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q3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出好女儿——分享著名心理专家的养女心经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6:51:17 | 只看该作者
再遇小考失利 2467

元旦前的月考,依依因为年级排名有了长足的进步,她受到了同学的羡慕,也得到老师热烈的表扬。她带着满意的微笑,和一份美好的心情回到家中。
我也将此好消息转达给了喜欢她的亲戚,让依依与更多关心她的人分享她的快乐,这是一种“喜悦的延伸”,让美丽笑容在她心间驻留得长一点,再长一点。
基于此,她或许有一些浮躁,短暂的放松是件极为平常的事情。我们也建议依依不必紧绷着那根紧张学习的弦,长期处于备战的疲劳状态。
元旦这个小小的假期,她玩得很快乐。她终于看了崇拜已久的偶像王铮亮演出的音乐剧,并在后台与王铮亮合影留念。她还到电影院看了场电影,约了小学同学叙旧,与中学同学聚餐,到图书大厦去读书,并安排了游泳和短期的旅游。三天的假期被她排得满满的,她独自安排闲暇时光,玩得格外愉快!
元旦刚过,她还没来得及准备,英语课就进行了百词测验。回到家中,她一脸的无奈,咂了咂嘴,说:“考砸了,考砸了。这次要被老师批了。”
第二天,我收到班主任老师的短信,内容是:“请关注孩子的英语词汇练习,马泽的百词测验65分。”
我回复道:“谢谢老师的提醒,晚上我会和她沟通。”
回到家中,孩子已经在做功课了。吃饭前,她已经完成了所有的作业。饭桌上,我们聊她喜欢的那些明星:王铮亮、胡彦斌、王力宏……
我问:“你看王铮亮演的《莎士比亚的爱情密码》时,有没有喊:‘小亮,我爱你!’”
依依回答说:“还没来得及喊呢,就被管理人员镇压了。”
我继续问:“如果没人管,你会喊吗?”
“会啊。大家都喊,我就跟着喊了。”
我再问:“如果就你一个人,你会喊吗?”
“应该会吧。”
“哈哈,看来你犹豫了,不是很坚定的口吻噢。”我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6:57:27 | 只看该作者
简短的时间,吃过晚饭,我们和孩子约好外出遛弯,实现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诺言。
依依走在中间,左手挎着我,右手挎着夫人。我说:“Honey,今天我和你们老师通电话了。”
“是吗?”女儿有一点点紧张了,能感觉到她挎着我的胳膊更紧了。
“老师说,快到期末考试了,像你这样的同学,是可以在期末考试中取得更好成绩的。他再三强调说你是个有潜力的学生,尤其是上次月考,你的表现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他一直很看好你,他很看好你噢。”我以调侃的语气说着。
依依并未真正放松下来。“他还说了什么?”
“他说,你是个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各方面表现都很好,无论是同学关系,还是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一系列的测验,都表现很不错。”
“他说没说百词测验的事情?”
“噢,说了一句。他说这次你考得不太理想,可能是元旦放假的原因,你没准备好。不过没关系,谁能是常胜将军呢?”我说。
家长都能明白,我们希望孩子像每天开花的小草、像四季结果的树木。而成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又怎能要求孩子这样呢。即使在大学读书期间,我也曾有一二门枯燥的课程不及格,中学也有过成绩出差错的时候,有过偏科,也有过名次不稳定的情况,更有过成绩好了过喜,成绩不好大悲的情绪过山车经历,现在女儿也体验着这样的过程。我认可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制力,响鼓不用重槌敲,我轻描淡写地说两句即可,不必没完没了谈下去。
“老爸,我考了多少分?”女儿继续追问。
我打开手机短信,给她看了一眼。之后,她无语了。
我们很快散步回来,进了家门,她迅速地打开书包,拿出英语书。
夫人悄悄地对我说:“她原以为考得不好,也就只能得80分呢,65分的结果,出乎她的意料。”
“没关系,孩子AQ值高,一般的小挫折对她没什么影响,只能化成动力。不信,你就看。一会儿她会找你默单词。”我说。
“亲娘啊,帮我默一下单词吧。我从头看了一遍,我相信我自己,三个单元的单词一定都背会了。”
夫人帮助依依听写单词。我转身到书房,看书去了。
第二天放学回家。依依说:“老爸,今天和同学聊天,发现我们老师给三个同学家长发了短信,除分数不同外,内容基本一致。”
“是吗?那看来其余两位同学也是班上成绩很好的。”我说。
“是的,都是因为没准备,考得不好,一个62分,一个66分。不过这次都考得不太好。还有五个没及格的。”依依说。
“刚过完节,就考试,你们还没恢复状态呢。”
“我们聊天的时候,有位同学说,他的家长也收到老师的短信了,他一回到家就被他妈好好教训了一顿,对他动手了,惨呢。”
“哈哈哈,你想不想试试?咱买一送一,我先打你一顿,你妈再送你一顿。不过我猜测,这位同学今天单词默写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吧。”
“拜托,老爸。我可不想挨打。不过今天他的确考得不错,他自己也说挨打就是管用。可是你们没打我,我的默写一点错都没有。”依依说。
“因为你昨天做了充分的准备。就依你这智力,只要看书就起作用。打孩子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只是不能乱打,不能狠打,也不能动不动就打。当我把所有的教育方法都用尽的时候,可能也只有一种方法教育你了,那就是……”
一家三口,异口同声地说:“打!”
