意味。主要代表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刀锋》等。
“我要谈的读书,它既不能帮你获得学位,也不能帮你谋生;既不会教你怎样驾船,也不会教你怎样修机器,却可以使你的生活得更充实。只是,要想得这样的好处,你必须喜欢读才行。每个人自己就是最好的批判家。不管学者们怎么样评价一本书,不管他们怎么样异口同声地竭力颂扬,除非这本书使你感兴趣,否则它就与你毫不相干。别忘了批判家也会出错,批判史上许多明显的错误都出自著名批判家之手。你在读,你就是你所读的书的最后评判者,其价值如何由你定”。——《读书随笔》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发帖际遇]: 爱马麻 在新儿教收获很多,贡献了 1 金币,想收获更多,多转转,多分享吧。 幸运榜 / 衰神榜
爱马麻 发表于 2016-2-29 15:54:06

我的师尊木心先生

本帖最后由 爱马麻 于 2016-2-29 16:01 编辑

http://v.ifeng.com/documentary/figure/201602/03bc4c77-e193-4c8a-8e5c-8a5160ddb1de.shtml



诗人的加冕之夜是寂静的。 一个艺术家,人生看透了,人生成熟了,还有什么为人生,为艺术,都是人生,都是艺术。一一此心有一,彼岸无双


60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41 , Processed in 0.080054 second(s), 3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