依依呈抱头状,“逃”到自己的房间读书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7:01:32 | 只看该作者
[分享]
老师出于信任家长,为求得家长的配合,有时会向家长反映孩子的一些问题,这是极为正常的。家长切记不要向孩子和盘托出,更不能用老师来压孩子。那样,孩子会记恨老师——认为老师是在家长面前使坏,师生关系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对孩子以后接受老师的教育极为不利。
家长应认真分析孩子暴露出来的问题的原因,从原因入手,解决孩子的问题。家长应从孩子心理的角度透彻分析,并用自己的行动,帮助孩子化解心结,同时帮助孩子与老师搞好关系,使其随时得到老师的关注。家长还应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老师的良好形象,这样孩子才能反思自己的行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健康成长。
现在,孩子的成绩成了许多家庭情绪的阴晴表,似乎人生就是围绕着孩子的分数这根指挥棒而转。这可能导致孩子学习是为了取悦家长;而另一方面,当孩子对家长有不满时,也可通过不学习这一手段惩罚家长。面对孩子成绩的波动,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特别是在假期,应允许孩子放松和娱乐。如果他们一味为了成绩,不惜牺牲所有节假日,让孩子紧绷着神经去学习,未必有利于长久的发展,还可能引起学生厌学。培养孩子不能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更要着眼于对孩子态度的培养和性格的塑造,尽管中、高考未涉及这些内容,社会这所大学却是围绕这些最本质的内容去考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7:13:34 | 只看该作者
心理问题低龄化 1305

《保健时报》的记者邱爽女士就“心理问题低龄化”这个话题采访过我。
她问道:“频频出现的学生抑郁、自杀等问题,让很多人不解。他们到底怎么了?”
其实,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源于儿时埋下的隐患。心理问题正逐渐呈现出低龄化、隐匿化的趋势,也就是说,每个阶段的儿童都可能有心理问题。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情绪、意志、行为、性格、品德和性心理等方面,如学习障碍、厌学情绪、考试焦虑、不良学习方法及习惯、学校恐惧、社交恐惧、抑郁、强迫行为、固执行为、多动症、咬指甲、口吃、儿童抽搐症等,还包括偏激、狭隘、嫉妒、自卑、孤僻等不良性格。
邱记者问:“心理问题为什么会越来越低龄化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家庭大多是“四二一”结构模式,即四位老人,两个家长,一个孩子。此时,这一个孩子便成为整个家庭的核心,家庭成员的一切活动都以他为主。在这种环境下,“隔代教育”、“屏幕儿童”应时而生。他们所接触的环境和所具备的能力都与自己的年龄不相符。再加上现在人们居住的大都是楼房,小朋友们很少有机会在一起玩耍,久而久之,就容易与社会脱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7:20:08 | 只看该作者
二是父母提供过于优越的条件。一些家长在孩子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动手能力很差的情况下,把除了学习以外的所有事情都一概代劳,使孩子抗挫折能力得不到提高。从小学到高中,学校的老师对孩子也管得很严,突然进了大学校门之后,孩子一下不能适应大学里的生活,使得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心理受到了新挑战,久而久之,心理问题必然表现出来。
三是过度教育。家长从孕育孩子开始就定下“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目标,年幼的孩子被迫去上各种培训班、补习班。家长都认为这是为孩子好,这是为孩子将来着想,其实是把孩子以后要做的事情提前让孩子做,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难以承受的压力。失去了这个年龄段应有的童真童趣,孩子就不能从生活中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在成年以后,便会缺乏承受压力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7:34:44 | 只看该作者
四是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有些知识分子家庭和海归家庭,认为自己小时候上学比较苦,没有好好地享受童年,因此就对孩子大撒手。这往往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有可能遭到某些老师的嫌弃。于是,孩子会想方设法地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而捣乱,或更加不好好学习来试图赢取老师对自己的重视。另一类贫苦的家庭,省吃俭用让孩子好好学习,为的就是能跳出贫苦境况过上好日子。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比同龄孩子早熟,且心理问题多表现得隐匿,可一旦爆发就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
此外,家长的过度关注也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比以往多的印象。现在家长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对孩子的关注度也在日益增加。例如,以前认为孩子不爱说话是内向,而现在,家长可能就会带孩子去看心理门诊,检查孩子是否患有抑郁症。


[分享]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土壤,家长科学的教育态度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
家长应该以平等的语言与孩子对话,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接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引导孩子进一步自我完善,允许孩子犯错并等待孩子有能力改正错误。
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8:35:10 | 只看该作者
情商训练,表达内心 1757

高情商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更自由而且非常受欢迎。所以对孩子的情商训练与对其智商的培养同等重要。
依依在班上是个小领导。马上快期末考试了,她受老师委托给同学的家长打个电话交流一下,请同学家长重视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
依依感觉给同学家长打电话谈学习是件力不能及的事情,即便拿起电话来,硬着头皮也不知如何与同学的家长沟通。于是,她问我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我猜想,可能老师自己有别的更重要的事办,才委派得力的学生来做这件事情;也许老师多次和那位同学的家长交流过,但没有起色,希望借班上骨干力量多角度多层次与家长沟通,督促那位同学学习;或者老师只是顺口一说,而你当真了;也没准是你听错了……但无论如何,你现在想怎么办?”
依依回答:“我肯定不想打这电话。”
“明天怎么向老师交代?”
“我正头疼这事明天怎么回复老师呢。”依依说。
“我大脑中冒出来三个解决办法,你听听哪个合适:第一,编瞎话,告诉老师咱家来客人了,影响了你写作业的进度,当你写完的时候,已经快12点了。由于时间太晚,不方便再与同学家长联系。”
“这主意好,我明天这样说。”依依迫不及待地说。
“如果明天老师要求你继续打电话,怎么办?”
“晕死!看来这招不行。第二种方式呢?”
“直接告诉老师这不是你分内的事情,与学生家长联系是老师的事情。直接拒绝老师提出这样的要求。”
“这,这不好吧。”依依说。
“如果你这样说,老师还会不会再给你出类似的难题了?”
“那肯定再也不会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8:39:47 | 只看该作者
“这样是不是一口回绝了老师,让老师知道以后不是你分内的事情不要找你?”
“对啊!”依依说。
“其中的不足之处,就是你所说的‘这不好吧’,这种方法也伤了你和老师的关系,是吗?”
“对、对、对、对、对……可是,我明天怎么见老师啊。”依依一口气说出了几个“对”。
“第三招,告诉老师你很想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考虑到自己的身份,是个晚辈年龄又小,与同学家长打电话要求家长重视孩子学业,督促管理孩子学习,可能会令家长不满意,对老师也会有负面的影响,也有可能影响你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这件事情你处理起来很为难,希望老师能理解你。你看这样可以吗?”
“这样说很好啊,原来最合适的方法您放最后面了。我明天就这样回复老师。既不得罪同学,对老师也有交代,自己也能解脱。这种方法好。”依依一下子乐了。
我说:“今天我们做了一次情商选择题的测试,你选对了。”
“这就是情商了?”
“你以为呢?这是情商的一项,生活中有许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用恰当的方法拒绝别人的要求,就需要调动你的高情商,同时也节省了自己的时间。”
“老爸,您再出几道题,我感觉挺有意思啊。”
我翻出一本关于情商测试的书,说道:“美女,请听题:有几个朋友打算外出度假一周,请你在此期间帮忙照顾他们的宠物。可是你不喜欢宠物。对此,你会怎么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8:49:19 | 只看该作者
A.表示你很愿意帮忙,但是提醒他们你对动物的看法。
B.一番抱怨之后,表示自己会照顾朋友的宠物。
C.表示你曾给自己立下规定,不会喂养、照顾宠物,在此规定面前你对所有的朋友都一视同仁。你选哪个?”
“A”依依回答。
“首先排除了B,恭喜你!B是令人最不快乐的事情。A表示愿意帮忙,仅仅提醒对方自己的态度是不够的,但比B有进步。而C的态度非常明确。学会拒绝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不然就成了郭冬临小品中那句口头禅——”
“有事您说话!”依依抢一句,“老爸下一道题,快。”
“一个调查问题问你,你觉得人们为什么愿意和你保持朋友关系。对此,你会如何反应?
A.表示他们喜欢你,是因为你喜欢他们。
B.表示他们喜欢你,是因为你是一个很真诚、不会矫揉造作的人。
C.表示他们喜欢你,是因为他们一直都是你的朋友。”
“当然是B了。”依依回答。
“最好的选择。”我回答。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8:53:10 | 只看该作者
[分享]
“成功=20%IQ+80%EQ”这个著名的公式,特别强调了情商的重要性。
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情商先天差异不明显,后天培养起决定作用。情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1.认识自身的情绪。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2.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的情绪。
3.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
4.识别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5.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而家长只要有意识地将情商知识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结合,对孩子进行情商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便会令孩子受益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6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3 19:23 , Processed in 0.077599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